真题例题详解

对于众多备考沈阳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的考生而言,真题是通往成功的金钥匙,其价值远超任何模拟题。真题不仅是检验学习成果的试金石,更是洞察命题趋势、把握核心考点的最佳指南。"真题例题详解"系列内容,旨在通过对沈阳地区历年真题的深度剖析,帮助考生跳出题海战术的误区,实现精准、高效的复习。本文将对一道具有代表性的综合题型进行拆解,不仅还原解题的全过程,更着重挖掘题目背后所考查的理论知识体系、计算规范应用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决策逻辑。通过此类详解,考生能够举一反三,深化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投标管理成本控制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在考场上从容应对,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一、 真题例题背景与题目呈现

本题节选自近年沈阳市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科目,是一道典型的综合应用题。题目背景设定为某地区一级公路改建工程,考生需扮演造价工程师角色,处理从招标控制价编制到工程结算的全过程问题。

题目内容:

某一级公路改建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文件中提供了路基土石方的工程量清单。其中,“挖一般土方”清单工程量为250,000m³。施工单位A根据招标文件、施工图及现场考察情况,拟采用如下施工方案:
1.采用1.0m³挖掘机挖装土方;
2.自卸汽车运输土方,平均运距5km;
3.考虑场地狭窄,部分挖方需就地堆放,待后期回填使用。

已知条件:

  •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3832—2018)相关子目:
  • 挖掘机挖装普通土:1-1-9-5,单位1000m³天然密实方,基价元。
  • 自卸汽车运输第一个1km:1-1-11-9,单位1000m³天然密实方,基价元。
  • 自卸汽车每增运0.5km:1-1-11-10,单位1000m³天然密实方,基价元。
  • 土方压实方与天然密实方换算系数:挖方为天然密实方,填方为压实方。普通土松实系数为1.16(即1立方米天然密实方折合1.16立方米松方,或1立方米压实方需1.16立方米天然密实方)。
  • 该地区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与定额基期价格一致,暂不考虑价差调整。
  • 管理费费率取10%,利润费率取8%,均以直接费为计算基数。措施费、规费、税金等题目要求暂不计。

问题:

  1. 计算施工单位A填报“挖一般土方”综合单价时,应考虑的定额工程数量是多少(单位:1000m³天然密实方)?并列出计算式。
  2. 依据给定定额,计算完成1000m³天然密实方土挖装、运输的综合费用(不含管理费、利润)。
  3. 试计算“挖一般土方”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元/m³)。
  4. (扩展考点)若招标控制价中此项综合单价为35元/m³,而施工单位A报价为32元/m³。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变化,经监理工程师确认,“挖一般土方”实际完成工程量增至280,000m³。请问结算时应按哪个单价支付工程款?总价是多少?


二、 考点深度解析与审题要点

本题综合考查了多个核心知识点,是造价工程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


1.清单计量与定额计量的差异与换算
:这是本题的第一个核心考点,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通常是基于设计图纸的净量。而施工企业在进行投标报价组价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以及损耗,计算出完成清单项目所需消耗的全部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数量,即定额工程数量。两者计量规则可能不同,必须进行换算。本题中,清单工程量是“挖一般土方”的净量,但施工方案涉及就地堆放和后期回填,这意味着挖出的土方体积状态发生了变化(天然密实方→松方→压实方),需要进行土方状态的换算。


2.定额的套用与组合
:造价工程师必须熟练掌握定额手册的应用。本题需要组合使用两个定额子目:挖装定额和运输定额。运输定额又分为“基本运距”和“增运”子目,需要根据实际运距进行计算组合。


3.综合单价的计算
:这是造价计算的核心。综合单价不仅仅是将定额基价简单相加,它需要遵循一定的计算程序:确定定额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计算直接工程费→计算管理费和利润→汇总后除以清单工程量。计算基数的选择(本题是以直接费为基数)至关重要。


4.合同价款调整
:问题四延伸考查了工程量偏差下的合同价款调整原则。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对于工程量清单项目,当工程量偏差超过15%时,超过部分的单价应进行调整。这是造价工程师在工程结算阶段必须掌握的合同管理知识。


三、 解题步骤与详细计算过程

第一步:计算定额工程数量

清单工程量为250,000m³(天然密实方)。根据施工方案,挖出的土方部分用于后期回填。回填需要的是压实方。

假设回填方量为X m³(压实方),那么挖方中用于回填部分所需的天然密实方量为 X 1.16 m³。其余土方(250,000 - 1.16X)m³(天然密实方)则被运输至弃土场。

但是,题目并未明确回填的具体方量,这是一个陷阱。仔细审题:“部分挖方需就地堆放,待后期回填使用”。这里的关键信息是“就地堆放”,意味着这部分土方不需要运输,但需要挖装和堆放。而从定额应用的角度看,无论土方最终是弃置还是再利用,“挖装”的工序都是必须发生的,都应计入成本。唯一的区别在于“运输”工序:弃置的土方需要计算全程运输费用,而就地堆放再利用的土方则不需要计算运输费用(或仅计算场内倒运费用,本题中未提及倒运,故视为无运输)。

题目要求计算的是填报“挖一般土方”综合单价时考虑的定额工程数量。综合单价应覆盖完成该清单项目所有可能发生的工作内容。对于挖方项目,其工作内容一般包括:挖装、运输、弃置等。即使部分土方就地堆放,其挖装的工作依然存在。

因此,挖装的定额工程数量应等于清单工程量,即250,000m³ / 1000 = 250(1000m³天然密实方)。

运输的定额工程数量则等于需要外弃的土方量。由于回填量X未知,但题目意在考查概念,通常在这种题目中,我们会理解为全部土方均按外弃考虑运输,除非题目明确给出回填比例。仔细回味题目“部分挖方需就地堆放”,并未给出具体数值,且问题只问“定额工程数量”,并未要求区分挖装和运输。在标准解题思路中,对于挖方项目,定额工程数量通常就等于清单工程量,因为定额消耗量已考虑了各种情况下的综合水平。运输距离则是另一个维度的问题。

结论:定额工程数量 = 清单工程量 = 250,000 m³ = 250 (1000m³)。

计算式:定额工程数量 = 250,000 / 1000 = 250 (1000m³天然密实方)

第二步:计算挖装运输综合费用(基价直接费)

首先计算完成1000m³天然密实方土方的挖装、运输的直接工程费。

  1. 挖装费用:套用定额1-1-9-5(挖掘机挖装普通土)。假设该定额基价为 A 元/1000m³天然密实方。
  2. 运输费用:运距5km。运输费用由两部分组成:
    • 基本运距(1km)费用:套用定额1-1-11-9,基价假设为 B 元/1000m³天然密实方。
    • 增运费用:增运距离 = 5km - 1km = 4km。增运定额是每增运0.5km,所以增运次数 = 4 / 0.5 = 8次。套用定额1-1-11-10,基价假设为 C 元/1000m³天然密实方·每增运0.5km。增运总费用 = 8 C 元/1000m³天然密实方。

因此,完成1000m³天然密实方土方的挖、装、运(至5km弃土场)的全部直接工程费(即综合费用)为:综合费用 = A + B + 8C (元)

(注:实际考试中,A, B, C会给出具体数值,例如A=500元,B=800元,C=100元。此处为讲解原理,用字母代替。)

第三步:计算综合单价

现在计算“挖一般土方”每立方米清单工程量的综合单价。

  1. 计算直接工程费:完成全部清单工程量(2501000m³)所需的直接工程费。总直接工程费 = (A + B + 8C) 元/1000m³ 250 (1000m³) = 250 (A + B + 8C) 元
  2. 计算管理费和利润:题目要求以直接费为基数。管理费和利润总额 = 总直接工程费 (管理费率 + 利润率) = 250 (A + B + 8C) (10% + 8%) = 250 (A + B + 8C) 0.18 元
  3. 计算总分摊费用:该项目总费用 = 总直接工程费 + 管理费和利润 = 250(A+B+8C) + 250(A+B+8C)0.18 = 250(A+B+8C)(1+0.18) 元
  4. 计算综合单价:总分摊费用除以清单工程量。综合单价 = [总分摊费用] / [清单工程量] = [250 (A+B+8C) 1.18] / 250,000化简后:综合单价 = [(A+B+8C) 1.18] / 1000 (元/m³)

代入假设数值计算:假设A=500元,B=800元,C=100元。则:综合费用(基价) = 500 + 800 + 8100 = 500+800+800=2100元/1000m³综合单价 = (2100 1.18) / 1000 = 2478 / 1000 = 2.478元/m³这个结果显然不符合一级公路的实际情况,原因是我们的A、B、C数值是假设的。在实际考题中,定额基价会高得多。
例如,若A=3500元,B=4500元,C=500元,则:综合费用 = 3500 + 4500 + 8500 = 3500+4500+4000=12,000元/1000m³综合单价 = (12,000 1.18) / 1000 = 14,160 / 1000 = 14.16元/m³(此数值更接近现实,用于后续问题四的讨论)。

第四步:工程量偏差下的结算计算(问题四)

已知:招标控制价单价:P控 = 35元/m³中标报价单价:P报 = 32元/m³清单工程量:Q清 = 250,000m³实际完成工程量:Q实 = 280,000m³

第一步:判断工程量偏差幅度工程量偏差 = (Q实 - Q清) / Q清 = (280,000 - 250,000) / 250,000 = 30,000 / 250,000 = 12%由于12% < 15%,未超过合同约定的15%的偏差幅度。
因此,根据标准合同条款,执行原合同单价,不进行调整

第二步:计算结算总价结算总价 = P报 Q实 = 32元/m³ 280,000m³ = 8,960,000元

延伸讨论:如果偏差超过15%,例如Q实 = 300,000m³,则偏差=(50,000/250,000)=20%>15%。此时调整原则通常是:

  • Q实 > 1.15 Q清 时,超过1.15Q清部分的工程量,其综合单价应予调低(例如按P控或双方协商的新单价)。
  • Q实 < 0.85 Q清 时,全部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予调高(例如按P控)。

本题中未超过15%,故按原价结算。


四、 核心知识体系梳理与备考策略

通过这道真题的详解,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核心知识体系,考生应围绕这些点进行复习:


1.定额原理与应用能力

  • 定额性质的理解:定额是标准,是衡量消耗量的尺度。要理解其社会平均水平和指令性/指导性的双重属性。
  • 定额的套用与换算:这是基本功。必须熟练查找、套用、调整定额(如运距换算、系数换算、材料代换等)。
  • 定额与清单的关系:深刻理解定额是组价的基础,清单是计价的表现形式。掌握如何用定额消耗量来计算清单综合单价。


2.工程量计算规则

  • 清单计算规则: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各专业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计算清单工程量。
  • 定额计算规则:熟悉《公路工程预算定额》等的计算规则,注意其与清单规则的区别(如土方状态的换算、构件体积的计算等)。


3.费用构成与计价程序

  • 建安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熟练掌握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和按造价形成划分两种方式下的费用组成。
  • 综合单价计算程序:清晰掌握“工料机费用→直接费→管理费利润→综合单价”的计算流程,明确各项费用的计算基数。


4.合同价款管理与调整

  • 工程量偏差:掌握15%界限的规定及调整方法。
  • 价格调整:熟悉价格指数调整法和造价信息差额调整法。
  • 工程变更与索赔:理解变更估价的原则和索赔费用的组成。

备考策略:

  1. 以真题为纲:反复练习历年真题,不是为了背答案,而是为了理解命题思路、常见陷阱和考核重点。
  2. 回归基础教材:真题解析必须与教材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查漏补缺,形成系统知识网络。
  3. 熟悉定额手册:将定额手册当作工具书经常翻阅,熟悉其章节划分、工作内容、计量单位,提高查找和套用速度。
  4. 模拟实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套案例题的模拟,锻炼答题速度、书写规范性和心理素质。

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对考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细致程度的综合考验。唯有通过扎实的学习、对真题的反复研磨以及对知识体系的宏观把握,才能在这场选拔性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合格的造价工程师。

沈阳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

关于沈阳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沈阳作为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对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