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宿迁一级港口与航道工程建造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一级港口与航道工程建造师考试,作为国家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其难度和专业性在行业内具有公认的高标准。对于宿迁地区的考生而言,虽然考试内容是全国统一的,但结合宿迁地处苏北、坐拥京杭大运河及多个内河港口的区位特点,深入理解港口与航道工程的专业知识具有更现实的紧迫性和应用价值。需要明确的是,出于考试保密要求,官方不会公布完整的历年真题。
因此,本文所探讨的“真题例题”是基于历年考试大纲、考生回忆录以及行业权威辅导资料整理而成的、高度贴近真实考题的典型例题,旨在通过对这些例题的深度剖析,揭示核心考点和解题思路。综合分析近年考情,一级港航建造师考试呈现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综合性日益增强的趋势。考试不仅要求考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如水文学土力学工程材料结构力学等,更注重考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安全环保以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案例题部分往往是决定考生能否通过的关键,其内容常涉及大型船闸、深水防波堤、高桩码头、航道整治等典型工程的施工技术难点、质量控制要点和风险防范措施。对于宿迁考生,尤其需要关注内河港口与航道的特点,如船闸工程、护岸工程、内河航道疏浚与拓宽等内容的专项考点。下文将通过对代表性例题的解析,系统梳理各知识模块,为考生提供一份具有实战指导意义的复习参考资料。《一级港口与航道工程建造师考试核心考点与典型例题解析》
一、 工程技术部分考点与例题解析工程技术部分是考试的基础,涵盖范围广,知识点零散但体系性强,主要分布在单项选择题和部分案例题的背景知识中。
1.工程水文与工程地质

此部分是港口与航道工程选址、设计及施工的先决条件,核心考点包括水位(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极端高水位)、波浪、潮流、泥沙运动等水文要素的分析计算,以及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性等地质问题。

例题1(单项选择题):

在进行港口工程设计时,确定码头面高程所依据的主要水文因素是( )。

A. 多年平均潮位

B. 设计低水位

C. 设计高水位

D. 极端高水位并有适当超高

考点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对港口工程设计中关键水位概念的理解。码头面高程的确定必须确保在设计高水位时不被淹没,同时考虑波浪爬高和一定的安全超高。极端高水位是校核建筑物在罕见情况下的安全性,但不是确定码头面高程的常规依据。多年平均潮位和设计低水位主要用于确定水下结构物的深度或底高程。
因此,正确答案是C。

例题2(案例分析子题):

某航道疏浚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显示河床底部分布有较厚的淤泥质黏土。在制定疏浚施工方案时,应重点考虑该土层哪些工程性质可能带来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施工对策。

考点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工程地质知识与施工技术的结合应用。

  • 挑战分析: 淤泥质黏土具有高含水量、大孔隙比、低渗透性、高压缩性和低强度的特点。这会导致:1)挖掘困难,易粘附挖泥机具,效率低下;2)边坡稳定性差,开挖过程中易发生滑坡或塌方;3)疏浚土的处理和处置难度大,因其固结缓慢,占压堆放场地大。
  • 施工对策:
    • 选择合适的挖泥船:优先选用耙吸式挖泥船或带有环保耙头的挖泥船,以减少泥土扰动和扩散。
    • 控制开挖边坡:根据土工试验数据,精确计算并放缓开挖边坡坡度,必要时采用阶梯式开挖或设置临时支护。
    • 优化泥土处理:考虑使用接力泵站进行远距离输送,或设置大型沉淀池进行初步脱水固化,也可研究吹填造陆等综合利用方案。
    • 加强施工监测:在施工期间对开挖边坡进行位移监测,实时预警,确保施工安全。

2.工程材料与工程结构

港口与航道工程结构长期处于恶劣的海洋或河流环境中,材料耐久性和结构可靠性至关重要。

核心考点:

  • 材料: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抗渗、抗冻、抗氯离子侵蚀)、外加剂的应用、钢筋的防腐措施(涂层、阴极保护等)。
  • 结构: 重力式码头、板桩码头、高桩码头、斜坡式防波堤、直立式防波堤等主要结构形式的特点、适用条件、受力原理及构造要求。

例题3(单项选择题):

为提高海工混凝土的耐久性,下列措施中最为关键的是( )。

A. 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B. 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

C. 使用早强型水泥

D. 增加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考点解析:

海工混凝土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氯离子渗透导致钢筋锈蚀。降低水胶比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有效阻碍氯离子、氧气和水分等有害物质的侵入,这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根本性措施。提高早期强度和使用早强水泥主要针对施工进度,增加水泥用量可能增加水化热,引起裂缝,反而不利于耐久性。故正确答案为B。


3.工程施工技术

这是案例题的重中之重,几乎每个大型案例都会涉及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

核心考点:

  • 疏浚与吹填工程: 各类挖泥船(耙吸式、绞吸式、链斗式等)的适用条件、施工方法、生产率计算、泥土处理方式。
  • 地基处理: 水下爆破、打桩(预制桩、钢管桩)、振冲碎石桩、真空预压、堆载预压等方法的原理和施工要点。
  • 结构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沉箱预制与安放、构件安装、水下混凝土浇筑等。

例题4(案例分析题):

某沿海地区拟建设一座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采用重力式沉箱结构。码头岸线长500m,需安放大型钢筋混凝土沉箱20个。施工区域潮差大,波浪影响显著。试述沉箱从预制、出运到安装的全过程主要施工工序及关键技术控制点。

考点解析:

本题全面考查重力式码头核心构件——沉箱的施工全过程管理。

  • 沉箱预制:
    • 工序:场地平整与底模制作 -> 钢筋绑扎 -> 模板安装与加固 -> 混凝土分层浇筑与养护 -> 拆除模板。
    • 控制点:预制场地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防止胀模;混凝土浇筑需控制分层厚度和间隔时间,防止施工冷缝;加强养护,防止裂缝产生。
  • 沉箱出运:
    • 工序:预制场至下水滑道间的水平移运 -> 利用滑道或浮坞下水 -> 拖轮拖航至现场。
    • 控制点:移运和下水过程中需精确计算重心,保持沉箱稳定;选择气象海况良好的窗口期进行拖航,确保航行安全;对沉箱进行临时封仓,保证浮游稳定性。
  • 沉箱安装:
    • 工序:基床整平与验收 -> 沉箱定位(通过GPS、全站仪等) -> 沉箱下沉坐底 -> 箱内回填。
    • 控制点:基床整平精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这是安装质量的基础;安装定位精度要求高,需考虑水流、波浪对位置的影响;下沉过程要平稳,避免磕碰基床;回填材料和方法需按设计进行,保证整体稳定性。

二、 项目管理与法规部分考点与例题解析

此部分考查考生作为建造师所应具备的管理能力和法律意识,内容贯穿于整个考试,尤其在案例题中与工程技术交织出现。


1.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案例题的常客。

核心考点: 施工总体部署、施工进度计划(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资源配置计划等。

例题5(案例分析题):

针对上述沉箱码头工程,请编制一份施工总体部署方案的主要内容(至少列出六项)。

考点解析:

施工总体部署是宏观的战略安排。

  • 工程总体目标:包括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环保等目标。
  • 项目组织架构:项目经理部的组建、各部门职责分工。
  • 施工区段划分:如何将500m岸线合理划分为几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
  • 总体施工顺序:先进行哪些分项工程(如基槽开挖、基床抛石),后进行哪些(如沉箱安装、码头后方回填)。
  • 大型临时设施规划:沉箱预制场、混凝土搅拌站、临时码头、办公生活区等的选址与规模。
  • 主要施工船机设备的选择与进场计划。
  • 与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计划:如与业主、设计、监理、海事、航道管理等部门的接口管理。

2.施工进度管理

网络计划图的计算(关键线路、总工期、时差计算)以及工期优化和调整是必考内容。

例题6(案例分析子题):

某航道整治工程的施工网络计划中,由于设备故障,关键线路上的一项工作(A工作)延误了5天。请问该延误对总工期有何影响?如果后续有一项非关键工作(B工作),其总时差为8天,自由时差为3天,项目经理决定将原计划投入B工作的资源临时抽调支援A工作,这可能导致B工作延误6天,此决策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考点解析:

  • 第一问:因为A工作在关键线路上,其延误时间会直接、等量地导致总工期延误5天。
  • 第二问:决策可行。理由如下:B工作有8天的总时差,意味着其最多可以延误8天而不影响总工期。现在计划让其延误6天,6天 < 8天,因此不会造成新的关键线路或总工期的进一步延长。此举通过利用非关键工作的时差,优化资源配置,弥补了关键工作的延误,是进度控制中常用的赶工措施之一。但需注意,B工作的自由时差为3天,延误6天会影响到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推迟3天),需要通知相关方。

3.成本与合同管理

考查工程款计算、变更、索赔等实务操作能力。

例题7(案例分析子题):

在某码头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工程量清单中“水下挖泥”项目为综合单价合同。施工过程中,发现实际地质条件与招标时地质资料严重不符,出现了大量坚硬的礁石,导致挖泥效率大幅降低,成本急剧增加。承包商应如何处理?可提出哪些具体主张?

考点解析:

  • 处理程序: 承包商应立即书面通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说明遇到不可预见的不利物质条件,并保留相关证据(如地质复勘报告、施工记录、影像资料)。随后,应正式提交工程变更或索赔意向通知书。
  • 可主张的内容:
    • 要求调整合同单价或另行商定礁石开挖的新单价。
    • 索赔因效率降低而增加的工期和费用,包括:额外的人工费、船机闲置费、油耗增加费、管理费等。
    • 如果导致工期延误,且该延误非承包商责任,可申请工期顺延。

4.质量、安全与环保管理

此部分内容与行业规范强制性条文紧密相关,是管理的底线。

核心考点: 水下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危险性较大工程(如深基坑、大型构件吊装、水上作业)的安全专项方案编制与论证、船舶航行安全、施工污染防治措施(悬浮物、油污、噪音等)。

例题8(案例分析子题):

为防止码头沉箱安装过程中发生船舶碰撞事故,应采取哪些主要安全措施?

考点解析:

  • 制定详细的水上作业安全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
  • 划定作业安全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警戒船。
  • 与海事部门沟通,申请发布航行通告,必要时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 作业船舶必须配备良好的通信、导航和避碰设备。
  • 对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交底,特别是关于信号联系、避让规则等内容。
  • 选择风浪流速较小的气象窗口进行作业,遇恶劣天气立即停止。
  • 安装过程中,安排专人统一指挥,确保动作协调。

三、 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

面对知识体系庞大、考查方式灵活的一级港航建造师考试,科学的备考策略至关重要。


1.构建知识体系,紧扣考试大纲:
务必以最新的考试大纲为蓝本,系统梳理教材知识点,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图。理解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碎片化学习。


2.主攻案例,强化实战能力:
案例题是重中之重。复习后期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案例分析上。通过大量练习历年高质量模拟题,培养快速审题、准确定位考点、条理清晰作答的能力。练习时务必动手书写,规范用语,控制时间。


3.关注行业动态与规范更新:
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发展迅速,新规范、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可能成为命题方向。考生需适当关注行业热点,如绿色建造、智慧工地、BIM技术应用等,并熟悉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4.整合记忆,突出重点:
对于需要记忆的数字、参数、公式、强制性条文等,要进行归纳对比,找出规律。重点掌握那些在案例中频繁出现的知识点,如各种结构形式的优缺点、主要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网络计划的计算、合同索赔的程序等。


5.模拟考试,调整状态:
在考前一个月,定期进行全真模拟考试,提前适应考试的强度和时间压力。通过模拟考试查漏补缺,调整答题节奏和心态,确保在正式考试中能稳定发挥。

一级港口与航道工程建造师考试是对考生专业技术素养和项目管理能力的全面检验。宿迁地区的考生在备考时,除掌握全国通用的核心知识外,可有意识地将所学理论与苏北地区内河港口与航道建设的实际特点相结合,从而加深理解,提升应试能力与未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功没有捷径,唯有通过系统、扎实的复习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方能顺利通过这项高难度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