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玉林二级水利水电建造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二级水利水电建造工程师考试是评价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具备从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关键性考试,对玉林地区乃至整个行业的人才选拔与认定具有重要意义。该考试不仅要求考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注重考查其将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工程实践,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真题作为备考最权威的素材,其价值在于真实反映了考试的命题风格、核心考点分布以及能力考查的侧重点。通过对典型真题的深入剖析,考生可以超越对知识的简单记忆,深刻理解诸如施工导流、混凝土工程、地基处理、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与合同管理等核心章节的内在逻辑和考查深度。考点解析则能帮助考生厘清概念,辨识易错点,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从而在备考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提升复习效率。本文旨在结合考试大纲与实际工程背景,对若干典型真题进行深度解读与考点延伸,为考生提供具有实战指导意义的备考参考,助力其巩固理论基础并强化应用能力。《玉林二级水利水电建造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一、 施工导流与截流工程
施工导流是水利水电工程特别是枢纽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其设计与实施直接关系到工程总进度和安危,因而是历年考试的重点内容,常以案例分析题或综合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真题例题示例:
某山区河流上拟建一座混凝土重力坝,坝址处河床狭窄,汛期流量大且水位暴涨暴落。施工期需经历两个汛期。
- 问题1:试比较选择全段围堰导流和分段围堰导流哪种方式更合适?并简述理由。
- 问题2:若采用隧洞导流,确定导流隧洞设计流量时,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 问题3:简述截流施工的基本方法及选择龙口位置需考虑的主要原则。
考点解析:
1.导流方式选择:此题考查对不同导流方式适用条件的深刻理解。全段围堰导流适用于河道流量较小、河床较宽、施工期较短的工程,其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后期基坑作业条件好。分段围堰导流则适用于河道较宽、流量较大的河流,可分期施工,但工期较长,且两期工程衔接复杂。结合本题“河床狭窄”、“流量大”的特点,分段围堰导流难以实施,因此全段围堰配合隧洞或明渠导流是更合理的选择。这要求考生不仅记住分类,更要会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地形及施工进度等条件进行综合判断。
2.导流设计标准与流量确定:导流建筑物(如隧洞、明渠)的设计流量是其最核心的技术参数。确定时需主要考虑:
- 导流标准:即导流建筑物的洪水重现期(如5年一遇、10年一遇等),需根据工程规模、失事后果、施工工期等因素综合选定。
- 水文资料与分析:坝址处的水文系列、流量过程线、洪峰流量等是基础依据。
- 施工进度计划:导流建筑物需要在哪个时段承担导流任务,该时段内可能遭遇的洪水特性。
- 调蓄能力:上游是否有水库或围堰基坑能否对洪水起到一定的调蓄削峰作用。
3.截流工程:截流是导流工程的收官阶段。基本方法主要有立堵法(从龙口一端或两端向中间抛投进占)和平堵法(沿龙口全线均匀抛投抬升河床)。目前立堵法应用最广。选择龙口位置的原则是:地质条件好、覆盖层浅、水流顺畅、便于交通和抛投操作的位置。
二、 混凝土坝工程混凝土坝,特别是重力坝和拱坝,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常见的坝型之一。其施工技术、温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是必考考点。
真题例题示例:
某混凝土重力坝在夏季施工过程中,检测发现新浇筑的坝块内部最高温度超过了设计允许值。
- 问题1:分析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
- 问题2: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可采取哪些温度控制措施?
- 问题3:混凝土坝的施工缝和纵缝是如何处理的?其目的是什么?
考点解析:
1.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成因: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是由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引起的。内部温度过高的直接原因包括:
- 水泥水化热高,且用量大。
- 混凝土入仓温度过高(如原材料暴晒、拌合用水温度高)。
- 浇筑仓面大小、分层厚度不合理,散热条件差。
- 冷却降温措施不到位或失效。
2.温度控制措施:这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核心技术。措施分为“减热”和“散热”两大类:
- 减少热量产生:采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优化配合比减少水泥用量。
- 降低入仓温度:预冷骨料、加冰拌合、夜间低温时段浇筑。
- 加速散热:预埋冷却水管进行通水冷却、薄层浇筑、延长间歇时间、表面流水养护。
- 表面保温:表面覆盖保温材料,减小内外温差,防止表面裂缝。
3.施工缝与纵缝处理:为了适应混凝土的浇筑能力和温度收缩,大坝必须分缝分块浇筑。
- 施工缝(水平缝):是上下两层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面。处理目的是保证其整体性和抗剪能力。处理措施包括:表面凿毛、冲洗干净、铺一层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
- 纵缝(垂直缝):是平行坝轴线将坝体分成若干柱状块的缝。需设置键槽并进行接缝灌浆,目的是使坝体各块能联合受力,恢复整体性。
水利水电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极高,不良地基必须进行处理。防渗工程更是保证大坝安全的关键,相关技术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真题例题示例:
某土石坝坝基存在较厚的砂砾石覆盖层,渗透性强,需进行垂直防渗处理。
- 问题1:列举适用于该地层条件的垂直防渗措施(至少三种)。
- 问题2:简述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的主要工序。
- 问题3:灌浆施工中,什么是帷幕灌浆?其施工顺序应遵循什么原则?
考点解析:
1.垂直防渗措施:对于深厚透水地基,常见的垂直防渗方案包括:
- 混凝土防渗墙:利用专用机械成槽后浇筑混凝土形成连续墙,防渗效果好,应用广泛。
- 高压喷射灌浆(旋喷、定喷、摆喷):利用高压射流切割地层并掺混水泥浆,凝结形成板墙或柱状的防渗体。
-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更能适应地基变形。
- 此外,还有水泥土搅拌桩墙、板桩墙等,需根据具体条件选择。
2.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序:其主要工序可概括为:施工准备→导墙施工→槽孔划分→成槽作业(抓斗、冲击钻等)→清孔换浆→墙体材料浇筑(导管法水下混凝土浇筑)→槽段连接。其中,导墙的作用是导向、定位、承重、维持稳定;清孔换浆是为了确保墙体质量;槽段连接(如接头管法)是保证防渗墙连续性的关键。
3.帷幕灌浆:是在坝基岩体中建造一道或多道阻水幕,减少基岩渗漏和扬压力的重要措施。其施工顺序必须遵循分序加密的原则,即分为Ⅰ、Ⅱ、Ⅲ序孔施工。先施工Ⅰ序孔,其间距较大,通过压水试验检查Ⅰ序孔的效果,并据此指导Ⅱ、Ⅲ序孔的布设和施工。这样做的目的是:逐步加密,后序孔可检查前序孔的灌浆效果;同时,通过后序孔灌浆,对前序孔的浆液进行挤压和补充,提高帷幕的整体性和防渗可靠性。
四、 施工组织设计与项目管理本部分考查考生作为建造工程师的核心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包括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合同等方面的综合知识,通常与网络计划技术、工程量清单计价等结合考查。
真题例题示例:
某水利枢纽工程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了固定单价合同。施工过程中,因遭遇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关键工作停工15天,并造成了部分已完工程损坏和施工设备窝工。
- 问题1:承包人可就哪些损失向发包人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依据是什么?
- 问题2:试绘制该工程的双代号网络图,并计算工期,找出关键线路(可假设简单逻辑关系)。
- 问题3:根据《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工程量清单应由哪几部分组成?
考点解析:
1.施工索赔:这是合同管理的核心内容。根据标准合同条件(如《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通常被视为不可抗力或发包人的风险。
- 工期索赔:承包人有权就停工15天申请工期顺延。
- 费用索赔:承包人通常只能索赔费用,不能索赔利润。可索赔的费用包括:
- 工程本身的损坏(如已浇筑但未达到强度的混凝土被冲毁)的修复费用。
- 施工设备的窝工闲置费(通常按折旧费或租赁费计算)。
- 停工期间留在现场的管理人员和必要工人的工资。
- 承包人为应对紧急情况所采取的合理措施的费用。
- 人员伤亡和机械损坏由各自所属单位承担。
2.网络计划技术:双代号网络图是表示进度计划的工具。考生必须掌握其绘制规则、时间参数(最早开始时间ES、最早完成时间EF、最迟开始时间LS、最迟完成时间LF、总时差TF、自由时差FF)的计算,并能准确找出关键线路(总持续时间最长、总时差为0的线路)。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延误会直接导致总工期延误。
3.工程量清单:根据规范,工程量清单应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 分类分项工程量清单:核心部分,列出所有实体工程项目和一般措施项目。
- 措施项目清单:列出为完成工程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项目。
- 其他项目清单:包括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等。
- 零星工作项目清单(现已常并入其他项目清单)。
- 工程量清单汇总表:将前述各部分汇总,得出投标总价。
安全与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相关法规、标准、管理程序和方法是考核建造工程师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
真题例题示例:
某水闸基坑开挖工程,深度达8米。
- 问题1:该基坑开挖属于哪类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开挖前应完成哪些安全专项程序?
- 问题2:基坑降水可采用哪些方法?降水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哪些项目?
- 问题3: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等级分为“合格”和“优良”两个等级,其评定标准是什么?
考点解析:
1.基坑工程安全管理:深度超过5米(含5米)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开挖前必须完成的安全专项程序包括:
- 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 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2.基坑降水与监测:常用降水方法有明排法、轻型井点、管井等。降水过程中必须进行系统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地下水位变化、基坑周边土体位移和沉降、支护结构变形、邻近建筑物和管线的沉降等,以及时发现隐患,确保安全。
3.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评定标准主要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 合格标准:主控项目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标准要求;一般项目逐项有70%及以上的检验点合格,且不合格点不应集中;各项报验资料符合标准要求。
- 优良标准:在合格标准基础上,一般项目逐项应有90%及以上的检验点合格,且不合格点不应集中。
于此同时呢,要高度重视施工组织、合同管理与法规标准的学习,这些内容体现了建造工程师作为项目管理者的核心职能。只有构建起系统、完整、灵活的知识体系,并辅以大量的真题练习和案例分析,才能全面提升应试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专业素养,从而在考试中和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取得成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