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绍兴二级水利水电建造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绍兴二级水利水电建造工程师考试作为评价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具备承担中型及以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能力的关键性考试,其试题内容紧密围绕工程实践,深度结合绍兴地区乃至浙江省的水文地质特点、常见工程类型及管理要求。考试不仅要求考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强调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真题例题通常涵盖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与设计、施工技术、项目管理、法律法规及工程造价等多个核心模块,旨在全面检验考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考点分布具有显著的重点突出、贴近实务的特点。
例如,施工导流、地基处理、混凝土工程、土石坝施工等技术章节是反复考查的重点;而在项目管理方面,合同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生产、进度控制等则是永恒的主题。
除了这些以外呢,考题常常会设置具体的情景,要求考生结合相关规范(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进行判断和决策,这凸显了对规范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高要求。
因此,对考生而言,深入研习真题,不仅是为了熟悉题型和难度,更是为了精准把握命题规律、高频考点以及能力考查的侧重点,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备考,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成有机的整体,最终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能力的有效提升。
下面呢将结合典型例题,对主要考点进行详细解析。一、 施工技术部分真题例题与解析
施工技术是考试的核心部分,分值占比高,内容涉及广泛,与实践操作联系最为紧密。
例题1(单项选择题):
在黏性土渠基上开挖渠道,为防止边坡失稳,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 A. 加快开挖速度
- B. 采用陡坡开挖
- C. 设置排水沟,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
- D. 在坡顶大量堆放弃土
考点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土方工程中边坡稳定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黏性土具有透水性差、抗剪强度受含水量影响显著的特点。当含水量增高时,土体黏聚力降低,容易发生滑坡。选项A加快开挖速度,会扰动土体结构,且来不及采取支护措施,增加风险。选项B采用陡坡开挖,直接减小了边坡的安全系数,更易失稳。选项D在坡顶堆土,增加了边坡下滑的荷载,是导致边坡失稳的常见诱因。而选项C设置排水沟,可以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和排除地表积水,减少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从而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是保证黏性土边坡稳定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因此,正确答案为C。
例题2(案例分析题片段):
某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基为砂砾石层。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坝基进行防渗处理。现有两种方案备选:方案一为明挖回填黏土截水槽;方案二为混凝土防渗墙。
问题:请结合该工程条件,对比分析两种方案的适用性及优缺点。
考点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地基处理中垂直防渗措施的选型与决策能力,是水利工程中的经典问题。
- 方案一:明挖回填黏土截水槽
- 优点:防渗材料(黏土)来源相对广泛,成本可能较低;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技术成熟;黏土具有一定的塑性和自愈能力。
- 缺点:需要大开挖,土方工程量巨大,对坝基扰动大;受地下水位和天气影响大,基坑排水和边坡稳定是难点;若砂砾石层较深,开挖难度和风险剧增;回填黏土的压实质量控制要求高。
- 适用性:更适用于坝基覆盖层较浅、地下水位较低、黏土料源充足且运输方便的情况。
- 方案二:混凝土防渗墙
- 优点:适应性强,可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层和较大深度;墙体连续、均匀、整体性好,防渗可靠性高;施工机械化程度高,进度相对较快,对坝基原状土扰动小。
- 缺点:工程造价通常高于黏土截水槽;施工需要专用设备(如液压抓斗、铣槽机等),技术要求高;墙体为刚性,对地基变形的适应性不如黏土。
- 适用性:尤其适用于覆盖层深厚、地下水位高、开挖困难或对环境扰动要求严格的工程。
结论:在该案例中,坝基为砂砾石层,若层厚较大,则方案二(混凝土防渗墙)的优势更为明显。考生需根据题干中可能隐含的深度、水位、工期、造价等具体条件进行综合权衡,选择最优方案并阐述理由。
二、 项目管理与法规部分真题例题与解析此部分考查考生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理解以及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掌握程度。
例题3(多项选择题):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下列属于项目法人安全生产责任的有( )。
- A. 保证安全生产措施费的有效投入
- B.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 C. 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的地下管线资料
- D.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 E.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
考点解析:
本题直接考查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这一核心法规中各方安全责任的区分。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是宏观的、保障性的。
- A选项正确:保证安全生产费用落实是项目法人的首要经济责任。
- B选项正确: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审查,是项目法人在技术管理层面的重要责任。
- C选项正确:如实提供现场及周边真实、准确的地下管线、水文地质等资料,是项目法人的法定义务,关乎施工安全。
- D选项错误: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是施工单位(承包商)的责任,而非项目法人。
- E选项错误:对施工现场进行日常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主要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责任。项目法人虽可进行抽查,但非其直接、主要的日常职责。
因此,正确答案为A、B、C。此题要求考生清晰记忆法规条文,并能准确区分建设、施工、监理等不同主体的安全责任界限。
例题4(案例分析题片段):
某堤防加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发现施工单位未按设计图纸要求对一段挡墙基础进行超深开挖后的碎石垫层换填处理,而是直接采用原状土回填夯实。此时,监理工程师应如何处理?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和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履行。这是一个典型的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情景。
监理工程师的正确处理程序应遵循“发现-制止-报告-处理-验收”的原则:
- 第一步:立即发出口头指令,要求暂停该部位的施工。这是为了防止质量问题扩大和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 第二步:签发《监理通知单》,书面正式要求施工单位停止违规作业,并限期整改。通知单中应明确指出不符合项(未按图施工)、违反的规范条款以及整改要求(清除回填土,按设计进行碎石垫层换填)。
- 第三步:对施工单位的整改过程进行旁站监督,确保整改到位。监督换填材料的质量、分层厚度、压实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 第四步:整改完成后,组织相关人员(如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检员)进行联合检查验收。必要时可要求进行压实度检测等试验,以数据为依据进行验收。
- 第五步:验收合格后,签署同意复工的意见。如果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监理工程师应进一步向项目法人报告,并可能签发《工程暂停令》。
此考点强调监理工作的程序性、书面性和以数据说话的科学性,是项目管理实务中的重要内容。
三、 工程经济与造价部分真题例题与解析本部分考查考生进行成本估算、预算编制以及工程款计算的能力,与实际工程的经济效益直接相关。
例题5(单项选择题):
某水利工程施工合同采用单价合同。在工程结算时,对于工程量清单中未列项但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新增工程,其结算单价应首先按照( )确定。
- A. 承包人投标报价中的类似项目单价
- B. 计日工单价
- C. 发包人设定的暂估价
- D. 合同约定的计价规范或定额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单价合同条件下工程变更的计价原则。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相关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用原则,处理变更工程价款的顺序通常是:
- 已有适用单价:直接采用工程量清单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作的价格。
- 有类似单价:当清单中无适用单价,但有类似项目的单价时,可以参照类似单价进行换算或调整后采用。这是题目所述情况的首选原则。
- 无适用或类似单价:当既无适用也无类似单价时,则由承包人提出一个合理的单价,报监理工程师和发包人审核确认,或按照合同约定的计价依据(如定额)组价。
选项B计日工通常用于少量、零星的、无法计量的小型工作。选项C暂估价是针对必然发生但暂时无法确定价格的材料或专业工程。选项D是当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时的最终依据。
因此,最优先、最合理的顺序是参照已有类似单价,故正确答案为A。
例题6(计算题):
某水闸工程合同总价为5000万元,主要材料及设备费占合同总价的60%,预付款支付比例为20%。工程进度款按月支付,根据合同约定,每月按完成工程价值的90%支付,当进度款支付至合同价的50%时开始从进度款中抵扣预付款,每次抵扣比例为进度款的20%。已知开工后第4个月末累计完成工程价值为2000万元。试计算第4个月应结算的工程进度款净额为多少万元?
考点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预付款、进度款支付和预付款起扣点计算,是造价控制中的典型问题。
- 第一步:计算工程预付款总额。预付款 = 合同总价 × 预付款比例 = 5000 × 20% = 1000万元。(注意:有时预付款计算基数是合同总价减去暂列金,本题未提及暂列金,故按合同总价计算。)
- 第二步:判断是否达到预付款起扣点。起扣点(累计完成工程价值)= 合同总价 × 起扣比例 = 5000 × 50% = 2500万元。第4个月末累计完成2000万元 < 2500万元,因此尚未达到起扣点,本月不扣预付款。
- 第三步:计算第4个月应结算的进度款净额。第4个月应支付进度款 = 本月完成工程价值 × 支付比例。但题目给出的是累计值,需要先计算本月完成值。假设第3个月末累计完成工程价值为A万元(题目未直接给出,需推理或理解题意)。一种常见的理解是,题目直接问第4个月的情况,且给出了第4个月末的累计值。若将“第4个月末累计完成2000万元”视为本月的累计完成产值,则:第4个月完成工程价值 = 2000 - 第3个月末累计完成值。由于第3个月末累计值未知,且题目通常设计为已知当月完成值或可直接计算。另一种更合理的解读是,2000万元就是到第4个月末为止累计完成的总额。则第4个月应结算的进度款(支付证书金额)= 累计完成价值 × 支付比例 - 累计已支付的进度款。但此计算过于复杂。更简单的思路是,题目可能意指“第4个月当月完成了2000万元产值”,但这与“累计”矛盾。可能是题目表述瑕疵。我们按常见题型假设:已知第4个月当月完成的工程价值为P万元。则应付进度款(抵扣前)= P × 90%。由于未达起扣点(2000 < 2500),无需抵扣预付款。
因此,进度款净额 = P × 90%。但原题数据“2000万元”作为累计值,无法直接算出P。这表明此类题目必须清晰区分“当月完成值”和“累计完成值”。在真实考试中,会给出明确数据。本题的考点核心在于起扣点的判断。只要判断出未达起扣点,则当月进度款净额就是“当月完成工程价值×支付比例”,无需抵扣。
此题型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起扣点公式(T = P - M/N,其中T为起扣点累计完成工程款,P为合同总价,M为预付款总额,N为主要材料设备所占比重)以及进度款支付和抵扣流程。
四、 专项技术与案例分析深度剖析二级建造师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往往围绕一个具体的工程背景,串联起技术、管理、法规等多个知识点,要求考生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7(综合案例分析题背景):
某山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大坝防渗帷幕灌浆、溢洪道拓宽衬砌、放水涵管拆除重建。施工期间正值雨季。在帷幕灌浆施工中,发现有一段区域的灌浆压力始终无法提升,吸浆量巨大且不见减少。
问题1:分析灌浆压力上不去、吸浆量大的可能原因。
问题2:针对上述情况,可采取哪些处理措施?
问题3:雨季施工对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浇筑有何影响?应采哪些防护措施?
考点解析:
问题1解析: 灌浆压力低、吸浆量大是灌浆工程中常见的异常情况,原因通常来自地层和工艺两方面。
- 地层原因:该段坝基或坝体可能存在宽大裂隙、岩溶洞穴、破碎带或松散堆积体,形成了良好的渗漏通道,浆液沿通道流失,无法建立压力。
- 工艺原因:灌浆段长划分过长;使用的浆液水灰比过大,流动性过好不易凝固;灌浆泵的流量不足;灌浆塞止浆效果不好,发生绕塞返浆。
问题2解析: 处理措施应遵循“先易后难、逐步升级”的原则。
- 初步措施:首先检查灌浆设备及管路,确保泵量正常、无泄漏。检查灌浆塞的止浆效果。若工艺无问题,则集中处理地层问题。
- 技术措施:采用浓浆(减小水灰比)、间歇灌浆(灌灌停停,待先灌入的浆液初凝后再灌)、在浆液中掺加速凝剂、灌注水泥砂浆或混合料(如掺加砂、粉煤灰等惰性材料)来充填大的空洞。如果无效,可能需要暂停该孔灌浆,在其周边钻设先导孔或检查孔,进一步探明地质情况,然后采取增加灌浆孔、缩小孔距等加密措施进行围堵。
问题3解析: 雨季施工的影响及措施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必备常识。
- 对土石方开挖的影响:边坡易滑塌、基坑易积水、土料含水量增大影响回填压实质量、施工道路泥泞影响运输。
- 对混凝土浇筑的影响:雨水冲刷新浇混凝土表面,导致水灰比改变、强度降低,表面形成缺陷;降雨会带走水泥浆,影响保护层质量。
- 防护措施:
- 土石方工程:在开挖边坡上部设置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基坑内设排水沟和集水井,配备充足水泵及时排水;做好边坡支护和监测;备好彩条布等覆盖材料,对不宜雨淋的开挖面或填料进行覆盖。
- 混凝土工程:密切天气预报,避免在雨天浇筑大面积混凝土。若浇筑过程中突遇降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已浇筑但未初凝的混凝土表面。雨停后,若表面混凝土尚未初凝,可继续浇筑,但需先排除仓内积水,处理软弱表层;若已初凝,则应按施工缝处理。
通过此类综合案例的练习,考生可以系统地将施工技术、质量问题的诊断与处理、季节性施工措施等知识点融会贯通,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战能力。
绍兴二级水利水电建造工程师考试的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考生在掌握宽广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依据规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历年真题的深入研究和反复练习,是洞悉考试重点、熟悉命题风格、查漏补缺、提升应试技巧的最有效途径。考生应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加强对常用施工技术方案、项目管理流程、相关法律法规和造价计算方法的熟练程度,并通过模拟案例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方能在考试中从容应对,取得理想成绩。备考过程本身也是对个人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提升,对于日后实际从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大有裨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