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关于西藏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需要学习的科目及内容详述西藏作为我国重要的高原省份,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经济发展需求,对土木建筑工程及其造价管理工作提出了特殊要求。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是西藏地区工程建设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其执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质量安全及资源合理配置。这一职业资格认证,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掌握国家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知识体系,还需深刻理解高原地区施工的特殊性、地方材料价格波动规律以及民族地区政策法规的差异性。
因此,西藏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的学习内容,既涵盖全国通用的土木工程造价核心知识,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管理等,又必须融入高原工程适应性技术、地方材料应用、特殊施工措施成本控制等区域性实践要素。
除了这些以外呢,随着西藏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绿色建筑理念的深入,可持续建设、生态保护成本评估等也逐渐成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学习过程旨在培养既懂技术又精通经济管理,既能适应国家标准又能结合地方实际的复合型造价专业人才,为西藏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一、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是二级造价工程师执业的核心理论基础,涉及工程造价的构成、计价依据、管理流程及相关法规制度。这一部分内容为后续的专业技能学习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
学员需要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与构成。这包括建设项目总投资的组成,如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及建设期利息等。特别是要理解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的具体内容与计算方法,这是进行任何造价计算的基础。
工程计价依据是学习的重点。这包括工程建设定额体系,如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和投资估算指标等。学员需要熟练掌握定额的组成内容、使用方法和调整技巧。
于此同时呢,必须熟悉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掌握其基本原则、清单编制方法和计价规则,这是当前工程造价确定的主要模式。
再次,工程造价管理流程贯穿项目全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施工图预算、招投标阶段的招标控制价与投标报价、施工阶段的工程结算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的竣工决算。学员需要理解各阶段造价文件的作用、编制要求和相互关系。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同管理知识不可或缺。包括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以及工程造价管理的专门规定。学员应学会在法律法规框架下进行规范的造价业务操作,并理解合同类型、条款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具备基本的合同纠纷处理能力。
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这是二级造价工程师专业技能的核心体现,直接关系到造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该部分内容要求学员能够熟练识读施工图纸,依据计算规则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并运用定额或清单进行价格组合。建筑工程计量部分,主要围绕土木建筑的各个分部分项工程展开。学员需要系统学习:
- 土石方工程:掌握挖土、填土、运土等工程量的计算规则,特别注意高原地区可能遇到的冻土、岩石等特殊地质条件的处理方式。
- 地基处理与边坡支护工程:了解换填、强夯、桩基等地基处理方式的计量方法。
- 砌筑工程:熟悉各种墙体的工程量计算,区分不同砌筑材料。
-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这是计量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求掌握基础、柱、梁、板、墙等构件的体积计算,以及钢筋、模板的详细计算方法。西藏地区应注意低温环境下混凝土施工的特殊措施及其计价。
- 门窗及木结构工程:按面积或樘数计算。
- 屋面及防水工程:掌握各种屋面做法、防水卷材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 保温、隔热、防腐工程:这对于高寒的西藏地区尤为重要,需熟悉相关构造和计量方法。
- 楼地面装饰、墙柱面装饰、天棚装饰、油漆涂料裱糊等装饰工程的计量规则。
建筑工程计价部分,则是在准确计量的基础上,进行价格的组价。学员需要:
- 熟练套用消耗量定额:根据项目特征,找到对应的定额子目,并理解工、料、机的消耗量含义。
- 进行人、材、机单价的确定:特别是掌握材料预算价格的组成(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在西藏,要重点考虑材料长途运输、高原施工效率降低导致的人工和机械降效、以及地方性材料(如特定石材)的价格信息采集与应用。
- 完成费用汇总:将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逐项计算,汇总形成单位工程造价。
- 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流程: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项目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的计算与填报。
安装工程涉及的专业较多,对于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通常需要侧重学习与建筑本体紧密相关的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电气照明等工程的计量与计价基础。
在计量方面,学员应了解:
- 给排水工程:管道按延长米计算,区分材质、管径和连接方式;阀门、卫生洁具等按个数计算。
- 采暖工程:管道、散热器的计量规则,注意高原地区采暖系统的特殊性。
- 电气照明工程:管线按延长米计算,区分敷设方式;配电箱、开关、插座、灯具等按个数计算。
- 通风空调工程:风管按展开面积计算,设备按台计算。
在计价方面,重点是理解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的使用特点,其计价基础与建筑工程相通,但材料费和未计价材料(主材)的处理是安装工程计价的一个特点,需要单独计算主材费并计入综合单价。
四、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造价工程师不仅是“算账”的,还必须懂技术。这门学科旨在让学员了解建筑工程从勘察、设计到施工的各项技术知识,从而能够理解图纸、理解施工工艺,为准确计量和合理计价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内容涵盖广泛,主要包括:
- 工程构造:熟悉建筑物的分类、组成,以及基础、墙体、楼地板、楼梯、屋顶、门窗等各个部分的构造原理和常见做法。在西藏,要特别关注高寒地区对建筑构造的特殊要求,如保温层厚度、防风构造、抗震设防(西藏是地震活跃区)等。
- 工程材料:掌握水泥、钢材、木材、砌块、混凝土、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主要建筑材料的性能、规格、质量标准及适用条件。了解西藏本地建材的应用情况以及外地建材入藏后的性能变化。
- 工程施工技术:这是技术的核心。学员需系统学习土石方工程、地基处理、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吊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质量与安全要求。针对西藏的高原环境,必须深入学习高原施工的特殊技术措施,如:
- 高原缺氧环境下的施工组织与人工、机械降效处理。
- 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施工、养护技术(如添加防冻剂、加热养护等)。
- 冻土地区的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技术。
- 大风、强紫外线条件下的施工防护措施。
- 工程计量相关知识:虽与实务课程有重叠,但此处更侧重于从技术角度理解计算规则制定的原理。
案例类型通常包括:
- 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案例:虽然二级造价师涉及较少,但需有基本了解。
- 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案例:训练学员独立完成一套完整图纸的计量与计价工作,并能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或不合理之处。
- 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编制案例:重点训练依据清单规范编制清单、组价的能力。
- 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案例:分析如何在不低于成本的前提下,进行有竞争力的报价。
- 工程变更与合同价款调整案例:这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核心。学员需掌握如何处理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材料价格波动、工程量偏差等引起的价款调整,计算变更价款、索赔费用。在西藏,要特别关注因特殊气候、地质条件变化引发的变更和索赔。
- 工程结算与竣工决算编制案例:训练学员完成工程最终价款的核算与编制竣工决算报表的能力。
通过案例学习,学员能够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造价管理思维,并锻炼严谨、细致的职业习惯。
六、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作为一名执业工程师,知法守法、恪守职业道德是底线要求。这门知识确保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行为在法律和伦理的框架内进行。法律法规部分,学员需要重点学习:
- 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如《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现为《民法典》合同编)等。明确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 与造价管理直接相关的法规和部门规章: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等,了解执业资格制度、执业范围和行为规范。
- 西藏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例如关于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建材价格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具体规定。这是适应西藏本地执业环境的关键。
职业道德部分,强调诚信、公正、保密和廉洁自律。造价工程师的工作成果直接影响各方经济利益,必须保持客观中立,拒绝商业贿赂,保守执业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维护职业的声誉和尊严。在西藏地区开展工作,还需尊重当地民族文化习俗,以良好的职业操守促进民族团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和谐发展。
七、西藏地区特殊性与实践应用这是将全国统一的知识体系与西藏地方实际相结合的关键环节,是西藏二级造价工程师学习的特色和重点。其内容渗透于上述各科目的学习之中,并需要专门进行强调和深化。高原环境适应性成本分析是核心。西藏平均海拔高,空气含氧量低,气候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烈,这些自然条件对工程施工效率、材料性能、机械效能、施工工艺和人员健康都产生显著影响,进而直接推高工程造价。学员必须学会量化这些影响:
- 人工降效:高原作业导致工人劳动效率下降,需在定额人工基础上计算降效系数,或增加高原津贴。
- 机械降效:内燃机械功率下降,油耗增加,效率降低,需调整机械台班定额。
- 材料影响:某些材料需特殊保管(防冻、防晒),运距极长且路况复杂导致运输损耗和费用大增。混凝土需添加外加剂、采用预热措施等,这些都会增加材料费。
- 特殊施工措施费:为克服高原恶劣条件而采取的额外措施,如增设供氧设备、加强保暖设施、特殊的混凝土养护方案、防风沙措施等,这些都应合理计入措施项目费中。
地方材料价格信息与应用至关重要。西藏地区部分建材依赖外地长途输入,价格受运输成本和供需关系影响波动较大。而本地建材(如某些石料、沙土)的开发和应用又有其特殊性。学员必须熟练掌握西藏自治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定期发布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信息(如《西藏自治区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并学会如何动态调整预算价格,使计价结果贴近市场实际。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本意识。西藏生态环境脆弱,国家对其环境保护要求极高。工程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垃圾处理等措施的成本。绿色建筑、节能技术虽然会增加初始建造成本,但从全生命周期来看意义重大。造价工程师需要具备评估这些绿色增量成本的能力,为建设美丽西藏提供经济层面的决策支持。
西藏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结构。它既要求扎实掌握全国通用的工程造价理论、方法、技术和法规,又必须深刻理解和熟练应对西藏高原特殊环境带来的各种挑战。从基础的造价管理原理,到核心的土建计量计价实务,再到辅助的安装知识;从必不可少的工程技术基础,到综合运用的案例分析能力;从通用的法律法规约束,到紧密结合西藏地域特点的实践应用,每一部分都不可或缺。这一学习过程旨在锻造出既精通专业又熟悉区情,能够科学、准确、合理地为西藏工程建设确定和控制造价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最终为提升西藏工程项目投资效益、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长治久安贡献专业力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