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吉安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江西省吉安市乃至全省交通运输建设领域一项重要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其核心目的在于科学、公正地评价考生是否具备独立从事交通运输工程造价工作的能力。该考试不仅是对考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更是对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法规政策理解深度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的综合考核。真题作为考试风向标和最直接的复习资料,其价值不言而喻。通过剖析历年真题中的典型例题,考生能够精准把握考试的重点、难点和命题规律。考点解析则能帮助考生从“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构建起系统、牢固的知识体系。一般而言,考试内容紧密围绕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的各个核心环节,涵盖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交通运输工程计量与计价规范、相关法律法规、项目决策与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以及竣工决算等关键领域。对吉安地区的考生而言,除了掌握通用知识外,还需特别关注本地区在交通建设方面的具体政策、定额标准及常见工程类型的特点。深入研习真题并进行透彻的考点解析,是考生突破考试瓶颈、提升应试能力、最终顺利通过考试的必由之路。
吉安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
一、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
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石,涉及基本概念、原理和制度,通常以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形式出现,虽看似简单,但却是理解后续复杂内容的前提。
例题1(单项选择题):
根据我国现行建设工程造价构成规定,下列费用中,属于建筑安装工程费中企业管理费的是( )。
- A. 工具用具使用费
- B. 材料检验试验费
- C. 施工机械安拆费
- D. 工程排污费
考点解析:
本题核心考点是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构成的细致区分。考生必须清晰掌握建安工程费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和按造价形成划分两种方式下的具体项目归属。
- 选项A“工具用具使用费”:属于企业管理费。企业管理费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的费用,工具用具使用费是其中一项,用于支付不属于固定资产的生产工具、器具、家具、交通工具和检验、试验、测绘、消防用具等的购置、维修和摊销费。
- 选项B“材料检验试验费”:通常归属于企业管理费,但需注意,对构件、建筑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包含在内,而对于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等,如果建设方有要求,则可能计入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的研究试验费。
- 选项C“施工机械安拆费”:属于措施项目费或施工机具使用费的相关内容,不属于企业管理费。
- 选项D“工程排污费”:现通常归入规费(如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程排污费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该考点要求考生对费用构成的每一个子项都有准确的理解,不能混淆。
例题2(判断题):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审核工程结算时,发现承包人报送的结算价超出原合同价10%,即可直接按合同价进行结算。( )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涉及工程结算的原则与程序。工程结算是一项严谨的法律和经济行为,必须依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该说法是错误的。结算价超出原合同价一定比例,只是一个风险提示信号,但绝不能成为直接按合同价结算的理由。造价咨询企业必须:
- 审查超出原因。是工程量增加、设计变更、物价波动、现场签证,还是承包人虚报?
- 依据合同条款。合同中对工程量变更、价格调整、索赔等是否有明确约定?
- 遵循合法程序。对于有效的变更和签证,即使导致结算价大幅超过合同价,也应如实计入。对于不合理或无效的部分,应予以核减,并说明理由。
简单粗暴地“直接按合同价结算”是极不专业且违法的行为,可能引发合同纠纷。此题考查的是考生的职业操守和依法依规办事的意识。
二、 交通运输工程计量与计价
这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分值占比高,题型涵盖计算题、案例分析题等。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价方法。
例题3(案例分析题-节选):
某吉安地区二级公路路基工程,需进行土方开挖。图纸显示某断面挖方面积为150平方米,相邻断面挖方面积为80平方米,两断面间距为50米。施工组织设计采用1.0立方米挖掘机挖装土方,普通土,挖方全部用于路基填筑,运距为3公里(采用8吨自卸汽车运输)。
问题:1.计算该段路基的土方开挖工程量。2.根据江西省现行建设工程定额,列出计算该土方开挖及运输直接工程费所需套用的定额子目名称(只需列出,不需计算)。
考点解析:
本题是典型的计量与计价结合题目。
问题1考点:路基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对于两断面间的土方量,常用平均断面法。公式为:V = (A1 + A2) L / 2。其中A1、A2为相邻两断面的面积,L为间距。
计算过程:V = (150 + 80) 50 / 2 = 230 50 / 2 = 5750 立方米。
考生需注意单位统一,并明确此工程量是天然密实方体积。
问题2考点:定额的套用。此考点要求考生熟悉定额的章节结构和应用条件。
- 开挖部分:机械挖装普通土,应套用“路基工程”章节中“机械挖运土方”相关子目,具体可能是“1.0m³以内挖掘机挖装普通土”。
- 运输部分:由于挖方用于填筑,且运距为3公里,应套用“自卸汽车运土”子目,并根据运距(如基本运距1km,每增运0.5km或1km)进行叠加。例如:“8t以内自卸汽车运土 第一个1km”和“8t以内自卸汽车运土 每增运1km”(需增运2个定额单位)。
- 关键点:题目指明“挖方全部用于路基填筑”,这意味着不需要考虑弃方费用。
于此同时呢,要清楚区分挖方(天然密实方)与填方(压实方)的差异,本题中运输量通常按天然密实方考虑,但需注意定额说明中是否有换算要求。对于吉安考生,必须使用江西省最新的交通运输工程定额作为参考依据。
三、 项目决策与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此部分考查对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等不同阶段造价文件编制方法和审核要点的理解。
例题4(单项选择题):
在公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的主要依据是( )。
- A. 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
- B. 初步设计图纸和概算定额
- C. 方案设计的工程量和技术指标
- D. 已完同类工程的决算资料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是不同造价文件编制依据的阶段性特征。
- 选项A“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这是施工图预算和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依据,发生在设计后期和施工前,可行性研究阶段尚无施工图。
- 选项B“初步设计图纸和概算定额”:这是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发生在初步设计阶段,晚于可行性研究阶段。
- 选项C“方案设计的工程量和技术指标”:这是正确答案。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方案尚未深入,主要依靠方案设计确定的工程规模、技术标准、主要工程量等指标,结合估算指标或类似工程资料进行投资估算。
- 选项D“已完同类工程的决算资料”:决算资料可作为估算的重要参考,但并非直接、主要的编制依据。
此题提醒考生要建立清晰的项目建设程序与造价文件对应关系: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四、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此部分涉及法律法规、程序流程以及合同价款类型、调整和争议解决,是案例分析的常见背景。
例题5(案例分析题-节选):
某吉安至周边县市的公路改建项目公开招标,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招标文件中规定,本合同为单价合同。施工过程中,因地质条件与勘察报告不符,需增加一项未在工程量清单中的边坡防护工程。发包人发出了工程变更指令。
问题:该项新增边坡防护工程的价款应如何确定?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是工程变更估价原则,这是合同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标准施工合同条款的规定,对于单价合同中新增加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其价款的确定应遵循以下顺序:
- 1.已有适用单价:首先检查工程量清单中是否有在施工工艺、材料、技术特征等方面相同或相似项目的单价,如果有,直接套用。
- 2.有类似单价:如果没有完全适用的,但有类似的项目单价,可以参照类似项目的单价,由承发包双方协商确定该新项目的单价。
- 3.无适用或类似单价:如果既无适用也无类似单价,则由承包人提出一个综合单价,报发包人(或工程师)确认。承包人提出单价时,应参考:
- 江西省现行建设工程定额(如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及计价程序。
- 当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信息价。
- 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 合理的利润水平。
- 4.协商不成:若双方协商不成,可按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处理。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承包人应根据变更指令,按照上述原则提出该项新增工程的综合单价,报发包人审查确认后,作为结算依据。
五、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与竣工决算
此部分关注工程款支付、价格调整、索赔处理、竣工结算编制与审核等动态造价管理活动。
例题6(案例分析题-节选):
某桥梁工程合同约定,主要材料(钢筋)价格波动超过±5%时,超出部分可进行调整。投标报价时钢筋基准价格为4000元/吨。施工期间,因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某期进度款支付时,钢筋信息价为4600元/吨。
问题:计算本期钢筋价格调整的金额(假设本期使用钢筋100吨)。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是材料价格调整的计算,这是施工阶段应对市场价格风险的关键机制。
计算步骤如下:
- 第一步:计算价格波动幅度。 (4600 - 4000) / 4000 100% = 15%。波动幅度已超过合同约定的±5%的风险范围。
- 第二步:确定可调整的价格区间。 基准价4000元/吨,风险幅度为5%,即4000 5% = 200元/吨。这意味着,4000±200元/吨(即3800元/吨至4200元/吨)范围内的价格波动由承包人承担或受益。当前信息价4600元/吨,超出了4200元/吨的上限。
- 第三步:计算调整差额。 可调整的差额 = 现行信息价 - (基准价 + 风险幅度) = 4600 - (4000 + 200) = 400元/吨。 或者,可理解为超出5%的部分(15% - 5% = 10%)进行调整,即4000 10% = 400元/吨。
- 第四步:计算总调整金额。 总调整金额 = 调整差额 × 本期使用数量 = 400元/吨 × 100吨 = 40,000元。
因此,本期应调增工程款40,000元。此考点要求考生准确理解风险幅度的含义和调整公式,并注意计算基数是基准价而不是整个价差。
通过对以上六个典型例题及其考点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吉安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对基本概念、计算规则、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的精准理解和灵活运用。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记忆公式和条文,而应通过大量练习真题和模拟案例,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造价难题的能力。尤其要密切关注江西省及吉安市在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方面的最新政策、定额标准和管理办法,使自己的知识体系与地方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在考试和未来的工作中都能做到游刃有余。系统性的复习、针对性的练习以及对细节的准确把握,是通过这项考试的不二法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