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普陀区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城市建设与发展日新月异,对安装工程,包括建筑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消防、智能化等专业领域的造价管理人才需求旺盛。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是评价专业人员是否具备独立从事安装工程造价工作的关键资格认证。该考试不仅要求考生掌握扎实的工程造价基础理论,更强调对上海市及普陀区特定环境下安装工程计价规则、标准和实务操作的理解与应用。真题例题是考生洞察考试风向、检验复习成效的最佳途径。通过对典型真题的深入解析,可以清晰地梳理出考试的核心考点,例如工程量清单编制、综合单价组价、材料设备价格调整、费用定额应用以及合同价款纠纷处理等。这些考点紧密围绕安装工程造价全过程,旨在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备考过程中,考生不能仅满足于记忆公式和条文,而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理解《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上海市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等权威依据的内在逻辑,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具体案例中。
下面呢将结合考试特点,对若干典型真题例题进行详细阐述与考点解析,以期为备考者提供清晰的学习路径和实战指导。
真题例题一:给排水管道工程清单编制与综合单价计算
例题背景:某普陀区办公楼改造项目,需安装De110的UPVC排水立管,设计图纸标明长度为25米,立管穿越两层楼板,需设置两个防火套管。根据《上海市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以下简称“上海安装定额”)及相关计价规定,请完成以下问题:
1. 计算该排水立管的清单工程量。2. 依据定额,列出完成该分项工程所需的主要定额子目。3. 已知UPVC管市场信息价为15元/米,防火套管50元/个,人工单价为120元/工日,管理费费率按人工费的20%计取,利润费率按人工费与管理费之和的15%计取(为简化计算,暂不考虑规费和税金),试计算该排水立管安装的综合单价。
考点解析:
此题目综合考查了考生多个核心能力点,是安装造价考试中的常见题型。
1.工程量计算规则的理解与应用: 考点在于明确清单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对于排水立管,清单工程量应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延长米计算,不扣除管件、阀门所占长度。
因此,立管工程量即为图纸标注的25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防火套管等附属部件的安装费用通常已包含在管道安装的定额子目中,或其本身需要单独列项计算,但其本身不改变管道主体的长度工程量。考生需准确区分实体工程量和辅助工程量。
2.定额子目的套用与组合: 这是本题的核心考点。考生需要熟悉上海安装定额的章节划分和子目内容。针对De110的UPVC排水立管安装,首先应在定额的“排水工程”章节中找到对应的管子目,例如“UPVC塑料排水管(粘接)公称外径110mm以内”。管道穿越楼板安装防火套管属于特定施工条件,定额中通常有“管道穿楼板、穿内墙套管制作安装”的补充子目或相关规定。考生需要判断是直接套用一个包含了套管工作的综合子目,还是分别套用管道安装子目和套管安装子目。这要求对定额的工作内容有精准把握。
3.综合单价的组价计算: 这是对考生造价计算能力的直接考查。综合单价通常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组成。计算步骤如下:
- 人工费计算: 根据套用的定额子目,查出完成单位工程量(如每10米管道)所需的人工工日数,乘以人工单价。
- 材料费计算: 分为主要材料费和辅助材料费。主材费(UPVC管、防火套管)需按定额消耗量或实际情况进行价差调整。定额中的材料费是基准价,需替换为当前市场价或信息价。计算式为:主材费 = (定额主材消耗量 × 市场信息价)。辅助材料费一般按定额基价计入。
- 机械费计算: 本例中UPVC管道安装机械使用费较低,可能包含在定额基价中或忽略不计。
- 费用与利润计算: 严格按照题目给定的计费基数和费率计算。管理费 = 人工费 × 管理费率;利润 = (人工费 + 管理费) × 利润率。最后将各项费用汇总,除以清单工程量,即可得出综合单价。
此题的难点在于准确套用定额,并清晰区分哪些费用需要依据市场价格调整,哪些费用直接采用定额基价。任何一步的疏漏都会导致最终结果错误。
真题例题二:通风空调工程费用构成与价款调整
例题背景:普陀区一商业综合体空调系统安装项目中,合同约定风机盘管机组采用固定综合单价合同。施工期间,建设单位要求将原设计的普通型风机盘管变更为静音型,导致设备单价增加200元/台,同时安装工日消耗每台增加0.5工日。合同约定,人工单价风险幅度为±5%以内由承包人承担,超出部分可调整;非建设单位原因的设计变更,其价款调整原则为:仅调整变更部分引起的净差价。已知投标报价时普通风机盘管设备价为800元/台,安装人工单价为110元/工日,变更指令发布时工程所在地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人工信息价为130元/工日。请计算因本次设计变更,每台风机盘管的合同价款调整额。
考点解析:
本题聚焦于安装工程合同管理中最为常见的价款调整问题,涉及设计变更和价格波动风险分担,实战性极强。
1.设计变更引起的价款调整原则: 考点在于理解并应用合同约定的变更估价原则。“仅调整变更部分引起的净差价”是关键。这意味着不能简单地用新型号的总成本减去旧型号的总成本,而是要分析变更具体影响了哪些费用构成项,并计算这些项的变化值。
- 设备价差: 这是最直接的变化。静音型比普通型设备单价高200元/台,此部分属于建设单位要求变更所致,应全部计入调整额。
- 安装费调整: 安装费的变化需要进一步分析。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因安装难度增加导致的工日消耗量变化;二是可能存在的工日单价变化。
2.人工单价波动风险分担: 这是本题的深化考点。合同约定了人工单价的风险幅度。首先需要判断当前人工信息价(130元)相对于基准单价(110元)的波动是否超出了风险幅度。
- 波动幅度计算:(130 - 110) / 110 ≈ 18.18%,明显超过了5%的风险幅度。
- 可调整部分:超出5%以外的部分,即18.18% - 5% = 13.18%对应的价差部分可以调整。可调整的人工价差 = 110元/工日 × 13.18% ≈ 14.5元/工日。
3.综合计算价款调整额: 将上述分析结合起来。
- 设备费调整: +200元/台。
- 安装人工费调整: 由两部分构成:
- 因工程量(工日数)增加:增加0.5工日。这0.5工日的人工费应按可调整后的人工单价计算。可调整后单价 = 基准单价 + 可调整价差 = 110 + 14.5 = 124.5元/工日。
因此,工程量增加带来的费用 = 0.5工日 × 124.5元/工日 = 62.25元。 - 因人工单价变化对原工程量的影响:原定额工日数(假设为X工日)的人工费,其超出风险幅度的部分也应调整。但题目中未给出原定额工日数,且问题焦点在“变更引起的”差价,通常理解为仅计算变更部分(即增加的0.5工日)的价差调整。更严谨的合同可能会考虑对全部工日的影响,但基于本题“净差价”的常见理解和已知条件,重点在前述计算。
- 因工程量(工日数)增加:增加0.5工日。这0.5工日的人工费应按可调整后的人工单价计算。可调整后单价 = 基准单价 + 可调整价差 = 110 + 14.5 = 124.5元/工日。
因此,每台风机盘管的价款调整额 ≈ 200元(设备价差) + 62.25元(新增人工费用) = 262.25元。此计算过程充分体现了对合同条款、风险分担和变更计价原则的综合运用能力。
真题例题三:电气照明工程计量与计价易错点分析
例题背景:在普陀区某精装修住宅项目的电气照明工程中,需计算一套吊装花灯的安装费用。灯具本身为甲供材(建设单位供应)。已知信息:灯具安装高度距楼地面5.2米,需使用移动式脚手架施工。根据上海安装定额及相关规定,请回答:
1. 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该花灯安装的项目特征应描述哪些关键内容?2. 计算该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时,是否需要计算灯具本身的价值?脚手架费用应如何计取?3. 针对安装高度超过5米的情况,定额应用时应注意什么?
考点解析:
本题侧重于考查考生对计价细节和特殊情况下定额套用的把握能力,这些都是实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1.项目特征的描述: 考点在于明确清单项目特征描述的作用——它是确定综合单价的重要依据。对于灯具安装,项目特征应描述清晰,避免歧义。关键内容应包括:
- 灯具名称与型号: 如“吊装花灯”,必要时注明规格或代号。
- 安装方式: 如“吊杆安装”、“吸顶安装”等。
- 安装高度: 明确“距地5.2米安装”。这是影响脚手架和降效费用的关键因素。
- 接线要求: 如导线类型、截面、接线盒类型等。
- 其他特殊要求: 如是否需要组装、调试等。
详细的项目特征是准确套用定额和进行价格谈判的基础。
2.甲供材与措施费的计取: 这是本题的核心易错点。
- 甲供材处理: 考点在于理解设备费与安装费的分离。由于灯具是建设单位供应(甲供材),在计算安装工程的综合单价时,不应将灯具本身的价值计入综合单价。安装费综合单价仅包含为安装该灯具所发生的人工费、辅助材料费(如灯泡、吊线、胶带等)、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甲供材的费用由建设单位另行计算。但考生需注意,在竣工结算时,甲供材的保管费或采保费是否计取及如何计取,需依据合同约定。
- 脚手架费用计取: 考点在于区分措施项目费的计算方式。安装定额中,灯具安装子目的工作内容一般包含了3.6米以下简易脚手架搭拆或考虑了下人工操作因素。当安装高度超过3.6米且不超过5米时,可能需乘以定额规定的高层建筑增加费系数或另行计算脚手架费用。当高度超过5米(如本题的5.2米)时,通常认为已超出一般安装子目涵盖的范围,需要单独计算脚手架搭拆费用。这笔费用属于措施项目费,不应摊入灯具安装的综合单价中,而应在工程量清单的措施项目清单里单独列项,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或相关定额标准进行计算。
3.超高施工增加费的考量: 安装高度距楼地面超过5米,还可能触发“超高施工增加费”的计取条件。上海安装定额对此有专门的规定,通常是以人工费为基数,按不同高度区间乘以相应的系数。考生需要查阅定额的具体说明,判断5.2米的高度是否在计取范围内,以及对应的系数是多少。这部分费用一般会计入分部分项工程费中,即作为灯具安装综合单价的一部分(以人工费为基础计取),但它与单独列项的脚手架费性质不同。混淆超高费和脚手架费是常见错误。
通过此题,考生应建立起清晰的费用构成框架,严格区分实体项目费与措施项目费,并准确把握甲供材的计价规则。
真题例题四:消防工程结算审计与争议处理
例题背景:在对普陀区一个已竣工的酒店项目消防工程进行结算审计时,发现以下争议点:施工单位在报价和结算中,对湿式报警阀组的安装,除套用了“报警装置安装”相应定额子目外,还单独计取了其配套的压力开关、水力警铃、延时器等部件的安装费用。建设单位审计人员认为,湿式报警阀组作为一个完整的成套装置,其定额子目工作内容应已包含所有配套部件的安装,单独计取属于重复计价。作为造价工程师,请你根据工程计价规范与定额原理,分析该争议应如何处理。
考点解析:
本题跳出了单纯的计算,上升到造价争议解决的层面,考查考生对定额原理和计价规范的深层理解,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定额子目工作内容的解读: 这是解决争议的根本依据。考点在于能否准确理解和解释定额子目内涵。计价规范和相关定额的编制说明中,会明确每个子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对于“湿式报警阀组安装”这类成套装置安装子目,其工作内容通常明确写明包括“本体、装配管、压力表、压力开关、水力警铃、延时器、过滤器等全套附件”的安装、调试等。
2.重复计价的判定: 基于上述工作内容的界定,可以进行分析:
- 如果定额子目的工作内容确实明确包含了压力开关、水力警铃等所有配套附件的安装,那么将这些附件再单独列出并套用其他安装子目(如单独的“压力开关安装”子目),就构成了重复计价。因为同一项安装工作被计算了两次费用。
- 施工单位的常见辩解可能是:定额子目价格偏低,或认为附件是分开供货、单独安装的。但计价的基本原则是“按规则计价”,而非“按实际成本计价”。定额是经过测算的综合平均水平,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如采用成本加酬金模式),否则应严格按定额规则执行。
3.争议处理原则与建议: 作为造价工程师,处理此类争议应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 查阅权威依据: 首先应共同查阅《上海市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中“消防工程”章节关于“报警装置安装”子目的工作内容说明。这是最权威的判断标准。
- 坚持计价规则: 如果定额说明明确包含,则应坚决支持审计人员的意见,核减重复计取的费用。并向施工单位解释定额的综合性和包容性原理。
- 特殊情况考量: 是否存在极特殊的情况?例如,定额子目是针对某一标准配置的阀组,而本项目因特殊需求,在阀组本体安装后,额外增加了远超常规数量的附件?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且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成套装置的安装子目都是包罗所有标准附件的。
- 形成书面意见: 最终应形成书面审核意见,明确指出争议项、引用的定额条文、分析过程和结论,为双方协商或后续仲裁/诉讼提供专业依据。
此题训练的是造价工程师的专业判断力和沟通能力,要求其不仅会算,更要懂规则、能解释、善处理纠纷。
通过对以上四类典型真题的深度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普陀区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的核心脉络。考试内容紧密围绕安装工程造价的核心技能展开,从最基础的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综合单价组价,到进阶的合同价款调整、措施项目计取,再到高阶的结算争议处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备考者必须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转而建立一种基于理解的、系统性的、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这意味着需要:
- 精读并深刻理解《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上海市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及其编制说明,特别是关于工作内容、计算规则、调整系数等关键条款。
- 大量练习综合性的案例题,培养将理论知识碎片整合应用于复杂情境的能力。
- 关注上海市建设工程造价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和市场动态,了解人工、材料价格的最新波动情况和计价规定的变化。
- 培养严谨细致的计算习惯和清晰的逻辑表达能力,因为在考试和实际工作中,过程的正确性往往与结果的正确性同等重要。
最终,成功通过考试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安装造价工程师,依赖于对专业知识的持续钻研和对工程实践的深刻洞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