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门峡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是河南省三门峡市乃至全省建设工程造价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取得执业资格的重要途径。该考试旨在评估考生是否系统掌握安装工程造价的专业知识,是否具备独立完成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编制、工程结算和决算等实际工作的能力。由于考试真题通常由官方机构严格管理,不对外公开,因此,所谓的“真题例题”多来源于历年考生的回忆整理,并结合考试大纲与权威教材的核心考点进行还原与解析。这些例题及解析对于备考者而言,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通过对典型例题的深入剖析,考生可以精准把握考试的命题规律、题型设置、难度系数以及核心考点的分布情况。
例如,考试重点往往集中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规范应用、各类管道、电气、通风空调等专业工程的算量规则、预算定额与清单计价规范的理解与运用、材料设备价格的确定、费用构成与计算程序以及合同价款调整等关键环节。深入理解这些考点背后的原理,而非简单记忆公式,是应对考试题型灵活变化、成功通过考试的关键。本解析将结合这些特点,通过模拟典型真题例题的形式,对高频考点进行深度解读,旨在帮助考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 考试概述与命题特点

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通常设《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和《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两个科目。其中,《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是考核专业能力的核心科目,也是考生备考的难点和重点。该科目的命题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 紧密结合现行规范: 试题内容严格依据最新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系列)、河南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等)以及相关的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任何过时的规范或计算方法都可能成为失分点。
  • 注重实操能力: 考试不仅考查理论概念的识记,更侧重于考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量题目以案例形式出现,要求考生能够识读图纸、准确计算工程量、正确套用定额子目、合理确定综合单价。
  • 考点综合性强: 一道题目可能同时涉及多个知识点,例如在计算管道安装工程量时,会同时考查管道长度计算、管件数量统计、支架制作安装、防腐保温等多个工序的计量规则,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 突出地方特色: 作为河南省的考试,必然会涉及河南省特有的计价规定、费用标准、人工单价调整政策等内容,要求考生对本省的最新造价文件有及时的关注和准确的理解。

二、 核心考点与真题例题解析

以下将选取几个最具代表性的核心考点,并通过模拟真题例题的形式进行详细解析。

考点一: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工程量计算是安装工程造价的基础,其准确性直接决定了最终造价的正确性。该考点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内容,题型包括选择题和案例计算题。

例题1(模拟): 根据给定的某办公楼卫生间的给排水施工图(示意图),计算DN25 PP-R塑料给水管(热熔连接)的铺设长度。已知立管中心距墙面距离为80mm,支管标高详见图纸。

解析:

  • 考查核心: 管道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关键点在于区分管道长度按图示管道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阀门、管件所占长度。
  • 解题步骤:
    1. 识图: 首先明确管道系统图与平面图的对应关系,确定管道的走向、标高变化、连接点位置。
    2. 划分管段: 根据管径变化、连接点(如三通、弯头)将管道划分为若干计算段。
    3. 逐段计算: 对每一段管道,利用比例尺或标注尺寸,计算其水平长度和垂直长度。垂直长度通过标高差计算。
    4. 考虑细节: 注意管道与墙面的距离,计算水平管段长度时应加上或减去立管中心到墙面的距离。
      例如,从立管接至洗手盆的支管,其水平段长度应为平面图上测量的长度加上立管中心到墙面的距离。
    5. 汇总: 将所有管段的长度汇总,得到DN25 PP-R管的总长度。
  • 易错点: 忽略管道中心线与墙面距离的调整;混淆不同连接方式下管件是否单独计算(本题热熔连接的管件含在管道安装定额中,不单独计算个数);未按不同管径分别汇总。

例题2(模拟): 计算上述给水系统中,DN25的螺纹截止阀的工程量。

解析:

  • 考查核心: 阀门、法兰等管道附件的计量规则。阀门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以“个”为单位。
  • 解题步骤: 直接在施工图上清点DN25螺纹截止阀的数量即可。
  • 延伸考点: 需注意阀门的类型(截止阀、闸阀、球阀等)、连接方式(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和压力等级,这些都会影响套用的定额子目。法兰连接的阀门还需单独计算法兰片的工程量。
考点二:预算定额的应用与换算

正确套用和换算预算定额是确定综合单价的核心。考题常通过给定条件,要求考生判断应套用的定额子目,并进行必要的工料机换算。

例题3(模拟): 某车间照明工程,需安装10套工厂灯(吊管式),安装高度距地8.5米。已知定额子目C2-XXXX(成套型工厂灯安装 吊管式)的基价是按安装高度5米以内编制的。试问应如何调整定额?

解析:

  • 考查核心: 定额的换算。当实际施工条件与定额编制条件不符时,需按定额册说明或计算规则进行调整。
  • 解题步骤:
    1. 查找依据: 在《河南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第二册《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的册说明中,会有关于操作物高度增加费的规定。通常规定:安装高度距离楼地面5米以上、20米以下时,按人工费乘以一定的系数(如1.1或1.15,具体数值需查定额)计算超高增加费。
    2. 确定调整方法: 本例中安装高度8.5米 > 5米,故应计取超高增加费。调整的不是整个定额基价,而是其中的人工费部分。
    3. 计算: 假设定额子目C2-XXXX的人工费为A元,定额规定超高系数为1.1。则调整后的人工费为 A 1.1。调整后的定额基价 = (原基价 - 原人工费) + 调整后人工费。或者直接计算超高增加费 = 原人工费 (1.1 - 1) = 0.1A,该费用单独列出。
  • 易错点: 直接调整整个定额基价;忽略册说明中对超高起算点的规定;混淆不同专业册的超高计算规则。
考点三:工程量清单计价与综合单价组成

此考点要求考生深刻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量价分离”原则,掌握综合单价的组成内容和计算方法。

例题4(模拟): 根据工程量清单,某项目“低压碳钢管(电弧焊)DN100”的工程量为50米。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测算:完成1米DN100碳钢管安装所需的人工费为30元,材料费(主材+辅材)为180元(主材单价15元/米,损耗率5%),机械费为10元。管理费费率按人工费的20%计取,利润费率按人工费加管理费的15%计取。不考虑风险因素。试计算该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解析:

  • 考查核心: 综合单价的计算。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机械费 + 管理费 + 利润。
  • 解题步骤:
    1. 计算主材费: 主材消耗量 = 清单工程量 (1 + 损耗率) = 50 (1 + 5%) = 52.5米。但综合单价是每清单单位的单价,因此计算每米清单工程量所含主材费:主材费/米 = 主材单价 (1 + 损耗率) = 15 1.05 = 15.75元。注意,材料费中的“材料费”已包含主材和辅材,题目给出的180元/米是包含了主材费的综合材料费,此处需仔细审题。如果180元是包含了主材费的总材料费,则直接使用。
    2. 计算各项费用(以每米为基准):
      • 人工费 = 30元/米
      • 材料费 = 180元/米(假设已含主材)
      • 机械费 = 10元/米
      • 管理费 = 人工费 管理费率 = 30 20% = 6元/米
      • 利润 = (人工费 + 管理费) 利润率 = (30 + 6) 15% = 5.4元/米
    3. 计算综合单价: 综合单价 = 30 + 180 + 10 + 6 + 5.4 = 231.4元/米。
  • 易错点: 主材消耗量的计算错误;管理费和利润的计算基数混淆(本题明确以人工费为基数);未将各项费用统一到“每清单单位”上。
考点四:工程合同价款调整

该考点涉及法律法规和合同知识,常考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量偏差、物价波动、工程变更等情况时,合同价款应如何调整。

例题5(模拟): 某固定单价合同项目,招标工程量清单中“电缆YJV-1kV-4x120”的工程量为1000米,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实际完成工程量为1200米。施工合同专用条款约定:当工程量增加超过15%时,超出部分的工程量综合单价应予调低,调整系数为0.9。原综合单价为300元/米。试计算该项电缆安装工程的结算价款。

解析:

  • 考查核心: 工程量偏差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需掌握15%界限的运用。
  • 解题步骤:
    1. 计算工程量偏差幅度: (1200 - 1000) / 1000 = 20% > 15%,故需要调整单价。
    2. 确定调整范围: 超出15%以外的工程量部分调整单价。15%以内的工程量 = 1000 (1+15%) = 1150米。超出部分工程量 = 1200 - 1150 = 50米。
    3. 计算结算价款:
      • 1150米以内的部分,按原综合单价结算:1150 300 = 345,000元。
      • 50米超出部分,按调整后单价结算:50 (300 0.9) = 50 270 = 13,500元。
      • 结算总价款 = 345,000 + 13,500 = 358,500元。
  • 易错点: 误将全部超出量都调整单价;调整系数的应用对象错误(是调整超出部分的综合单价,而非全部综合单价);未正确计算15%的界限量。

三、 备考策略与建议

针对上述考点和命题特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采取以下策略:

  • 立足教材与规范: 以全国统一的考试培训教材和河南省最新的计价依据、规范文件为根本,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务必保证所使用的资料是最新版本。
  • 强化计算能力: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离不开计算。要通过大量练习,熟练掌握各种安装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做到快速、准确。特别是对于电气配管配线、管道长度及附件、通风管道面积等常考计算点,要反复练习。
  • 精通定额应用: 将《河南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作为工具书反复翻阅,熟悉各册的适用范围、章说明、册说明以及定额子目的工作内容、消耗量构成。重点掌握定额的套用、换算和补充方法。
  • 研究典型案例: 多做完整的案例分析题,模拟从识图、列项、算量、套价到费用汇总的全过程。通过案例训练,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 关注政策动态: 造价行业政策更新较快,要密切关注河南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等官方机构发布的最新调价文件、政策解读等信息,确保所学知识与现行规定一致。
  • 模拟实战演练: 在备考后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模拟测试,熟悉考试节奏,找出薄弱环节,针对性改进。
    于此同时呢,注意提高答题的规范性和书写工整度。

备战三门峡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尤其是《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科目,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实操技能和清晰的逻辑思维。通过对核心考点的深入理解和大量针对性练习,考生完全有能力攻克考试难点,最终顺利通过考试,为今后的执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