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作为贵州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全省乃至全国的政策紧密相连。二级造价工程师(土木建筑工程专业)考试并非由黔东南地区独立组织,而是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考试制度,由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具体实施。
因此,对于黔东南地区的考生而言,明确考试科目和进行系统性准备是成功的关键。该考试主要设《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和《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土木建筑工程)》两个科目。前者是理论基础,涵盖法规、管理制度、工程经济等宏观内容,后者则侧重于专业技术应用,考验考生在具体工程场景下的计量、计价及案例分析能力。准备过程绝非易事,它要求考生不仅要对考试大纲有精准的把握,还需结合土木建筑的专业特点,进行长时间、多维度的复习。准备工作应涵盖权威教材的精读、历年真题的反复演练、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持续的政策关注。尤其对于黔东南的考生,可能还需关注本地区在民族建筑、山地地形等特定条件下的造价计算特点。这是一场对专业知识、细致程度和意志力的综合考验,需要考生制定科学计划并持之以恒。正文一、 黔东南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科目详解二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设有不同的《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科目,对于选择“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的考生而言,需要参加的考试科目是固定的两门。第一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这门课程是成为造价工程师的基石,它构建了整个造价工作的理论框架和法律环境。其内容不局限于具体的算量计价,而是从更宏观的层面阐述造价管理的全过程和基本规律。
该科目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核心模块:
- 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 这是从事造价工作的红线与底线。内容包括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等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文,以及国家关于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资格制度、工程造价咨询管理制度等。考生需要清晰理解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 工程项目管理: 主要阐述工程项目从策划、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内容涉及项目融资、发包模式、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旨在让考生理解造价管理在项目管理的每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和任务。
- 工程造价构成: 系统解析工程总投资的组成部分,即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等。这是进行准确计价的基础,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各项费用的含义、内容和计算方法。
- 工程计价方法及依据: 这是本课程的技术核心。内容包括工程定额的概念、分类、编制原理及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基本规定,以及工程造价信息的采集与使用。考生需要掌握基于定额的计价模式和基于清单的计价模式的区别与联系。
- 工程决策和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此部分强调前期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 工程施工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 重点学习招标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投标报价的策略与技巧,以及合同价款的约定。
- 工程施工和竣工阶段造价管理: 涉及工程计量、合同价款调整与支付、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的编制与审核,以及工程造价争议的解决途径。
该科目的考试形式一般为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虽然不涉及复杂的计算,但知识点零散、覆盖面广,需要考生进行系统的归纳和记忆。
第二门:《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土木建筑工程)》这门课程是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的重中之重,直接检验考生是否具备独立完成实际造价工作的能力。它高度综合,将《基础知识》中的理论应用于具体的土木建筑工程场景,难度和深度都显著增加。该科目的内容紧密围绕“计量”与“计价”两大核心技能展开:
- 专业基础知识: 包括工程构造、工程材料、施工技术等。
例如,不同结构类型(砖混、框架、剪力墙)的构造特点,常用建筑材料(水泥、钢材、混凝土)的性能与价格,主要施工工序(土方、基础、主体、装饰)的工艺流程。这些知识是准确识图和理解工程做法的前提。 - 工程计量: 这是实务考试的基础环节。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及相关标准图集,并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其配套的计算规则,准确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物工程量。重点涉及土石方、地基处理、砌筑、混凝土、钢筋、门窗、屋面、保温防水、装饰装修等工程的工程量计算。
- 工程计价: 在完成工程量的基础上,进行工程费用的计算。内容包括:根据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进行综合单价的组价(套用定额、分析人材机消耗量、计算管理费和利润),计算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最终形成完整的施工图预算或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
- 案例分析: 这是实务考试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题型通常是主观题,要求考生综合运用计量、计价知识,解决模拟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常见案例类型包括:工程量计算错误的分析与纠正、合同价款调整事件(如工程变更、材料价格波动、索赔)的处理、工程结算的编制与审核等。
该科目的考试通常包含客观题和主观题。主观题(案例题)所占分值比重很大,要求考生不仅会算,还要写得清晰、规范,逻辑严谨。
二、 全面细致的备考准备策略通过考试绝非靠临时抱佛脚所能达成,需要一个周密且长期的准备过程。下面呢是针对两门考试科目的具体备考建议。(一) 准备阶段:信息搜集与计划制定
1. 确认官方信息源: 备考的第一步是访问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或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官方网站,查找关于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的最新通知。重点关注:报名条件、报名时间、考试时间、考试大纲、指定教材版本等。一切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避免被过时或错误的信息误导。
2. 获取权威教材与规范: 购买由中国计划出版社或官方指定的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考试教材,包括《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和《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土木建筑工程)》。
于此同时呢,务必备齐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最新的《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规范》以及重要的建筑法律法规汇编。
3.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根据距离考试的时间、个人的专业基础和学习能力,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计划应具体到每周、甚至每天的学习任务,并留出足够的复习和做题时间。计划应遵循“先基础,后实务”的顺序,并保证两门科目交替进行,避免长时间学习一门课程产生疲劳。
(二) 分科备考核心要点1.针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的备考这门课的学习策略是“理解为主,记忆为辅,构建框架”。
- 精读教材,建立知识体系: 不要急于做题,先通读教材1-2遍,理解各章节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尝试绘制思维导图,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例如,将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串联起来理解。 - 抓住重点,区别对待: 法律法规部分重在记忆关键词和核心规定;工程造价构成和计价依据部分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和计算;项目管理部分侧重理解概念和流程。
- 习题巩固,查漏补缺: 每学习完一章,立即配合做该章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重点关注做错的题目,返回教材找到对应知识点,加深理解。历年真题是宝贵的资源,通过做真题可以把握出题风格和高频考点。
- 关注政策变化: 造价行业政策更新较快,要特别留意考试年度内是否有新的法规或计价政策出台,这些往往是考试的重点。
这门课的学习策略是“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计算为王”。
- 夯实专业基础: 实务教材前半部分的专业基础知识(构造、材料、施工技术)是后续计量的基础,必须学扎实。可以结合实物图片、施工视频等资料加深感性认识。
- 核心突破——工程计量: 这是整个考试的基石。必须花大量时间练习识图和工程量计算。
- 学会识图: 找一套完整的、难度适中的施工图纸(建筑、结构),从头到尾反复看,弄清楚每一个符号、标注和节点详图的含义。
- 手算练习: 在电脑软件普及的今天,考试仍可能要求手算。选择几个典型的分项工程(如钢筋混凝土基础、梁、板、柱的钢筋计算),严格按照计算规则进行手算练习,训练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这个过程能让你深刻理解计算规则的内涵。
- 核心突破——工程计价: 熟练掌握清单计价的全过程。
- 熟悉定额: 理解定额的组成(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学会查阅和套用定额。注意定额的使用说明和换算规则。
- 练习组价: 针对给定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练习综合单价的组价过程,包括套定额、计算人材机费、取费、计算利润税金等。
- 攻克案例分析: 案例题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 多看多练: 大量研读和练习各种类型的案例题,学习标准答案的解题思路、步骤和书写格式。
- 总结套路: 案例题虽有变化,但核心考点相对固定。如价款调整、索赔计算、结算审核等都有相对固定的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要善于总结归纳。
- 规范书写: 在练习时就要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计算步骤清晰,公式引用正确,单位标注明确,卷面整洁。
1. 历年真题与模拟题: 这是最重要的备考资料。通过真题了解考点分布、题型和难度;通过模拟题进行考前练兵,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2. 辅导课程与资料: 对于基础薄弱或自学能力不强的考生,可以选择信誉良好的培训机构或网课。好的老师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突出重点、答疑解惑。但需注意,辅导资料只能是辅助,核心仍在于教材和真题。
3. 实用工具: 准备计算器(确保符合考场规定)、各种颜色的笔(用于在图纸和教材上做标记)、笔记本(用于记录难点、错题和总结)等。
(四) 心态调整与应试技巧1. 持之以恒的心态: 造价考试备考周期长、内容多,难免会遇到瓶颈和困难。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循序渐进的力量,避免因一时挫折而放弃。
2. 劳逸结合: 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清醒的头脑。
3. 应试技巧:
- 时间管理: 在模拟考试中练习时间分配。对于客观题,要快速准确;对于主观案例题,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书写。
- 答题策略: 先易后难,确保拿到所有该得的分。对于案例题,即使不能完全解答,也要把相关的公式、步骤写上去,争取步骤分。
- 仔细审题: 看清题意,特别是案例题中的背景条件和问题要求,避免答非所问。
- 检查复核: 答完卷后,尽量留出时间检查,特别是计算题,核对数字、单位是否有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