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
请先选择证书类型
不能为空

呼伦贝尔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呼伦贝尔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农牧业基地,其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点,这对当地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提出了更具体、更实际的要求。该考试不仅检验考生对通用水利工程造价理论、法规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更侧重于考查考生在高原、高寒、牧区等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解决实际造价问题的能力。真题内容通常紧密围绕《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其配套定额,同时深度融合地方材料价格信息、特殊施工工艺成本以及生态环保要求等区域性因素。考点分布上,水利工程定额的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工程变更与索赔价款的处理、以及基于招投标合同的造价管理等构成了核心考核模块。对考生而言,单纯记忆理论远远不够,必须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工程量计算、单价分析、总价核算,并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力以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
因此,深入剖析历年真题,理解其出题思路和考核重点,是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能够有效帮助考生构建起符合实践要求的专业知识体系,提升应试通过率和未来的执业能力。呼伦贝尔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
一、 水利工程定额应用与工程量计算

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础与核心,主要考查考生对现行定额的熟悉程度以及准确计算工程量的能力。呼伦贝尔地区的考题常会融入地域特色,如冻土开挖、草皮护坡、长距离运输等。

例题示例:

某呼伦贝尔地区河道整治工程,需开挖Ⅳ类土河道,设计断面为梯形,底宽5m,深3m,边坡系数为1:1.5,开挖长度1000m。其中,有200m段位于冰冻线以下,需进行冻土开挖(冻土厚度0.5m)。试计算:(1)该河道土方开挖的工程量(自然方);(2)若采用1m³反铲挖掘机挖装普通土和冻土,分别计算其台班使用量(已知普通土开挖定额编号[10345],单位100m³,台班0.48;冻土开挖定额编号[10368],单位100m³,台班1.02)。

考点解析:

  • 工程量计算规则:重点考核梯形断面面积的计算((底宽 + 上口宽) × 高 / 2)和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断面面积×长度)。必须清晰理解“自然方”的含义,无需折算。
  • 定额的选用与区分:普通土开挖与冻土开挖是两种不同的施工工艺,其工效、机械消耗差异巨大,必须严格区分并套用对应的定额子目。考题通过设置部分冻土的情景,考查考生能否准确划分不同施工段并分别计算。
  • 地域性考量:呼伦贝尔地区冬季漫长,冻土施工是常见情况。此题直接针对这一地域特点,要求考生掌握冻土施工的定额应用。
  • 计算过程:首先计算总开挖断面面积和总量,然后区分普通土和冻土段,分别计算其工程量,最后根据各自定额计算台班消耗量。计算需严谨,单位保持一致。

二、 建筑安装工程单价分析

单价分析是构成工程总价的基础,要求考生能根据给定的施工方法、材料价格和定额,完成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费用的计算,并汇总得出综合单价。

例题示例:

根据设计图纸,某呼伦贝尔节水灌溉工程需现浇C25混凝土渠槽(二级配),采用0.8m³搅拌机拌和、双胶轮车运输50m的施工方案。已知当地信息价:P.O 42.5水泥350元/t,中砂80元/m³,碎石20mm-40mm 60元/m³,水4元/m³。人工预算单价为120元/工日。试计算该混凝土工程的建筑工程单价(列出详细计算过程,其他材料费、机械台班费按定额计取,零星费用率依规定)。

考点解析:

  • 定额套用与换算:考生需准确找到现浇混凝土的相应定额子目,并注意混凝土强度等级(C25)和级配(二级配)可能与定额基准不同,可能涉及换算。
  • 基础价格计算:必须熟练掌握混凝土材料单价的计算。根据配合比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砂、石、水的用量,再分别乘以各自单价并汇总。这是单价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易错点。
  • 人材机费用计算:依据选定定额中的人工、材料(主要材料消耗量)、机械台班消耗量,分别乘以对应的人工预算单价、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费,计算出各自费用。
  • 综合单价组成:将直接工程费(人、材、机费之和)、措施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按规定的取费基数和费率逐项计算,最终汇总成完整综合单价。此题考查了对水利工程费用构成和计算程序的全面理解。
  • 地域材料价:考题中给出的材料价格是“当地信息价”,这要求考生在备考时关注呼伦贝尔地区的建材价格水平,理解材料价格对总造价的显著影响。

三、 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编制

此部分考查考生对项目建设不同阶段造价文件编制规定和方法的掌握,尤其是对项目划分、费用构成和编制依据的深刻理解。

例题示例:

简述在编制呼伦贝尔地区一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概算时,应如何考虑以下因素:(1)施工供电、供水系统;(2)冬季施工增加费;(3)环境保护措施费;(4)地方材料长距离运输费。

考点解析:

  • 项目划分与费用归集:考核对《编制规定》中项目划分的熟悉度。
    例如,施工供电、供水系统费用属于“施工临时工程”中的“其他施工临时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费可能单独列项或包含在相应工程项目中。
  • 特殊施工措施费:“冬季施工增加费”是高原高寒地区的特有费用。考生需知道该项费用的计取条件、计算基数和费率规定,这是呼伦贝尔等寒冷地区造价编制的重中之重。
  • 地域性成本因素:“地方材料长距离运输费”是针对地广人稀、料场分散地区的特点。需在材料预算价格中充分考虑运距、运输方式等因素,准确计算运费。
  • 政策性费用:“环境保护措施费”反映了当前生态优先的政策导向。在呼伦贝尔这样的生态敏感区,这部分费用尤为重要,编制时需依据设计提出的具体环保措施和相应标准进行计算。
  • 概预算深度差异:虽然此题是针对概算,但考生需理解概算与预算在精度、依据和作用上的区别。概算更侧重于宏观控制和方案比选,允许有一定的估算幅度。

四、 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价款管理

本部分内容实务性强,主要考查在招投标阶段和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价款约定、调整和结算的处理能力。

例题示例:

某水利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量清单中的土方开挖工程量为50000m³(自然方)。某投标人以50元/m³的综合单价中标。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变化,实际开挖工程量经监理和业主确认达到58000m³。请问:(1)该土方开挖工程的结算价款应为多少?依据是什么?(2)如果在施工中,业主指令增加了原招标范围内没有的一项新增工作,应如何确定其价款?

考点解析:

  • 工程量偏差计价原则:此题核心考点是《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工程量偏差调整原则。对于工程量增加超过15%的部分,其综合单价应予调低(具体调整方法需按合同约定)。结算价款应为:50000×1.15×50 + (58000 - 50000×1.15) × 调整后的单价。考生必须掌握这一关键条款。
  • 合同文件的优先解释顺序:处理任何价款问题,首先依据的是施工合同。考题考查了考生对合同法律效力的认识。
  • 工程变更估价原则:对于新增项目(第二问),其价款确定有三大原则:①套用已有相同或类似项目的单价;②参照定额和信息价重新组价;③双方协商。这是处理变更和索赔的基础知识。
  • 现场签证的重要性:“经监理和业主确认”是价款调整的前提条件,强调了过程资料和签证的重要性,体现了造价管理的合规性要求。

五、 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此部分从宏观和全过程角度考查造价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包括投资估算、成本控制、竣工决算等。

例题示例:

作为一名造价工程师,在呼伦贝尔某生态蓄水工程的全过程造价咨询中,你认为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 respectively ,造价管理与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重点分别是什么?

考点解析:

  • 全过程造价管理思想:此题综合性极强,要求考生树立“全过程、全方位”的造价管理观念,而非仅局限于预算编制。
  • 决策阶段:重点是进行项目的投资估算,它是项目立项和决策的关键依据。在此阶段,对呼伦贝尔地区的征地移民成本、特殊地质处理费用、环保投入等进行合理预估至关重要。
  • 设计阶段:是控制造价的关键环节。主要通过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运用价值工程、限额设计等方法,优化设计方案,从根本上影响和有效控制项目投资。
  • 施工阶段:是造价的形成阶段。重点包括工程计量与支付、处理工程变更和索赔、进行动态成本分析、审核材料价差等,确保将实际造价控制在预算或合同价之内。在呼伦贝尔,要特别关注因气候异常(如超长寒冬、暴雨)可能引发的停工和费用索赔。
  • 地域性全局观:回答需体现对呼伦贝尔地区项目建设特点的理解,如生态保护的高要求、有效施工期短、远程运输成本高等,这些都应是各阶段造价管控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点和控制点。
通过对以上五大核心板块的真题例题及考点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出呼伦贝尔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既注重基础理论的扎实掌握,又强调在特定地域环境下的实践应用能力。考生在备考时,应紧密结合当地颁布的计价依据、政策法规和市场价格信息,通过大量练习培养精准的计算能力和严谨的职业判断力,从而顺利通过考试并为今后的执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我要报名
返回
顶部

课程咨询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