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潼南区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潼南区作为渝西地区的重要节点,其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对专业造价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是评价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关键环节,不仅考察考生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全面理解,更注重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规范、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紧密围绕国家及行业最新标准,如《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真题例题通常涵盖工程计量、计价、合同管理及成本控制等核心领域,既检验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挑战其综合分析能力。考点解析显示,考试倾向于结合具体工程场景,要求考生灵活运用计算规则,精准处理数据,同时具备良好的法律法规意识。
因此,备考者需深入理解教材精髓,强化实务操作训练,关注政策动态,才能有效应对考试中的各类命题趋势,提升通过率。潼南区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工程计量与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计量是水利工程造价的基础,涉及对工程实体量的准确计算。真题中常出现基于图纸和规范的计算题,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计算规则。
例题:某水库溢洪道工程设计图纸显示,其底板为矩形混凝土结构,长50米,宽20米,厚1.5米,边坡开挖坡度按1:1.5放坡,基础底标高为100.00米,原地面平均标高为105.00米,计算该溢洪道土方开挖工程量(不考虑工作面)。
考点解析:此题考查土方开挖工程量的计算,关键点在于识别开挖形状为棱台体,并正确应用公式。首先确定开挖深度为5米(105-100),底部矩形尺寸已知,根据坡度1:1.5,则顶部每侧放坡宽度为51.5=7.5米。故顶部矩形长为50+27.5=65米,宽为20+27.5=35米。代入棱台体积公式V=(S1+S2+√(S1S2))H/3,其中S1为底面积5020=1000平方米,S2为顶面积6535=2275平方米,H=5米。计算得V≈(1000+2275+√(10002275))5/3。此题要求考生熟悉土壤类别与放坡系数的关系,并准确执行计算步骤,避免忽略坡度或公式错误。
- 核心考点:几何体积计算、放坡系数应用、工程量计算规则。
- 易错点:混淆开挖与回填计算、忽略坡度影响、公式记忆错误。
- 备考建议:强化图纸识读能力,背诵常见形体计算公式,结合实例练习。
例题:某堤防加固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费为2000万元,其中人工费占25%,材料费占55%,机械费占20%。措施项目费按分部分项工程费的10%计取,其他项目费为50万元。规费以人工费为基数,费率为20%;增值税税率为9%。计算该工程的含税总造价。
考点解析:此题系统考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组成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已知为2000万元。措施项目费=200010%=200万元。其他项目费=50万元。规费基数=分部分项工程费中人工费=200025%=500万元,故规费=50020%=100万元。税前总造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2000+200+50+100=2350万元。增值税=23509%=211.5万元。含税总造价=2350+211.5=2561.5万元。此题要求考生牢记费用项目构成顺序和计算基数,避免重复或遗漏取费。
- 核心考点:建安工程费用组成、取费基数与费率、增值税计算。
- 易错点:规费基数错误(必须是人工费)、混淆含税与不含税计算、漏计某项费用。
- 备考建议:制作费用构成流程图,熟练各费用项的计算公式,进行大量模拟计算。
例题:某水利项目招标文件规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为单价合同。投标人A在填报“土石方开挖”清单项时,综合单价分析表中人工费为40元/m³,材料费为10元/m³,机械费为30元/m³,管理费费率20%(以人工、材料、机械费之和为基数),利润费率10%(以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之和为基数),请计算该清单项的综合单价。
考点解析:此题考查综合单价的组成计算。首先计算人、材、机费用之和:40+10+30=80元/m³。管理费=8020%=16元/m³。管理费计算后,利润基数=人材机费+管理费=80+16=96元/m³。利润=9610%=9.6元/m³。综合单价=人材机费+管理费+利润=80+16+9.6=105.6元/m³。此题关键点在于严格遵循题目给定的取费基数和顺序,不能自行假设。
于此同时呢,需理解单价合同模式下,综合单价一旦确定,在工程量的风险由发包人承担。
- 核心考点:综合单价组成、管理费和利润的计算基数、合同类型特点。
- 易错点:取费基数顺序错误、忽略题目给定的计算规则、混淆不同合同类型的风险分担。
- 备考建议:区分不同费用的计算基础,通过例题深刻理解单价合同与总价合同的区别。
例题:某渠道工程合同价为5000万元(含税),合同约定预付款比例为20%,材料预付款抵扣方式为工程进度款达到合同价60%后开始抵扣,每次抵扣比例为材料预付款的25%。工程主要材料费占合同价的50%。已知首次支付进度款时已完成工程款2000万元,计算本次应支付的工程进度款金额(不考虑质保金扣除)。
考点解析:此题考查工程价款期中支付计算,涉及预付款和材料预付款抵扣。首先计算预付款总额=500020%=1000万元。其中材料预付款=100050%=500万元(因材料费占合同价50%)。起扣点=合同价60%=500060%=3000万元。本次已完成2000万元<3000万元,未达到起扣点,故材料预付款尚未开始抵扣。
因此,本次应支付进度款=2000万元(不考虑其他扣款)。此题难点在于理解起扣点的概念和抵扣条件,需准确判断支付节点是否达到起扣条件。
- 核心考点:预付款支付与抵扣、工程进度款计算、起扣点确定。
- 易错点:错误计算起扣点、混淆材料预付款与工程预付款、未判断支付节点是否达到抵扣条件。
- 备考建议:掌握预付款抵扣的两种常见方式(起扣点法和百分比法),结合例题进行专项训练。
例题:某水利工程需修筑一段粘土心墙坝,坝体方量10万m³,设计干密度为1.65g/cm³,料场土料天然干密度为1.50g/cm³,土料运输损耗系数为3%,压实损耗系数为5%。计算所需开采的天然土料方量。
考点解析:此题考查水利工程中土坝填筑的工料计算,关键在于理解压实方与天然方的换算以及损耗系数的影响。坝体填筑所需的压实方V压=10万m³。根据干密度换算系数K=设计干密度/天然干密度=1.65/1.50=1.1。则考虑压实损耗前所需的天然方量 = V压 K = 10 1.1 = 11万m³。压实损耗5%,意味着为了得到1单位的压实方,需要1/(1-5%) = 1/0.95 ≈ 1.0526单位的天然方(考虑损耗后)。运输损耗3%,同理,开采量 = [11 / (1-3%)] / (1-5%)? 更清晰的思路是:总需要开采的天然方量 = V压 (设计干密度/天然干密度) / [(1-运输损耗率)(1-压实损耗率)] = 10 (1.65/1.50) / [(1-3%)(1-5%)] = 10 1.1 / (0.970.95) ≈ 11 / 0.9215 ≈ 11.94万m³。此题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水利工程中特有的换算关系和多重损耗的处理方法。
- 核心考点:土石方压实换算、运输与压实损耗、水利专项工程量计算。
- 易错点:干密度换算系数使用错误、损耗系数应用顺序或公式错误、忽略水利工程的特定规则。
- 备考建议:重点复习《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中关于工程量计算的章节,区分建筑工程与安装工程的不同计算规则。
例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A. 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编制 B. 投标人之间协商投标报价等实质性内容 C. 投标人之间约定中标人 D. 以上全部。
考点解析:此题直接考查对《招标投标法》禁止性条款的理解。根据法律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相互协商投标报价等实质性内容;约定中标人;约定部分投标人放弃投标或中标;属于同一集团、协会等组织按照要求协同投标;以及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个人编制等。
因此,选项A、B、C均属于串通投标的法定情形,正确答案为D。此题要求考生不仅要知道法条内容,还要能准确判断具体行为是否违法。
- 核心考点:《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价格法》等相关条款、造价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
- 易错点:混淆不同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对职业道德的具体情形判断不准。
- 备考建议:系统梳理核心法律法规中的关键条款,结合案例理解其应用,强化记忆职业道德准则。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