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造价师考试例题
因此,针对该地区的真题例题解析,必然超越常规的算量套价,深入考察考生在特殊条件下进行方案比选、成本分析、风险预估及费用调整的综合能力。这类解析不仅能帮助考生梳理知识体系,精准把握高频考点如工程量清单编制、综合单价组价、费用定额应用等,更能引导其建立因地制宜的动态造价思维,理解如何将国家统一的计价规范与地方特殊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提升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将通过模拟真题例题与深度考点解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阐述二级安装造价工程师所需掌握的核心知识与技能要点,并着重分析三沙地区可能出现的特殊考向,为考生构建一个清晰、实用且具有前瞻性的备考框架。
一、 二级造价师(安装工程)考试概述与核心能力要求
二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是国家对造价从业人员实施准入控制的重要环节,其安装工程专业主要考核考生在建筑安装工程领域进行计量、计价、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能力。考试通常设《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和《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安装工程)》两个科目。前者是公共基础,涵盖法律法规、项目管理、经济学等通用知识;后者则是专业核心,直接检验考生的专业实操能力。
对于报考三沙地区或类似特殊环境区域的考生而言,除了掌握全国统一的大纲要求外,还需具备以下几项核心能力:
- 扎实的识图与工艺理解能力:能够准确识读安装工程各专业的施工图纸(如系统图、平面图、大样图),并理解其对应的施工工艺流程、材料选用及质量验收标准。这是进行准确工程量的基础。
- 熟练的工程量计算能力:精通《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及配套的《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6),能够按照规范规定的计算规则,对不同专业(如电气设备安装、通风空调、工业管道、消防工程等)的工程量进行准确计算。
- 精准的计价与费用组成能力:掌握工程造价的构成,熟悉人工、材料、施工机具台班单价的确定方法,能够根据定额或企业自身数据合理确定综合单价,并准确计算措施项目费、规费、税金等各项费用。
- 灵活的成本分析与控制能力:能够运用造价知识进行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参与设计优化,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成本监控,处理工程变更和索赔。
- 特殊的应变与地域适应能力:针对三沙等特殊地区,需了解因气候、地理、运输条件等导致的人工、材料、机械费用调整系数,掌握抗腐蚀、耐候性特殊材料的选用及其对造价的影响,能够评估特殊施工措施(如海上运输、防腐处理)的成本。
二、 核心考点一: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
工程量清单编制是安装工程造价工作的起点,其准确性与完整性直接决定了最终造价成果的质量。此考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计算规则,并能从复杂的图纸中提取有效信息。
例题模拟:
某三沙市办公楼电气照明工程,施工图纸显示:
- 采用SC20焊接钢管沿顶板暗敷,图纸标注长度为85米。
- 管内穿BV-2.5mm²铜芯线,图纸计算导线长度为260米。
- 安装成套型单管荧光灯(吸顶式)35套。
- 安装单联单控暗装开关15个。
- 安装暗装插座(五孔)20个。
问题:请根据《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6),列出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并计算其工程量(不考虑预留长度、损耗及接线盒等辅助项目)。
考点解析:
- 项目划分与编码:考生必须清楚每个施工内容对应的清单项目名称、项目特征和计量单位。
例如,钢管敷设属于“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的“母线、线槽安装”小节,项目编码前九位可为030411001,项目名称“电线管”,项目特征需描述材质(焊接钢管)、规格(SC20)、配置形式及部位(沿顶板暗敷),计量单位为“米”。 - 工程量计算规则:规则是核心。管线敷设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延长米”计算,不扣除管路中间的接线箱(盒)、灯头盒、开关盒所占长度。
因此,SC20钢管工程量即为图纸标注的85米。管内穿线同样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延长米”计算,但需注意,规范规定“管内穿线,线路分支接头线的长度已综合考虑在定额中,不得另行计算”。本题中导线长度260米已给出,则直接计入。灯具、开关、插座均按设计图示数量以“套”或“个”计算。 - 易错点提示:初学者易将导线长度与管长混淆,或错误地考虑预留长度(预留长度在综合单价中考虑,清单量按图示尺寸)。另外,项目特征的描述必须准确、完整,因为它直接影响投标人报价。
参考答案(清单项目部分):
- 030411001001 电线管 [项目特征: 材质:焊接钢管; 规格:SC20; 配置形式及部位:沿顶板暗敷] 工程量: 85m
- 030411004001 管内穿线 [项目特征: 配线形式:照明线路; 导线型号、规格:BV-2.5mm²] 工程量: 260m
- 030412005001 荧光灯 [项目特征: 名称:成套型单管荧光灯; 安装方式:吸顶式] 工程量: 35套
- 030404031001 小电器 [项目特征: 名称:单联单控暗装开关] 工程量: 15个
- 030404031002 小电器 [项目特征: 名称:暗装插座(五孔)] 工程量: 20个
三、 核心考点二:综合单价组价与定额应用
在工程量清单基础上,确定每个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是计价的关键。这需要考生熟悉消耗量定额的使用,理解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与价格的确定。
例题模拟:
接上题,现需为清单项目“030411001001 电线管(SC20暗敷)”确定综合单价。已知条件:
- 参考某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该子目人工费为每100米延长米450元,焊接钢管(SC20)主材消耗量为103米(含损耗),主材单价为8元/米。
- 其他材料费及机械费已包含在定额基价中。
- 三沙地区人工工日单价调整系数为1.3(相对于定额取定基期价格)。
- 管理费费率取人工费的20%,利润率取人工费的15%。
- 不考虑风险费用。
问题:试计算该清单项目每延长米的综合单价。
考点解析:
- 定额换算:首先进行人工费调整。定额基期人工费为450元/100m = 4.5元/m。调整后人工费 = 4.5元/m × 1.3 = 5.85元/m。
- 材料费计算:主材费 = 主材消耗量 × 材料单价。定额消耗量为103m/100m,即每米管线消耗1.03米钢管。主材费 = 1.03 m/m × 8元/m = 8.24元/m。
- 费用计算:管理费 = 调整后人工费 × 费率 = 5.85元/m × 20% = 1.17元/m。利润 = 调整后人工费 × 费率 = 5.85元/m × 15% = 0.8775元/m。
- 综合单价构成: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管理费 + 利润。本题中,施工机具使用费已含在定额基价内,假设调整后为0.5元/m(为简化计算,此处需根据定额明细确定,本例暂估)。则综合单价 ≈ 5.85 (人工) + 8.24 (主材) + 0.5 (机具) + 1.17 (管理) + 0.88 (利润) = 16.64元/m。
- 三沙地区特殊性:此例题突出了地区人工调整系数的应用。在三沙这类地区,由于环境艰苦,人工成本显著高于内陆,必须根据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信息进行调整。
除了这些以外呢,材料价格也需采用工程所在地(三沙)的当期信息价,特别是考虑到长距离海运带来的成本增加。
四、 核心考点三:措施项目费与其他项目费计算
措施项目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其他项目费则包括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等。
例题模拟:
某三沙市海岛灯塔安装工程项目,合同约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在编制最高投标限价时,需考虑以下情况:
- 该项目需搭设一个临时海上作业平台,专项施工方案估算费用为15万元。
- 由于岛屿远离大陆,所有材料设备均需从海口市通过船舶运输至现场,运输距离远,且受天气影响大。
- 建设单位预留了一笔暂列金额用于可能发生的设备调试应急费用,金额为50万元。
- 有一台关键导航设备由建设单位直接采购(暂估价80万元),需要施工单位负责保管和安装。
问题:上述情况分别应对应计算哪些费用?并简述其计价原则。
考点解析:
- 措施项目费(施工方案计取):临时海上作业平台费用属于措施项目费中的“施工排水、降水费”或更具体的“专业措施项目”。此类费用通常根据拟定的施工方案单独估算,计入措施项目清单。对于三沙项目,此类特殊措施费占比会很高。
- 材料运输与超运距费:长距离海上运输产生的费用,主要体现在材料单价中。需根据运输方式、距离、损耗等详细计算运杂费,并计入材料预算价格。
除了这些以外呢,可能还存在因超出自定额考虑的运距范围而产生的超运距费用,需在措施项目费或分部分项工程费中另行计算。 - 暂列金额:建设单位预留的50万元应急费用属于暂列金额。它是由招标人暂定并包括在合同价款中的一笔款项,用于施工合同签订时尚未确定或者不可预见的所需材料、工程设备、服务的采购,以及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变更、合同约定调整因素出现时的工程价款调整以及发生的索赔、现场签证确认等的费用。计价时按招标文件列出的金额填写,不计入投标报价的合价中,但属于工程造价的一部分。
- 暂估价与总承包服务费: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80万元)列为暂估价。在投标报价时,该部分金额按暂估价计入相应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于此同时呢,因为施工单位需负责该设备的保管和安装,应向施工单位支付总承包服务费。费率可由双方约定或按地方规定,通常按暂估价设备总价的一定比例(如1%-2%)计算,计入其他项目费中。
五、 核心考点四:安装工程计价中的特殊问题处理
安装工程造价实践中,常会遇到一些特殊问题,如主材价差调整、工程变更估价、索赔费用计算等。这些也是考试的重要方向。
例题模拟:
某三沙市海水淡化厂工艺管道安装工程,合同约定主要材料(如UPVC管、防腐钢管、阀门等)价格波动超过±5%时,超出部分可调整价差。施工期间,由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招标时单价为120元/米的某种防腐钢管,在采购时市场价格上涨至150元/米。经核实,该种钢管在工程中总用量为1000米。
问题:试计算建设单位应支付给施工单位的材料价差款项。
考点解析:
- 价差调整原则:首先计算价格波动幅度。(150 - 120)/ 120 × 100% = 25%,超过了合同约定的±5%的风险范围。
- 风险范围的划分:通常只对超出风险幅度的部分进行调整。风险幅度内的价格波动由承包人承担或受益。本例中,风险幅度为120元/米 × 5% = 6元/米。即,承包人承担±6元/米的风险。
- 价差计算:市场价格超出投标报价的差额为150 - 120 = 30元/米。其中,6元/米属于承包人应承担的风险范围,不予调整。可调整的价差为30 - 6 = 24元/米。
- 总价差款项:应支付的价差款项 = 可调整价差 × 实际使用数量 = 24元/米 × 1000米 = 24,000元。此款项应计入工程结算中。
- 三沙地区的延伸思考:在类似三沙的偏远地区,材料供应稳定性差,价格波动可能更为频繁和剧烈。合同中关于风险范围的约定、价格信息的采集来源(是采用工程所在地信息价还是采购地信息价)等都显得至关重要。
除了这些以外呢,因天气原因导致运输延误,进而引发的材料价格上涨或仓储费用增加,也可能成为费用索赔的理由。
六、 针对三沙地区安装工程的特殊考向分析
如前所述,三沙市的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使其安装工程造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考试中极有可能出现与此相关的案例分析题或选择题。
- 材料选型的成本影响:考题可能给出两种管道方案,一种是普通碳钢管,一种是价格更高的不锈钢管或具有特殊涂层的防腐钢管。要求考生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角度,考虑三沙高盐高湿环境下的耐腐蚀性、维护更换频率等因素,进行方案比选和成本分析。这要求考生不仅会算“初期造价”,还要有“长期成本”的观念。
- 施工降效与措施费用:高温环境下,工人作业效率会下降(降效)。考题可能要求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和定额规定,计算人工降效增加费。
于此同时呢,为保障施工人员健康和安全,采取的防暑降温措施(如增设休息棚、提供清凉饮料等)所产生的费用,也应合理计入措施项目费。 - 运输与仓储费用的精细计算:可能给出从海口到三沙某岛屿的详细运输路径(陆运+海运),提供不同吨位的船舶租金、装卸费、保险费等数据,要求计算某一批设备的全程运杂费。仓储费用也可能因岛上场地有限、需要特殊防潮设施而高于常规。
- 依据地方计价政策:考试可能会直接引用海南省或三沙市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关于人工单价调整、材料价格信息、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费率等政策性文件片段,要求考生应用这些规定进行具体费用计算。这凸显了关注地方造价信息的重要性。
七、 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
面对内容庞杂、注重实践的二级安装造价师考试,尤其是应对可能出现的三沙地区特色考题,考生需制定科学的备考策略。
- 紧扣大纲与教材:以全国统一的考试大纲和官方指定教材为根本,系统学习安装工程各专业的识图、计量、计价原理。这是应对所有考题的基础。
- 精研历年真题与规范:大量练习历年真题(包括其他省份的),熟悉题型、题量和出题思路。
于此同时呢,必须手边常备《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反复翻阅,熟记关键计算规则和表格。 - 强化实操训练:找一套完整的安装工程施工图纸,亲自完成从识图、列项、算量到组价的全过程。这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 关注地方动态与特殊案例:主动搜集海南省及三沙市造价管理站发布的最新计价依据、人工材料调整文件、典型工程案例等。对于特殊环境下的造价问题,多思考、多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模块。
- 模拟考试与时间管理:定期进行全真模拟考试,严格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锻炼答题速度和临场应变能力。对错题要进行深度分析,找出知识盲点。
备战二级造价师(安装工程)考试,特别是涉及三沙这类特殊地区的考题,是一场对专业知识、实务技能和应变能力的综合考验。考生唯有夯实基础、把握重点、关注特色、勤于实践,方能从容应对,顺利通过考试,为今后在造价领域,尤其是在条件特殊的建设项目中施展才华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