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二级造价师真题例题
因此,对考生而言,深入研习真题,并辅以系统的考点解析,是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提升应试技巧、最终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路径。下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详细论述。
一、 太原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概述与备考战略
太原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山西省针对从事交通运输工程(主要指公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造价工作的专业人员设立的职业资格考试。其目的在于选拔和认定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熟练实操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复合型造价人才,以满足山西省日益增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需求。
考试内容通常涵盖两大板块:一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此为二级造价师各专业方向的公共科目;二是《交通运输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此为专业科目,也是考试的重中之重,直接决定了考生能否成功通关。备考战略上,考生需采取“公共课保底,专业课攻坚”的策略。
- 公共课备考:重点在于理解记忆。内容涉及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法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工程项目投融资等。虽然范围广,但深度相对较浅,通过系统性的教材阅读和习题练习,拿到基础分数是首要目标。
- 专业课备考:这是备考的核心与难点。要求考生不仅熟记《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预算定额》等核心法规文件,更要具备将定额、图纸、施工方案相结合,进行准确工程计量与合理计价的能力。备考过程需要大量实操练习,尤其是对真题的反复研究和模拟。
成功的备考,离不开对历年真题例题的深度挖掘。真题是了解命题风格、高频考点、题型分布和难易程度的最直接窗口。通过分析真题,考生可以明确复习方向,避免在非重点内容上浪费精力,从而实现高效备考。
二、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核心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
虽然此科目为公共课,但其基础性地位不容忽视。下面通过几类典型例题进行解析。
例题类型一:法律法规与合同管理
例题:根据《招标投标法》,下列关于联合体投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
B. 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C. 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高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
D. 招标人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此题考查《招标投标法》中关于联合体投标的具体规定。这是项目管理中合同订立环节的重要知识点。
- 解题思路: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对法条有准确的记忆。选项A和B是联合体投标的基本要求,符合法律规定。选项C是错误的,按规定,同一专业组成的联合体,应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这是为了防止高资质单位“借壳”低资质单位投标。选项D也是法条的明确规定,旨在保护投标人的自主权。
- 答案:A、B、D。
- 备考提示:对于法律法规类题目,关键在于精准记忆。建议考生将相关法律、条例(如《建筑法》、《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中的重要条款进行归纳总结,对比记忆,尤其注意其中的数字、时限、责任划分等细节。
例题类型二:工程经济与财务评价
例题:某交通运输项目,初始投资为2000万元,预计运营期每年净收益为300万元,若基准收益率为8%,则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分别为(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此题考查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两个核心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 解题思路:
- 静态投资回收期(Pt):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Pt = 总投资 / 年净收益 = 2000 / 300 ≈ 6.67年。
- 动态投资回收期(Pt’):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即使累计折现值等于零的年限。需要逐年计算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并累计。 第1年现值:300/(1+8%)^1 ≈ 277.78万元 第2年现值:300/(1+8%)^2 ≈ 257.20万元,累计:277.78+257.20=534.98万元 第3年现值:300/(1+8%)^3 ≈ 238.15万元,累计:534.98+238.15=773.13万元 ...(继续计算) 计算至第10年,累计现值约为2013.02万元,刚刚超过初始投资2000万元。
因此,动态投资回收期在9到10年之间,具体可用插值法计算:Pt' = 9 + (2000 - 1875.24) / (2013.02 - 1875.24) ≈ 9.90年。
- 答案:静态投资回收期约为6.67年,动态投资回收期约为9.90年。
- 备考提示:工程经济计算题是必考内容。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动态指标的计算相对繁琐,需要通过练习提高速度和准确性。
三、 《交通运输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核心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
此部分是考试的灵魂,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等,尤其案例分析题分值高、综合性强。
下面呢从几个关键知识领域选取例题解析。
例题类型一:工程识图与工程量计算
例题(案例分析题背景简化):某二级公路路基土石方工程,根据横断面图,某桩号处原地面线、路基设计线如图所示。已知路基宽度为10m,挖方边坡坡率为1:0.5,填方边坡坡率为1:1.5。该断面中心挖方高度为2m。试计算该断面的挖方面积。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此题考查根据横断面图进行土石方工程量的基础——断面面积计算。关键在于理解横断面的几何构成和边坡放坡的概念。
- 解题思路:
- 理解题意:中心挖方高度2m,意味着从原地面到路基设计高程是向下挖2米。
- 绘制简图:在脑海中或草稿上画出梯形挖方断面。梯形上底为路基宽度B=10m。
- 计算下底宽度:由于两侧放坡,下底宽度需要加上两侧的放坡宽度。单侧放坡宽度 = 挖方高度 × 边坡坡率 = 2m × 0.5 = 1m。所以,下底宽度 = B + 2 × 单侧放坡宽度 = 10m + 2×1m = 12m。
- 计算断面面积:梯形面积公式 S = (上底 + 下底) × 高 / 2 = (10m + 12m) × 2m / 2 = 22 平方米。
- 答案:该断面的挖方面积为22平方米。
- 备考提示:工程计量是造价工作的基础。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公路工程各种结构物(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能够快速准确地识读施工图纸,并运用几何知识进行计算。这是后续套用定额进行计价的前提。
例题类型二:定额套用与基价计算
例题:某高速公路项目,需采用挖掘机挖装普通土(硬土),挖方量为5000m³,自卸汽车配合运输至3km处的弃土场。已知相关定额子目如表所示(此处为示意,实际考试会给出完整定额表),试计算完成该分项工程的直接工程费(人工、材料、机械使用费之和)。
(示意定额:1-1-1 挖掘机挖装普通土,单位1000m³,基价XXXX元,其中人工XX工日,材料费XX元,1m³以内液压挖掘机XX台班;1-1-2 自卸汽车运输土石方,第一个1km,单位1000m³,基价XXXX元,8t自卸汽车XX台班;1-1-3 每增运0.5km,单位1000m³,基价XXXX元,8t自卸汽车XX台班...)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此题综合考查定额的查套、工程量与定额单位的换算、以及运距调整。这是交通运输造价实务中最核心、最常考的能力。
- 解题思路:
- 分解工作内容:该分项工程包含两个主要工序:挖装 + 运输。
- 套用挖装定额:根据土质(普通土)和施工方法(挖掘机挖装),套用定额子目1-1-1。计算基价时,需注意定额单位是1000m³,实际工程量为5000m³,因此基价需要乘以5。
- 套用运输定额并调整运距:运输定额通常分为“基本运距”和“增运”两部分。本题运距3km。
- 首先套用基本运距1km的子目1-1-2,基价乘以5。
- 然后计算增运距离:3km - 1km = 2km。
- 查找增运定额,假设是每增运0.5km一个子目(1-1-3),则增运次数为 2km / 0.5km = 4次。将增运子目的基价乘以4,再乘以5(因为工程量是5000m³)。
- 计算直接工程费:直接工程费 = (挖装定额基价 × 5) + (基本运输定额基价 × 5) + (增运定额基价 × 4 × 5)。
- 备考提示:定额套用是考试的绝对重点。考生必须对公路工程预算定额的章节说明、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工作内容、调整系数等了然于胸。要大量练习各种不同施工工艺、不同材料、不同运距条件下的定额套用题目,做到快速、准确。
例题类型三:工程量清单计价与费用构成
例题(案例分析题):某桥梁工程招标,招标文件中给出了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其中一项为“C30混凝土墩柱”,工程量为150m³。投标人根据企业定额、市场价格及施工方案测算,完成1m³ C30墩柱的综合单价为850元/m³(其中人工费120元,材料费600元,机械费80元,管理费率为20%(以人工费为基数),利润率为10%(以人工费+机械费为基数),风险费用暂不计)。试计算该清单项目的合价。若规费费率为5%(以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为基数,此处简化假设后两项为0),增值税税率为9%,试计算该项目的含税总造价。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此题全面考查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综合单价的组成以及建筑安装工程费的完整计算流程。涉及分部分项工程费、规费、税金的计算。
- 解题思路:
- 计算综合单价中的管理费和利润:
- 管理费 = 人工费 × 管理费率 = 120元 × 20% = 24元。
- 利润 = (人工费 + 机械费) × 利润率 = (120元 + 80元) × 10% = 20元。
- 验证或计算综合单价:题目已给综合单价为850元,我们可以验证: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 = 120+600+80+24+20 = 844元。与850元有微小差异,可能是由于取整或包含了其他细微费用,考试中按题目给定数据计算。这里我们以850元为准。
- 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合价 = 工程量 × 综合单价 = 150m³ × 850元/m³ = 127,500元。
- 计算规费:规费计算基数(简化)= 分部分项工程费 = 127,500元。规费 = 127,500 × 5% = 6,375元。
- 计算增值税:增值税计税基础 = 分部分项工程费 + 规费 = 127,500 + 6,375 = 133,875元。增值税 = 133,875 × 9% = 12,048.75元。
- 计算含税总造价:含税总造价 = 分部分项工程费 + 规费 + 增值税 = 127,500 + 6,375 + 12,048.75 = 145,923.75元。
- 计算综合单价中的管理费和利润:
- 备考提示:清单计价是现行工程计价的主要模式。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理解各费用项目的含义、计算基数和费率。对于综合单价的分析、各项费用的累加计算要做到条理清晰,避免遗漏或重复计算。
四、 高频考点深度剖析与应试技巧
基于对历年真题的梳理,太原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的专业实务部分存在一些稳定且高频的考点。
- 路基、路面工程计量与计价:这是基础也是重点。包括土石方工程(挖方、填方、运距计算)、路面垫层、底基层、基层、面层的工程量计算与定额套用。常考细节如:清表土方、软基处理、不同碾压机械的选用、混合料运输等。
- 桥涵工程计量与计价:桥梁工程结构复杂,考点多。包括基础(桩基、扩大基础)、下部结构(墩台)、上部结构(梁板预制与安装、现浇)、桥面系等的工程量计算。特别注意钢筋、钢绞线、模板、混凝土等主要材料的计算,以及大型临时工程(如支架、围堰)的费用处理。
- 隧道工程计量与计价:虽然相对专业,但也是重要考点。包括洞身开挖、支护(锚杆、喷射混凝土、钢支撑)、衬砌、防排水等的工程量计算与定额应用。需注意围岩等级的划分对定额选择的影响。
-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包括安全设施(护栏、标志、标线)、监控系统、收费系统等的计价。这部分常以清单列项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了解各项设施的基本构成和计价特点。
- 费用标准与文件汇编的应用:考试必然会考查对《编制办法》等官方文件的熟悉程度,如各项其他工程费、间接费、税金、预备费的计算规定。
应试技巧:
- 时间管理:案例分析题分值高,耗时长,要合理分配时间。先易后难,确保会做的题目有充足时间完成。
- 审题严谨:仔细阅读题目背景和问题,抓住关键词,如“挖装天然密实方”、“运输压实方”、“运距”、“费率”等,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全盘皆输。
- 步骤清晰:计算题务必写出计算过程,即使最终结果有误,清晰的计算步骤也能获得部分步骤分。
- 单位统一:时刻注意题目中工程量的单位与定额单位的换算,这是最常见的失分点之一。
- 利用考场资源:考试允许携带相关定额和编制办法进场,要熟练掌握查阅技巧,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五、 结合太原地区特色的备考建议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其交通建设项目往往带有地域特点。考生在备考时,应有意识地结合这些特点进行针对性准备。
- 关注地方补充规定:山西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能会发布一些针对本省实际情况的补充定额或计价规定。备考时需留意是否有最新的地方性文件,这些内容很可能成为考题来源。
- 熟悉典型工程类型:山西地形复杂,山区高速公路、黄土地区路基处理、跨河谷大桥等是常见的工程类型。真题例题也常以此类工程为背景。考生可多搜集相关的工程案例图纸和造价文件进行学习,增强感性认识。
- 了解材料市场价格:虽然考试多以定额基价或给定价格为准,但了解太原及周边地区主要的建材(如钢材、水泥、沥青、地材)市场价格水平,有助于在综合单价分析时做出更合理的判断。
- 参与实践交流:有条件的话,可以参与实际的交通工程造价工作,或与行业内的前辈、考友多交流。实践经验对理解抽象的定额规则和解决复杂的案例分析题有巨大帮助。
总而言之,攻克太原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一场需要毅力、方法和技巧的持久战。其核心在于对真题例题的反复研磨和对核心考点的深刻把握。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大量的练习和积极的总结,考生定能构建起坚实的知识体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在考场上游刃有余,最终实现职业资格的突破。备考之路虽艰辛,但每一次对真题的深入剖析,都是向成功迈出的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