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太原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山西省交通运输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选拔与评价的重要环节,其真题例题与考点解析对备考者而言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该考试紧密围绕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的实际需求,旨在检验应试者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造价计算能力以及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从历年真题分析来看,考试内容全面覆盖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交通运输工程技术与计量》以及《交通运输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四大科目,呈现出理论与实务并重、计算与识图结合、政策与案例交融的鲜明特点。考点不仅局限于对基本概念和公式的记忆,更强调在具体情境下的灵活应用,尤其是针对公路、桥梁、隧道等典型交通运输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费用构成、计价依据以及造价文件编制等核心技能的考核。对太原考生而言,除了掌握全国统一的考试大纲要求外,还需对山西省及太原市在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领域的相关定额标准、计价规定、地方性政策法规有深入的了解,因为这些内容很可能成为案例分析题的区域性背景。
因此,有效的备考策略应建立在系统梳理理论知识、大量练习典型真题、深度剖析考点逻辑,并密切关注地方行业动态的基础之上。
下面呢将结合考试的主要模块,对典型真题例题进行深入解析,并归纳核心考点,以期为备考者提供清晰的学习路径和应试方向。
一、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科目真题例题与考点解析

该科目主要考察对工程造价管理基本理论、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项目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侧重对概念的理解和判断。

例题示例: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建设项目总投资是指项目建设和投入运营所需的全部费用

B. 固定资产投资就是指建设投资

p>C. 流动资金投资属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部分

D. 项目总投资不包括建设期利息

考点解析:

此题核心考点是建设项目总投资的构成。建设项目总投资是为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并达到使用要求或生产条件,在建设期内预计或实际投入的总费用。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 固定资产投资(通常指建设投资):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
  • 建设期利息:筹措债务资金时,在建设期内发生并按规定允许资本化的利息。
  • 流动资金: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营运资金。

因此,选项A准确描述了项目总投资的含义。选项B错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投资)是项目总投资的一部分,而非等同。选项C错误,流动资金独立于固定资产投资。选项D错误,建设期利息明确包含在项目总投资中。此考点要求考生清晰记忆总投资构成的框架,并能区分不同费用项目的归属。

核心考点归纳:

  • 工程造价基本概念:静态投资与动态投资的区别与联系、工程造价的多重含义。
  • 工程造价管理内容:全过程造价管理各阶段(决策、设计、发承包、施工、竣工)的管理重点。
  • 相关法律法规:《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现为《民法典》合同编)中涉及工程造价的关键条款,如合同价款约定、工程变更、索赔处理等。
  • 造价工程师执业:造价工程师的权利、义务、职业道德规范。

二、 建设工程计价科目真题例题与考点解析

此科目是考试的重中之重,涉及大量的计算规则、计价方法和依据,是交通运输造价实务操作的理论基础。

例题示例(计算题): 某新建公路项目,需购买一批钢材,已知钢材的出厂价格为4000元/吨,运杂费为80元/吨,运输损耗率为1%,采购及保管费率为2.5%。试计算该批钢材的预算单价(元/吨)。

考点解析:

本题考察材料预算价格的计算。材料预算价格是指材料从其来源地运至工地仓库或指定堆放地点后的出库价格。其计算公式通常为:

材料预算价格 = (材料原价 + 运杂费) × (1 + 运输损耗率) × (1 + 采购保管费率)

解题步骤如下:

  • 第一步:计算原价与运杂费之和:4000 + 80 = 4080元/吨。
  • 第二步:计算包含运输损耗的价格:4080 × (1 + 1%) = 4080 × 1.01 = 4120.8元/吨。
  • 第三步:计算最终包含采购保管费的预算单价:4120.8 × (1 + 2.5%) = 4120.8 × 1.025 ≈ 4223.82元/吨。

因此,该批钢材的预算单价约为4223.82元/吨。此考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各种费用要素的计取基数和顺序,避免计算错误。

核心考点归纳:

  • 工程定额: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的编制原理、应用范围及相互关系。尤其是交通运输工程预算定额的套用、换算和补充。
  • 工程量清单计价:清单的构成、综合单价的组成及计算、计价规范的基本规定。
  •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和按造价形成划分两种方式下的具体费用构成,能准确判断各项费用的归属。
  • 决策和设计阶段计价: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和审核要点。

  • 三、 交通运输工程技术与计量科目真题例题与考点解析

    本科目专业性极强,直接针对交通运输工程,特别是公路、桥梁、隧道工程的识图、施工工艺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识图能力和工程量计算是难点。

    例题示例(识图与计量): 根据给定的路基横断面图(图中标示为填方路基,坡度为1:1.5,路基顶宽26m,高度为8m),计算该断面的填方面积(不考虑路基边坡加固等额外工程)。

    考点解析:

    本题考察路基土石方工程量的断面法计算。对于规则的路基横断面,其面积可以分解为几何图形进行计算。

    • 第一步:识别图形。该断面可视为一个矩形(路基顶宽部分)和两个三角形(两侧边坡)的组合。
    • 第二步:计算矩形面积。顶宽26m,高度通常指原地面至路床顶面的垂直高度,但计算面积时,矩形部分的高度需根据图示确定。若图示明确为填方总高度8m,且边坡从路基顶边缘开始放坡,则矩形面积可能为0(若顶宽是扣除放坡后的净宽,则需具体分析)。更常见的简化计算是,将整个断面视为一个梯形。梯形上底为路基顶宽(B=26m),下底宽度为顶宽加上两侧水平放坡宽度之和。放坡宽度 = 高度 × 坡度系数 = 8m × 1.5 = 12m。
      因此,下底宽度 = B + 2 × 12m = 26 + 24 = 50m。
    • 第三步:计算梯形面积。面积 = (上底 + 下底) × 高 / 2 = (26 + 50) × 8 / 2 = 76 × 4 = 304平方米。

    因此,该断面的填方面积为304平方米。此考点要求考生能准确识读工程图纸,理解边坡坡度的含义,并熟练运用几何知识计算面积。

    核心考点归纳:

    • 工程材料与施工技术: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工程的常用材料特性、施工工艺流程、质量要求。
    • 工程识图:能够识读道路平、纵、横断面图,桥梁布置图、结构图,隧道洞身设计图等,理解各种符号、标注的含义。
    • 工程量计算规则:严格按照《交通运输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等权威依据,掌握土石方、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通工程等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特别是土石方的体积计算(断面法、方格网法)、不同桩号间工程量的汇总。
    • 工程计量:计量的原则、依据、程序和方法。

    • 四、 交通运输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科目真题例题与考点解析

      这是考试的综合应用模块,通常以主观大题形式出现,综合性强,难度最大。它要求考生将前三个科目的知识融会贯通,解决模拟真实的造价问题。

      例题示例(综合题): 某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单位中标后,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因业主提供的征地拆迁延迟,导致部分桩基工程推迟开工2个月。事件二:施工过程中发现地质条件与招标图纸不符,出现流沙层,经设计变更,增加了钢护筒措施和特殊的混凝土配比。事件三:由于材料价格上涨,超出合同约定的风险范围。问题:
      1.针对事件一,施工单位是否可以提出索赔?可以索赔哪些费用?
      2.针对事件二,设计变更后,新增措施的工程量应如何计价?
      3.针对事件三,材料价差应如何调整?

      考点解析:

      本题综合考察了工程索赔工程变更计价价格调整三大核心实务问题。

      问题1解析: 事件一属于业主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有权提出索赔。可索赔的费用主要包括:

      • 人工费:留守人员的工资、后期赶工增加的人工费。
      • 机械费:机械设备停滞台班费、后期赶工增加的机械使用费。
      • 管理费:现场管理费在延误期间的增加。
      • 利润:如果延误影响了关键线路,导致项目总工期延长,可能可以索赔利润损失(需根据合同约定)。

      问题2解析: 事件二属于设计变更。新增的钢护筒等措施的计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 合同中有相同或类似项目的,参照合同单价。
      • 合同中没有适用单价的,由承包人提出适当单价,报发包人确认。通常依据现行预算定额、计价规则以及市场价格信息进行组价。
      • 组价时应包括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利润和风险费用。

      问题3解析: 事件三涉及合同价格调整。材料价差的调整通常按合同专用条款约定执行。常见做法是:

      • 确定风险范围:合同约定价格波动超过一定幅度(如±5%)时,对超出部分进行调整。
      • 调整方法:一般采用价格指数法或造价信息价格差额法。计算基数为合同约定的基准日价格与结算期价格之间的差额,再乘以风险幅度外的数量。

      此案例要求考生不仅知道概念,更要理解合同条款的应用,并能进行初步的计算和分析。

      核心考点归纳:

      • 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项目现金流分析、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的计算与评价。
      • 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方案比选、价值工程应用、网络计划技术与工期-成本优化。
      • 工程计量与计价:综合单价分析、工程量清单计价、竣工结算与决算的编制与审核。
      • 工程合同价款管理:工程变更、现场签证、工程索赔、价格调整、合同争议的处理。

      • 五、 备考策略与针对太原地区的特别注意事项

        针对太原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考生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应制定科学的备考策略。

        系统性学习与重点突破:应依据考试大纲,对四门课程进行系统性学习,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要识别自己的薄弱环节,如工程量计算、案例分析等,进行重点突破,通过大量练习真题和模拟题来提升熟练度。

        理论联系实际:造价工作实践性很强。考生应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案例相结合,加深理解。有条件的话,可以查阅一些真实的造价文件,了解其编制流程和内容组成。

        关注地方政策与定额:这是针对太原考生的关键点。山西省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管理站会发布本省的补充定额、计价规定、人工材料调整系数等重要文件。考生务必密切关注这些官方信息,因为在《交通运输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科目中,题目的背景和计价依据很可能基于山西省或太原市的具体规定。
        例如,了解山西省关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的特殊计价规则,或太原地区特定的材料信息价来源,都可能成为解题的关键。

        时间管理与应试技巧:考试时间紧张,尤其是案例分析科目。平时练习时就要注意控制答题时间。客观题部分要快速准确,为主观题留足时间。答题时,思路要清晰,计算步骤要完整,即使最终结果有误,清晰的过程也能获得部分分数。

        攻克太原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需要的是扎实的知识储备、熟练的实务技能、对地方政策的敏感度以及高效的应试策略。通过对真题例题的深入剖析和核心考点的系统把握,考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从而提升通过考试的信心和能力。备考过程虽具挑战,但亦是系统提升个人专业素养的宝贵机会,为今后在太原乃至更广阔范围内的交通运输造价领域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