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考试要点
因此,备考策略上,必须坚持“要点为纲,真题为镜”的原则,在系统梳理和夯实《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交通运输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等科目核心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研习和演练高质量真题,特别是案例分析题,锻炼解决复杂问题的实战能力,从而在考场上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一、 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整体架构与核心要点剖析
要有效备考,首先必须从宏观上把握考试的整体结构和内在逻辑。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通常设置四个科目,各科目侧重点不同,但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此科目是基础理论部分,内容涵盖工程造价管理基本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工程项目投融资等。其核心要点在于理解造价管理的宏观框架和基本原理,为后续的计价与案例分析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考点往往集中在合同法、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的应用,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项目融资模式,以及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内涵等。
- 《建设工程计价》:此科目是方法论的核心,详细阐述了工程造价的构成、计价依据、计价方法以及各阶段的计价工作。核心要点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构成(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和按造价形成划分)、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理解与应用、预算定额与概算定额的套用与换算、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合同价款的调整等。这一科目要求考生具备将定额、价格、工程量等要素有机结合的能力。
-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此科目是专业知识的体现,分为公路工程、水运工程、铁路工程、民航工程等多个专业方向,考生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一。以最普遍的公路工程为例,其核心要点在于掌握工程材料、工程构造、施工技术以及工程计量的规则。特别是计量规则,它与《建设工程计价》中的清单计价紧密相连,是准确计算工程造价的前提。考生需要熟悉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并能识读工程图纸。
- 《交通运输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此科目是前三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升华,是考试成败的关键。它通常以大型案例题的形式出现,综合考查考生在模拟的工程背景下,解决实际造价问题的能力。核心要点覆盖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设计方案比选与优化、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控制价与投标报价的编制、工程变更与合同价款调整、工程索赔处理、工程结算与决算等。该科目难度最大,要求考生不仅懂计算,更要懂管理、懂合同、懂现场。
备考时,切忌将四科割裂开来复习。
例如,《技术与计量》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是《计价》科目中清单编制和《案例分析》中具体算量的基础;《管理》科目中的合同与法律知识,是《案例分析》中处理索赔与价款争议的依据。建立起科目间的有机联系,是构建完整知识网络的关键。
二、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核心考点与真题例题解析
本部分以公路工程专业为例,深入剖析其高频考点,并辅以模拟真题例题进行解析,以帮助考生理解命题思路。
考点一:路基、路面工程计量规则
路基、路面工程是公路工程的主体,其计量规则是必考内容。重点在于区分不同清单子目对应的工程内容、计量单位以及是否包含损耗。
- 核心要点:
- 路基土石方工程:明确挖方、填方、利用方、借方、弃方的概念和计量规则。通常按设计断面方量以立方米计量,需注意天然密实方与压实方的换算。
- 路面基层/底基层:按设计图纸所示顶面面积乘以厚度以立方米计量,需注意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分别计量。
- 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面层:按设计图纸所示面积乘以厚度以立方米计量。特别注意透层、粘层、封层的计量,通常按平方米计量,其工程内容与面层有明确区分。
- 模拟真题例题:
【背景】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设计宽度为11.25m,长度为5km。面层结构为:上面层4cm厚SMA-13,中面层6cm厚AC-20,下面层8cm厚AC-25。图纸要求铺设透层油(石油沥青),并在各沥青层之间铺设粘层油。
【问题】请列出该路面工程涉及的主要清单项目,并说明其计量单位。
【解析】
-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SMA-13):按体积计量,单位“m³”。工程量为 11000m 11.25m 0.04m。
- 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0):按体积计量,单位“m³”。工程量为 11000m 11.25m 0.06m。
-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按体积计量,单位“m³”。工程量为 11000m 11.25m 0.08m。
- 透层油:按面积计量,单位“m²”。工程量为 11000m 11.25m(铺设在基层顶面)。
- 粘层油:按面积计量,单位“m²”。工程量为 11000m 11.25m 2(铺设在中面层顶面和下面层顶面,共两层)。
【考点延伸】此题考查对路面结构层次和清单计量规则的熟悉程度。易错点在于混淆各层的计量,或遗漏透层、粘层。在实际工程中,还需注意定额中已包含的损耗率,清单工程量一般为图纸净量。
考点二:桥涵工程计量规则
桥涵工程结构复杂,计量规则细致,是考试中的难点。
- 核心要点:
- 基础工程:桩基础按设计图示桩长(从桩顶到桩底)或不同桩径按体积计量;扩大基础、承台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量。需注意钻孔土质的划分、钢护筒的设置与拆除、桩基检测管等附属工程的计量规则。
- 混凝土与钢筋:现浇混凝土构件(墩、台、梁、板等)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实体积计量,不扣除钢筋、预埋件所占体积。钢筋工程按设计图示质量以吨计量,需计入搭接、损耗及定位钢筋的重量。
- 预应力钢材:按两端锚具间的理论长度乘以单位理论质量以吨计量,其工程内容包含波纹管、锚具、张拉、压浆等全部工作。
- 钢构件:按设计图示尺寸以质量计量,不扣除孔眼、切边、切肢的质量,焊条、铆钉、螺栓等不另增加质量。
- 模拟真题例题:
【背景】某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其一片中梁的设计图纸标明:梁长30m,混凝土设计方量为38.6m³,梁内普通钢筋总计5.2t,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1860MPa)的布置长度为30.5m(已考虑张拉工作长度),每米理论质量为1.101kg/m。
【问题】计算该片T梁的混凝土、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绞线的清单工程量。
【解析】
- 混凝土工程量:按设计图示体积,即为38.6 m³。
- 普通钢筋工程量:按设计图示质量,即为5.2 t。
- 预应力钢绞线工程量:工程量 = 布置长度 × 每米理论质量 = 30.5 m × 1.101 kg/m = 33.5805 kg。换算为吨:33.5805 kg / 1000 = 0.0336 t(保留小数点后四位)。
【考点延伸】此题直接考查基本计量规则。关键点在于理解预应力钢绞线的计量长度是“理论长度”,而非构件长度。更复杂的考题可能会结合钢筋型号、保护层厚度计算钢筋质量,或考查预应力体系相关附属工程的计量。
三、 《交通运输工程造价案例分析》高频题型与解题思路
《案例分析》是考试的“重头戏”,其题型综合性强,信息量大,要求考生具备快速提取关键信息、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型一:工程计量与计价综合题
此类题目通常给出一段工程背景、部分图纸或工程量计算数据,要求完成工程量计算、清单编制、综合单价分析或总价计算。
- 解题思路:
- 审题:仔细阅读背景材料,明确工程内容、结构类型、施工条件、计价依据(如采用哪版定额、哪期信息价)。
- 列项:根据背景描述和图纸,列出需要计算的所有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名称和计量单位。
- 计量:依据《技术与计量》科目的规则,准确计算各清单项目的工程量。计算过程要清晰,步骤要完整。
- 计价:根据《计价》科目知识,进行综合单价分析。通常步骤为:套用定额子目、计算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进行材料价差调整、计算管理费和利润、汇总得出综合单价。
- 汇总:将各清单项目的工程量乘以综合单价,汇总得出分部分项工程费,再依次计算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最终得出工程造价。
- 模拟真题例题(简化版):
【背景】某分离式立交桥需预制安装C50混凝土空心板梁100片,每片梁混凝土设计方量为12.5m³。施工企业采用自行预制、龙门吊装车的方案。已知相关定额信息(略),主要材料市场价:C50商品混凝土500元/m³,钢筋5000元/t。
【问题】试计算该“预制混凝土空心板梁”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列出计算过程,管理费费率按15%,利润率按7%计取,均以直接工程费为基数)。
【解析思路】:
- 清单项目:预制混凝土空心板梁,单位:m³。
- 综合单价组成分析:此清单项包含的工作内容有预制、养护、场内运输、安装等。
也是因为这些吧,需要套用多个定额子目进行组合。- 套用“预制C50混凝土空心板梁”定额,计算人工、材料(混凝土、钢筋等)、机械消耗。
- 套用“构件场内运输”定额。
- 套用“安装空心板梁”定额。
- 计算直接工程费:将上述定额子目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分别计算并汇总。材料费需进行价差调整(如定额中混凝土为现场搅拌基价,需替换为商品混凝土市场价)。
- 计算管理费和利润:管理费 = 直接工程费 × 15%;利润 = 直接工程费 × 7%。
- 计算综合单价:综合单价 = (直接工程费 + 管理费 + 利润) / 清单工程量(注意:此处的清单工程量是1m³,但定额套用的是完成1m³实体所需的全部费用)。
题型二:合同价款调整与工程索赔题
此类题目模拟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如工程变更、材料价格暴涨、业主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等,考查考生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和价款调整、索赔费用计算的能力。
- 解题思路:
- 定性分析:首先判断事件责任方是谁(业主、承包商、不可抗力)。这是能否索赔的前提。
- 索赔类型判断:判断是工期索赔、费用索赔,还是两者均可。费用索赔需进一步分析哪些费用可以索赔。
- 费用计算:根据合同约定和计价规范,计算可索赔的费用。通常包括:
- 人工费:停工窝工费、效率降低损失(需有证明)。
- 材料费:价差调整(如合同约定可调)、仓储保管费。
- 机械费:机械停滞台班费、租赁费。
- 管理费:现场管理费、总部管理费(通常按比例计算)。
- 利润:对于工程范围的变更,一般可以索赔利润;对于纯粹延误,通常不能索赔利润。
- 依据引用:在答案中简要引用合同条款或相关法规作为依据,增强说服力。
- 模拟真题例题(简化版):
【背景】某公路项目施工合同为单价合同。在路基施工期间,因业主未能按时提供施工场地,导致承包商的土方机械设备(挖掘机、自卸汽车)停滞10天。已知机械设备为租赁,租赁合同明确约定了停滞期间的租赁费用。承包商的人员也发生窝工。
【问题】承包商可提出哪些索赔?请计算索赔费用(需列出计算式)。
【解析思路】:
- 定性:责任方为业主。
- 索赔类型:可提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
- 费用计算:
- 机械停滞费:根据租赁合同,计算10天内所有停滞机械的租赁费总和。这是最主要的索赔费用。
- 人工窝工费:计算窝工工人的工资,通常按合同约定的人工单价或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 管理费:可索赔现场管理费增加部分,可按直接索赔费用的一定比例计算,或按投标报价中的费率测算。
- 利润:纯延误,一般不能索赔利润。
- 依据:可引用《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或合同通用条款中关于业主提供施工场地责任和承包人索赔程序的条款。
四、 备考策略与应试技巧
掌握了核心考点和解题方法,还需要科学的备考策略和临场技巧,才能将知识储备转化为考试分数。
备考策略
- 制定科学计划,循序渐进:备考周期长,内容多,必须制定详细到周或日的学习计划。建议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系统学习教材,理解概念)、强化阶段(分章节练习,攻克重点难点)、冲刺阶段(做真题套卷,模拟考试环境)。
- 教材与规范为主,辅导书为辅:官方指定的考试用书和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如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公路工程预算定额)是出题的根本依据。任何辅导资料都不能替代对教材和规范的深入学习。
- 勤动笔,重计算:造价考试计算量大,尤其是《案例分析》。绝不能只看不练。对于每一道计算题,都要亲手在草稿纸上完成整个过程,训练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 建立错题本,定期复盘:将练习和模拟考试中做错的题目、易混淆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定期回顾,查漏补缺,避免在同一问题上反复犯错。
- 关注政策动态:工程造价领域的政策、法规、定额标准等时有更新,备考期间需留意相关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避免因知识陈旧而失分。
应试技巧
- 合理分配时间:《案例分析》考试时间紧张,拿到试卷后先快速浏览全部题目,估算每道题所需时间,先做有把握、分值高的题目,保证“稳拿分”。
- 审题务必仔细:案例题的背景信息中往往隐藏着关键条件和陷阱(如单位换算、特殊说明)。用笔圈出关键词,如“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设计变更”等,避免理解偏差。
- 计算步骤清晰:阅卷是分步给分的。即使最终结果错误,清晰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计算步骤也能获得部分分数。
因此,计算过程要书写工整,步骤分明。 - 善用考试工具:允许携带无声无文本编辑功能的计算器,考前务必熟悉其操作。多准备几只笔和备用电池。
- 保持良好心态:考试遇到难题是正常的,不要慌张,暂时跳过,完成其他题目后再回头思考。保持冷静和自信是正常乃至超常发挥的保障。
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一场艰苦的马拉松,而非短暂的冲刺。对于益阳乃至全国的考生而言,成功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科学有效的方法以及对知识体系深入透彻的理解。通过系统梳理造价考试要点,并结合高质量的真题例题进行反复锤炼,不断巩固理论,提升实战能力,最终定能攻克这座职业高峰,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