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一级造价师真题
例如,在《技术与计量》科目中,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构造与施工技术是高频考点;而在《案例分析》这一难度最高、综合性最强的科目中,则倾向于将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乃至全过程造价咨询等业务场景融入具体案例,考查考生在复杂条件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处理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价款调整、工程变更与索赔等核心实务问题时的精准性与规范性。
因此,对“白城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进行深度解析,远不止于知道正确答案,更在于梳理出题思路,归纳解题方法与技巧,识别常见陷阱,并最终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成有机的知识体系。本篇文章将围绕这一核心,通过模拟典型真题例题,深入剖析其对应的考点、解题思路及备考策略,旨在为考生提供一份系统、实用的复习指南,助力考生在备考道路上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一、 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概述与白城地区备考要点
一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是我国工程造价领域的最高级别职业资格认证,其下设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方向,主要面向公路、水运、铁路、机场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工作。考试设四个科目,成绩实行四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
对于白城地区的考生而言,备考时需结合本地区交通建设的特点。白城地处吉林西部,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公路网络(特别是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的建设与养护、以及可能的区域性水运项目(如松花江相关航道工程)往往是造价工作的重点领域。
因此,在复习《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时,应对公路工程(尤其是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的相关技术规范和计量规则给予更多关注。
于此同时呢,东北地区的季节性施工特点、材料价格波动规律等,也可能在《建设工程计价》和《案例分析》中有所体现,需要考生在理解全国通用规范的基础上,具备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能力。
备考的核心策略应是“以真题为导向,以教材为基础,以规范为准绳”。真题揭示了“考什么”,教材提供了“学什么”,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等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则明确了“怎么算”和“怎么答”。三者结合,方能构建坚实的知识框架。
二、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核心考点与真题例题解析
该科目是基础理论科目,涉及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工程项目投融资等内容。考点分布广泛,但重点突出。
核心考点归纳:
- 工程造价管理基本制度: 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工程造价咨询管理、工程造价构成。
- 相关法律法规: 《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中与工程造价相关的条款。
- 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融资模式(如BOT、PPP)、项目组织模式、工程项目的计划与控制。
- 工程经济: 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现值、终值、年值)、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不确定性分析。
- 工程项目投融资: 项目资本金制度、项目资金筹措方式、项目融资特点。
真题例题模拟与解析:
例题1: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建设项目总投资是指项目建设和投入运营所需要的全部投资
B. 固定资产投资就是指建设投资
C. 建设投资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
D. 流动资产投资仅指铺底流动资金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对工程项目总投资构成的精确理解。工程项目总投资由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两部分组成。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建设期利息。建设投资又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流动资产投资则包括生产经营项目所需的全部流动资金,而铺底流动资金仅是其中的一部分(通常为30%)。
解题思路: 逐项分析。A选项表述最完整准确。B选项错误,固定资产投资包含建设投资和建设期利息。C选项正确,但这是建设投资的构成,不是总投资的构成,题干问的是“总投资”,故C不全面。D选项错误,流动资产投资包括全部流动资金。
因此,正确答案为A。此题要求考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清晰界定。
例题2: 某交通工程项目,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估算静态投资。已知已建类似项目投资额为5000万元,生产能力为年运量100万吨,而拟建项目生产能力为年运量150万吨。若生产能力指数取0.8,综合调整系数为1.1,则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估算额为( )万元。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工程经济中投资估算的常用方法——生产能力指数法。其公式为:C2 = C1 (Q2/Q1)^x f。其中,C1为已建项目投资额,Q1为其生产能力;C2为拟建项目投资额,Q2为其生产能力;x为生产能力指数;f为综合调整系数。
解题思路: 直接代入公式计算。C2 = 5000 (150/100)^0.8 1.1。首先计算(150/100)=1.5,然后计算1.5^0.8(可使用计算器,约等于1.383),则C2 = 5000 1.383 1.1 = 5000 1.5213 = 7606.5万元。故答案约为7607万元。此题关键在准确记忆公式并正确计算指数。
三、 《建设工程计价》核心考点与真题例题解析
该科目侧重于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及依据,是《案例分析》科目的计算基础。内容涵盖建设项目全过程各阶段的造价文件编制。
核心考点归纳:
- 工程计价原理与依据: 工程定额体系(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建设项目各阶段造价编制: 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与审查。
- 工程量清单计价: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招标控制价与投标报价的确定、合同价款的约定。
- 施工阶段计价与控制: 工程计量、合同价款调整(物价变化、工程变更、索赔等)、工程结算与决算。
真题例题模拟与解析:
例题3: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关于招标控制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国有资金投资的建设工程招标,必须编制招标控制价
B. 招标控制价应在招标文件中公布,且不应上调或下浮
C. 投标人的投标报价高于招标控制价的,其投标应被否决
D. 招标控制价应由具有编制能力的招标人或受其委托的工程造价咨询人编制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对招标控制价相关规定的熟悉程度。招标控制价是招标人根据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计价依据和办法,以及拟定的招标文件和招标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的招标工程的最高投标限价。
解题思路: 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及相关规定,A、B、C、D四个选项的描述看似都正确,需要仔细甄别。其中,B选项“不应上调或下浮”是准确的规定。但A选项存在细微陷阱:规范规定“国有资金投资的建筑工程招标应当编制招标控制价”,但并非“必须”,二者在法律用语上有强制性程度的差异,“应当”是原则性要求,但存在例外情况(如涉及国家安全、秘密等可不招标),而“必须”是绝对强制。在考试中,常将“应当”偷换为“必须”来设置陷阱。
因此,错误的说法是A。此题要求考生对规范条文表述的准确性有高度敏感。
例题4: 某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合同约定采用价格指数调整价格差额。已知承包人投标报价中某种钢材的单价为4500元/吨,权重固定系数为0.2。在工程实施期间,该钢材的结算当期价格指数为110,基准日期价格指数为100。则当期工程价款中,该钢材因价格波动需调整的差额为( )元/吨。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施工阶段合同价款调整中的价格指数调整法(又称调值公式法)。其基本公式涉及可调部分和固定部分,对于单一材料,简化公式可表示为:调整差额 = P0 [A + (B Ft / F0) - 1]。其中,P0为原单价,A为不调部分的权重(固定系数),B为可调部分的权重(=1-A),Ft为当期价格指数,F0为基期价格指数。
解题思路: 本题中,A(固定系数)=0.2,则B(可调系数)=1-0.2=0.8。P0=4500元/吨,Ft=110,F0=100。代入公式:调整差额 = 4500 [0.2 + (0.8 110 / 100) - 1] = 4500 [0.2 + 0.88 - 1] = 4500 0.08 = 360元/吨。
因此,每吨钢材应调整增加360元。此题核心是理解和应用调值公式。
四、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核心考点与真题例题解析
该科目专业性强,分为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两个方向,考生需根据自身情况选考其一。内容涉及工程地质、工程材料、工程施工技术、工程计量等。
核心考点归纳(以公路工程为主):
-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不良地质问题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及处治措施。
- 工程材料: 沥青、水泥、钢筋、外加剂等材料的性能与适用条件。
- 工程施工技术: 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方法与技术要求。
- 工程计量: 依据《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等,准确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
真题例题模拟与解析:
例题5: 关于公路隧道工程开挖方法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断面法适用于围岩稳定性差的隧道施工
B. 台阶法适用于跨度较小的隧道,开挖面积小,速度快
C.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适用于对地表沉降有严格控制的隧道施工
D. 中隔壁法(CD法)适用于双线或多线隧道的大断面开挖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隧道开挖方法的适用条件,是技术与计量科目的常考点。
解题思路: A选项错误,全断面法适用于围岩稳定、完整性好的Ⅰ~Ⅲ级围岩,对稳定性差的围岩不适用。B选项错误,台阶法确实适用于跨度较小的隧道,但其开挖面积相对较大,速度不如全断面法快。C选项正确,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能及时支护,控制围岩变形,有效减少地表沉降。D选项错误,中隔壁法(CD法)主要用于单线隧道大断面或软弱围岩条件,并非专用于多线隧道。正确答案为C。此题需要对各种工法的原理和优缺点有深刻理解。
例题6: 根据《公路工程预算定额》,挖掘机挖装普通土,自卸汽车运输,运距为5km。已知定额基价为XXX元/1000m³(此处为模拟,实际考试有具体数值),当时当地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与定额基期价格不同,需要进行调整。已知人工单价调整系数为1.2,柴油价格调整系数为1.15,其他不变。试计算调整后的定额基价。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定额基价调整的计算。定额基价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之和构成。当工料机市场价格变化时,需按各地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信息价或调整系数进行调整。
解题思路: 需从定额附录或基价表中查出该定额子目下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的原始金额(或各自所占权重)。然后,用各自费用乘以相应的调整系数,得到调整后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将调整后的三项费用相加,即为调整后的定额基价。公式可表示为:调整后基价 = (人工费×人工调整系数) + (材料费×材料调整系数) + (机械费×机械调整系数)。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定额的构成和调整方法,而非具体数值计算。
五、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工程)》核心考点与真题例题解析
该科目是综合应用科目,难度最大,通常以大型案例题的形式出现,综合考查前三科的知识以及在具体工程背景下的应用能力。
核心考点归纳:
- 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 基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数据,进行项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设计、财务分析(盈利能力、偿债能力)。
- 设计、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运用价值工程、生命周期成本等理论,对多个技术方案进行比选和优化。
- 工程计量与计价: 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计算规则,准确计算工程量,并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或投标报价。
- 工程合同价款管理: 处理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物价波动、工程索赔等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问题,编制工程结算文件。
真题例题模拟与解析(综合案例题框架):
背景材料: 某地区拟新建一条一级公路,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施工单位。现提供该项目的部分设计图纸、招标工程量清单、施工合同专用条款(涉及价款调整的约定)、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若干事件(如设计变更、异常恶劣天气、业主提供的材料延迟等)记录。
问题1: 根据给定的设计图纸(如路基横断面图、桥梁结构图),计算指定分部分项工程的清单工程量(例如,路基土石方工程量、桥梁桩基长度、沥青混凝土路面面积等)。
考点解析与思路: 此问题直接考查工程计量能力。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解题时,需仔细识图,正确选择计算公式,按规则分清哪些需要计量、哪些包含在相应单价中不予单独计量。计算过程要清晰,步骤完整。
问题2: 针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项重大设计变更(如桥梁结构形式改变),作为造价工程师,应如何确定此项变更的价款?
考点解析与思路: 此问题考查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原则。应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或项目专用合同条款。通常处理顺序是:① 如果合同中有相同或类似项目的单价,参照执行;② 如果没有,可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单价,报发包人确认;③ 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时,可按成本加利润的原则由监理或造价工程师确定。答题时需写出确定流程和依据。
问题3: 施工期间,因业主原因导致某种主要材料供应延迟,造成承包人部分关键工作停工10天,并发生了人员窝工和机械闲置。承包人据此提出费用和工期索赔。试审核该索赔是否成立?如成立,费用和工期各应补偿多少?
考点解析与思路: 此问题是典型的工程索赔分析题。解题步骤通常为:① 判定责任方:业主原因,故责任在业主,索赔成立。② 费用索赔计算:区分工期延误的性质(本题为停工,非工作效率降低)。计算人工窝工费(按窝工单价计算,而非计日工单价)、机械闲置费(按折旧费或租赁费计算)、管理费等。需注意,利润通常不在停工索赔范围内。③ 工期索赔:停工10天如位于关键线路上,则工期顺延10天;如位于非关键线路,需判断总时差是否被超过。答题需逻辑清晰,计算有据。
问题4: 项目竣工后,根据施工合同、竣工图纸、设计变更单、现场签证单、工程索赔报告等所有资料,编制该项目的竣工结算总价。
考点解析与思路: 此问题考查竣工结算的综合能力。竣工结算价 = 合同价 + 施工过程中合同价款调整额(包括工程变更、物价调整、索赔、现场签证等各项增减值) - 业主已支付工程款 - 质量保证金等。答题时需要将背景材料中给出的所有价款调整事项进行归类汇总,正负抵消后,最终得出结算总价。这要求考生对造价形成的全过程有全局观。
六、 备考策略与答题技巧总结
通过对各科目核心考点和真题例题的剖析,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备考策略与答题技巧:
- 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遵循“先基础,后专业,再综合”的顺序。先攻克《造价管理》和《工程计价》这两门基础科目,再深入《技术与计量》,最后集中火力进行《案例分析》的综合训练。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四门科目在滚动周期内通过。
- 深度研读真题,举一反三: 不要满足于知道答案,要分析每个选项对或错的原因,归纳同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将真题涉及的知识点回溯到教材和规范原文,进行扩展学习。
- 构建知识网络,强化记忆: 造价考试知识点零碎,需要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对比表格等方式,将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化、网络化。对于重要的计算公式、计量规则、法律法规条文,需要反复记忆,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
- 重视《案例分析》的实战演练: 该科目光看不练是无效的。必须动手计算,完整地写出解题步骤。平时练习时就要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条理清晰,计算准确,这不仅能提高答题速度,也能在步骤分上争取优势。
- 关注行业动态与地方特色: 对于白城等特定地区的考生,适当关注吉林省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管理的最新政策、定额标准的更新、地方材料信息价格等,有助于在《案例分析》中更好地结合实际。
- 掌握考场答题技巧: 客观题部分,善用排除法、比较法;主观题部分,先易后难,踩点得分,即使不会完全解答,也要写出相关的公式、原理或步骤,争取部分分数。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所有题目都有时间作答。
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一场对知识、能力、毅力的综合考验。成功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科学有效的方法以及对真题规律的深刻把握。希望本文对“白城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探讨,能为各位考生的备考之路点亮一盏明灯,助大家最终顺利通关,成就职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