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造价考试真题
安徽一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本地区造价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重要环节,其真题不仅反映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更是考生备考的核心指引。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深入剖析,可以清晰地把握考试的重点、难点和命题趋势。安装工程涉及专业广泛,包括给排水、消防、暖通空调、电气、智能化、工业管道等多个系统,其造价计算与管理具有综合性强、规则细致、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真题通常涵盖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计量与计价规范、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结算与成本控制等多个核心模块,要求考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拥有灵活应用规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对真题例题和考点进行系统解析,对于考生理解考试方向、掌握答题技巧、提升应试能力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深入研习真题,有助于考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精准定位复习重点,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安徽一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是评估专业人员是否具备独立承担安装工程造价咨询与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考试内容紧密结合安徽省地方实际和行业最新发展,侧重于考查考生对安装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下面将通过典型例题与考点解析的方式,对考试的核心内容进行系统阐述。
一、 安装工程造价的构成与计算
安装工程费用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构成。这是考试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考点,任何计算题都基于此框架。
例题1:某办公楼消防喷淋系统安装工程,已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850万元,其中人工费为180万元;措施项目费按分部分项工程费的10%计取(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按分部分项工程费的5%计取);其他项目费为50万元;规费以人工费为基数,费率为25%;增值税税率为9%。试计算该项目的总造价。
考点解析:
- 本题核心考查建安工程费用的完整计算流程。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各项费用的计取基数和费率。
- 计算步骤:
- 分部分项工程费:已知为850万元。
- 措施项目费:850 × 10% = 85万元(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为850 × 5% = 42.5万元,此为不可竞争费用)。
- 其他项目费:已知为50万元。
- 规费:以人工费为基数,180 × 25% = 45万元。
- 税前造价 = 分部分项工程费 + 措施项目费 + 其他项目费 + 规费 = 850 + 85 + 50 + 45 = 1030万元。
- 税金 = 税前造价 × 税率 = 1030 × 9% = 92.7万元。
- 总造价 = 税前造价 + 税金 = 1030 + 92.7 = 1122.7万元。
- 易错点:规费的计取基数通常是人工费,而非整个分部分项工程费;税金的计算基数是税前造价(即前四项费用之和)。混淆基数是常见的失分原因。
二、 工程量清单编制与计价
此部分重点考查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及相应安装工程计量规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尤其是项目特征描述和工程量计算规则。
例题2:某车间需要安装动照合一配电箱(落地式),尺寸为1000×2000×600(宽×高×厚),箱内已安装成套厂家提供的断路器、互感器等元件。请根据清单计价规范,列出该项目可能对应的清单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描述及计量单位。
考点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安装工程清单项目的核心在于准确的项目特征描述,它直接决定了综合单价的组成。
- 参考答案:
- 项目编码:030404017001(参考编码,实际考试需根据规范确定)
- 项目名称:配电箱安装
- 项目特征描述:
- 名称:动力照明配电箱
- 型号:定制,尺寸1000×2000×600
- 安装方式:落地式
- 配置要求:箱内含成套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等电器元件
- 基础型钢制作、安装要求
- 接地要求
- 计量单位:台
- 关键点:项目特征必须描述详尽,包括本体安装、基础、接地、调试等所有影响报价的内容。不能简单地只写“配电箱安装一台”。
除了这些以外呢,要区分“安装”与“设备”本身的价值,本题中箱内元件属于设备费,应单独列入设备购置费,而不包含在安装费的清单综合单价中。
三、 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计量与计价
该专业工程是考试中的常客,其管道、阀门、卫生器具、采暖设备等的计量规则是考查重点。
例题3:某住宅卫生间给水管道设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DN25的管道沿墙暗敷,设计图示长度为15.6米。试计算其清单工程量,并说明在组价时需要考虑哪些主要工作内容。
考点解析:
- 本题考查管道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和综合单价的内涵。安装管道工程量按设计图示管道中心线长度以“米”计算,不扣除阀门、管件所占长度。
- 清单工程量:即为设计图示长度15.6米。
- 组价时需考虑的工作内容(综合单价包含):
- 管道本体安装(包括切管、热熔连接等)
- 管道支架的制作与安装(暗敷墙内需考虑固定卡等)
- 预留孔洞、打洞、凿槽与恢复
- 压力试验与消毒冲洗
- 管道暗敷所需的刨沟、填补工作
- 深度考点:考生需理解,清单工程量是“净量”,而投标人组价时需根据施工方案和经验,考虑施工损耗、管件数量(如直接头、弯头、三通等)以及上述全部工作内容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最终报出一个综合的“元/米”单价。混淆“工程量”与“消耗量”是常见错误。
四、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
电气工程系统复杂,从变配电到照明、动力、防雷接地,考点分散且细致。
例题4:某工程电缆设计为YJV22-4×35+1×16,穿DN80钢管保护埋地敷设,图示长度为100米。已知电缆终端头为2个。试计算:(1)电缆敷设的清单工程量;(2)电缆头制作的清单工程量。
考点解析:
- 本题精准考查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电缆工程的计量规则。电缆敷设和电缆头制作是两个不同的清单项目。
- (1)电缆敷设清单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长度计算(含预留及附加长度)。根据规范,电力电缆敷设的清单工程量除图示长度外,还需计入电缆进入建筑物、电缆沟、配电箱等处的预留长度。假设根据规范计算预留长度共为3.5米,则清单工程量为100 + 3.5 = 103.5米。计量单位:米。
- (2)电缆头制作清单工程量: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计量单位:个。本题中,一根电缆有两个头,故工程量为2个。
- 重要提示:电缆敷设的“预留长度”是计入工程量的,而波形敷设增加长度、弛度增加长度等“附加长度”也已包含在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中。但组价时,电缆的“施工损耗量”不体现在工程量中,而是包含在综合单价的材料消耗量里。必须严格区分清单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和企业报价的消耗量计算规则。
五、 通风空调工程计量与计价
通风空调系统风管、部件、设备的计算规则复杂,是考试中的难点之一。
例题5:某矩形风管(镀锌薄钢板咬口连接)设计尺寸为800mm×320mm,中心线长度为25米。风管上有800×320的90度弯头4个,三通1个。试计算该段风管的制作安装清单工程量。
考点解析:
- 本题考查通风管道工程量的计算规则。风管按设计图示以展开面积计算,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不扣除检查孔、测定孔、送风口、吸风口等所占面积。
- 计算过程:
- 风管断面周长 = (0.8 + 0.32) × 2 = 2.24米
- 风管展开面积 = 断面周长 × 中心线长度 = 2.24 × 25 = 56平方米
- 关键点:风管长度按设计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弯头、三通、变径管)所占的长度。这些管件本身的展开面积已经隐含在直管段的工程量计算中(通过延长中心线的方式),因此本题中的弯头和三通不需要单独计算工程量(除非是某些特殊部件如阀门、消声器等按“个”计算)。很多考生会误将管件单独列出计算,导致重复计价。
六、 合同管理与工程结算
此部分偏向于理论、法规和案例分析,考查考生运用合同知识解决造价争议的能力。
例题6:某安装工程施工合同采用单价合同。投标时,某项清单的综合单价为500元/个,工程量为100个。实际施工时,发包人书面指令增加了相同项目50个。施工期间,该项目的综合单价要素(如人工费)上涨超过合同约定的调价范围。施工单位就新增的50个提出两项要求:1.按500元/个结算;2.对500元/个的单价进行价差调整。请问施工单位的要求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考点解析:
- 本题综合考查单价合同的计量计价原则、工程变更的估价原则以及价格调整条款的应用。
- 解析:
- 对于要求1:合理。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因工程变更引起已标价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量增加的,其增加部分的工程量综合单价,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应执行原有的综合单价(即500元/个)。
- 对于要求2:不合理。价格调整(价差调整)通常是针对某一时间周期内完成的全部工程量,或基于合同约定的调价公式进行计算。对于变更项目,其单价首先应遵循合同约定的变更估价原则(即沿用投标单价)。该500元/单价是投标时的基准价格,后续的价差调整是基于这个基准价格,对整个项目(包括原100个和新增50个)在施工期间因价格波动进行的整体调整,而不是单独对新增部分的单价进行调整。施工单位不能就变更部分单独要求调整其基准单价。
- 核心要点:考生需清晰区分“变更估价”和“价格调整”两个不同的概念。变更估价解决的是“新增或减少的工程量按什么单价算”的问题;而价格调整解决的是“由于市场波动,已定单价中的要素价格发生变化如何补偿”的问题。两者适用的规则和计算方式完全不同。
七、 成本计划与控制
此考点要求考生具备动态成本管理的思维,能够进行赢得值(挣值)分析等定量计算。
例题7:某安装工程项目计划完成工作量预算费用(BCWS)为1200万元,已完工作量预算费用(BCWP)为1000万元,已完工作量实际费用(ACWP)为1100万元。试计算该项目的费用偏差(CV)和进度偏差(SV),并分析项目目前的费用和进度状况。
考点解析:
- 本题是成本控制中赢得值分析法的直接应用,是高频考点。必须牢记三个基本参数和两个偏差公式。
- 计算:
- 费用偏差 CV = BCWP - ACWP = 1000 - 1100 = -100万元
- 进度偏差 SV = BCWP - BCWS = 1000 - 1200 = -200万元
- 分析:
- CV = -100万元 < 0,表示项目费用超支(实际花费高于预算价值)。
- SV = -200万元 < 0,表示项目进度延误(实际完成工作量低于计划完成工作量)。
- 记忆技巧:CV和SV均用BCWP减另一个参数。结果大于0为好(节支、提前),小于0为差(超支、延误)。考生需理解BCWP(赢得值)是核心比较基准,它衡量的是“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值多少钱(按预算算)”,然后用这个价值去和“实际花了多少钱(ACWP)”比,看出成本绩效;去和“计划完成的工作量值多少钱(BCWS)”比,看出进度绩效。
通过对安徽一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多个核心领域的真题例题与考点进行深度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考试不仅要求考生记忆规范和公式,更注重对造价管理原理的理解和在复杂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能力。复习备考时,应坚持以真题为导向,深入理解每道题背后的知识点、考核意图和易错陷阱,做到举一反三。
于此同时呢,要密切关注安徽省最新的计价依据和政策法规变化,将理论知识与本地区的实践要求相结合。系统性的知识框架、精准的计算能力、清晰的逻辑分析以及严谨的专业表述,是成功通过这项考试不可或缺的要素。持续的练习、总结和反思,是攻克难关、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