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工程造价真题例题
“安装工程造价真题例题”是备考郑州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过程中极具价值的核心复习资料。这些真题不仅是检验考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试金石,更是洞察考试命题规律、把握核心考点的关键窗口。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深入剖析,考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考试对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要求,明确复习的主攻方向。真题所考察的,绝非简单的概念记忆,而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案例紧密结合的应用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对相关规范标准的深刻理解。
具体到“郑州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其真题例题通常紧密围绕河南省及郑州市的工程建设特点、地方性计价依据和相关政策法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考点解析则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能够帮助考生拨开迷雾,理解题目背后的考核意图、解题思路以及常见的答题陷阱。有效的真题练习,不仅仅是做出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通过解析,掌握一类题型的通用解法,做到举一反三。
例如,一道关于通风空调系统工程量计算的题目,其考点可能同时涉及清单计价规范、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套用以及材料价格调整等多个层面,需要考生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因此,系统性地研究真题例题并进行深入的考点解析,是提升应试能力、顺利通过考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安装工程造价核心知识体系与考试重点
安装工程造价涉及的专业领域广泛,通常包括给排水、消防、采暖、通风空调、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等。在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中,其知识体系主要构建在以下几个支柱之上:
-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包括工程造价构成、计价依据、计价模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等基本概念。
- 安装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能够准确识读各类安装工程施工图纸,理解各系统的构成、主要设备材料以及施工流程和方法,这是准确计算工程量的前提。
- 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熟练掌握《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各专业工程消耗量定额中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做到计算准确、不重不漏。
- 安装工程计价:包括定额套用与调整、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确定、费用项目构成及计算、工程量清单编制与投标报价等。
- 相关法律法规与合同管理:了解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以及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规定。
郑州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的重点,正是对这些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考察。考生需要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解决实际的工程造价问题。
真题例题类型一:给排水、消防工程造价计算
这类题目是考试中的常客,主要考察对给水、排水、消防水系统工程量计算和计价的掌握程度。
例题示例:
某办公楼给排水施工图显示,De25的PP-R给水管(热熔连接)明敷长度为45米,De50的UPVC排水管(粘接连接)埋地敷设长度为28米。已知De25 PP-R管定额单价为XX元/米,De50 UPVC排水管定额单价为YY元/米,相关安装费定额基价分别为A元/米和B元/米。根据河南省现行计价规定,试计算该部分管道的主材费和安装工程直接费(不考虑未计价材料损耗率及价差调整)。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1:管道工程量计算。此题直接给出了管道长度,简化了工程量计算过程。但在更复杂的题目中,可能需要考生根据平面图、系统图自行计算水平长度和垂直长度。关键是要区分不同材质、不同连接方式、不同敷设方式(明装/暗装/埋地)的管道,因为它们可能对应不同的定额子目。
- 核心考点2:费用构成与计算。题目要求计算主材费和安装工程直接费。主材费 = 图纸工程量 × 主材定额单价。安装工程直接费 = 工程量 × 安装费定额基价。这里需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如果要求计算的是“分部分项工程费”,则还需要考虑管理费、利润等。此题明确限定了计算范围,考察的是对费用构成基本概念的理解。
- 核心考点3:定额应用。考生必须能够根据管道材质、公称直径(或外径)、连接方式准确套用相应的定额子目。PP-R管热熔连接和UPVC管粘接连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定额。
- 易错点:忽略敷设方式对定额的影响(虽然此题未涉及),以及未看清题目要求计算的费用范围,盲目加入管理费、利润等。
真题例题类型二:建筑电气照明工程造价计算
电气照明工程是安装工程的另一个重点,考点密集,计算相对繁琐。
例题示例:
某车间电气照明工程,图纸显示需安装20套工厂灯(吸顶式),每套灯具安装高度为4米。配电箱至各灯具采用BV-2.5mm²导线穿PVC20管沿顶板暗敷设,经计算导线总长度为350米(已考虑预留、弯曲系数)。已知工厂灯每套价格为150元,BV-2.5mm²导线每米价格为X元,PVC20管每米价格为Y元。根据定额规定,照明灯具安装定额基价为Z元/套(已包含超高费),配管定额基价为P元/米,管内穿线定额基价为Q元/米(针对2.5mm²导线)。试计算:
- 灯具安装工程直接费;
- 配管、穿线工程直接费。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1:照明灯具安装。此题的关键在于“安装高度为4米”。根据定额规定,当灯具安装高度超过一定限度(如5米,具体需参照当地定额)时,需要计算超高增加费。但题目明确说明定额基价“已包含超高费”,这意味着考生无需再单独计算,直接使用给定的基价即可。这考察了对定额说明的阅读理解能力。
- 核心考点2:配管与穿线工程量关系。电线管(PVC管)的长度和管内穿线的长度是不同的概念。穿线长度通常大于配管长度,因为一根管内可能穿多根导线,且导线在接线盒、开关盒、灯具处有预留。题目中已明确给出“导线总长度为350米(已考虑预留、弯曲系数)”,这大大简化了计算。但在更复杂的题目中,可能需要考生根据图纸自行计算穿线长度。公式一般为:穿线长度 = (配管长度 + 预留长度)× 导线根数。
- 核心考点3:分项计算与汇总。题目要求分别计算灯具安装和配管穿线的直接费,这要求考生能够清晰地将一个单位工程分解为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并分别套价计算。最后再汇总(虽然此题未要求汇总)。
- 易错点:未能正确处理超高费问题;混淆配管长度和穿线长度;在计算主材费时,忽略了灯具、导线、线管均属于未计价材料,需要单独计算其费用。
真题例题类型三:通风空调工程设备与管道计价
通风空调系统相对复杂,涉及风管、部件、设备的制作安装与保温,综合性强。
例题示例:
某酒店走廊需安装一套矩形镀锌薄钢板风管(δ=1.2mm,咬口连接),风管尺寸为800mm×320mm。施工图标注风管中心线长度为25米。风管系统中包含一个碳钢调节阀(周长2000mm以内)。已知风管制作安装定额基价为A元/10m²,调节阀安装定额基价为B元/个,风管主材损耗率为13.8%。试计算:
- 该段风管的制作安装工程量(面积);
- 风管制作安装的直接工程费(仅计算定额基价部分,暂不计主材费);
- 调节阀安装的直接工程费。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1:风管工程量计算。通风管道工程量按展开面积计算,不扣除检查孔、测定孔、送风口、吸风口等所占面积。计算公式为:F = πDL(圆管)或 F = 2×(A+B)×L(矩形管,A、B为边长)。此题中,F = 2 × (0.8 + 0.32) × 25 = 56平方米。这是通风空调工程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计算。
- 核心考点2:风管规格与定额套用。定额中风管的制作安装通常按板材厚度、形状(圆形/矩形)、直径或周长范围、连接方式等划分子目。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镀锌薄钢板”、“δ=1.2mm”、“矩形”、“咬口连接”等关键信息,准确判断应套用的定额子目。风管的周长计算为2×(0.8+0.32)=2.24米,属于“周长2000mm以上”的子目(注意单位换算)。
- 核心考点3:部件安装。风管系统中的阀门、风口、消声器等部件需单独计算工程量并套用相应安装定额。其工程量计算单位可能是“个”、“组”或“100kg”等。此题中的调节阀以“个”为单位计算。
- 易错点:风管面积计算错误,例如误用风管断面面积而非展开面积;忽略风管规格(周长或直径)对定额子目的影响;将部件安装费与风管制作安装费混淆。
真题例题类型四:工程量清单编制与综合单价组价
这是考核考生综合能力的高阶题型,要求考生具备从工程量计算到完整报价的能力。
例题示例:
根据提供的某公寓卫生间的给排水施工图(简图),编制“De40 PP-R给水管(热熔连接)”这一清单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已知条件:图纸量得管道长度为15米。当地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中,该子目定额单位为“10米”,定额基价为285元(其中:人工费120元,材料费150元,机械费15元)。De40 PP-R管市场信息价为18元/米,管理费费率按人工费的20%计取,利润费率按人工费的15%计取(均以定额基价为计算基础),不考虑风险费用。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1:清单工程量与定额工程量的转换。清单工程量是按图示尺寸计算的有效长度,为15米。而套用定额时,定额单位是“10米”,因此定额工程量为15/10 = 1.5(10米)。这是组价的第一步,也是最容易出错的一步。
- 核心考点2:综合单价的构成与计算。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机械费 + 管理费 + 利润)/ 清单工程量。
- 计算定额总价:人工费=120元/10m × 1.5(10m)=180元;材料费=150元/10m × 1.5(10m)=225元(注意,此材料费是安装辅材费,不含PP-R管主材费);机械费=15元/10m × 1.5(10m)=22.5元。
- 计算主材费:主材费 = 主材消耗量 × 主材单价。主材消耗量 = 清单工程量 × (1+损耗率)。若题目未给损耗率,通常定额中已包含,可认为定额材料费中的主材量为定额工程量。此处主材费 = 15米 × 18元/米 = 270元。需要将主材费加入到材料费中。
- 计算管理费和利润:管理费 = 定额人工费 × 费率 = 180元 × 20% = 36元;利润 = 定额人工费 × 费率 = 180元 × 15% = 27元。
- 计算合价:合价 = 180 + (225+270) + 22.5 + 36 + 27 = 760.5元。
- 计算综合单价:综合单价 = 760.5元 / 15米 = 50.7元/米。
- 核心考点3:区分计价材料与未计价材料。定额基价中的材料费通常只包括辅助材料(如胶水、锯条等)的费用。管道、阀门、灯具、电线等主要材料(未计价材料)的费用需要根据图纸工程量和市场价单独计算后加入综合单价。这是清单组价的核心难点之一。
- 易错点:清单工程量与定额工程量混淆;遗漏未计价材料费;管理费、利润的计算基数用错(此题明确以“人工费”为基数,部分地区可能以“人工费+机械费”或直接费为基数);计算过程单位不统一。
真题例题类型五:工程价款调整与结算
此类题目考察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工程量变化、价格波动、工程变更等因素引起的工程价款调整的计算方法。
例题示例:
某安装工程施工合同约定,主要材料价格波动超过基准价±5%时,超过部分按实调整。投标报价中,YJV-1kV-4×35mm²电缆的投标单价为110元/米,基准价为100元/米。施工期间,该电缆的市场价格涨至130元/米。经确认,工程实际需用该电缆1000米。试计算施工结算时,建设单位应支付给施工单位的该电缆材料价差为多少元?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1:价格调整范围的判定。合同约定的调整条件是“波动超过基准价±5%”。首先计算5%的波动范围:100元/米 × 5% = 5元/米。
因此,价格不调整的范围是95元/米至105元/米。施工期间价格130元/米,高于105元/米的上限,故需要调整。 - 核心考点2:价差计算。价差调整通常只调整“超出约定风险范围”的部分。计算方式有两种常见理解:
- 理解一:调整全部超出基准价的部分。即价差 = (130 - 100) × 1000 = 30,000元。但这种做法未考虑±5%的风险承担。
- 理解二(更符合题意):只调整超出风险范围(105元)的部分。即价差 = (130 - 105) × 1000 = 25,000元。因为投标单价110元已经高于基准价100元,施工单位在投标时已承担了10元/米的风险,但合同约定的风险幅度是±5%,即5元。对于基准价100元来说,风险范围上限是105元。从105元到130元的涨幅,属于应由发包人承担的风险。
因此,25,000元的计算更符合合同精神。具体需根据题目表述和当地惯例判断。
- 核心考点3:合同条款的理解与应用。此题的核心在于对合同价款调整条款的精确解读。考生需要明确“基准价”、“风险幅度”、“调整范围”等关键概念。有时题目会更复杂,可能涉及投标价高于或低于基准价的情况,需要仔细分析风险分担的界限。
- 易错点:未能正确计算风险范围;混淆基准价和投标价在调价中的作用;对价差调整的基数(是全部工程量还是仅超出部分对应的工程量)理解错误。
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
针对郑州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有效的备考策略应围绕真题展开,做到有的放矢。
- 1.以真题为纲,明确重点:将过去5-10年的真题收集齐全,逐一练习。不是简单地做对答案,而是要分析每个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属于哪个章节,出题角度是什么,错误选项通常如何设置。通过归纳总结,画出重点章节和高频考点地图,使后续的复习更有针对性。
- 2.夯实基础,吃透定额:造价考试的基础是识图、算量和计价。必须花大量时间熟悉各类安装工程施工图例和表示方法,做到快速准确识图。更重要的是,要精读并理解河南省现行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其计算规则。对定额的总说明、册说明、章节说明以及附录内容都要有深入了解,特别是工作内容、包含范围、换算规则等。
- 3.强化计算能力,规范答题步骤:安装造价考试计算题占比很高。平时练习时就要动笔计算,不能只看不练。要训练自己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于此同时呢,答题步骤要清晰、规范,例如在计算综合单价时,按照“列项→算量→套价→计取费用→汇总求单价”的流程,一步步写清楚,即使最终结果有误,清晰的步骤也能争取到过程分。 - 4.关注地方政策与实务:作为地方性考试,务必关注河南省和郑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计价文件、价格信息、调整系数等。这些内容很可能成为考题的背景或直接考点。可以定期浏览相关官方网站,保持信息的更新。
- 5.模拟实战,查漏补缺:在复习后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整套真题或高质量模拟题的演练。
这不仅能检验复习效果,更能帮助考生合理分配时间,适应考试节奏。考后要认真分析错题,回到教材和定额中,彻底弄懂对应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补强。
通过对“安装工程造价真题例题”的反复研磨和深度解析,考生能够不断巩固知识体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在郑州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中从容应对,取得理想成绩。切记,真题的价值在于引导思考、揭示规律,真正的功夫还是要下在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和灵活运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