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关于泰安一级港口与航道工程建造师考试内容的综合评述一级港口与航道工程建造师是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领域的顶尖专业人才,其执业资格认证考试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该考试并非由泰安市独立组织,而是纳入国家统一规划、统一命题的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体系。
因此,所谓的“泰安一级港口与航道工程建造师考试”,其核心内容与全国其他地区完全一致,考生在泰安参加考试,实质上是参与国家级的资格认证。考试旨在全面检验考生是否具备担任大型港口与航道工程项目负责人所必需的综合管理能力、专业技术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素养。考试内容体系庞大且结构严谨,主要围绕综合知识、专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三大板块展开。其中,《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所有专业考生均需面对的公共科目,侧重于考查考生作为项目高层管理者应具备的经济分析、法律合规和全局项目管理能力。而最具专业特色的《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港口与航道工程)科目,则是衡量考生是否真正掌握港口与航道工程领域核心技术的试金石,内容深度覆盖工程材料、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特殊地质处理、安全环保等诸多方面。考试形式兼顾客观题与主观题,尤其重视对工程实践问题分析、判断和解决能力的考查。总体而言,该考试不仅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是成为一名合格港口与航道工程领军人物必须跨越的高门槛。对于志在泰安乃至全国港口与航道建设领域有所作为的专业人士而言,深入、系统地掌握下述考试具体内容,是成功通过认证、开启职业新篇章的关键。一级港口与航道工程建造师考试的整体框架
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设置四个考试科目,考生需要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可取得资格证书。对于报考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的考生来说,这四个科目构成了一个从通用管理到专业技术的完整知识体系。
考试科目构成:
- 《建设工程经济》(简称“经济”): 此科目属于公共基础课,旨在考查考生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技术方案经济分析、财务评价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经济知识和应用能力。
-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简称“法规”): 此科目同样为公共基础课,重点考查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标准规范,强调考生的法律意识和合规管理能力。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简称“管理”): 此科目是公共基础课的核心,系统考查工程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管理知识,包括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合同、信息等全方位的管理内容。
-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港口与航道工程)(简称“实务”): 此科目是专业考试科目,集中考查考生在港口与航道工程领域的技术知识、施工管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是考试成败的关键。
考试形式与题型:
- 《经济》、《法规》、《管理》三个科目: 考试题型均为客观题,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在答题卡上作答。
-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港口与航道工程): 考试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主观题部分为案例分析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工程背景资料,进行分析、计算、论述并提出解决方案,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
所有科目的考试均采用闭卷形式。了解这一整体框架后,我们将对每个科目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建设工程经济》科目详述该科目不仅是单纯的会计或财务课程,更是从工程管理者视角出发的经济决策科学。其内容可划分为三个核心部分。
工程经济: 这一部分是整个科目的理论基础。它主要研究资金的时间价值原理,即今天的资金比未来等额资金更有价值。核心内容包括:
-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熟练掌握复利计算公式,能够进行现值、终值、年值之间的换算,用于评价不同时期发生的费用和效益。
-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学习投资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净年值等主要评价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
- 技术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了解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的方法,以评估项目抗风险能力。
- 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熟悉投资现金流量表、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等表格的构成和意义。
- 设备更新分析:掌握设备磨损补偿方式、设备寿命概念以及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 价值工程原理:理解提高产品或系统价值的途径,并能在工程设计中应用。
工程财务: 这一部分侧重于从企业财务管理角度理解工程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 财务会计基础: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 成本与费用:区分工程成本的构成,理解期间费用的概念。
- 收入与利润:掌握工程合同收入的确认原则(如完工百分比法),了解利润的构成与分配。
-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掌握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基本财务比率的计算和分析。
- 筹资管理:了解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如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以及资金成本的计算。
建设工程估价: 这是与工程实践联系最紧密的部分,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包括:
- 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构成:详细掌握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的组成。
-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按照费用构成要素或造价形成划分,熟练掌握其具体内容。
- 建设工程定额:了解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的作用和编制原则。
- 工程量清单计价:掌握工程量清单的构成、编制方法以及计价规范的基本要求。
- 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了解其编制方法和审查内容。
- 国际工程投标报价:了解其特点和策略。
本科目涉及的法律法规体系庞大,但核心是围绕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法律关系和行为规范。其主要知识体系如下: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 这是法学基础部分,包括民法基础(如法人制度、代理制度、物权、债权)、法律体系形式、担保制度(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保险制度和税收制度等。这些是理解后续专门法规的基础。
施工许可法律制度: 主要涉及建设工程开工前必须履行的法定程序,包括施工许可证的申领条件、开工报告制度等。
建设工程发承包法律制度: 这是法规科目的重中之重。内容涵盖:
- 招标投标法:全面掌握必须招标的项目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程序、投标要求、开标、评标和中标的全过程法律规定。
- 建设工程承包制度:包括总承包、共同承包、分包等形式的合法性与规范性要求,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
-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了解施工单位诚信评价的基本内容。
建设工程合同和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合同是工程管理的核心。
- 建设工程合同:重点掌握工程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转让、终止及违约责任。特别是关于工程价款、工期、质量等核心条款的理解。
-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涉及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以及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
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文物保护法律制度: 涉及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如噪声、水、大气污染防治)、建筑节能的规定以及在施工中发现文物时的处理程序。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制度: 安全是工程建设的底线。内容包括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等。
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内容涵盖工程建设标准、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竣工验收制度、质量保修制度等。
解决建设工程纠纷法律制度: 介绍当发生纠纷时的解决途径,包括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科目详述本科目是项目经理知识体系的核心,系统阐述了如何对工程项目进行高效、科学的管理。其知识框架遵循项目管理的内在逻辑。
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这部分是总纲,介绍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任务(七项任务:安全、成本、进度、质量、合同、信息、组织协调)、项目实施阶段划分、项目管理规划的类型和内容,以及常见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模式(如职能式、项目式、矩阵式)。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详细讲解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
- 成本计划:确定责任成本目标和编制成本计划的方法。
- 成本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管理,包括过程控制方法、赢得值(挣值)法这一核心工具的应用,用于综合评估成本和进度绩效。
- 成本核算:对实际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
- 成本分析和考核:找出成本偏差的原因,并进行绩效评价。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 进度计划系统:建立进度计划体系。
- 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重点掌握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包括双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网络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等,能够进行时间参数计算和关键线路的确定。
- 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通过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分析偏差并采取调整措施。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致力于满足业主要求的质量标准。
- 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内涵:理解其基本概念。
- 质量管理体系:熟悉ISO9000族标准及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 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包括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最终的质量验收程序。
- 数理统计方法在工程质量中的应用:如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直方图法等质量统计工具。
- 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与法规科目中的安全法规相呼应,但更侧重于管理体系和控制程序。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危险源识别与风险控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文明施工和现场环境保护的要求。
建设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 从管理角度深化对合同的理解。内容包括工程合同的谈判、订立、履行、变更、索赔管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的计算是重中之重)、国际工程合同条件简介等。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介绍项目信息管理的任务、分类、编码和处理的方法,以及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应用。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港口与航道工程)科目详述这是决定专业考试能否通过的关键科目,技术性强、综合度高。其内容可大致分为专业技术、项目施工管理和相关法规标准三大部分,且相互交织,尤其在案例分析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 这是专业基础,涉及大量的工程科学知识。
- 工程材料与工程力学: 掌握港口与航道工程常用材料(如水泥、钢材、混凝土、土工合成材料)的性能与应用;理解工程结构(如重力式码头、板桩码头、高桩码头、防波堤)的基本受力特性和设计原理。
- 工程地质与勘察: 了解海洋与河流的地质作用,能够识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判断不良地质条件(如滑坡、软土地基)对工程的影响。
- 工程测量与水文气象: 掌握施工控制测量、水深测量、变形观测等方法;理解潮汐、波浪、水流、水位、风速等水文气象要素对工程设计施工的制约。
- 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 深入掌握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抗冻、抗渗、抗氯离子侵蚀)、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浇筑、养护);掌握钢结构的防腐技术(涂层、阴极保护)。
- 航道整治工程技术: 包括整治原则、整治建筑物的类型(丁坝、顺坝、锁坝等)与结构、浅滩和急险滩的整治方法。
- 疏浚与吹填工程技术: 这是本专业的特色技术。包括挖泥船的类型与选择(耙吸式、绞吸式、链斗式等)、疏浚土的处理与输送、吹填造陆的施工工艺、泥土处理方式及环保要求。
- 码头与防波堤工程技术: 详细学习各种码头结构形式(重力式、板桩式、高桩式等)和防波堤结构形式(斜坡式、直立式、混合式)的构造、受力特点、适用条件及施工关键技术。
港口与航道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此部分将《管理》科目的通用原理与港口航道工程的专业实践相结合。
- 施工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 熟悉水运工程招标投标的特有规定,精通工程合同管理,特别是对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的管理,以及面对复杂水文地质条件时的合同风险管控和变更索赔处理。
- 施工进度管理: 能够编制针对港口航道工程特点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受潮汐影响的作业窗口计划),并利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优化和控制。
- 施工成本管理: 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成本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船舶机械台班费用的计算和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点之一。
- 施工质量管理: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关键工序(如沉桩、基床抛石、混凝土浇筑、护面块体安装)的质量控制措施,组织分部分项工程和竣工验收。
- 施工安全管理: 针对水上作业、水下作业、爆破作业、大型构件安装等高风险环节,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应急预案演练。
- 现场管理与文明施工: 合理规划施工总平面布置,管理施工船舶和车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如防治疏浚溢流污染、控制施工噪声和粉尘)。
相关法规与标准规范: 考生必须熟悉并理解与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例如《港口法》、《航道法》、《安全生产法》、《招投标法》中的专业条款,以及《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港口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疏浚与吹填工程技术规范》等一系列重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这些法规和标准是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法定依据,也是案例分析的判断准则。
一级港口与航道工程建造师考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求考生既要有宏观的管理视野,又要有精深的专业技术。成功通过考试的关键在于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将经济、法规、管理的通用原则与港口航道工程的专业技术有机融合,最终提升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备考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学习和反复练习,尤其是对《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中案例分析题的深入钻研。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