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河东区作为区域交通枢纽,其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具有鲜明的行业与地域特色。该考试不仅是对考生造价管理通用知识的检验,更是对其在复杂交通工程环境下,特别是针对河东区可能涉及的公路、桥梁、隧道、港口、航道等特定项目,进行精准造价确定与控制的综合能力考核。真题例题往往紧密围绕交通运输部最新颁布的计价标准、规范以及河东区地方性造价管理规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考点解析深入剖析命题思路,揭示其背后对考生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及信息技术应用等多维度能力的考查意图。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梳理可以发现,考试重点突出,难点集中,尤其在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价款管理、项目投资决策、设计方案经济比选以及BIM等新技术在造价中的应用等方面反复设题。深入理解这些考点,并进行针对性的例题演练,是考生突破考试瓶颈、提升专业胜任能力的必由之路。
下面呢将结合典型例题,对核心考点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考生提供清晰的学习路径和备考方向。


一、 工程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

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础与重点,要求考生具备从宏观角度对交通建设项目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的能力。

考点解析:本考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如生产能力指数法、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系数估算法等,并能根据项目不同阶段的精度要求选择恰当的方法。
于此同时呢,必须深刻理解财务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包括静态指标(如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和动态指标(如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期),并能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如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

真题例题示例:

某拟建高速公路项目,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算期为20年(建设期2年,运营期18年)。项目总投资估算为85亿元,其中建设投资82亿元,流动资金3亿元。预计运营期各年通行费收入分别为第3年8亿元,第4年至第10年每年10亿元,第11年至第20年每年12亿元。年经营成本(不含折旧摊销)预计为通行费收入的30%。项目资本金比例为30%,其余为银行贷款,年利率为5%,按年计息,建设期利息资本化。基准收益率为6%。忽略税金及其他因素。

问题:


  • 1.计算项目运营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 2.计算项目的财务净现值(FNPV),并判断项目财务可行性。

  • 3.计算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考点解析与解题思路:

  • 关键点一:现金流量构成。 净现金流量 = 现金流入 - 现金流出。此项目中,现金流入主要为通行费收入,现金流出主要包括经营成本和流动资金投入(通常在运营初期投入)。建设投资和建设期利息已在建设期作为现金流出。
  • 关键点二:财务净现值计算。 FNPV是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计算时需注意折现的起始年份。FNPV ≥ 0,项目财务上可行。
  • 关键点三: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 = (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 - 1) + |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 / 当年净现金流量。它反映了项目的投资回收能力。

此例题综合考查了投资构成、资金时间价值、财务评价指标计算与判断,是投资决策模块的典型综合题。


二、 工程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编制

本部分是造价工程师的核心技能,要求考生能够依据设计文件和相关定额标准,准确编制不同深度的造价文件。

考点解析:考点集中于概预算文件的组成、编制依据、编制方法以及各项费用的计算程序。考生需特别熟悉《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配套的概算、预算定额,掌握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的计算规则。对于河东区可能涉及的软土地基处理、跨河桥梁、山区隧道等特殊工程的定额套用和调整,也是常考难点。

真题例题示例:

某河东区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需新建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桥长120米,分3跨,每跨40米。施工图设计表明,需预制安装C50混凝土T梁36片(每片梁预制混凝土方量为38m³)。根据《公路工程预算定额》,预制T梁的相关定额子目为“4-7-10”,该定额单位为10m³实体,需消耗人工 25工日,C50混凝土10.2m³,钢材1.05t,以及相应的模板、小型机具等。当地人工预算单价为120元/工日,C50混凝土预算价格为550元/m³,钢材预算价格为4500元/t。

问题:


  • 1.计算预制36片T梁的混凝土总方量。

  • 2.计算完成该T梁预制工作的直接工程费(仅考虑人工、材料费,不考虑基价)。

  • 3.若该桥梁工程位于市区,需考虑行车干扰、施工环保等增加费,费率分别为直接工程费的1.5%和0.8%,计算应计取的增加费用总额。

考点解析与解题思路:

  • 关键点一:工程量计算。 这是预算编制的基础,必须准确无误。总混凝土量 = 单件方量 × 件数。
  • 关键点二:定额套用与费用计算。 首先根据工程量计算定额消耗量,然后乘以当地预算价格,汇总得出直接工程费。直接工程费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机具使用费(本题未涉及)。
  • 关键点三:专项费用计取。 交通运输工程,尤其是河东区这类城市区域的改造工程,常常涉及行车干扰、施工环保、临时用地等专项费用。考生需熟悉各项费用的计取条件和费率,并能正确计算。增加费用 = 直接工程费 × 相应费率之和。

此题考查了从识图算量到定额应用,再到费用计算的完整预算编制流程,并融入了地方性特点,实践性强。


三、 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投标报价

这是市场化条件下造价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考查考生对清单规范的理解和投标策略的运用。

考点解析:考点深入至《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交通运输行业特有的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要求考生能准确设置项目编码、名称、特征描述,计算工程量,并能进行综合单价分析。综合单价的组成(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是核心。
除了这些以外呢,投标报价的策略与技巧,如不平衡报价法、多方案报价法等,也是高频考点。

真题例题示例:

某港口疏浚工程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有一项“航道疏浚”,工程量为150万m³,综合单价为25元/m³。经投标人测算,施工方案采用绞吸式挖泥船,实际施工成本为22元/m³(含管理费和利润)。招标文件规定,结算工程量按实际完成并经监理确认的方量计算。

问题:


  • 1.投标人填报该项综合单价为25元/m³,请计算其预期毛利。

  • 2.考虑到项目后期可能有新增疏浚量约20万m³,且届时市场竞争将减弱,投标人拟采用不平衡报价策略。请提出对该项单价的调整建议并说明理由。

  • 3.在编制综合单价时,除直接成本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考点解析与解题思路:

  • 关键点一:基本利润计算。 预期毛利 = (综合单价 - 单位成本) × 预计工程量。这是投标决策的基础。
  • 关键点二:不平衡报价策略。 对于预计工程量会增加的项目,可以适当调高单价,以便在后期获得更多利润。
    因此,建议将“航道疏浚”的综合单价适当报高,如26-28元/m³。
  • 关键点三:综合单价构成。 除了直接成本,必须全面考虑企业管理费、利润、招标文件要求的风险承担范围、施工条件复杂性、市场材料价格波动趋势等因素。

此题将清单计价与投标策略紧密结合,考查考生在实战中灵活运用造价知识的能力。


四、 合同价款管理与工程结算

本部分关注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动态控制,是解决实际纠纷、保障投资效益的关键。

考点解析:考点涵盖合同类型的选择(单价合同、总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预付款支付与扣回、工程计量与进度款支付、价格调整、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索赔处理以及竣工结算的编制与审核。考生需熟练掌握《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和交通运输行业合同范本中的相关条款,能够准确计算变更和索赔费用。

真题例题示例:

某公路工程施工合同为单价合同,合同总价5000万元。合同约定:工程预付款为合同总价的15%,主要材料比重为60%。开工后,工程师发现原设计路基处理方案无法满足实际地质条件,发出变更指令,采用新的地基处理工艺。经确认,该项变更增加费用80万元,影响工期20天。施工过程中,由于发包人未能按时提供施工场地,导致承包商部分机械设备窝工10天,窝工损失为5万元/天。

问题:


  • 1.计算工程预付款的起扣点。

  • 2.承包商可就哪些事件提出索赔?分别提出何种索赔要求(费用和/或工期)?

  • 3.试计算承包商可索赔的总费用(不考虑利润)。

考点解析与解题思路:

  • 关键点一:预付款起扣点计算。 起扣点 T = P - (M / N),其中P为合同总价,M为预付款总额,N为主要材料比重。这是价款支付中的经典计算。
  • 关键点二:索赔事件识别与责任划分。 设计变更是发包人责任,可索赔费用和工期。发包人提供场地延误也是其责任,可索赔费用(窝工费)和工期。
  • 关键点三:索赔费用计算。 变更费用直接按确认的80万元计算。窝工费按实际损失计算,通常不包括利润。总索赔费用 = 变更费用 + 窝工损失。

此题综合考查了合同价款支付、变更和索赔管理,要求考生具备清晰的合同逻辑和费用分析能力。


五、 交通运输工程造价新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随着行业变革,考试内容也越来越注重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考查。

考点解析:本考点要求考生了解BIM技术在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如基于BIM的快速算量、碰撞检查、施工模拟、5D成本管理等。
除了这些以外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造价数据积累、分析和预测方面的作用,以及工程总承包(EPC)、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模式下的造价管理特点,也是需要关注的方向。

真题例题示例(论述题方向):

请论述BIM技术在一级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管理全生命周期(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带来的价值。

考点解析与解题思路:

  • 投资决策阶段: 利用BIM结合GIS进行多方案可视化比选,辅助投资估算。
  • 设计阶段: 基于BIM模型自动生成工程量,提高概预算编制效率和准确性;进行设计优化,控制造价。
  • 招投标阶段: 提供精确的工程量清单,减少漏项和争议;为投标人提供清晰的三维信息,便于制定施工方案和报价。
  • 施工阶段: 进行5D(3D模型+时间+成本)动态管理,实时监控成本偏差;快速处理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变化。
  • 结算阶段: 模型与结算数据关联,提高结算效率和透明度,便于审计。

此类题目考查考生的知识广度和对行业前沿的洞察力,需在掌握传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思考。

通过对以上五大核心考点的例题与解析进行系统学习和反复练习,考生能够构建起坚实的交通运输造价知识体系,准确把握河东区乃至全国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的脉搏。备考过程中,切忌死记硬背,应着重理解原理、掌握方法、联系实际,方能从容应对考试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境,最终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