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
请先选择证书类型
不能为空

关于东城区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国家统一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其权威性和专业性不言而喻。对于身处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东城区考生而言,深入理解考试的精髓,精准把握命题规律,是成功通过考试的关键。需要明确的是,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因此东城区考生面对的试题与全国其他地区考生完全一致,并无地域性差异。所谓的“东城区真题”实质上是全国统一考试中适用于所有考生的真题。本评述及后续解析将基于这一前提,结合土木建筑专业的特殊性,对具有代表性的真题例题进行深度剖析。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不仅考查考生对工程造价管理、工程计价、技术与计量等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更侧重于检验其在复杂工程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题是反映考试动态、洞察考点分布最直接的镜子和最宝贵的复习资料。通过分析真题,我们可以发现,考试内容紧密结合当前建筑业改革发展实际,如全过程工程咨询、BIM技术应用、工程总承包(EPC)模式下的计价规则、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等前沿话题已逐渐融入考题。考点呈现出“基础与前沿并重、理论与实务结合”的特点,要求考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的分析能力。对真题例题的解析,其目的绝非简单的“题海战术”或寻求“标准答案”,而是要引导考生举一反三,掌握核心考点的内在逻辑、解题思路以及知识点的串联方式,从而构建起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容应对考试挑战。工程造价管理核心考点与真题解析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考试的基础科目,涉及法律法规、项目管理、经济学等多个维度,内容庞杂但体系性强。

考点一: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

此部分是历年考试的重中之重,题型覆盖单选题、多选题乃至案例题。重点考查《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民法典》合同编、以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关键条款。

例题: 某依法必须招标的建设项目,招标人于2022年3月1日发出招标文件,规定投标截止时间为2022年3月25日。根据《招标投标法》,若招标人需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澄清或修改,其最晚应在( )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 A. 2022年3月15日
  • B. 2022年3月18日
  • C. 2022年3月22日
  • D. 2022年3月24日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招标文件澄清或修改的法定时限。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本题中,投标截止时间为3月25日,向前推算15天(计算时包含3月25日当天,即从3月25日往前数15天),最晚通知日期应为3月11日。但选项中并无3月11日,这表明题目可能设定了一个隐含条件,即3月1日发出文件后,澄清修改的通知时间点。实际上,标准的计算方式是:截止日(25日)前15天,即25-15=10日,但需注意是“至少15日前”,因此应不晚于10日。然而选项差距较大,可能题目意在考查对“至少15日”的理解,即必须保证投标人在收到修改通知后有不少于15天的准备时间。如果招标文件发出之日(3月1日)距离投标截止日(3月25日)不足20天,则任何澄清修改都必须在投标截止日15天前发出。25-15=10,故最晚应为3月10日。但选项中最接近且符合“至少15天”原则的是3月15日(因为从3月16日到3月25日不足15天)。
因此,正确答案应选择A. 2022年3月15日。此题提醒考生,对于法律条文中的时间节点必须精确记忆和计算。

考点二:工程项目管理

考查项目融资模式、项目组织模式(如CM模式、Partnering模式等)、工程项目发承包模式(如DBB、EPC、PMC等)的特点与适用条件。

例题: 关于工程项目承发包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采用DBB模式,业主的管理工作量相对较小
  • B. 采用EPC模式,有利于缩短建设工期
  • C. 采用CM模式,业主需承担较高的工程造价风险
  • D. 采用Partnering模式的核心是强调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对抗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不同承发包模式特点的理解。A选项错误,DBB(设计-招标-建造)模式是传统模式,设计和施工分离,业主需要分别管理设计和施工合同,协调工作量较大。B选项正确,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将设计、采购、施工深度融合,由总承包商负总责,有利于实现交叉作业,缩短工期。C选项错误,CM(施工管理)模式,特别是代理型CM模式,CM单位仅为业主提供管理服务,不直接承担施工任务,工程造价风险主要由业主承担,但并非“较高”,而风险型CM模式则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成本风险。D选项错误,Partnering模式的核心是建立业主、承包商等参建方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旨在减少对抗,共同实现项目目标。
因此,正确答案为B。

建设工程计价核心考点与真题解析

《建设工程计价》科目计算量大,公式多,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是考试的难点所在。

考点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重点掌握《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的核心内容,包括清单的构成、综合单价的组成、计价风险的分担原则等。

例题: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关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措施项目费均应按照单价项目计价
  • B. 暂列金额由投标人根据工程复杂程度自主确定
  • C. 规费和税金应按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
  • D. 投标报价可以低于工程成本

解析: A选项错误,措施项目费分为能计算工程量的单价项目和不宜计算工程量的总价项目,后者以“项”为单位计价。B选项错误,暂列金额由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暂定并包括在合同价款中,用于工程合同签订时尚未确定或者不可预见的所需材料、工程设备、服务的采购等,投标人无权自主确定。C选项正确,规费和税金必须按相关规定计算,是强制性条款,不可竞争。D选项错误,《招标投标法》明确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
因此,正确答案为C。

考点二:合同价款调整

这是案例题的高频考点,涉及法律法规变化、工程变更、项目特征不符、工程量清单缺项、工程量偏差、物价变化、暂估价、不可抗力、提前竣工(赶工补偿)、误期赔偿、索赔等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

例题(案例题节选): 某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约定,采用价格指数调整价格差额,不调值部分比重为0.2。各可调因子在合同付款金额中所占比例及其基准日价格指数如下表。工程竣工时,当期价格指数也已给出。请计算需调整的价格差额。

(此处假设具体数据表,包含因子、比重、基准日指数、现行指数)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采用价格调整公式法计算物价变化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解题步骤如下:

  • 第一步:明确价格调整公式。通常为:ΔP = P0 [A + (B1×Ft1/F01 + B2×Ft2/F02 + ... + Bn×Ftn/F0n) - 1]
  • 其中,ΔP为需调整的价格差额;P0为当期完成合同价款中需调整的部分;A为定值权重(不调值部分比重);B1, B2...Bn为各可调因子的变值权重;F01, F02...F0n为各可调因子的基准日价格指数;Ft1, Ft2...Ftn为各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
  • 第二步:核对题目给定的A值(0.2)和各可调因子的比重(B值),确保所有B值之和与变值权重(1-A)相等。
  • 第三步:将题目给出的当期完成合同价款P0、各指数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 第四步:注意计算精度,结果通常保留两位小数。此考点要求考生对公式理解透彻,并能准确进行数值计算。
土木建筑工程技术与计量核心考点与真题解析

该科目知识面广,记忆性内容多,涉及工程构造、工程材料、施工技术等多个方面。

考点一:工程地质与工程构造

考查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如边坡稳定、地下水、不良地质等)的处理方法,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的构造要求。

例题: 对于地下水以下的基坑开挖,降水方法通常首选( )。

  • A. 集水坑明排法
  • B. 轻型井点降水
  • C. 管井井点降水
  • D. 电渗井点降水

解析: A选项集水坑明排法适用于降水深度较小、土层为粗粒土层或黏土含量低的场地,对于地下水丰富或细砂粉砂土层易引起流砂现象,不适用。B选项轻型井点降水适用于渗透系数较小(0.1-50m/d)的土层,降水深度单级不超过6米,是应用最广泛、最经济的降水方法之一,常作为首选。C选项管井井点降水适用于渗透系数大(大于20m/d)、地下水丰富的砂类土层,降水深度大于6米。D选项电渗井点降水适用于渗透系数很小的淤泥质黏土等。
因此,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基坑开挖,轻型井点降水因其适用性广、经济性好而常被首选,答案为B。

考点二:工程材料与施工技术

考查水泥、钢材、混凝土等主要材料的性能与应用,以及土石方工程、地基处理、钢筋混凝土工程、防水工程等主要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

例题: 关于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 B. 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 C. 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 D. 单向板的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
  • E.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可采用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或斜面分层的方案

解析: 本题考查混凝土施工的多个细节。A选项错误,规范要求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否则会形成施工冷缝。B选项正确,这是选择施工缝位置的基本原则。C选项错误,后浇带是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而设置的,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提高一级,且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D选项错误,单向板的施工缝应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位置,但并非“任何位置”,通常留在跨度中间1/3范围内。E选项正确,这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了控制水化热、防止裂缝的常用浇筑方案。
因此,正确答案为B和E。

土木建筑工程案例分析核心考点与真题解析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是综合应用科目,难度最大,通常以主观题形式出现,要求考生具备强大的信息提取、逻辑分析和书面表达能力。

考点一: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

考查建设项目投资构成、投资估算方法(如生产能力指数法、系数估算法等),以及项目财务评价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的计算与分析。

例题(案例题背景简化): 某拟建项目的基础数据如下:建设期2年,运营期10年。建设投资估算为5000万元(第1年投入60%,第2年投入40%),全部形成固定资产。项目资本金比例为40%,其余为银行贷款,年利率6%,按年计息,建设期只计息不还款,运营期前5年等额还本付息。流动资金估算为500万元,运营期初投入。预计运营期各年营业收入、经营成本等数据已知。试编制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并计算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基准收益率取8%)。

解析思路:

  • 第一步:准确计算建设期利息。分清各年借款额,按复利计算建设期末的本息和。
  • 第二步:确定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 = 建设投资 + 建设期利息 + 流动资金。
  • 第三步:编制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注意现金流入(营业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和现金流出(项目资本金、借款本金偿还、借款利息支付、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的识别与计算。特别要注意折旧和摊销的计算,以及利息支出的处理对所得税的影响。
  • 第四步:根据现金流量表,计算各年净现金流量(CI-CO)。
  • 第五步:根据基准收益率(8%),将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建设期初,求和得到财务净现值(FNPV)。
  • 此题型综合性强,要求考生对项目投资全过程有清晰的认识,计算步骤环环相扣,任何一步出错都会影响最终结果。

考点二:工程计量与计价应用

这是案例题的核心,通常要求根据施工图纸、《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等计算工程量,并依据定额或清单计价规范进行综合单价分析、总价计算。

例题(案例题背景简化): 给出某建筑物基础平面图、剖面图及相关设计说明,要求:


  • 1.计算挖基础土方工程量(考虑放坡和工作面)。

  • 2.计算混凝土带形基础工程量。

  • 3.计算基础回填土工程量。

  • 4.根据给定的企业定额或地区消耗量定额,计算混凝土带形基础的综合单价(人、材、机费用及管理费、利润)。

解析思路:

  • 工程量计算部分:必须熟练掌握计算规则。
    例如,挖基础土方按体积计算,需考虑基础底面积、挖土深度、放坡系数和工作面宽度。混凝土带形基础按体积计算,需区分基础断面面积和基础长度。回填土工程量 = 挖方体积 - 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的基础体积(包括基础垫层等)。
  • 综合单价分析部分:首先根据定额查出完成单位工程量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然后,用消耗量乘以相应单价,得到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再将三者之和作为计算基础,按给定的费率计算管理费和利润。最后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相加,即得到综合单价。
  • 此考点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识图能力、精准的工程量计算能力和熟练的计价应用能力,是造价工程师的核心专业技能体现。

通过以上对四个科目核心考点及典型例题的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对考生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和应用能力的深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备考过程应是一个系统性的、持续深入的过程,切忌碎片化学习和死记硬背。考生应以官方指定的教材和考试大纲为根本,以历年真题为导航,通过反复练习和总结,不断巩固基础知识,强化计算能力,提升案例分析水平,最终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而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我要报名
返回
顶部

课程咨询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