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七台河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七台河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其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地区经济紧密相连。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国家统一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对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认证具有极高权威性。该考试不仅要求考生掌握全国统一的造价管理理论、法规与计价体系,还需具备结合地区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题是考生备考中最具价值的参考资料,通过对真题的深入剖析,可以精准把握考试的重点、难点和命题趋势。七台河地区的考生在备考时,除了要精通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投标、工程结算等核心知识体系外,还需特别关注东北地区严寒气候条件下的施工措施费、材料预算价格调整、工期索赔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考点。真题解析的目的在于举一反三,帮助考生理解题目背后的考核意图、知识逻辑和计算技巧,从而构建系统性的知识框架,提升应试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
下面呢将通过典型例题的详解,对核心考点进行深度解析。一、 建设工程造价构成与计算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础,涉及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建设期利息等。考核方式多为计算题或概念选择题。
例题1:某七台河市工业厂房项目,采用清单计价。已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5000万元,其中人工费占比20%;措施项目费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基数,费率为10%(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费率为5%,其余措施费费率为5%);其他项目费为200万元;规费以人工费为基数,费率为25%;增值税税率为9%。试计算该项目的招标控制价(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考点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建安工程造价的完整计算流程,是必考题型。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造价构成的公式和计算顺序,并特别注意各项费用的计费基数。
- 考核意图:检验考生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计算程序的掌握程度,以及准确应用费率的能力。
- 解题步骤:1.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已知为5000万元。2.计算措施项目费:题目已明确分为两部分。 - 安全文明施工费 = 分部分项工程费 × 相应费率 = 5000 × 5% = 250万元 - 其余措施项目费 = 5000 × 5% = 250万元 - 措施项目费合计 = 250 + 250 = 500万元3.计算其他项目费:已知为200万元。4.计算规费:计费基数为人工费。 - 人工费 = 分部分项工程费 × 人工费占比 = 5000 × 20% = 1000万元 - 规费 = 人工费 × 费率 = 1000 × 25% = 250万元5.计算税前工程造价(即增值税计费基数): - 税前造价 = 分部分项工程费 + 措施项目费 + 其他项目费 + 规费 = 5000 + 500 + 200 + 250 = 5950万元6.计算增值税: - 增值税 = 税前工程造价 × 税率 = 5950 × 9% = 535.5万元7.计算招标控制价(即含税工程造价): - 招标控制价 = 税前工程造价 + 增值税 = 5950 + 535.5 = 6485.5万元
- 易错点:规费的计费基数易误记为“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正确基数应为“人工费”。安全文明施工费作为措施费的一部分,其计算基数也需仔细审题。
例题2: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某七台河办公楼现浇混凝土矩形柱,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柱高4.5m,共20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方案表明,由于冬季施工,需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请完成以下问题:(1) 编制该矩形柱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写出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描述。(2) 试分析在组价时,除混凝土本身费用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考点解析:
- 考核意图:第一问考查清单编制的标准化能力,要求考生熟悉13位项目编码的规则、规范的项目名称以及准确全面的项目特征描述。第二问考查综合单价的组价思维,特别是结合地区特殊条件(七台河冬季施工)的措施费用考虑。
- 解题步骤与要点:(1) 清单编制: - 项目编码:010502001001(前9位为国家标准码“现浇混凝土矩形柱”,后3位由编制人自001起顺序编制) - 项目名称:现浇混凝土矩形柱 - 项目特征描述:这是得分关键,必须详尽准确。应包括: 1.混凝土种类:商品混凝土 2.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3.柱截面尺寸:600mm×600mm 4.柱高:4.5m 5.说明:本项目位于七台河市,考虑冬季施工要求(此条非规范强制,但体现地区特性,是加分项)(2) 组价因素分析: 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企业管理费 + 利润 + 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 针对本题,除混凝土材料费外,还需考虑: - 人工费:浇筑、振捣混凝土的人工费用。 - 机械费:混凝土振捣棒等机具使用费。 - 措施费用:这是本题的难点和地域考点。由于七台河冬季寒冷,题干明确指出采用“综合蓄热法”,这在组价时必须考虑。相关费用可能体现在: - 混凝土拌合物的加热费用。 - 模板外侧保温材料的铺设、拆除及摊销费用。 - 施工过程中的测温费用。 - 由于冬季施工工效降低所增加的人工和机械降效费用。 - 企业管理费与利润:按企业自身情况和计价定额规定计取。 - 风险费用:可能考虑冬季施工导致的材料、人工单价波动的风险。
例题3:某七台河保障房项目公开招标,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招标文件规定:评标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A的投标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人报价。请问,根据相关规定,评标委员会应如何处理?应要求投标人A对其哪些方面的成本构成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证明材料?
考点解析:
- 考核意图:本题考查对《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关于“投标报价低于成本”的认定和处理程序的熟悉程度。这是招投标环节中的重要风险点和合规性考点。
- 解题要点: - 处理程序:评标委员会应当要求该投标人(A)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 说明和证明的内容:投标人A必须证明其报价不低于其自身的个别成本,而非社会平均成本。评标委员会应重点审查其说明和证明材料的合理性,主要针对: - 人工费的合理性:其用工成本是否低于当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最低人工单价标准。 - 材料费的合理性:其采购的主要材料(如钢筋、混凝土、保温材料等)价格是否有可靠的来源渠道和采购合同支撑,是否低于当时当地的市场合理价格。 - 施工机械使用费的合理性:其机械台班单价是否过低。 - 措施方案的可行性:其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先进,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或措施是否能够真正降低措施成本,且具有可行性。 - 企业管理费和利润:其费率是否为零或负数,是否有合理理由。 - 后续判断:如果投标人A不能合理说明并提供相应证明,评标委员会应认定其投标报价低于其个别成本,其投标应作为废标处理。如果其说明和证明材料充分,能够证明其报价是可行的,则其投标应被视为有效。
例题4:某七台河市道路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综合单价为500元/平方米,工程量为10000平方米。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要求提高道路等级,将原设计的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变更为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经核实,投标时4cm AC-13的综合单价为500元/㎡,当时当地5cm AC-16的综合单价为620元/㎡。合同中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无相同或类似项目单价。试计算该变更项目的结算价款。
考点解析:
- 考核意图:本题考查工程变更估价原则的应用,是结算中的高频考点。核心是掌握当出现“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也没有类似于变更工程项目的”时的计价方法。
- 解题要点: -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因变更导致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变化,合同中有适用单价的按原单价,有类似项目的参照类似项目单价,既无适用也无类似项目时,可由承包人提出合理的单价,报发包人确认后执行。 - 本题中,材料种类和厚度均发生变化,原单价已不适用,也无类似项目(厚度不同,单价差异大)。 - 常见的处理方法是重新组价。但组价的基础和方法题目并未给出足够信息(如定额、人材机价格等)。 - 另一种更直接的思路是参考题目给出的“当时当地5cm AC-16的综合单价”。这个价格可以视为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或参考价。 - 因此,结算时发承包双方可以协商,直接采用620元/平方米的综合单价进行结算。 - 结算价款计算:变更后的工程价款 = 新的综合单价 × 实际完成的工程量 = 620元/㎡ × 10000㎡ = 620万元。 - (注:原合同价为500元/㎡ × 10000㎡ = 500万元,此次变更导致价款增加120万元。)
- 延伸思考:在实际操作中,重新组价应依据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并参考当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信息价。本题中给出的“当时当地综合单价”可视为一个已经组好的、双方认可的价格信息。
例题5:七台河某新建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在决策阶段进行了多个厂址方案的比选。除考虑土地费用、市政配套接入费用外,从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角度,还应重点比较哪些与造价密切相关的因素?
考点解析:
- 考核意图:本题考查对决策阶段影响造价因素的理解,并引入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的先进理念,要求考生不仅考虑建设成本,还要考虑运营维护成本。
- 解题要点: 对于冷链物流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包括建设成本(一次性投资)和运营成本(长期持续投入)。不同厂址方案会影响这两类成本。 - 建设成本(初始投资)相关因素: - 地质条件:不良地质(如软土、冻土深度)会导致地基处理费用显著增加。七台河属于季节性冻土区,冻土深度是重要参数。 - 地形地貌:平坦场地与坡地场地的土石方工程量差异巨大,影响场地平整费用。 - 交通运输条件:距离主要建材市场、混凝土搅拌站的远近,影响材料运输费。 - 运营成本(未来开销)相关因素: - 能源供应与价格:冷链物流是耗能大户,厂址周边的电力供应稳定性、工业用电价格是决定性因素。 - 交通运输成本:项目投产后,物流车辆进出市区的距离和便利性,直接影响长期的运输成本。 - 气候条件:七台河冬季严寒,室外温度越低,制冷设备的运行能耗相对越低(与高温地区相比),但也要考虑设备防冻等额外维护成本。不同厂址的小气候可能略有差异。 - 人力资源成本:厂址所在地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程度及平均工资水平。
- 核心思想: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要求选择那个“建设成本+运营成本”总和最低的方案,而非仅仅追求最低的建设投资。决策阶段的方案比选对项目总造价的影响最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