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技、文化和创新中心,其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对高水平土木建筑造价人才的需求持续旺盛。一级造价工程师(土木建筑工程)考试是衡量专业人员技术水平的关键标尺,其证书含金量高,考试难度亦不容小觑。对于成都地区的考生而言,深入理解考试真题的命题规律、核心考点及解题思路,是备考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真题不仅是检验学习成果的试金石,更是洞察考试动态、把握复习方向的指南针。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剖析,我们可以发现,考试内容紧密围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以及《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四个科目展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考试不仅考查考生对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工程造价构成、定额原理等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更侧重于在复杂的工程背景条件下,进行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程结算以及竣工决算等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力的考核。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案例分析科目常结合当前建筑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及成都地区可能特有的地质条件(如成都平原的软土地基处理)或政策导向设置场景,综合性、应用性极强。
因此,本解析旨在通过对典型真题例题的深入剖析,揭示其背后的考点精髓、解题技巧与易错环节,帮助考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成都乃至全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贡献专业力量。一、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科目典型例题及考点解析
该科目是考试的理论基础,侧重于对法律法规、管理制度、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考查。
例题示例:
根据《招标投标法》及相关规定,关于联合体投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并将其副本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
- B. 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高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
- C. 联合体各方签订共同投标协议后,可以自己的名义单独投标
- D. 招标人接受联合体投标并进行资格预审的,联合体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后组成
考点解析:
本题核心考点是联合体投标的相关法律规定。这是项目管理中合同订立阶段的重要知识点。
- 选项A:正确。根据规定,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并将该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这是联合体投标的法定程序。
- 选项B:错误。对于同一专业单位组成的联合体,应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联合体的资质等级,此谓“就低不就高”原则,旨在保证联合体的整体实力。
- 选项C:错误。联合体各方签订共同投标协议后,意味着形成了一个临时的投标主体,各方不能再以自己名义单独投标同一标段,否则将构成违规。
- 选项D:错误。联合体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前组成。如果招标人规定资格预审,那么联合体的资格是在预审阶段就要被审查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对《建筑法》、《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的关键条款有精准的记忆和理解。
另一重要考点: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
此考点常以多选题或案例分析背景形式出现。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主要包括:
- 决策阶段: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投资估算。
- 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技术设计阶段的修正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施工图预算。
- 发承包阶段: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的编制与审核,合同价款的约定。
- 施工阶段:工程计量与价款支付、工程变更与索赔、工程价款调整、资金使用计划等。
- 竣工阶段:竣工结算与竣工决算的编制与审核。
考生需清晰掌握各阶段造价文件的名称、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二、 建设工程计价科目典型例题及考点解析此科目是考试的核心与难点,直接关系到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应用能力。
例题示例(计算题):
某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费为8000万元,其中定额人工费为1200万元。措施项目费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计算基础,费率为5%。其他项目费为600万元。规费以定额人工费为计算基础,费率为25%。增值税税率为9%。试计算该项目的招标控制价。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与计算顺序,这是计价科目的基石。必须严格按照费用构成公式进行计算。
计算步骤如下:
- 分部分项工程费:已知为8000万元。
- 措施项目费: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基数,即8000 × 5% = 400万元。
- 其他项目费:已知为600万元。
- 规费:以定额人工费为基数,即1200 × 25% = 300万元。
- 税前工程造价(即1+2+3+4):8000 + 400 + 600 + 300 = 9300万元。
- 增值税:以税前工程造价为基数,即9300 × 9% = 837万元。
- 招标控制价(即含税工程造价):9300 + 837 = 10137万元。
易错点在于规费的计算基数容易误用为分部分项工程费或措施项目费。考生必须牢记不同费用的计算基础,如安全文明施工费的计算基础也可能是定额基价人工费与定额基价施工机具使用费之和等具体规定。
核心考点: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应用
此考点是案例分析的必备基础,常考查:
- 工程量计算规则:特别是土石方、桩基、砌筑、混凝土、钢筋、屋面防水等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要求精确理解计算规则,避免多算、漏算。
- 综合单价的组成与计算: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并考虑风险因素。
- 措施项目费的计价方式:分为可计量措施项目(如脚手架、模板)和不可计量措施项目(如安全文明施工、夜间施工),前者按综合单价计价,后者按项或费率计价。
- 价款调整:涉及法律变化、工程变更、项目特征不符、工程量清单缺项、工程量偏差、物价变化等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方法。
此科目知识面广,涉及工程地质、工程构造、工程材料、施工技术等多个方面,需要大量记忆和理解。
例题示例:
关于地下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喷嘴与作业面的最佳距离为1.5米,且应垂直喷射
- B. 喷射顺序应先拱后墙,自上而下
- C. 一次喷射厚度太薄,骨料易产生大的回弹
- D. 喷头加水应于拌合料充分混合,水压应高于工作风压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是喷射混凝土这一特定施工技术的工艺要点。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对施工细节有准确掌握。
- 选项A:错误。喷嘴与岩面的距离宜为0.8~1.2米,过远或过近都会增加回弹量。喷射方向应尽量与受喷面垂直,夹角不宜小于70度,而非绝对垂直。
- 选项B:错误。喷射顺序应先墙后拱,自下而上进行。这样可以避免混凝土因重力作用流淌或脱落。
- 选项C:正确。一次喷射厚度过薄,骨料难以嵌入砂浆层,回弹量会增大;过厚则混凝土会坠落。
也是因为这些吧,有最佳厚度要求。 - 选项D:错误。喷头处的加水压力应低于工作风压,这样才能保证水能被高速气流雾化,并与干拌合料均匀混合。
因此,正确答案为C。此类知识点零散且繁多,需要考生在理解施工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记忆。
另一关键考点:工程地质与工程构造
此部分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特别是对于成都地区,可能会隐含考查对特殊地质条件的处理。
- 地质问题:如岩石的软化性、透水性,土体的松散、潮湿、流沙等对基坑开挖、边坡稳定的影响。成都平原部分地区存在软土地基,需掌握其处理措施,如换填、预压、桩基等。
- 工业与民用建筑构造:基础类型(条形、独立、筏板、箱形基础等)及适用条件;墙体分类与细部构造(如防潮层、变形缝);楼地板类型;楼梯尺度计算;屋顶排水与防水构造等。这些是进行工程量准确计算的前提。
- 道路、桥梁、涵洞、地下工程的分类与构造特点。
此科目是四科中最具挑战性的,综合性强,分值高,着重考查实际操作和综合分析能力。
例题示例(背景材料简化):
某建设单位拟建一栋办公楼,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施工单位A中标,双方签订了固定单价合同。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因设计变更,新增了一项原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的保温工程。
事件2:招标工程量清单中“地面大理石铺贴”项目特征描述为“600mm×600mm大理石”,但施工图纸标注为“800mm×800mm大理石”。施工单位按图施工后,要求调整综合单价。
事件3:在基础施工中,遇到了招标时未探明的软弱下卧层,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导致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
问题:请分别分析上述事件中,施工单位是否可以提出费用和工期索赔?说明理由。如可索赔,费用应如何确定?
考点解析:
本题是典型的工程索赔与合同价款调整的综合案例分析,几乎每年必考。
- 事件1分析:可以提出费用和工期索赔。理由:因设计变更导致新增项目,属于发包人原因。对于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或类似项目的变更,其单价应由承包人提出,报发包人确认后执行。费用的确定可参考计价定额或通过双方协商,通常包括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利润,并考虑一定的风险。
- 事件2分析:可以提出费用索赔(调整综合单价)。理由:此情况属于“项目特征不符”。根据清单计价规范,若施工图纸(或实际施工)与招标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描述不一致,且该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增减变化的,发承包双方应按实际施工的项目特征,依据合同约定重新确定相应工程量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工期一般不受影响,故不能索赔工期。
- 事件3分析:可以提出费用和工期索赔。理由: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古迹以及地质条件与招标文件提供的不符,通常被视为发包人应承担的风险(除非合同另有约定)。遇到未探明的软弱下卧层,属于有经验的承包人也无法预见的不利物质条件。处理该条件所增加的费用和延误的工期应由发包人承担。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准确判断责任方,并熟练运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相关条款。
其他高频案例考点:
- 工程价款结算:包括预付款、进度款、竣工结算的计算,涉及起扣点、质量保证金等。
- 工程量偏差与单价调整:当工程量增加或减少超过一定比例(如15%)时,如何调整超出部分或剩余部分的综合单价。
- 材料价格调整:采用价格指数法或造价信息差额调整法计算因物价波动引起的价款调整。
- 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
- 财务评价:如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利息计算、偿债能力分析等(虽非土木专业重点,但时有涉及)。
基于对真题的深入分析,考生在备考和应试时应注重以下策略与技巧:
1.构建知识体系,融会贯通
切忌孤立地学习四个科目。管理是纲领,计价是方法,技术与计量是基础,案例分析是综合应用。
例如,学习计价款调整时,要联想到管理科目中的合同条款;学习施工技术时,要思考其对工程量和造价的影响。将知识点串联成网,才能应对案例分析的复杂场景。
2.狠抓核心考点,反复练习
历年真题表明,如费用构成、清单计价、工程索赔、工程结算、工程量计算等是永恒的重点。对这些核心考点,必须投入大量时间进行专项练习,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对于计算题,要动手算,而不是只看不练。
3.关注行业动态与新规
造价行业政策法规、规范标准更新较快。考生需密切关注考试年度内是否有重要的新政策、新规范出台(如清单计价标准的更新、增值税政策的调整等),这些往往是命题的热点。
4.掌握案例题答题规范
- 步骤清晰:计算题要写出计算过程,分步列式,即使最终结果错误,过程正确也能获得步骤分。
- 理由充分:对于判断、分析类题目,一定要写明依据(如“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第X.X.X条规定”或“根据合同专用条款X条约定”),做到有理有据。
- 卷面整洁:保持字迹工整,条理清楚,方便阅卷老师评阅。
5.模拟实战,合理分配时间
在备考后期,应进行全真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作答。特别是案例分析科目,题量大,时间紧,需要通过模拟来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节奏和顺序,避免在某一道题上耗费过多时间。
攻克成都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需要的是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实操技能、清晰的逻辑思维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深入研习真题,把握命题脉搏,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捷径。希望广大考生能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有针对性的训练,最终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一名优秀的造价工程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