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
请先选择证书类型
不能为空

关于汉中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汉中作为陕西省内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众多的地区,其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不仅是对考生专业知识的全面检验,更是对其实践应用能力的深度考核。该考试紧扣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的最新政策、规范标准以及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要求,试题设计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针对性。真题例题往往围绕水利工程造价的“估、概、预、结、决”全过程,深入考查考生在工程计量与计价、项目管理、经济评价、合同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考点解析不仅停留在对答案的简单解释,更侧重于揭示题目背后的知识逻辑、常见陷阱以及解题思路,旨在帮助考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提升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这些真题例题及背后的考点,对于备考者而言,是把握考试方向、突破重点难点、提升应试技巧的关键途径。
下面呢将结合考试的主要模块,通过典型例题的深入剖析,系统阐述其考点精髓。
一、 工程计量与计价模块考点解析

该模块是考试的核心与基础,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涉及大量的计算规则、定额应用和价格调整。

例题示例:某大型水库泄洪隧洞工程,采用钻爆法施工,设计开挖断面为城门洞形,尺寸为宽8米,高10米。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岩石级别为Ⅷ级。施工图纸标明隧洞主体工程长度为1250米,并设有两个施工支洞,长度分别为85米和110米,均计入隧洞总开挖量。请根据《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相关定额,试计算该隧洞的石方开挖工程量,并简述主要计价依据和需要考虑的费用因素。

考点解析:


1. 工程量计算规则的理解与应用:本题首要考点是准确理解隧洞开挖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根据规范,隧洞开挖工程量按设计图示断面尺寸乘以长度以体积计算,不扣除允许超挖量所占体积。关键在于明确计算长度:是仅计算主洞长度,还是包含施工支洞的长度。题目明确说明支洞“计入隧洞总开挖量”,因此总开挖长度应为1250 + 85 + 110 = 1445米。断面面积为城门洞形面积,需要根据几何公式计算(通常可分解为直墙面积和拱部面积之和)。考生需熟练掌握常见断面形式的面积计算方法。


2. 地质条件的关联性:题目给出岩石级别为Ⅷ级,这是一个重要信息。岩石级别直接影响开挖的难易程度、机械台班消耗、人工工日消耗以及相关费用的计取。在后续套用定额计价时,必须选择与Ⅷ级岩石相对应的定额子目,不同的岩石级别定额单价差异显著。


3. 计价依据与费用构成:在计算出工程量的基础上,考点延伸至计价过程。主要计价依据包括:

  • 《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或《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 工程所在地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预算价格
  • 相关的取费标准(如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等)。

需要考虑的费用因素复杂,包括:

  • 基本开挖费用。
  • 施工排水、照明、通风费用。
  • 临时支护费用(如锚杆、喷射混凝土等,需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
  • 允许的超挖及回填费用。
  • 石渣运输费用(运距是关键因素)。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

此题综合考查了考生的识图能力、工程量计算基本功、对计价规范和定额的熟悉程度,以及将理论计算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思维能力。


二、 项目管理与合同管理模块考点解析

此模块侧重于考查考生对工程建设程序、招投标、合同履行、变更、索赔、结算等全过程管理的掌握情况,强调法律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

例题示例:某河道治理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中标价为固定单价合同。施工过程中,因遭遇连续暴雨,导致河道水位远超历史同期水平,承包人为保护已完工程和施工设备,采取了额外的应急抢险措施,产生了大笔费用,且导致工期延误15天。承包人随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了费用和工期索赔报告。请问,作为发包人(或造价工程师)应如何审核该项索赔?审核的重点应包括哪些内容?

考点解析:


1. 索赔成立的条件判定:这是处理索赔问题的第一步。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等合同范本,索赔成立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并非承包人自身原因造成;二是造成了实际的费用增加和(或)工期延误;三是承包人在合同约定的时限内提交了索赔意向通知和详细报告。本题中,“连续暴雨”是否属于不可抗力或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是关键。需要根据气象资料判断其是否超出合同约定的标准或该地区惯例。若属于,则索赔可能成立。


2. 责任划分与风险归属:固定单价合同下,工程量变化的风险由发包人承担,单价风险由承包人承担。但不可抗力或特殊风险造成的损失,合同通常有专门条款规定分担原则。审核时需要明确哪些损失应由发包人承担(如工程本身损害、运至现场待安装设备的损害),哪些由承包人承担(如施工方设备的损害、承包方人员伤亡),以及各自应负责的清理、修复费用。


3. 索赔证据的审查:这是审核的核心环节。重点审查:

  • 事实证据:气象部门出具的异常天气证明、现场照片、录像、监理日志、施工日志等,用以证明事件发生的客观性、时间及影响范围。
  • 费用证据:抢险措施所用人工、材料、机械的签认记录、发票、付款凭证等。审核其真实性、合理性和必要性。
    例如,人工是否确为抢险用工,材料用量是否合理,机械台班是否高效利用等。
  • 工期证据: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监理批复的进度计划等,用以证明延误的具体活动及其对总工期的影响(需进行工期延误分析)。


4. 费用计算与工期计算的审核:对于索赔费用,应审核其计算基础和方法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和相关定额标准,是否只计取了直接成本,还是包含了管理费和利润(视合同条款而定)。对于工期索赔,需审核其计算方法和结论是否正确,是否考虑了平行作业的可能性。

本题全面考查了考生对合同条款的理解、风险意识、证据审查能力以及费用分析能力,是项目管理中实践性极强的考点。


三、 水利工程经济评价模块考点解析

本模块要求考生掌握资金的时间价值原理,能够对水利建设项目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例题示例:某拟建灌溉水源水库工程,初步估算建设期为3年,总投资为5亿元(每年投资比例分别为30%、40%、30%)。项目运营期为30年,预计运营期每年可获得灌溉供水收入2800万元,但每年的运行维护费用为500万元。设社会折现率为7%。试计算该项目的经济净现值(ENPV),并判断其经济合理性。
于此同时呢,简述进行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时,除了直接财务收益外,通常还需考虑哪些间接效益(影子效益)?

考点解析:


1. 经济净现值(ENPV)的计算:这是经济评价的核心指标。ENPV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流量(B-C)按社会折现率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计算步骤:

  • 确定计算期:建设期3年 + 运营期30年 = 33年。
  • 计算各年的净效益流量:建设期(第1-3年)只有投资,净效益为负值(-投资额);运营期(第4-33年)净效益 = 年收入 - 年运行费 = 2800 - 500 = 2300万元。
  • 将各年净现金流量按社会折现率(7%)折现到第1年年初(即第0年年末),并求和。

公式为:ENPV = Σ[(B-C)_t / (1+i)^t],其中t为年份,i为社会折现率。计算过程涉及年金现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的应用。ENPV > 0 表明项目可行。


2. 社会折现率的应用:社会折现率是国民经济评价中的重要参数,代表社会资金被占用应获得的最低收益率。使用不同的折现率会显著影响ENPV的结果,从而影响项目决策。考生必须理解其经济含义并能正确应用。


3. 间接效益(影子效益)的识别:水利工程尤其是公益性较强的项目,其经济效益远不止直接财务收入。考题要求简述间接效益,这考查考生对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宏观理解。常见的间接效益包括:

  • 防洪效益:减少下游地区洪水灾害损失。
  • 生态效益:改善区域小气候、补充地下水、保护生物多样性。
  • 社会效益: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 旅游效益:形成水库景观,带动旅游业发展。

这些效益往往难以量化,但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应尽可能采用“影子价格”等方法进行量化分析。此题将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要求考生具备全面的经济评价视野。


四、 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模块考点解析

该模块考查考生对与水利工程造价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的熟悉程度,确保造价工作的合法、合规、公正。

例题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简述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哪些情形属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造价工程师在参与招投标活动或工程结算审核时,应遵循哪些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

考点解析:


1. 串通投标的法定情形:此考点要求准确记忆和理解法律条文。根据规定,属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 投标人之间协商投标报价等实质性内容。
  • 投标人之间约定中标人。
  • 投标人之间约定部分投标人放弃投标或中标。
  • 属于同一集团、协会、商会等组织成员的投标人按照该组织要求协同投标。
  • 投标人之间为谋取中标或排斥特定投标人而采取的其他联合行动。

能够清晰列举这些情形,体现了造价工程师必备的法律素养。


2. 职业道德准则:这是对造价工程师个人职业操守的考查。其核心准则包括:

  • 公正客观:在审核工程量、处理变更索赔、结算审核时,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合同和法律为准绳,不偏袒任何一方,保持独立性。
  • 诚实守信:不出具虚假造价文件,不参与串通作弊,保守在执业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 勤勉尽责:严格按照业务规程和工作标准执行,确保造价成果文件的质量,对出具的数据负责。
  • 廉洁自律:不得索取或收受不正当利益,维护职业声誉。
  • 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政策、新规范、新技术,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此题将法律知识与职业操守相结合,强调了造价工程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法律意识,这是保障工程造价活动健康进行的基石。

通过对以上四个核心模块的典型例题及考点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汉中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要求考生构建一个从技术到经济、从管理到法律的多维知识体系。备考过程应是系统性的学习与针对性的实践相结合,深刻理解原理,熟练运用规则,并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和政策变化,方能在考试和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应对自如。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我要报名
返回
顶部

课程咨询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