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金山区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金山区作为上海市的重要行政区域,其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关系到本地区的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更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因此,对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极高,其考试内容紧密围绕实际工程需求,旨在选拔既懂技术又精通经济的复合型人才。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全面覆盖了水利工程造价的各个知识维度,不仅考查考生对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定额使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侧重于对项目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编制、工程结算与决算等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力的综合检验。真题例题通常源于金山地区乃至长三角区域典型的水利工程项目实践,如海塘加固、河道整治、泵闸新建等,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考点解析不仅要求考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能够灵活运用原理解决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深入剖析这些真题及考点,对于考生系统梳理知识体系、洞察命题趋势、提升实战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下面呢将结合实例,对核心考点进行详细阐述。一、 水利工程造价构成与计算基础
该部分是整个考试的理论基石,几乎所有计算题和应用题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考题不仅要求记忆,更要求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关联。
考点解析: 水利工程总造价由工程费用、独立费用、预备费和建设期融资利息四大部分构成。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及安装工程费、设备费。独立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工程建设监理费、科研勘测设计费等。预备费则包括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考生必须熟练掌握每一笔费用包含的具体内容、计算基数和计算公式。
真题例题举例:
某金山区河道整治工程,其建筑安装工程费为5000万元,设备购置费为800万元。已知:
1.建设管理费费率为2%(以工程费用为计算基数);
2.工程建设监理费为100万元;
3.科研勘测设计费为300万元;
4.基本预备费费率为5%(以工程费用和独立费用之和为基数);
5.建设期融资利息为150万元。
试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总投资和总投资。
解析:
1.计算工程费用:5000 + 800 = 5800万元
2.计算独立费用:
- 建设管理费:5800 × 2% = 116万元
- 工程建设监理费:100万元(已知)
- 科研勘测设计费:300万元(已知)
- 独立费用合计:116 + 100 + 300 = 516万元
3.计算预备费:
- 基本预备费:(5800 + 516) × 5% = 315.8万元
4.计算静态总投资:工程费用 + 独立费用 + 预备费 = 5800 + 516 + 315.8 = 6631.8万元
5.计算总投资:静态总投资 + 建设期融资利息 = 6631.8 + 150 = 6781.8万元
此题的关键考点在于:
- 清晰区分各项费用的计算基数,例如建设管理费以“工程费用”为基数,而基本预备费以“工程费用与独立费用之和”为基数,极易混淆。
- 准确理解静态总投资与总投资的区别(是否包含价差预备费和建设期融资利息)。在此题中,未涉及价差预备费,故静态总投资仅为前三项之和加基本预备费。
这是考试的核心实务操作部分,分值占比高,涉及大量的计算和规则应用。
考点解析: 重点考查对《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熟悉程度。包括:
- 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和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五统一”)。
- 综合单价的组成: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和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
- 如何根据项目特征描述,套用合适的定额子目,并进行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调整和价差计算。
真题例题举例:
请根据以下项目特征描述,计算该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其余费用率及风险自行合理考虑)。
项目编码:500202002001
项目名称:土方开挖(河道)
项目特征:1.土壤类别:三类土;2.开挖深度:4.5m;3.弃土运距:基坑边堆放
计量单位:m³
工程量:10000m³
相关信息:根据《上海市水利工程预算定额》,人工挖三类土深度4m以内定额基价为25元/m³,深度超过4m时,超深部分每米折减系数为0.9。挖掘机挖三类土定额基价为8.5元/m³(含装车),人工占比30%,机械占比70%。管理费费率取10%(以直接费为基数),利润费率取5%(以直接费+管理费为基数)。
解析:
1.分析施工方案:开挖深度4.5m>4m,需考虑超深影响。题目给出了人工和机械两种开挖方式,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或题意选择。若题意未明确,通常选择机械开挖为主流施工方式。
2.计算机械挖土综合单价:
- 直接工程费(挖掘机挖土):8.5元/m³
- 计算管理费:8.5 × 10% = 0.85元/m³
- 计算利润:(8.5 + 0.85) × 5% = 0.4675元/m³
- 综合单价 = 直接工程费 + 管理费 + 利润 = 8.5 + 0.85 + 0.4675 ≈ 9.82元/m³
3.(若选择人工挖土)需进行超深调整:
- 4m以内部分:25元/m³
- 超过4m部分(0.5m):25 × 0.9 = 22.5元/m³(折减后单价)
- 综合加权单价:(4/4.5)25 + (0.5/4.5)22.5 ≈ 24.44元/m³
- 再在此基础上计算管理费和利润。
此题的关键考点在于:
- 能够根据项目特征(土壤类别、深度)正确选择和应用定额。
- 掌握定额调整规则(如超深折减)。
- 熟练掌握综合单价的计算步骤和各项费用的取费基数。
此部分内容与《招标投标法》及实施条例紧密结合,考查考生在招投标过程中进行造价管理和风险防范的能力。
考点解析: 核心考点包括:
- 招标控制价与投标报价的编制原则与依据。
- 最高投标限价(招标控制价)的审查要点。
- 投标报价的策略与技巧(如不平衡报价的运用与风险)。
- 工程量清单缺项、项目特征不符、工程量偏差等情况的合同价款调整规定。
真题例题举例:
某泵站工程公开招标,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钢筋混凝土池壁”项目工程量为1000m³。某投标人在复核图纸后,发现图纸实际工程量应为1200m³。请问该投标人宜采取何种报价策略?并简述理由及其风险。
解析:
1.宜采取不平衡报价策略。
2.具体操作:在保持投标总价基本不变且具有竞争力的前提下,适当提高“钢筋混凝土池壁”项目的综合单价,同时相应降低其他后期施工或工程量可能不会变更甚至减少的项目单价。
3.理由: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工程量清单出现漏项、工程量偏差,应按承包人在履行合同义务中完成的实际工程量计算。该投标人预计此项工程量将来会增加,通过提高其单价,可以在工程结算时获得更多的价款。
4.风险:如果业主在施工前发现此项重大误差,可能会要求所有投标人统一澄清或修正清单,导致该策略失效。如果工程量最终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则承包商将会遭受损失。
除了这些以外呢,不平衡报价幅度过大会引起评标专家的注意,可能被视为“报价不合理”而要求其进行澄清,甚至导致废标。
此题的考点在于考查考生对工程量清单风险分担原则的理解(量变风险由发包人承担,价变风险由承包人承担),以及灵活运用报价策略的能力,同时必须具有风险意识。
四、 施工阶段合同价款管理与结算该部分是造价工程师日常工作的重点,考试中常以案例分析题形式出现,场景复杂,综合性强。
考点解析: 重点包括:
- 合同价款的调整事项:工程变更、项目特征不符、工程量清单缺项、工程量偏差、计日工、物价变化、暂估价、不可抗力、提前竣工(赶工补偿)、误期赔偿、索赔等。
- 预付款、进度款(月结算)、竣工结算的计算与支付流程。
- 索赔费用的组成计算(人工费、设备费、材料费、管理费、利润等)。
真题例题举例:
某水闸工程施工合同约定,价格指数采用价格调整公式法进行价差调整,固定要素比例为0.3。施工期间,由于发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2个月。延误期间,当地人工价格指数上涨了10%,钢材价格指数上涨了15%。已知原计划该期间完成的工作量中,人工费占比20%,钢材费占比25%。试问承包商可否就价差上涨提出索赔?如可,请计算应补偿的价差调整额(以计划工作量为计算基数P0)。
解析:
1.可以提出索赔。因为工期延误是由于发包人原因造成的,属于发包人应承担的责任。在此期间因物价上涨增加的成本,应由发包人承担。
2.计算价差调整额:
- 价格调整公式通常为:△P = P0 [A + (B1×Ft1/F01 + B2×Ft2/F02 + ...) - 1]
- 其中A为固定部分比例0.3,B1、B2...为可调部分中各要素的比重。
- 本题中,可调部分比例为1 - 0.3 = 0.7。
- 在可调部分中,人工费的权重为:0.2 / 0.7 ≈ 0.2857
- 钢材费的权重为:0.25 / 0.7 ≈ 0.3571
- (其余可调要素权重略,通常题目会简化或给出)
- 假设其余可调要素权重为:0.7 - 0.2857 - 0.3571 = 0.0572(此部分价格未变化)
- 则价差调整额 △P = P0 × [ 0.3 + (0.2857×1.10 + 0.3571×1.15 + 0.0572×1.00) - 1 ]
- 计算括号内:0.2857×1.10 = 0.31427;0.3571×1.15 ≈ 0.410665;0.0572×1.00=0.0572
- 求和:0.31427 + 0.410665 + 0.0572 = 0.782135
- 代入公式:△P = P0 × [0.3 + 0.782135 - 1] = P0 × 0.082135
- 因此,应补偿的价差调整额为P0的8.2135%。
此题的考点综合了索赔责任划分、价格调整公式的应用以及权重计算,要求考生具备细致的计算能力和对合同条款的深刻理解。
五、 竣工决算与项目后评价此部分内容虽然在前几个阶段之后,但却是考核造价工程师全局观和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的重要环节。
考点解析: 主要考点包括:
- 竣工决算的内容: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工程竣工图、工程造价对比分析。
- 新增资产价值的确定:固定资产(如建设工程、设备等)、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的划分和计价方法。
- 项目后评价中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计算,如静态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ROI)、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等。
真题例题举例:
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后,形成的固定资产包括:
1.新建溢洪道工程,竣工结算价5000万元;
2.购置并安装泄洪闸门及启闭设备,购置费800万元,安装费200万元;
3.建设单位管理费200万元(按规定分摊计入固定资产)。
试计算该项目新增固定资产的价值。
解析:
1.新建溢洪道工程本身价值:5000万元,直接构成固定资产。
2.泄洪闸门及启闭设备:购置费800万元和安装费200万元均计入该项固定资产价值,合计1000万元。
3.建设单位管理费属于待摊投资,需要按比例分摊到各项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中。
- 假设本例中只有上述两项固定资产。
- 待摊投资分摊率 = 200 / (5000 + 1000) × 100% ≈ 3.33%
- 溢洪道工程应分摊的管理费:5000 × 3.33% ≈ 166.5万元
- 设备应分摊的管理费:1000 × 3.33% ≈ 33.3万元(或200-166.5=33.5万元)
4.因此:
- 溢洪道固定资产价值 = 5000 + 166.5 = 5166.5万元
- 设备固定资产价值 = 800 + 200 + 33.3 = 1033.3万元
- 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总值 = 5166.5 + 1033.3 = 6199.8万元
此题的考点在于考查考生对竣工决算中新增资产价值确定方法的掌握,特别是对“待摊投资”的分摊这一易忽略但重要的环节的理解。
通过对以上五个核心板块的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可以看出,金山区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考生不仅需要牢固掌握计价规范、定额、法规等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在复杂工程场景下进行分析、计算和决策的能力。复习备考时,应多做真题模拟,尤其是结合上海地区定额和金山本地工程特点的案例,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在考试和实际工作中都能从容应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