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关于揭阳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是国家对从事水利工程造价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能力的重要认证,其考试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对于揭阳地区的考生而言,由于地处粤东水系发达区域,熟悉本地水利工程特点(如中小型水库、堤围、水闸及流域治理工程等)并结合全国性考试大纲进行备考,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明确的是,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为全国统一考试,官方通常不发布完整的历年真题,市面上流通的多为考生回忆版或培训机构根据考纲编写的模拟题。
因此,本文所涉及的“真题例题”实质上是基于考试大纲、权威教材和普遍反映的高频考点精心构建的典型例题,旨在高度还原真实考试的题型、难度与命题思路,并对核心考点进行深入解析。备考揭阳地区的一级水利水电工程师,考生需重点关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水利工程技术与计量》以及《水利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四个科目。其中,《案例分析》科目是重中之重,它综合考查考生在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程结算及竣工决算等全过程的实操能力。考点不仅局限于计算,更延伸至法律法规、合同管理、成本控制、价值工程等管理层面。揭阳考生在复习时,应特别留意本地区常见工程类型(如榕江流域综合整治、龙颈水库除险加固等类似项目)所涉及的施工工艺、材料价格信息及定额应用,将全国通用的理论知识与地方实践相结合。
下面呢内容将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详细剖析,系统梳理关键知识点,为考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复习方向和解题技巧。一、 水利工程造价构成与计算典型例题及解析
该部分是整个考试的理论基石,主要考查对水利工程总投资的构成、各项费用的计算基数与方法的精准把握。
例题1:某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其静态总投资中,已知建筑工程费为85000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费为12000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费为8000万元,施工临时工程费为建筑工程费的8%,独立费用为上述前四项费用之和的10%,基本预备费费率为5%。试计算该工程的静态总投资。
考点解析:
- 考点1:静态投资构成公式。 水利工程静态总投资 = 工程部分静态投资 + 建设征地移民补偿静态投资 + 环境保护工程静态投资 + 水土保持工程静态投资。本题中,后三项未提及,故只需计算工程部分静态投资。其计算公式为:工程部分静态投资 = 建筑工程费 +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费 + 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费 + 施工临时工程费 + 独立费用 + 基本预备费。
- 考点2:各项费用的计算基数。 这是本题的核心易错点。施工临时工程费通常以建筑工程费为计算基数。独立费用则以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费之和(即题干中的“前四项费用”)为计算基数。基本预备费则以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费、施工临时工程费、独立费用五者之和(即静态投资扣除基本预备费前的部分)为计算基数。
- 考点3:计算过程的严谨性。 必须分步计算,确保每一步的基数正确。
解题步骤:
- 计算施工临时工程费:85000万元 × 8% = 6800万元。
- 计算前四项费用之和(即独立费用的计算基数):85000 + 12000 + 8000 + 6800 = 111800万元。
- 计算独立费用:111800万元 × 10% = 11180万元。
- 计算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基数(即一至五部分投资合计):111800万元 + 11180万元 = 122980万元。
- 计算基本预备费:122980万元 × 5% = 6149万元。
- 计算工程部分静态总投资:122980万元 + 6149万元 = 129129万元。
因此,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静态总投资为129129万元。
二、 工程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典型例题及解析本部分考查考生能否熟练运用水利工程预算定额、概算定额以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进行工程量计算和计价。
例题2:某水闸工程需现浇C25钢筋混凝土闸底板,厚度1.2m。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得其工程量为1500m³。施工方案采用钢模板。已知当地现行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中,现浇C25钢筋混凝土底板(厚度>1.0m)的定额编号为XXXXX,定额单位为100m³,其基价为:人工费为8500元,材料费为32000元(其中C25混凝土消耗量为103m³),机械使用费为4500元。当前市场信息:C25混凝土价格为350元/m³,人工单价为120元/工日(定额中人工单价为100元/工日),其他材料及机械台班费与定额取定一致。试计算:(1)该分项工程的定额直接费;(2)考虑价差调整后的直接费。
考点解析:
- 考点1:定额的直接应用与单位换算。 首要任务是看清定额单位,并将实际工程量转换为定额单位数量。本题中,1500m³转换为15(100m³)。
- 考点2:定额基价的构成与计算。 定额基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机械费。定额直接费 = 定额基价 × 定额单位数量。这是在不进行任何价差调整情况下的费用。
- 考点3:价差调整计算。 这是造价实务中的关键环节。需要分别计算人工、材料、机械的价差。人工价差 = (现行人工单价 - 定额人工单价)× 定额工日消耗量 × 定额单位数量。材料价差(以混凝土为例)= (现行材料单价 - 定额材料单价)× 定额材料消耗量 × 定额单位数量。本题中,定额材料单价需根据定额基价中的材料费反推(32000元 / 103m³ ≈ 310.68元/m³)。
- 考点4:调整后直接费的计算。 调整后直接费 = 定额直接费 + 人工价差 + 材料价差 + 机械价差(本题机械费无价差)。
解题步骤:
- 计算定额单位数量:1500m³ / 100m³/单位 = 15(单位)。
- 计算定额基价(每100m³):8500 + 32000 + 4500 = 45000元。
- 计算定额直接费:45000元/单位 × 15单位 = 675000元。
- 计算价差:
- 人工价差:首先需知定额工日数,假设定额中人工费8500元对应单价100元/工日,则工日数=8500/100=85工日/100m³。人工价差 = (120 - 100) 元/工日 × 85工日/单位 × 15单位 = 25500元。
- 材料价差(混凝土):定额混凝土单价 = 32000元 / 103m³ ≈ 310.68元/m³。混凝土价差 = (350 - 310.68) 元/m³ × 103m³/单位 × 15单位 ≈ 39250元 × 15 ≈ 60814.5元(计算过程保留小数,结果取整或按规定保留)。
- 计算调整后直接费:675000元 + 25500元 + 60814.5元 = 761314.5元。
此部分内容实践性强,常以案例分析题形式出现,综合考查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投标报价策略、合同类型选择及价款调整等。
例题3:某河道整治工程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招标文件中规定本合同为单价合同。承包人在投标报价时,发现“土方开挖”清单项目预估工程量为20万m³,承包人根据自身施工方案测算的实际成本为25元/m³。但考虑到该项目后期工程量可能增加30%,且现场有大量弃土需外运(外运费用未单独列项,包含在开挖单价中),为争取中标并保证盈利,承包人应如何确定“土方开挖”的综合单价?请阐述其报价策略。
考点解析:
- 考点1:单价合同的特点与风险。 单价合同的特点是量变价不变,结算时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乘以中标单价计算。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是预估量,承包商承担的是单价风险,业主承担的是工程量变化风险。
- 考点2:不平衡报价法的应用。 这是投标报价的核心技巧之一。其原理是在总价基本确定的前提下,调整内部各项目的单价,以期既不提高总价影响中标,又能在结算时获得更理想的收益。
- 考点3:报价策略的具体分析。 针对本题情景:
- 工程量可能增加:对于后期工程量可能增加的项目,可以适当提高其综合单价,这样在结算时,因工程量增加而获得的额外收入会更多。
- 前期施工项目:如临时工程、土方开挖等早期就能结算的项目,可以适当报高单价,以便尽早收回工程款,减轻资金压力。
- 隐含成本项目:本题中“弃土外运”费用包含在开挖单价中,且是实际发生的成本。如果预计外运距离或难度大于常规情况,必须在单价中充分考虑此项成本,避免亏损。
策略建议:
承包人应在测算的实际成本25元/m³基础上,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后适当提高“土方开挖”项目的报价:充分计入弃土外运的全部成本;由于预计工程量将增加30%,提高此单价能在最终结算时获得超额利润;土方开挖是早期施工项目,报高单价有利于资金回收。但同时需注意,单价不能过高,以免在评标时因个别项目单价畸高而被认定为不平衡报价,导致废标。
因此,需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微调,确保总报价仍有竞争力。
本部分聚焦于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索赔、价格调整、工程计量与支付等,是《案例分析》科目的绝对重点和难点。
例题4:某堤防加固工程合同价为5000万元,工期12个月。合同规定,主要材料价格波动超过±5%时,超出部分可进行调整。工程进行到第6个月,由于设计变更,新增一项防渗墙工程,经发包人确认,该变更项目的金额为30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
于此同时呢,工程主要材料钢筋的价格从投标基准期的4000元/吨上涨至4600元/吨。已知原合同中钢筋的用量为1000吨。试计算:(1)因设计变更,承包人可提出的价款变更金额;(2)钢筋价格调整的金额。
考点解析:
- 考点1:工程变更价款确定原则。 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价格计算;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计算;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工程师(或发包人)确认后执行。本题中,新增防渗墙工程已由发包人确认金额为300万元,故可直接采用。
- 考点2:价格调整公式的应用。 这是解决材料价格波动的标准方法。需掌握调整公式:△P = P0 × (A + B1×Ft1/F01 + B2×Ft2/F02 + ... - 1)。其中,△P为需调整的价格差额,P0为结算工程量价款,A为定值权重,B为变值权重(如材料权重),Ft为现行价格指数,F0为基本价格指数。本题是简化情况,给出了具体的价格和波动幅度限制。
- 考点3:调价基数的确定。 价格调整通常只针对超出风险幅度范围的部分进行计算。风险幅度为±5%,即价格在4000×(1±5%)=3800元至4200元之间不调整。超出部分才参与调整。
解题步骤:
- 设计变更价款:题干已明确发包人确认变更金额为300万元,故此项变更价款即为300万元。
- 钢筋价格调整:
- 计算风险幅度范围:4000元/吨 × 5% = 200元/吨。价格不调整区间为[3800, 4200]元/吨。
- 计算现行价格超出基准价格的幅度:4600 - 4000 = 600元/吨。
- 计算可参与调整的价差:由于4600 > 4200(上限),故可调整的价差为 4600 - 4200 = 400元/吨。或者理解为,超出5%的部分(600-200=400元/吨)才可调整。
- 计算钢筋价格调整总额:调整金额 = 可调整价差 × 合同用量 = 400元/吨 × 1000吨 = 400,000元 = 40万元。
因此,承包人可因设计变更获得300万元价款增加,并可获得钢筋价格调整40万元。
五、 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针对揭阳考生的备考,除了掌握上述核心考点外,还需制定科学的复习策略。
- 1.紧扣考试大纲与官方教材。 一切复习的出发点必须是全国统一的考试大纲和指定的官方教材。确保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都达到考纲要求的深度和广度。
- 2.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地方特色。 在学习全国通用知识的同时,主动了解揭阳地区常见的水利工程项目类型、地质水文条件、常用的施工工艺和材料。可以查阅广东省水利工程造价相关的地方规定和补充定额,使知识体系更完整。
- 3.强化计算能力,熟练使用工具。 《案例分析》科目计算量巨大,必须熟练使用计算器,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对各类计算公式、定额套用、价差调整等方法要达到条件反射般的熟练程度。
- 4.注重案例分析,培养解题思路。 多做高质量的模拟题和历年回忆版真题。不仅要做对,更要理清解题思路,分析题目背后的考点组合,总结各类题型的标准答题步骤和格式。
- 5.关注行业动态与政策法规。 造价行业政策法规更新较快,如《招标投标法》、《民法典》合同编、最新的计价规范等,需及时关注变化,避免因知识陈旧而失分。
总而言之,攻克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需要考生付出持续的努力,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积累灵活的实践经验,并辅以科学的备考方法。对于揭阳考生而言,将普遍性的考试要求与地方性的工程实践相结合,无疑能提升备考的针对性和应试的成功率。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反复研磨和核心考点的深刻理解,考生能够逐步建立起解决复杂造价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