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
请先选择证书类型
不能为空

关于滨州一级水利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国家统一设定的高水平职业资格考试,其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极高。对于滨州地区的考生而言,深入理解考试的核心考点,并通过分析典型真题来掌握解题思路与方法,是备考成功的关键。本评述旨在对滨州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的真题例题及背后考点进行宏观梳理与解析。该考试的核心内容紧密围绕水利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涵盖了从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到设计阶段的概预算,再到招投标阶段的合同价款约定,以及施工阶段的工程计量与价款结算,直至竣工阶段的决算编制与审核。真题例题往往不是孤立地考察某个计算公式或定额套用,而是将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多维度知识融合在一个具体的工程背景案例中,要求考生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点解析则需穿透题目表面,揭示其考核的知识点本质,例如,一道关于土石方工程结算的题目,可能同时考察工程量计算规则、合同价款调整条件、价格指数应用以及相关法规条文的理解。
因此,对滨州考生来说,备考不应局限于死记硬背,而应着重于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深刻理解《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等核心规范的内涵,并通过大量练习高质量真题,培养精准审题、快速定位考点、规范作答的综合应试能力。下文将选取若干代表性真题例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对考生有所裨益。

一、 水利工程项目总投资构成与计算

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石,几乎每年必考,可能出现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中,更是案例分析的背景知识。考核的重点在于考生是否清晰掌握水利工程项目总投资的组成框架,以及各项费用的计算基数和方法。

真题例题示例:

某大型水库工程,其部分投资构成数据如下:建筑及安装工程费为85000万元,设备购置费为32000万元,建设征地移民补偿投资为58000万元,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为4500万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为3800万元,独立费用为12000万元(不含建设管理费),基本预备费费率为5%。试计算该工程的基本预备费。

考点解析:


1. 核心考点: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基数。这是本题的关键陷阱所在。许多考生会误将全部投资作为计算基数。根据《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基数是工程部分投资(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独立费用)与建设征地移民补偿投资环境保护工程投资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之和。需要特别注意,某些独立费用(如建设管理费)可能已包含在独立费用总额中,题目会明确说明。


2. 解题思路

  • 第一步:明确计算基数。工程部分投资 = 建筑安装工程费 + 设备购置费 + 独立费用 = 85000 + 32000 + 12000 = 129000万元。
  • 第二步:将专项投资加入基数。建设征地移民补偿投资、环境保护工程投资、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均需计入。
    因此,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基数 = 129000 + 58000 + 4500 + 3800 = 195300万元。
  • 第三步:计算基本预备费。基本预备费 = 计算基数 × 费率 = 195300 × 5% = 9765万元。


3. 易错点:混淆基本预备费与价差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是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但未明确的费用,而价差预备费是针对价格浮动因素的,两者计算方法和基数不同。此题未涉及价差预备费。



二、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与计算

该考点是造价计算的核心,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按照“价税分离”原则划分的费用构成,并能根据给定条件计算综合单价或总费用。

真题例题示例:

根据《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计算某水利工程混凝土工程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已知直接费为500万元,措施费费率为直接费的8%,企业管理费费率为直接费的6%,利润率为(直接费+措施费+企业管理费)的7%,增值税税率为9%。试计算该混凝土工程的增值税额。

考点解析:


1. 核心考点:建筑安装工程费的逐项计算流程及增值税的计算基数(销项税额)。增值税的计算基数是税前工程造价,即完成该混凝土工程所需的全部费用(不含增值税本身)。


2. 解题思路

  • 第一步:计算措施费。措施费 = 直接费 × 措施费率 = 500 × 8% = 40万元。
  • 第二步:计算企业管理费。企业管理费 = 直接费 × 企业管理费率 = 500 × 6% = 30万元。
  • 第三步:计算利润。利润 = (直接费 + 措施费 + 企业管理费) × 利润率 = (500 + 40 + 30) × 7% = 570 × 7% = 39.9万元。
  • 第四步:计算税前工程造价。税前工程造价 = 直接费 + 措施费 + 企业管理费 + 利润 = 500 + 40 + 30 + 39.9 = 609.9万元。
  • 第五步:计算增值税。增值税 = 税前工程造价 × 增值税税率 = 609.9 × 9% = 54.891万元。


3. 延伸思考:此计算方法是基于概算编制的规定。在实际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综合单价的组成可能略有不同,但增值税的计算原理不变,均以不含税造价为基数。



三、 工程量清单计价与计量规范的应用

此部分内容是案例分析的绝对重点,考核考生对《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熟悉程度,特别是工程量计算规则、项目特征描述、综合单价的组价与调整等。

真题例题示例(案例分析题片段):

某河道堤防加固工程,招标工程量清单中“土方开挖”项目,清单工程量为15000m³,投标人根据施工图测算的实际开挖量为15800m³。施工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变化,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实际完成并经双方计量的土方开挖量为16500m³。合同约定,工程量偏差超过15%时,超过部分的综合单价应予调低。已知投标报价的综合单价为55元/m³,招标控制价中的综合单价为60元/m³。试计算该项目土方开挖的结算价款。

考点解析:


1. 核心考点:工程量偏差超过15%时的价款调整方法。这是合同价款管理中的常见考点。


2. 解题思路

  • 第一步:判断是否触发调价条件。计算工程量偏差幅度。(16500 - 15000) / 15000 = 10%,未超过15%。
    因此,无需调整单价,全部工程量按原综合单价结算。
  • 第二步:计算结算价款。结算价款 = 实际完成工程量 × 原综合单价 = 16500 × 55 = 907500元。


3. scenario 变化:如果题目中实际完成工程量变为18000m³,则偏差为(18000-15000)/15000=20% > 15%。此时:

  • 第一步:计算不调价部分的工程量上限:15000 × (1+15%) = 17250m³。
  • 第二步:计算超出部分工程量:18000 - 17250 = 750m³。
  • 第三步:调整超出部分的单价。新单价通常按招标控制价单价或以下浮率计算,假设合同约定按招标控制价单价的0.9倍调整,则新单价 = 60 × 0.9 = 54元/m³。
  • 第四步:计算结算价款。结算价款 = 17250 × 55 + 750 × 54 = 948750 + 40500 = 989250元。


4. 关键点:准确理解“偏差超过15%”是针对招标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而言的,并且调整的是超过15%以外的那部分工程量的单价。



四、 工程计量与价款结算

此考点综合性强,常结合合同条款、工程进度、质量验收、变更签证等情景,考核预付款、进度款、质量保证金、竣工结算等的计算与审核。

真题例题示例(案例分析题):

某水闸工程,合同总价3000万元。主要材料及设备比重为60%,预付款支付比例为20%,工程进度款按月支付,按完成工程价值的90%支付,质量保证金比例为结算总额的3%。合同约定,预付款在进度款支付至合同价款的40%后开始抵扣,从每次进度款中按材料及设备所占比例扣回。开工后第一个月完成工程价值200万元,第二个月完成工程价值400万元。试计算:(1)预付款总额;(2)第二个月应签发的进度款;(3)第二个月实际支付的工程款。

考点解析:


1. 核心考点:工程预付款的支付与扣回计算,以及进度款支付流程。


2. 解题思路

  • (1)预付款总额 = 合同总价 × 预付款支付比例 = 3000 × 20% = 600万元。
  • (2)第二个月应签发的进度款(即应付进度款):
    • 计算累计已完工程价值:200 + 400 = 600万元。
    • 判断是否达到预付款起扣点:合同价款的40%为 3000 × 40% = 1200万元。累计600万元 < 1200万元,故本月不扣预付款
    • 应签发进度款 = 本月完成工程价值 × 支付比例 = 400 × 90% = 360万元。
  • (3)第二个月实际支付的工程款:由于不扣预付款,且质量保证金通常在结算时一并扣留(或按约定逐月扣留,本题未明确逐月扣,通常理解为支付时暂不扣质保金,竣工结算时扣),因此本月实际支付工程款即为应签发的进度款360万元。


3. scenario 延伸:若第三个月完成工程价值500万元,累计达1100万元,仍小于1200万元,则不扣预付款。若第四个月完成工程价值200万元,累计达1300万元 > 1200万元,则第四个月开始扣回预付款。起扣点当月扣回额 = (累计已完工程价值 - 起扣点合同价款) × 主要材料及设备比重 = (1300 - 1200) × 60% = 60万元。则该月应签发进度款 = 200 × 90% = 180万元,实际支付工程款 = 应签发进度款 - 预付款扣回额 = 180 - 60 = 120万元。



五、 工程变更与索赔管理

这是案例分析题的难点和高频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判断事件责任归属,并依据合同条款计算变更价款或索赔费用,通常涉及工期和费用两方面。

真题例题示例(案例分析题情景):

某输水管道工程,合同约定土方开挖综合单价为50元/m³。施工中,工程师发出变更指令,将原设计管槽底宽2m增加至2.5m,导致土方开挖量增加。承包商提出索赔,要求对新增加的土方量按65元/m³进行计价,理由是由于工作面变窄,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增加。请问承包商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应如何处理?

考点解析:


1. 核心考点:工程变更的估价原则,特别是已有适用单价和无适用单价时的处理方式。


2. 解题思路与原则

  • 第一步:责任分析。工程师指令变更,属于发包人原因,因此由此导致的额外费用应由发包人承担。承包商有权提出费用补偿。
  • 第二步:估价原则。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或标准招标文件,因工程变更引起已标价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量变化的,如果合同中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应按合同已有的价格计算变更价款。
  • 第三步:结论。本案中,变更的是土方开挖的几何尺寸,但工作性质仍然是“土方开挖”,合同中已有该项工作的综合单价50元/m³。
    因此,承包商的索赔要求不合理。新增的土方工程量应直接沿用原合同单价50元/m³进行计价。
  • 第四步:特殊情况。如果承包商能证明由于底宽增加(或减小)到一定程度,确实造成了施工方法的根本改变,使得原单价变得明显不合理,则可以提出调整单价的申请,但需要提供详细的成本分析资料,由双方协商确定新的单价。本题中仅从2m增至2.5m,通常不足以构成“明显不合理”的条件。


3. 核心能力:区分“工程变更”和“索赔”。本例是因变更直接导致的工程量增加,应按变更估价程序处理,而非索赔程序。索赔通常针对的是未列入合同或变更范围的、由对方责任造成的损失(如停工窝工、异常恶劣气候等)。



六、 水利工程经济评价

此部分可能在选择题或案例分析中涉及,主要考核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真题例题示例:

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初始投资为2000万元,预计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带来的收益为400万元,每年的运营维护费用为50万元。若项目计算期为20年,期末无残值,行业基准收益率为8%。试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考点解析:


1. 核心考点:静态投资回收期的概念与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用项目净收益回收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


2. 解题思路

  • 第一步:计算年净收益。年净收益 = 年收益 - 年运营维护费用 = 400 - 50 = 350万元。
  • 第二步: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Pt =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 - 1 + 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 / 当年净现金流量。
  • 简化计算(适用于每年净收益相等的情况):Pt = 总投资 / 年净收益 = 2000 / 350 ≈ 5.71年。
  • 这意味着,大约需要5.71年才能收回初始投资。


3. 对比与深化: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简单,但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是一个辅助性指标。若题目要求计算动态投资回收期,则需将各年净收益折现到投资起点后,再计算回收年限,这将更为复杂和精确。考生需明确题目要求是静态还是动态。

通过对以上六个核心板块的真题例题与考点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滨州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注重对考生基础知识扎实度、规范理解深度以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综合考查。备考过程是一场系统工程,需要考生将理论知识与滨州地区可能涉及的具体工程特点(如平原水库、河道治理等)相结合,反复演练,方能从容应对,取得理想成绩。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我要报名
返回
顶部

课程咨询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