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
请先选择证书类型
不能为空

淮南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淮南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考核内容紧密围绕水利工程造价的实际需求,旨在选拔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出色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考试真题全面覆盖水利工程造价的各个核心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工程计量与计价、造价管理与控制、合同管理、法律法规及信息技术应用等。真题设计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仅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强调其在复杂工程场景下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考点解析则深入剖析命题思路,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考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明确复习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研习,考生能够精准把握考试动态,熟悉题型结构,锻炼解题技巧,从而有效提升应试水平和通过率。这一过程不仅是知识的巩固,更是职业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化训练,对从业者的职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水利工程造价构成与计算

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中,工程造价的构成与计算是基础且核心的考点。该部分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建设项目的总投资的构成,并能进行精确的计算。

真题例题:某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其静态总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费为8500万元,设备购置费为22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800万元(其中基本预备费基数为前三项之和,费率为5%),价差预备费暂不计。试计算该工程的基本预备费和静态总投资。

考点解析:本题直接考查对工程造价构成的掌握以及基本预备费的计算。静态总投资由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四部分组成。其中,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基数是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不含本身)之和。

  • 解题步骤:
  • 第一步:计算基本预备费的基数。基数 = 建筑安装工程费 + 设备购置费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不含基本预备费)。但需注意,题目中给出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800万元”是一个总额,通常已包含各类其他费用,但基本预备费本身也属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一项。
    因此,在计算基数时,应使用扣除基本预备费前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此题中1800万元是已知的总额,且明确指出基本预备费以其为基数之一,故可理解为这1800万元是“其他费用”的合计(可能已包含部分,但此处为计算简便,常直接作为基数的一部分)。更为严谨的理解是:基数 = 工程费(建安+设备)+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不含预备费)。但题目未明确1800万是否含预备费,从“其中基本预备费基数为前三项之和”的表述,可推断前三项(建安、设备、其他费)之和即为基数,故此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800万元应视为不含基本预备费。
  • 第二步:计算基数。基数 = 8500(建安费) + 2200(设备费) + 1800(其他费,不含预备费)= 12500万元。
  • 第三步:计算基本预备费。基本预备费 = 基数 × 费率 = 12500万元 × 5% = 625万元。
  • 第四步:计算静态总投资。静态总投资 = 建筑安装工程费 + 设备购置费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此时需包含基本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总额 = 原1800万元(不含预备用) + 基本预备费625万元 = 2425万元。或者,静态总投资 = 8500 + 2200 + 1800 + 625 = 13125万元。(注意:1800万元是其他费用的一部分,加上625万元后构成完整的其他费用总额)。

此考点要求考生对造价文件编制的规范性有深刻理解,清晰区分各项费用的性质和计算顺序,任何混淆都可能导致计算错误。

工程量清单计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现行水利工程计价的主要方法,考试中占比很大,涉及清单编制、综合单价计算、工程量计算规则等多个方面。

真题例题:某河道堤防加固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其中“土方开挖”清单项目,根据设计图纸及地质资料,需开挖Ⅱ类土,深度3.5m,总工程量为15000m³(自然方)。施工方案考虑采用1.0m³反铲挖掘机挖装土,自卸汽车运输至2km外的弃渣场。已知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价格信息,管理费费率取10%,利润费率取8%(均以人工费与施工机具使用费之和为取费基数),不考虑风险费用。请计算该“土方开挖”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单位:元/m³,压实方?自然方?需明确。通常清单工程量按自然方计,但消耗量可能涉及换算)。

考点解析:本题是典型的综合单价计算题,考查考生对工程量清单计价全过程的掌握,包括:

  • 工作内容的确定: 明确“土方开挖”清单项目所包含的全部工作内容,如:测量放线、挖土、装土、运输、弃置、场地清理、边坡支护(如有)、排水等。本题中包含了挖装和运输。
  • 工程量的换算: 水利工程中,土方开挖的清单工程量通常按自然方计算,但定额中挖掘机、汽车运输的消耗量可能是自然方或压实方。必须注意定额规定的计量单位及其对应的状态(自然密实方、松方、压实方)。需查阅相关定额,确定挖装和运输部分的工程量是否需要根据土的松散系数或压实系数进行换算。这是极易出错的关键点。
  •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确定: 根据施工工艺(1.0m³反铲挖装,自卸汽车运输2km),套用相应的预算定额子目,查找完成单位工程量(如100m³自然方)所需的人工工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
  • 基础单价的计算: 根据题目给出的人工单价、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单价,分别计算完成单位清单工程量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
  • 综合单价的计算: 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管理费 + 利润) / 清单工程量(单位数量)。 其中:管理费 = (人工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管理费费率 利润 = (人工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利润费率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套用定额,正确处理工程量的换算关系,并严格按照题目给定的取费基数和费率计算各项费用。

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

此部分考查考生在招投标阶段和合同履行过程中处理造价相关问题的能力,涉及法律法规、程序规范、价款调整、索赔计算等。

真题例题:某水利枢纽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标办法为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A的投标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人报价且在招标人设定的成本警戒线以下。此时,评标委员会应如何处理?若后续经评审认定其报价不低于其个别成本,但中标后在与招标人签订合同时,投标人A要求将招标文件中原定的固定总价合同改为固定单价合同,招标人应如何处理?

考点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以及合同谈判的原则。

  • 第一问考点: 对疑似低于成本价投标的认定和处理程序。根据法律规定,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报价或者在没有标底时明显低于标底,使得其投标报价可能低于其个别成本的,应当启动“是否低于成本”的认定程序。评标委员会应书面要求该投标人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其企业定额、成本核算资料等),证明其报价的合理性。投标人不能合理说明或者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由评标委员会认定该投标人以低于成本报价竞标,其投标应作否决投标处理。如果能提供证明材料并经评审认为其报价不低于其个别成本,则不应因其报价低而否决其投标。
  • 第二问考点: 合同签订的法律约束力。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和中标人之间的合同关系已经成立。签订书面合同是对已达成的协议的确认为具体化,而非重新谈判。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是合同内容的依据。中标人提出的将固定总价改为固定单价,属于对合同实质性内容(价格形式)的变更,这是法律严格禁止的行为。招标人应拒绝该要求,并依据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内容签订固定总价合同。如果中标人无正当理由拒绝签订合同,招标人可没收其投标保证金,并依法选择其他中标候选人或重新招标。

此考点要求考生不仅熟悉法律条文,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立法意图和实际操作流程。

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工程价款的结算与竣工决算直接关系到建设各方最终的经济利益,是造价管理的收官环节,考试中常出现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

真题例题:某输水渠道工程,合同总价5000万元(其中暂列金额300万元),合同约定工程进度款按月支付,支付比例为已完成工程价款的85%。每月发生的费用如下:每月完成工程价款(不含暂列金额)为500万元,每月业主供材款为50万元,每月应抵扣的预付款为60万元。该工程预付款总额为合同总价(扣除暂列金额)的20%。问题:
1.计算该工程的预付款总额。
2.计算第一个月、第二个月应支付的工程进度款。

考点解析:本题系统地考查了工程预付款的计算和工程进度款支付的计算,涉及多个抵扣项。

  • 预付款计算: 预付款 = [合同总价 - 暂列金额] × 预付款比例 = [5000 - 300] × 20% = 4700 × 20% = 940万元。
  • 进度款计算: 每月应支付进度款 = (本月完成工程价款 × 支付比例) - 本月应抵扣的预付款 - 本月业主供材款。
    • 第一个月:已完成工程价款500万元。 应支付款 = 500 × 85% - 60(首月开始抵扣预付款) - 50 = 425 - 60 - 50 = 315万元。
    • 第二个月:已完成工程价款500万元(累计1000万元)。 应支付款 = 500 × 85% - 60 - 50 = 425 - 60 - 50 = 315万元。 (注意:预付款抵扣通常直至抵扣完毕为止,每月抵扣额固定)

此题的关键在于清晰理解合同条款中关于支付、抵扣的各项规定,并准确地将这些规定应用到分步计算中。暂列金额不计入预付款基数,业主供材款和预付款抵扣需要在支付时扣除,这些都是易忽略的细节。

信息技术在水利造价中的应用

随着行业发展,BIM、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日益深入,该考点侧重于考查对新技术概念、流程及其对造价管理影响的理解。

真题例题:简述BIM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管理带来的主要价值和变革。

考点解析:这是一道论述题,考查对BIM技术价值的宏观理解。

  • 设计阶段:
    • 提升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BIM模型包含丰富的构件信息,软件可自动快速计算工程量,极大减少人工算量的错误和工作量,为设计概算提供更可靠的基础。
    • 支持多方案造价比对与优化: 快速生成不同设计方案的模型并计算其工程量与造价,便于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实现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价值工程)。
    • 碰撞检查与减少设计变更: 通过三维碰撞检查,提前发现设计冲突,避免在施工阶段因设计错误而产生的昂贵变更和返工费用。
  • 施工阶段:
    • 实现动态成本控制(5D BIM): 将3D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时间维度-4D)和成本信息(造价维度-5D)关联,可以模拟施工过程,实时跟踪工程造价的变化,实现成本的动态管理和精确控制。
    • 辅助工程价款结算: 模型自动计算的工程量可作为中期计量支付的参考,提高支付审核的效率和透明度。
    • facilitating Claim Management: 记录施工过程的全信息模型,可以为工程索赔提供直观、有力的证据(如图像、时间戳、变更记录等),支持索赔的快速、公正处理。
    • 提高竣工决算效率: 基于最终“As-built”模型生成竣工结算资料,确保结算数据与实体工程的一致性,加快决算速度。

回答此类题目需从“效率”、“准确性”、“可视化”、“协同性”和“全过程管理”等角度展开,说明技术如何解决传统造价管理中的痛点。

通过对以上五大核心考点的真题例题与解析可以看出,淮南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要求考生具备全面、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备考过程中,应在理解基本原理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对计算题的练习和案例的分析,同时关注行业新技术、新规范的发展动态。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我要报名
返回
顶部

课程咨询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