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
请先选择证书类型
不能为空

关于清远二级市政公用工程建造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清远地区作为广东省北部生态发展区的重要城市,其城市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正处于快速发展与提质升级的关键阶段。
因此,清远二级市政公用工程建造师考试不仅是对考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检验,更是对其解决清远本地及类似地区市政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考试内容紧密围绕国家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同时亦会隐含对地方工程特点(如地质条件、气候特征、常见工程类型)的考量。真题是考生备考最权威、最直接的风向标,通过剖析真题例题,可以精准把握考试的高频考点、出题思路、难度系数以及评分标准。考点解析则能帮助考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系统的知识网络,理解其内在逻辑和应用场景,从而从“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的层次。备考过程中,考生不应满足于记忆孤立的题目答案,而应深入理解每一道真题背后所考察的专业技术知识、相关法规标准以及项目管理实务,锻炼综合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本评述旨在强调真题研究的重要性,下文将展开详细例题与解析,为考生提供一份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备考资料。清远二级市政公用工程建造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
一、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专题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是考试的核心部分,涉及道路、桥梁、管道、轨道交通等多个专业领域,要求考生不仅掌握基本工法,还需具备处理现场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

例题1:关于城镇道路路基施工

【背景材料】某清远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段存在一段软土地基,设计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进行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要求现场技术人员严格控制桩顶标高、桩长及混合料坍落度。

【问题】

  • (1)简述CFG桩复合地基的作用原理。
  • (2)施工中,控制桩顶标高和桩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3)混合料坍落度控制不当可能会引起哪些质量问题?

考点解析:

  • 考点聚焦:本题主要考察软基处理技术中的CFG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清远部分地区存在软土分布,此类题目具有现实意义。考点涉及施工原理、技术参数控制的意义以及质量通病防治。
  • 答案要点解析:
    • (1)作用原理:CFG桩通过振动沉管或长螺旋钻机成孔,灌注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及水拌合而成的混合料而成桩。桩体与桩间土、褥垫层共同形成复合地基。桩主要承担大部分荷载,并通过褥垫层作用使桩土共同工作,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关键词是“桩体承载力”、“桩土共同作用”、“褥垫层”。
    • (2)控制目的:严格控制桩顶标高是为了确保桩头嵌入褥垫层的长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荷载有效传递至桩身,避免桩头过早破坏或应力集中。控制桩长是为了保证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满足设计对承载力和沉降控制的要求,桩长不足将导致承载力下降,过长则造成浪费。
    • (3)质量问题:坍落度过大,混合料易产生离析,桩体强度不均匀,甚至出现断桩;坍落度过小,混合料流动性差,泵送困难,易造成堵管、桩身不完整或缩颈等问题。

例题2:关于给水排水管道工程

【背景材料】某清远市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采用直径DN1200的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管道安装采用起重机下管、人工配合稳管的方式。设计要求管道接口采用橡胶圈密封。

【问题】

  • (1)管道安装过程中,确保橡胶圈接口密封性的关键控制环节有哪些?
  • (2)管道铺设完成后,进行严密性试验(闭水试验)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是什么?

考点解析:

  • 考点聚焦:本题聚焦于市政管道工程的关键工序——管道接口施工与质量检验。管道接口的密封性是整个排水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命脉,闭水试验是验收的核心环节。考点实操性强。
  • 答案要点解析:
    • (1)关键控制环节:① 清理:承口内工作面、插口外工作面及橡胶圈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泥土、油污等杂物。② 橡胶圈安装:将橡胶圈正确、平整地安装在承口的凹槽内,不得扭曲、翻转。③ 润滑:在插口端和橡胶圈上均匀涂抹专用的润滑剂,减少插入阻力。④ 对口与插入:采用专用工具(如手拉葫芦)将插口中心对准承口中心,保持平直、均匀用力将插口插入承口至预定位置,检查橡胶圈是否到位。
    • (2)闭水试验程序与要求:① 试验段准备:管道安装检查合格后,对试验段管道两端的管口进行封堵(封堵强度需验算)。② 注水:从试验段下游缓慢注水,同时排出管内空气,充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少于24小时。③ 试验水头: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超过管顶内壁时,按设计水头加2m计。④ 观测与计算:达到试验水头后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观测时间不少于30分钟。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规范规定的允许渗水量。

二、 施工项目管理与实务专题

本部分侧重于考查考生作为建造师在项目管理中的组织、协调、控制和安全管理的综合能力,与法规、经济等内容交叉紧密。

例题3:关于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方案

【背景材料】清远某跨江大桥工程,主桥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总设计和主桥悬臂浇筑专项施工方案。

【问题】

  • (1)施工组织总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2)该主桥悬臂浇筑专项施工方案应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 (3)该专项方案是否需要组织专家论证?依据是什么?

考点解析:

  • 考点聚焦:本题考察施工技术方案管理的层级划分、内容要求以及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专家论证制度。这是建造师执业中的关键程序性知识。
  • 答案要点解析:
    • (1)主要区别:施工组织总设计是项目全局性、指导性的技术经济文件,涵盖工程概况、总体部署、施工总进度计划、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总平面布置等。专项施工方案是针对危险性较大的或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如本例的悬臂浇筑)编制的具体作业指导文件,内容更具体、更具操作性。
    • (2)主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如挂篮设计、安装、预压、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预应力张拉压浆等)、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技术、监测监控等)、劳动力计划、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 (3)需要专家论证。依据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采用悬臂浇筑法的桥梁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其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例题4:关于施工进度管理与网络计划技术

【背景材料】某市政管道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图如下(此处为描述,实际考题有图)。图中显示,工作A持续3天,工作B持续5天,工作C持续4天,工作D持续6天。A、B为起始工作,C需在A完成后开始,D需在A、B均完成后开始。

【问题】

  • (1)计算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和总工期。
  • (2)如果工作B因故延误了2天,对总工期有何影响?说明理由。

考点解析:

  • 考点聚焦:网络计划技术是进度控制的灵魂,每年必考。本题考察基本的时间参数计算和关键线路的判断,以及工作延误对工期影响的分析。
  • 答案要点解析:
    • (1)计算过程:首先计算各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早完成时间(EF)。从起点开始,A的ES=0,EF=0+3=3;B的ES=0,EF=0+5=5。C的ES=A的EF=3,EF=3+4=7。D的ES=max(A的EF, B的EF)=max(3, 5)=5,EF=5+6=11。总工期为终点的最大EF,即11天。关键线路是所有工作总时差为0的线路。计算总时差(TF):需再计算最迟时间。假设终点节点最迟完成时间(LF)为11。D的LF=11,LS=11-6=5。B的LF=D的LS=5,LS=5-5=0,TF=LS-ES=0-0=0。A的LF=min(C的LS, D的LS),需计算C的LF=11(因C后无工作,或与终点相连),LS=11-4=7,A的LF=min(7, 5)=5,LS=5-3=2,TF=2-0=2。C的TF=7-3=4。故关键线路为B-D,总工期11天。
    • (2)影响分析:总工期将延误2天。因为工作B位于关键线路上,总时差为0。关键线路上任何工作的延误都会直接、等额地导致总工期延误。

三、 工程法规与项目成本控制专题

此部分考查考生对建设工程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进行成本估算、控制的能力。

例题5:关于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

【背景材料】清远一市政项目公开招标,招标文件规定投标保证金为最高投标限价的2%。某投标人投标报价为1亿元人民币,但其提交的投标保证金为150万元。后该投标人被确定为中标候选人。

【问题】

  • (1)该投标人提交的投标保证金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
  • (2)如果在签订合同时,招标人要求中标人将履约保证金提高到合同价的15%,中标人是否可以拒绝?依据是什么?

考点解析:

  • 考点聚焦:本题考察招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关于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的具体规定。这是合同签订前的重要环节,容易设置陷阱。
  • 答案要点解析:
    • (1)不符合规定。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本例中,最高投标限价可视为估算价(或略低于估算价),保证金应为1亿×2%=200万元。该投标人仅提交150万元,低于法定下限,属于重大偏差,其投标应被否决。即便成为中标候选人,在详细评审时也应因此问题而被废标。
    • (2)中标人可以拒绝。依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但招标人不得擅自提高履约保证金金额。签订合同是双方基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达成一致的行为,单方面提高履约保证金比例属于改变实质性内容,中标人有权拒绝。如果招标人坚持,中标人可依法维护权益,甚至放弃中标并追究招标人责任。

例题6:关于施工成本计算与控制

【背景材料】某市政工程项目部进行月度成本分析。已知当月完成工程预算成本(BCWP)为300万元,实际成本(ACWP)为330万元,计划工作预算成本(BCWS)为320万元。

【问题】

  • (1)计算该月的成本偏差(CV)和进度偏差(SV),并判断成本支出和进度情况。
  • (2)计算成本绩效指数(CPI)和进度绩效指数(SPI),并分析其含义。

考点解析:

  • 考点聚焦:赢得值法(Earned Value Management, EVM)是成本控制的核心工具,通过三个基本参数评价费用和进度绩效。公式记忆和理解是关键。
  • 答案要点解析:
    • (1)计算与判断:
      • 成本偏差CV = BCWP - ACWP = 300 - 330 = -30万元。CV < 0,表明成本超支30万元。
      • 进度偏差SV = BCWP - BCWS = 300 - 320 = -20万元。SV < 0,表明进度延误,相当于比计划少完成了20万元的工作量。
    • (2)计算与分析:
      • 成本绩效指数CPI = BCWP / ACWP = 300 / 330 ≈ 0.91。CPI < 1,表明成本超支,实际花费1元只完成了0.91元的工作量。
      • 进度绩效指数SPI = BCWP / BCWS = 300 / 320 = 0.9375。SPI < 1,表明进度延误,进度效率为计划的93.75%。

四、 职业素养与安全管理专题

建造师的职业素养和安全管理能力是项目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考试中常以案例分析题的形式出现。

例题7:关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背景材料】清远一顶管施工工地,夜间在进行工作井开挖作业时,井壁发生局部坍塌,导致一名正在井底作业的工人被埋,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后调查发现:基坑支护不到位,夜间照明不足,且未安排专人监护。

【问题】

  • (1)该事故按等级划分属于哪类安全事故?
  • (2)请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分析导致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 (3)作为项目经理,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

考点解析:

  • 考点聚焦:本题结合真实事故案例,综合考察安全事故等级划分、事故原因分析(结合具体工艺)以及安全预防措施。体现了对建造师安全责任意识的极高要求。
  • 答案要点解析:
    • (1)事故等级:造成1人死亡,属于一般事故。(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2)原因分析:
      • 技术原因:基坑(工作井)支护设计方案存在缺陷或施工未按方案进行,支护强度不足,无法有效抵抗土压力;井壁降水或排水措施不力,土体含水量高,稳定性差。
      • 管理原因:安全技术交底流于形式,作业人员未意识到危险;夜间施工照明不足,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未设置专人对基坑边坡稳定性及作业环境进行巡视监护;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消除支护隐患;安全教育不到位,工人安全意识淡薄。
    • (3)预防措施:① 严格审查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并确保按图施工。② 加强施工过程监测,对基坑变形、支护结构内力等进行实时监控。③ 做好基坑降排水工作,保持土体干燥。④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让每个作业人员知悉风险和操作规程。⑤ 保证施工现场尤其是夜间作业的充足照明。⑥ 安排具备资质的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⑦ 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和专项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苗头。⑧ 强化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通过对以上典型例题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清远二级市政公用工程建造师考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和对规范标准的熟练应用。备考者需在掌握庞大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反复研究真题,进行模拟训练,并辅以系统的考点梳理和知识拓展,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我要报名
返回
顶部

课程咨询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