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东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海东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青海省海东市针对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造价专业人员设立的职业水平评价考试,其核心目标是选拔和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熟悉本地建设环境、能够独立承担中小型交通运输建设项目造价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考试内容紧密围绕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注重对青海高原地区及海东市特定地理、气候、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特殊性的考察。由于考试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针对性,获取完整、官方的历年真题存在一定难度,考生通常需要依据考试大纲、权威教材并结合对常见考点的深入理解来进行备考。基于对考试大纲和交通运输造价通用知识的分析,海东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的真题例题通常呈现出以下特点:基础性,考题会覆盖工程造价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技术等基础理论,确保考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应用性,大量题目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要求考生进行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费用组成分析等实操性计算。再次,区域性,可能会涉及高原地区施工降效、特殊材料运输、环保要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考点。政策性,考试内容会及时反映最新的计价规范、定额标准、税收政策等法规文件的变化。
因此,对真题例题的解析不能仅仅停留在答案本身,而应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考点、考查意图、解题思路以及易错点。通过模拟真题例题并进行深度解析,考生可以有效地检验知识盲区,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顺利通过考试奠定坚实基础。
下面呢将结合考试常见模块,模拟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并进行详细考点解析。一、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法规
此部分是考试的理论基石,主要考查考生对工程造价基本概念、管理程序、相关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的掌握程度。题型多以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为主,也可能在案例分析题中作为背景知识出现。
例题1(单项选择题):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下列费用中,属于措施项目费的是( )。
A. 暂列金额
B. 计日工
C. 安全文明施工费
D. 总承包服务费
考点解析:
本题核心考点是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费用构成。措施项目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
- 选项A暂列金额:是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暂定并包括在合同价款中的一笔款项,用于施工合同签订时尚未确定或者不可预见的所需材料、工程设备、服务的采购,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变更、合同约定调整因素出现时的工程价款调整以及发生的索赔、现场签证确认等的费用。它属于其他项目费,而非措施项目费。
- 选项B计日工: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完成发包人提出的工程合同范围以外的零星项目或工作所需的费用。它也属于其他项目费。
- 选项C安全文明施工费:是指工程施工期间按照国家现行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法律法规规定,为满足施工要求所产生的各项费用。这是最典型的措施项目费之一。
- 选项D总承包服务费:是针对建设方发包的专业工程,总承包单位需配合、协调、提供现场设施和管理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属于其他项目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考生需要清晰记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的具体组成内容,这是进行造价计算的前提。
例题2(多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交通运输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有( )。
A. 工程量计算规则
B.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物价信息
C. 企业定额
D. 施工组织设计
E.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是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计价依据是指用以计算工程造价的基础资料的总称,涵盖法律法规、标准、定额、价格信息等多个方面。
- 选项A工程量计算规则:是统一工程量计算口径、方法和要求的标准,是计算工程实物量的根本依据,属于核心计价依据。
- 选项B物价信息:由官方机构发布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市场价格信息,是进行动态调价、确定综合单价的重要依据。
- 选项C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根据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编制的,用于投标报价和内部管理的消耗量标准,是市场化计价的重要依据。
- 选项D施工组织设计:它决定了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资源配置等,直接影响措施项目的设置和费用高低,是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投标报价的重要技术经济文件,属于计价依据。
- 选项E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供了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影响基础设计、施工方案选择及可能遇到的特殊技术措施,从而影响工程造价,也属于计价依据的范畴。
因此,本题所有选项A、B、C、D、E均为正确选项。此题考查了考生对计价依据广泛性的理解,不仅限于定额和价目表。
二、 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公路工程方向)这是考试的核心与难点,分值占比高,题型包括计算题、案例分析题等。内容涉及识图、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套用、费用计算等全过程。
例题3(案例分析题):
某海东地区三级公路路基工程,需进行土方开挖与回填。根据设计图纸,某断面挖方段面积为520m²(天然密实方),填方段面积为380m²(压实方)。本桩利用挖方(为普通土)进行回填,碾压达标。已知该地区土方松实系数:天然密实方:松方:压实方 = 1: 1.28 : 0.92。试计算:(1)本桩利用方数量(压实方);(2)需要外借的土方数量(压实方);(3)弃方数量(天然密实方)。
考点解析:
本题核心考点是公路工程土石方工程量计算与换算,特别是不同状态土方体积的换算关系,这是公路造价计算中最基础且易错的知识点。
解题思路与步骤:
- 第一步:理解松实系数。 给定的系数关系“天然密实方:松方:压实方 = 1: 1.28 : 0.92”意味着:1立方米的天然密实土,开挖后变为1.28立方米的松散土,碾压夯实后变为0.92立方米的压实土。
- 第二步:计算本桩利用方(压实方)。 本桩利用方是指挖方中直接用于本路段填方的部分。题目中挖方总量是520m³(天然密实方),但我们需要的是能形成多少压实方。利用系数换算:1m³天然密实方 = 0.92m³压实方。
因此,理论上全部挖方可用于填方的最大压实方量为:520 m³ × 0.92 = 478.4 m³(压实方)。但填方需求只有380 m³(压实方),所以本桩利用方数量就是满足填方需求的部分,即 380 m³(压实方)。 - 第三步:计算需要外借的土方数量(压实方)。 外借土方 = 总填方需求 - 本桩利用方。总填方需求为380 m³(压实方),本桩利用方为380 m³(压实方),所以外借土方为 380 - 380 = 0 m³(压实方)。这说明挖方足够用于填方,无需外借。
- 第四步:计算弃方数量(天然密实方)。 弃方是指挖方中未能利用的部分。需要知道为了获得380m³压实方的填土,消耗了多少天然密实方的挖方。根据换算关系:1m³压实方 = 1 / 0.92 ≈ 1.087 m³天然密实方。
因此,消耗的天然密实方挖方量为:380 m³ × (1 / 0.92) ≈ 413.04 m³(天然密实方)。那么,弃方数量 = 总挖方 - 用于填方的挖方 = 520 m³ - 413.04 m³ ≈ 106.96 m³(天然密实方)。
本题的关键在于牢牢把握“压实方”作为填方需求的最终状态,所有计算最终要统一到同一状态方量上进行加减。混淆天然方、压实方之间的换算是常见错误。
例题4(定额套用与费用计算题):
某桥梁工程需预制并安装C50混凝土预应力T梁,梁长30m,每片梁的混凝土设计工程量为38.6m³。施工采用预制厂预制,龙门吊装车,运距5km,双导梁架桥机安装。试根据相关预算定额,列出计算该T梁建安工程单价所需套用的定额子目名称(无需计算具体金额)。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是复杂结构工程的定额套用流程,考查考生是否清晰理解构件从制作到安装完成的各个施工环节及其对应的计价项目。
- 1.预制构件混凝土工作: 应套用“预制T梁混凝土”相关定额子目。此子目通常包含了模板安装拆除、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全部预制过程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需要注意的是,定额中混凝土强度等级可能与设计不同,需要进行抽换。
- 2.预应力钢筋、钢材工作: 预应力T梁的核心是预应力体系,应单独套用“预应力钢筋(钢丝、钢绞线)制作、张拉”定额子目。此子目包括了预应力筋的制作、穿束、张拉、孔道压浆等工序。普通钢筋的制安则需套用“钢筋工程”相应子目。
- 3.构件运输工作: 由于是预制厂预制,需运输至桥位,应套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运输”定额子目。需要根据构件的类型(T梁)、运输距离(5km)选择正确的子目。定额通常按第一个1km和每增运1km划分。
- 4.构件安装工作: 安装方法是“双导梁架桥机”,应套用“架桥机安装T梁”相关定额子目。此子目包含了起吊、纵移、横移、就位、固定等安装全过程费用。
- 5.注意细节: 此外,还需考虑一些辅助工作,例如预制构件的出坑堆放(如果定额未包含)、安装所需的支座费用等,需根据定额说明判断是否单独计列。
计算一片T梁的完整单价,至少需要套用四个主要的定额子目系列:预制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构件运输、构件安装。这体现了造价工作的细致性和系统性。
三、 交通运输工程技术此部分考查对公路、桥梁、隧道等工程构造、施工工艺、技术标准的理解,这些知识是准确计量和计价的基础。
例题5(单项选择题):
在高原地区(如海东市部分区域)进行公路施工,与平原地区相比,机械台班费用通常需要调整,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海拔增高导致内燃机功率下降
B. 空气含氧量低导致人工工效降低
C. 年平均气温低导致燃油消耗增加
D. 地形复杂导致机械周转困难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是特殊施工条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特别是高原地区的特点。这类题目具有很强的地域针对性,符合海东考试的可能方向。
- 选项A:是核心原因。海拔增高,大气压力降低,空气含氧量减少,导致内燃机燃烧不充分,输出功率降低,定额中的机械台班消耗量需乘以大于1的调整系数。
- 选项B:同样是重要原因。低氧环境使人工劳动效率下降,这通常会在人工工日消耗上进行调整,虽然不直接属于机械台班费,但机械操作人员工效降低也是机械降效的间接体现,但题目问的是“机械台班费用”调整的主要原因,B更偏向人工费调整的直接原因。
- 选项C:高原地区气温低,发动机预热时间长,热损失大,会导致燃油消耗率增加,是机械台班费用中燃料动力费增加的原因。
- 选项D:“地形复杂导致机械周转困难”是山区施工的普遍问题,并非高原地区独有的典型特征。高原地区的核心特征是“高海拔”引起的物理生理变化。地形复杂可能在任何山区出现,不特定于高原。
因此,本题问“主要原因不包括”,正确答案应为D。考生需要区分不同特殊条件(高原、风沙、严寒、酷暑)的主要影响机理。
四、 案例分析综合应用此部分将造价管理、计量计价、工程技术等知识融合在一个完整的背景资料中,考查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6(综合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海东市某新建二级公路项目,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挖方路基”项目,工程量100,000m³(天然密实方),综合单价为35元/m³。施工过程中,发现实际地质条件与勘察报告不符,存在大量坚石,需要爆破施工。承包人提出变更申请。经监理和业主确认,变更后坚石开挖量为30,000m³(天然密实方)。合同约定:变更工程单价,合同中有相同项目的,采用合同单价;无相同但有类似项目的,参照类似项目单价;无相同也无类似项目的,由承包人提出单价报业主审核。已知投标报价时,普通土开挖的综合单价为35元/m³,投标预算中石方爆破开挖的综合单价为78元/m³(此单价未在最终报价的工程量清单中出现,仅为预算基础)。
问题:1.该项变更应如何计价?请说明理由。2.试计算因该项变更涉及的价格差额。
考点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工程变更计价原则、合同文件的优先解释顺序以及造价计算。
问题1解析:
- 计价原则: 应参照类似项目单价确定。理由如下:合同工程量清单中“挖方路基”项目,其项目特征描述对应于普通土开挖,综合单价为35元/m³。而变更部分为“坚石开挖”,施工工艺(爆破)、资源消耗、成本构成与普通土开挖有本质区别,属于不同项目。
因此,不能直接采用合同中原有的35元/m³单价(无相同项目)。但是,在承包人的投标预算中,存在“石方爆破开挖”的综合单价78元/m³。尽管此单价未进入最终报价的清单,但它反映了承包人在投标时对石方开挖的成本预期和技术水平,可以作为确定新单价的重要参考,属于“类似项目”。根据合同约定,应参照此类似项目单价,经双方协商确认后执行。
问题2解析:
- 价格差额计算: 变更意味着原合同中100,000m³普通土开挖,其中有30,000m³变更为坚石开挖。
- 原合同价中这部分款项:30,000 m³ × 35元/m³ = 1,050,000元。
- 变更后执行新单价(假设参照预算单价78元/m³审核通过):30,000 m³ × 78元/m³ = 2,340,000元。
- 价格差额(增加)为:2,340,000元 - 1,050,000元 = 1,290,000元。
此案例提示考生,不仅要会计算,更要理解合同精神和平等原则。直接沿用土方单价对承包人不公平,而业主也无权要求承包人低于其成本预期施工。参照投标预算价是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以上模拟例题的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海东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对考生知识体系、应用能力和细致程度的要求。备考过程中,考生应立足于考试大纲和官方教材,熟练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及其计算规则,深刻理解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并特别注意结合青海及海东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特殊施工条件下的造价处理方式有所准备。反复进行模拟练习和案例剖析,是提升应试能力的关键途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