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州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福州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福建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职业资格考试,其目的在于科学、公正地评价考生是否具备独立从事安装工程造价工作的专业能力。该考试并非考查对孤立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是深度融合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及实际操作,要求考生具备系统性思维和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真题作为最权威的复习导向,其例题及考点解析对于考生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价值。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深入剖析,可以发现考试呈现出几个显著特点:考点覆盖面广且重点突出,安装工程所涉及的给排水、消防、暖通空调、电气、智能化等各大专业系统均有涉猎,但核心始终围绕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安装工程定额的应用、费用项目构成及计算、合同价款调整与结算等核心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大量题目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要求考生能够识读图纸、准确计算工程量、合理套用定额并进行费用汇总,尤其强调对定额工作内容、计算规则和调整换算的深刻理解。考题灵活性强,综合应用题占比高,常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在一道大题中,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因此,备考过程不能仅限于书本理论,必须结合定额、规范进行大量计算练习和案例分析,方能从容应对考试挑战。
下面呢将结合典型例题,对核心考点进行详细解析。

一、 安装工程造价基础与计量核心考点解析

安装工程造价的基础在于准确的工程计量与正确的定额套用。这部分是考试的基石,也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



1.工程量计算规则深度剖析

工程量计算是造价工作的第一步,其准确性直接决定了最终造价的正确性。考试中,常通过给出一段简单的施工图描述或示意图,要求考生计算特定项目的工程量。

  • 例题示例(电气工程): 某办公楼照明工程,图纸显示需敷设ZR-BV-3×2.5mm²的铜芯导线,管内穿线,水平长度为85米,配电箱高2米,楼层层高4米,导线在配电箱内预留长度为宽+高。请计算该导线的工程量(不考虑垂直部分以外的预留)。
  • 考点解析: 此题核心考查对安装工程计量规则中“预留长度”的理解。许多考生会直接使用水平长度85米作为答案,这是错误的。根据计算规则,管内穿线工程量应按“单线延长米”计算,即需要计算导线的总长度,包括水平长度、垂直长度及按规定应预留的长度。
    • 第一步:确定导线根数。 ZR-BV-3×2.5mm² 表示3根截面积为2.5平方毫米的阻燃铜芯导线,因此是3根线。
    • 第二步:计算单根导线的总长度。 单根导线长度 = 水平长度 + 垂直长度 + 预留长度。
      • 水平长度:85米。
      • 垂直长度:题目假设从楼层中间敷设至顶棚灯具,但未明确,通常此类题目会简化或给出明确垂直距离。此处若忽略或题目未提及,则重点在预留。
      • 预留长度:配电箱内预留长度为(箱体宽度 + 箱体高度)。题目未给箱体尺寸,但给出了“预留长度为宽+高”的提示,这是一种简化。在实际考试中,可能会直接给出箱体尺寸(如0.6米宽,2米高,则预留2.6米),或者像本题一样,作为已知条件。这里我们假设预留长度为配电箱高2米(通常只预留高度,或题目特殊说明)。为解析方便,我们假设预留长度为2米。
    • 第三步:计算单线总长。 单根线长 ≈ 85米(水平) + 2米(预留) = 87米。(垂直部分暂不计)
    • 第四步:计算导线总工程量。 总工程量 = 87米/根 × 3根 = 261米。
    此题的关键在于区分“管线长度”和“导线长度”,并熟练掌握各种预留、附加长度的计算规定。常见的预留还包括接线盒、开关盒、灯具等的预留长度。


2.安装工程定额套用与换算

定额套用是核心技能,考查考生对定额子目工作内容、材料消耗量、机械台班以及换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 例题示例(通风空调工程): 某风管采用镀锌薄钢板制作安装,规格为1000×320mm(周长2640mm),厚度δ=1.2mm,咬口连接。已知定额中风管制作安装按规格划分子目,若定额子目仅包含δ=1.0mm的板材,试问应如何进行定额调整?
  • 考点解析: 此题考查定额的换算能力。实际工程中材料规格与定额子目不完全一致的情况非常普遍。
    • 第一步:确定定额套用的主体。 根据风管的周长(2640mm)和连接方式(咬口),找到对应的定额子目。周长在2000mm以上,应套用“大规格”风管子目。
    • 第二步:分析材料差异。 定额子目默认的板材厚度是δ=1.0mm,而实际使用的是δ=1.2mm。板材厚度增加,主要影响的是主要材料(镀锌钢板)的消耗量和材料单价。
    • 第三步:进行定额换算。 通常定额附录会有板材厚度调整的换算表或系数。换算步骤如下:
      • 计算单位面积板材重量差: 钢材理论重量为7.85×厚度(mm)kg/m²。δ=1.0mm重量=7.85×1.0=7.85kg/m²;δ=1.2mm重量=7.85×1.2=9.42kg/m²。重量差=9.42-7.85=1.57kg/m²。
      • 计算定额单位(如10m²)的材料量差: 假设定额中每10m²风管消耗镀锌钢板11.8m²(包含损耗),则材料量差=11.8m² × 1.57kg/m² ≈ 18.53kg/10m²。
      • 调整定额基价: 在套用δ=1.0mm子目的基础上,保持人工费、机械费不变,调整材料费。增加的材料费 = 18.53kg × δ=1.2mm镀锌钢板的材料单价(元/kg)。
        于此同时呢,将子目中的材料名称和规格修改为“镀锌薄钢板 δ=1.2mm”。
    此考点要求考生不仅会查定额,更要理解定额的构成,掌握材料规格、型号、数量变化的调整方法,这是应对实际工作和考试难题的关键。


二、 费用构成与计算高频考点解析

在准确计算出分部分项工程费后,如何按照福建省最新的费用定额及相关政策文件,计算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是构成完整工程造价的另一关键环节。



1.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计算

此题常以计算题形式出现,给出部分基础数据,要求计算总造价。

  • 例题示例: 已知某安装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费为150万元,其中定额人工费为40万元,定额机械费为15万元。措施项目费中,安全文明施工费费率根据文件规定为(假设:按定额人工费+机械费的8%计取),夜间施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等按项计取的费用共计5万元。其他项目费为10万元(暂列金额)。规费费率假设为20%(以定额人工费为计算基础),增值税税率9%。试计算该工程的招标控制价(总造价)。
  • 考点解析: 此题系统地考查了建安工程费用的计算程序和公式。
    • 第一步: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 已知为150万元。
    • 第二步:计算措施项目费。
      • 安全文明施工费 = (定额人工费40万 + 定额机械费15万) × 8% = 55万 × 8% = 4.4万元。
      • 措施项目费合计 = 安全文明施工费4.4万 + 其他措施费5万 = 9.4万元。
    • 第三步:确定其他项目费。 已知为10万元。
    • 第四步:计算规费。 规费 = 定额人工费40万 × 20% = 8万元。
    • 第五步:计算税前造价。 税前造价 = 分部分项工程费150万 + 措施项目费9.4万 + 其他项目费10万 + 规费8万 = 177.4万元。
    • 第六步:计算增值税。 增值税 = 税前造价177.4万 × 9% = 15.966万元。
    • 第七步:计算招标控制总价。 总造价 = 税前造价177.4万 + 增值税15.966万 = 193.366万元。
    此题的难点和易错点在于:各项费用的计算基础必须准确。安全文明施工费的计算基础是“定额人工费+定额机械费”,而规费的计算基础通常是“定额人工费”,二者不能混淆。考生必须熟记福建省最新费用定额规定的计算基数和费率。


三、 合同价款约定与调整综合应用题解析

此部分内容综合性强,常以案例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将合同条款、价格调整、工程变更、索赔等知识点融合在一起。

  • 例题示例(案例分析): 某安装工程固定单价合同,合同约定:主要材料价格波动超过±5%时,超过部分调整价差。施工期间,投标报价时为4500元/台的某型号水泵,因市场原因价格上涨至5200元/台。本工程计划用量为20台,已使用15台。请问,施工单位能否就水泵价格提出价款调整?如能,应调整多少金额?
  • 考点解析: 此题考查合同价款调整中物价变化条款的应用。
    • 第一步:判断是否满足调整条件。
      • 价格波动幅度 = (5200 - 4500) / 4500 × 100% ≈ 15.56%。
      • 15.56% > 5%,因此满足合同约定的调整条件。
    • 第二步:计算调整范围。
      • 合同约定的风险幅度为±5%,即4500元×5%=225元。意味着4500±225元(4275元至4725元)范围内的价格波动由施工单位承担。
      • 现在市场价格5200元,超过了4725元的上限。
        因此,只对超出部分进行调整。
      • 单位价差 = 5200 - 4725 = 475元/台。
    • 第三步:计算调整金额。
      • 调整金额针对的是“已使用的数量”还是“总计划用量”?合同通常约定为工程实际施工期间发生的、符合调整条件的数量。已使用15台,后续5台价格未知,因此调整针对已使用的15台。
      • 总调整金额 = 475元/台 × 15台 = 7125元。
    • 第四步:结论。 施工单位可以提出价款调整,调整金额为7125元。此费用应计入工程结算。
    此题综合考查了百分比计算、合同条款理解、风险分担原则以及调整金额的具体计算。考生需要仔细审题,明确调整的基数是“基准价格”加上风险幅度,而非直接使用投标价与市场价的全部差额。


四、 备考策略与答题技巧

基于以上考点分析,有效的备考策略至关重要。

  • 深入研读考试大纲与官方教材: 一切复习应以最新的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为根本,确保知识点的全覆盖。
  • 熟练掌握定额与规范: 将《福建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相关计价规则作为工具书,反复练习查阅和换算,做到熟练应用。
  • 强化计算能力: 安装造价考试计算量大,必须通过大量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尤其是综合性的费用计算题。
  • 注重案例分析: 多看、多练案例分析题,学习解题思路,培养从复杂背景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模拟实战,控制时间: 定期进行全真模拟考试,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先易后难,确保会做的题目都能完成。
通过对福州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考试的核心在于考查考生对造价基本原理、计算规则、定额应用和合同管理的综合运用能力。备考过程是一个将零散知识点系统化、将理论知识实践化的过程。唯有扎实基础,勤于练习,方能在这场专业性极强的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