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
请先选择证书类型
不能为空

综合评述巴中市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地级市,其建筑市场的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有着持续的需求。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是评价从业人员是否具备独立承担中小型安装工程项目造价工作的关键资格考试。该考试不仅考查考生对安装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更侧重于检验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计价、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的综合能力。真题例题是备考过程中最具价值的参考资料,它们直观地反映了考试的命题风格、难度层级和核心考点。通过对真题的深入剖析,考生可以精准把握复习方向,避免陷入盲目泛读的误区。考点解析则能帮助考生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遇到复杂或隐蔽的考题时,能够迅速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准确分析和解答。本文旨在结合安装工程造价的实践特点,对巴中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的典型真题例题进行模拟呈现与深度解析,涵盖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应用费用构成合同价款调整等核心模块,为考生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备考思路与方法,助力其提升应试能力和专业水平。巴中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
一、 安装工程造价基础与计量规则安装工程造价的核心基础在于准确理解和应用计量与计价规则。这部分内容通常是考试的起点,也是后续所有复杂计算的理论基石。例题模拟1:

某办公楼给排水安装工程,需安装DN50的室内镀锌钢管(螺纹连接),根据《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6-2013),其工程量的正确计算方法是( )。

A. 按设计图示管道中心线长度以“延长米”计算,不扣除管件、阀门所占长度。

B. 按设计图示管道中心线长度以“延长米”计算,扣除管件、阀门所占长度。

C. 按设计图示管道中心线长度以“延长米”计算,扣除管件所占长度,不扣除阀门所占长度。

D. 按设计图示管道净长度以“延长米”计算,不扣除管件、阀门所占长度。

考点解析:

本题直接考查对国家标准《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中管道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记忆与理解。该规范明确规定,各类管道安装工程量均按设计图示管道中心线长度以“延长米”计算,且不扣除阀门、管件(包括减压器、疏水器、水表、伸缩器等)所占的长度。这些管道附件本身的安装工程量是另行计算的。
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

此考点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进行工程量清单编制的第一步。如果计量规则掌握错误,后续的计价工作将完全偏离正确轨道。考生需要熟练掌握给排水、采暖、消防、通风空调等各专业管道的计量规则,并注意其共性(如均按中心线长度)与特性(如某些管道是否包含管件安装等)。

例题模拟2:

在计算电缆敷设工程量时,除了图示长度,还需要考虑哪些附加长度?( )

A. 仅考虑电缆敷设弛度、波形弯度、交叉的附加长度。

B. 仅考虑电缆进入建筑物、配电箱的预留长度。

C. 需要考虑图示长度、附加长度及预留长度。

D. 仅按图示长度计算,所有附加及预留长度均已在定额中综合考虑。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电缆敷设工程量的综合性计算原则。电缆的施工长度并非简单的图纸量取长度。根据计算规范,电缆敷设工程量计算公式为:电缆全长 = (图示水平长度 + 垂直长度)+ 各部位预留长度 + 弛度、波形弯度、交叉的附加长度。
因此,选项C最全面、最准确。

此考点是电气设备安装工程计量的难点和重点。考生必须清晰记忆规范中列出的各种预留长度标准,例如:

  • 电缆进入建筑物:2.0米
  • 电缆进入沟内或吊架时引上(下)预留:1.5米
  • 变电所进线、出线:1.5米
  • 电力电缆终端头:1.5米
  • 电缆中间接头盒:两端各留2.0米

这些预留长度是实际施工中必然发生的,必须在工程量中予以体现,否则将导致工程造价被严重低估。


二、 安装工程定额的应用与换算定额是确定建筑产品造价的重要依据,能否正确套用和换算定额,直接反映了考生的实操能力。例题模拟3:

某车间照明工程,设计要求在8米高的钢结构支架上安装工厂罩灯。已知现行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中,灯具安装子目是按5米以下高度编制的。针对此情况,造价人员应如何处理?( )

A. 直接套用5米以下的灯具安装定额,不做调整。

B. 套用5米以下的灯具安装定额,并依据定额册说明中的超高费规定增加超高增加费。

C. 自行估算一个系数对人工费进行调增。

D. 套用机械设备安装册中的相关定额。

考点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定额使用规则,特别是超高增加费的理解和应用。安装工程定额的编制高度有一定限制(如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通常以操作物高度距楼地面5米为界),当实际安装高度超过定额取定高度时,由于操作难度增大、工效降低,需要计取超高增加费。

正确的做法是选项B。具体操作流程是:套用相应的灯具安装定额子目;查阅定额册的章节说明或工程量计算规则,找到关于超高增加费的计算规定。该规定通常会指明超高部分的工程量如何划分,以及人工费或人工工日乘以特定的调整系数。考生需要掌握这一换算方法,并能进行具体计算。

除了超高费,定额换算还常涉及:

  • 系数换算:如管道安装在不同管径区间,人工、机械费的调整系数。
  • 材料换算:当设计要求的材料规格、品种与定额子目不同时,进行主材费的替换。
  • 安装条件换算:如在有害健康的环境中施工,人工降效增加的费用。
例题模拟4(案例分析题):

某通风空调工程,需安装一段长度为50米的δ=1.2mm薄钢板矩形风管(1000mm×500mm),采用咬口连接。试根据定额计算其直接工程费(仅要求列出计算项并说明主材费计算要点,不要求具体数值)。

考点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应用题,考查考生套用定额、计算工程量和主材费的能力。

解题步骤:

  • 第一步:计算风管工程量。 根据规范,风管按设计图示以展开面积计算,不扣除检查孔、测定孔、送风口、吸风口等所占面积。风管长度以图示中心线长度为准。展开面积公式为:F = 2 × (A + B) × L(其中A、B为风管边长,L为长度)。代入数据:F = 2 × (1.0 + 0.5) × 50 = 150平方米。
  • 第二步:套用定额。 在通风空调工程册中找到“薄钢板矩形风管(咬口连接)”的定额子目,根据风管的周长或边长区间(本例中周长为2×(1.0+0.5)=3米,属于定额划分的某个区间)选定正确子目。将150平方米的工程量填入。
  • 第三步:计算主材费。 这是本题的核心考点。定额子目中的“未计价材料”或“主材”通常只给出了消耗量(如每10平方米风管定额消耗11.38平方米钢板),而未给出单价。主材费需要单独计算:主材费 = 定额工程量 × 定额消耗量 × 材料单价。考生需要明确,风管的制作安装定额中,薄钢板是主材,其费用需根据当地信息价或市场价另行计入。
    于此同时呢,还要注意风管是否需加法兰、加固框等,这些可能包含在定额内也可能是另计项目。

三、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与计算清晰掌握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组成项目、计算基数和计算方法,是进行工程投标报价和结算的基础。例题模拟5: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的规定,下列费用中,属于措施项目费的是( )。

A. 工伤保险费

B. 工程定位复测费

C. 仪器仪表使用费

D. 施工管理用车的燃料费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对建安工程费按构成要素划分和按造价形成划分两种方式的理解,特别是对“措施项目费”内涵的把握。

  • 选项A“工伤保险费”属于规费,是按国家法律法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
  • 选项B“工程定位复测费”是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属于典型的措施项目费。
  • 选项C“仪器仪表使用费”属于施工机具使用费,是构成分部分项工程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之一。
  • 选项D“施工管理用车燃料费”属于企业管理费。

因此,正确答案是B。考生必须熟记措施项目费的主要内容,如:安全文明施工费、夜间施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脚手架工程费等。

例题模拟6(计算题):

已知某安装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费为500万元,其中人工费为100万元,施工机具使用费为80万元(不含仪器仪表费);措施项目费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基数,费率为5%,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基数,费率为2%;其他项目费为20万元;规费以人工费为基数,费率为25%;增值税税率为9%(简化计算,不考虑进项税额)。试计算该工程的招标控制价(总造价)。

考点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建安工程费用的完整计算流程。计算步骤如下:


  • 1.分部分项工程费
    :已知为500万元。

  • 2.措施项目费
    :题目说明包含两部分。
    • 一是总措施项目费:500万元 × 5% = 25万元。
    • 二是其中单列的安全文明施工费:500万元 × 2% = 10万元。(注意:此10万元已包含在25万元之内,是明细项,计算总措施费时只取25万元即可)。

  • 3.其他项目费
    :已知为20万元。

  • 4.规费
    :计算基数为人工费100万元。规费 = 100万元 × 25% = 25万元。

  • 5.税金(增值税)计算基数
    = 分部分项工程费 + 措施项目费 + 其他项目费 + 规费 = 500 + 25 + 20 + 25 = 570万元。

  • 6.增值税
    = 570万元 × 9% = 51.3万元。

  • 7.招标控制价(总造价)
    = 570万元 + 51.3万元 = 621.3万元。

此题型要求考生对费用构成公式非常熟练,并注意各项费用的计算基数,如规费通常以人工费或(人工费+机械费)为基数,而措施项目费的计算基数可能因项目而异,需仔细审题。


四、 工程合同价款约定与调整合同价款管理是造价工程师的核心工作之一,涉及价格风险分担、变更、索赔等内容。例题模拟7: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由于承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在延误期间出现法律变化导致合同价款变化的,则合同价款的处理原则是( )。

A. 造成的合同价款增加由发包人承担,造成的合同价款减少由承包人承担。

B. 造成的合同价款增加由承包人承担,造成的合同价款减少由发包人承担。

C. 造成的合同价款增加和减少均由承包人承担。

D. 造成的合同价款增加和减少均由发包人承担。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合同价款调整中关于法律变化引起的风险分担原则,并结合了工期延误的责任归属。计价规范对此有明确规定,其核心原则是“权责对等”。

由于法律变化是发包人和承包人都无法预见的风险,正常情况下,因法律变化导致合同价款增加时,由发包人承担;导致减少时,由承包人受益。但是,如果工期延误是由于承包人的原因造成的,那么对于延误期间发生的法律变化,其风险就不再适用上述正常规则,而应惩罚过错方。即,在此期间,即使法律变化导致价款增加,该增加的成本也由承包人自己承担;如果导致价款减少,则减少的收益仍归承包人(或者说,发包人仍按原合同支付,不享受此减少的好处)。这体现了对承包人违约行为的制约。
因此,正确答案是C。

例题模拟8(案例分析题):

某安装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主要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超过±5%时,超过部分的价格风险由发包人承担。投标报价时,Φ20mm螺纹钢的基准价格为4000元/吨。施工期间,该材料上涨至4600元/吨。经核实,当期工程实际使用该钢材100吨。试计算发包人应承担的钢材价差款项。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价格调整公式的应用,这是合同价款调整中最常见的考点之一。

解题步骤:

  • 第一步:确定风险幅度。 合同约定风险幅度为±5%。计算基准价格的风险范围:4000 × (1 ± 5%) = 4000 × (0.95 ~ 1.05) = 3800元/吨 ~ 4200元/吨。
  • 第二步:判断是否调整。 施工期间价格4600元/吨 > 4200元/吨(风险范围上限),因此需要调整。
  • 第三步:计算调整价差。 发包人只承担超出风险幅度的部分。调整价差 = 实际价格 - 基准价格 × (1 + 5%) = 4600 - 4000 × 1.05 = 4600 - 4200 = 400元/吨。
  • 第四步:计算总调整金额。 发包人应承担的价差款项 = 调整价差 × 实际使用量 = 400元/吨 × 100吨 = 40,000元。

考生需注意,如果价格下跌,计算方法类似,但方向相反,由承包人承担超出跌幅部分的价差损失。掌握这个计算模型至关重要。


五、 竣工结算与决算竣工阶段是造价工作的收官环节,涉及最终工程价款的确定。例题模拟9:

在编制竣工结算时,对于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等所涉及的费用,其处理原则是( )。

A. 全部根据承包人的报价计算。

B. 合同中已有适用单价的,按合同单价执行。

C. 一律由发承包双方重新协商确定。

D. 全部根据发包人认可的单价计算。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竣工结算中新增项目单价的确定原则。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其核心原则是“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参考类似,再无约定协商确定”。

选项B“合同中已有适用单价的,按合同单价执行”是首要原则,这保证了结算的效率和合同执行的严肃性。只有当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的单价时,才由发承包双方协商确定,或参照计价规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信息价等。
因此,B选项是最准确、最核心的原则。A和D选项过于片面,C选项则忽略了合同优先的原则。

例题模拟10(综合案例):

某酒店空调安装工程,合同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固定单价合同。施工过程中,发包人发出设计变更通知,取消原设计中大堂的某个VRV空调系统,改为安装一套小型中央空调机组。原VRV系统在投标报价中的分部分项工程费为15万元(已含管理费和利润),措施项目费因该部分变更预计减少5000元。新增加的小型中央空调机组安装,经发承包双方确认的综合单价为8万元,对应的措施项目费预计增加3000元。已知规费费率为人工费的20%,该变更项目人工费合计为1万元,增值税税率为9%。试计算此项设计变更导致的合同价款增减额。

考点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极强的竣工结算题目,几乎涵盖了变更价款计算的全部要素。

解题步骤:


  • 1.计算减少部分的价值:
    • 减少的分部分项工程费:15万元。
    • 减少的措施项目费:0.5万元。
    • 减少部分的规费:由于取消了原项目,其对应的人工费也随之取消,规费相应减少。假设原VRV系统人工费为A,则减少的规费为 A × 20%。但题目未给出A,此处存在陷阱。通常,在变更价款计算中,若取消的项目是一个总价,该总价是已包含规费、税金在内的完整价格。但本题为更精确计算,给出了新项目的人工费,暗示需单独计算规费。对于减少部分,严谨的做法是需要知道其原人工费,但题设不足。为简化计算,或可认为减少的15万元是已含规税的全费用,但这与后面新增部分的计算口径不一致。更合理的思路是,变更价款净额 = 新增价值 - 取消价值。而取消的价值(15万+0.5万)可以认为是直接从原合同总价中扣减的净额(因其原本已含规税)。新增部分则需要重新组价。

  • 2.计算新增部分的价值(需重新组价):
    • 新增分部分项工程费:8万元。
    • 新增措施项目费:0.3万元。
    • 新增部分人工费:1万元。
    • 新增部分的规费:1万元 × 20% = 0.2万元。
    • 新增部分的增值税计算基数:分部分项工程费 + 措施项目费 + 规费 = 8 + 0.3 + 0.2 = 8.5万元。
    • 新增部分的增值税:8.5万元 × 9% = 0.765万元。
    • 新增部分的总造价(含税价):8.5 + 0.765 = 9.265万元。

  • 3.计算合同价款净增减额:
    • 假设取消部分的价值15.5万元(15+0.5)是可直接扣减的含税价。
    • 合同价款增减额 = 新增价值 - 取消价值 = 9.265万元 - (15 + 0.5)万元 = 9.265 - 15.5 = -6.235万元。

计算结果为负数,表示此项设计变更导致合同价款减少6.235万元。此案例提示考生,变更价款计算需全面考虑分部分项费、措施费、规费、税金等所有组成部分,并保持计算口径的一致性。

通过对以上十个典型例题的模拟与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巴中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注重基础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备考者必须在熟练掌握《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及各类定额等权威依据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练习,培养精准计量、熟练套价、灵活应对合同价款调整和编制竣工结算的综合能力。将理论知识与模拟实践紧密结合,是顺利通过考试并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不二法门。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我要报名
返回
顶部

课程咨询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