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关于新余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新余市作为江西省的重要地级市,其建筑行业的发展与二级造价工程师的人才队伍建设息息相关。二级造价工程师(土木建筑工程)考试是评价专业人员是否具备独立从事工程造价业务能力的关键准入考试。对于备考者而言,深入理解真题的命题规律、题型特点和考点分布,是成功通过考试的不二法门。真题不仅是最权威的复习资料,更是洞察考试大纲精髓、把握命题人思路的直接窗口。通过对历年真题例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新余地区的考试(遵循江西省统一安排)在紧扣全国考试大纲的同时,亦会结合本地区工程建设的特点与造价管理实践,尤其在定额应用、材料价格信息、地方性法规等方面有所侧重。考试内容全面覆盖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两大板块,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考查考生解决实际工程造价问题的综合能力。考点解析的目的在于,不仅要知道题目“是什么”,更要深究其背后的“为什么”,从而举一反三,构建起系统、牢固的知识体系。本评述旨在引导考生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利用真题,后续的详细例题解析将具体展现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题实践,帮助考生精准把握重点、有效突破难点,为顺利通过新余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奠定坚实基础。新余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一、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真题例题及解析
该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工程造价基本概念、管理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及经济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实务操作的理论基石。
例题1:单项选择题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下列费用中,属于措施项目费的是( )。
- A. 暂列金额
- B. 计日工
- C. 安全文明施工费
- D. 总承包服务费
考点解析:
本题核心考点是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措施项目费是指为完成建设工程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
- 选项A暂列金额:是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暂定并包括在合同价款中的一笔款项,用于施工合同签订时尚未确定或者不可预见的所需材料、工程设备、服务的采购,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变更、合同约定调整因素出现时的工程价款调整以及发生的索赔、现场签证确认等的费用。它属于其他项目费。
- 选项B计日工: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完成发包人提出的工程合同范围以外的零星项目或工作,按合同中约定的单价计价的一种方式。它也属于其他项目费。
- 选项C安全文明施工费:是指工程施工期间按照国家现行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规定,为达到相关要求所需要的各项费用。这是最典型的措施项目费之一。
- 选项D总承包服务费:是针对建设发包人依法进行专业分包或自行采购设备、材料的情况,总承包人为配合、协调服务以及施工现场管理所需的费用。它也属于其他项目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例题2:多项选择题下列属于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有( )。
- A.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B. 企业定额
- C. 工程造价信息
- D. 施工组织设计
- E.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是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范畴。计价依据是用以计算工程造价的基础资料的总称,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和确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 选项A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国家标准,规定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规则和格式,是核心计价依据之一。
- 选项B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编制的,供企业内部使用的定额,是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
- 选项C工程造价信息:包括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市场价格信息,以及各类造价指数等,是反映市场动态、调整价格的重要依据。
- 选项D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如施工方案、进度安排等)直接影响到措施项目的设置和费用的计算,是计价的重要技术依据。
- 选项E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条款中约定了计价方式、价款调整方法、支付方式、索赔程序等,是工程结算的最终法律依据。
因此,A、B、C、D、E五个选项均属于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范畴。正确答案为ABCDE。
二、 工程计量实务真题例题及解析该部分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施工图纸、工程量计算规则,准确计算建筑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的能力。
例题3:计算题(土石方工程)某建筑物基础平面图及断面图如下(示意图,具体尺寸需在真题中给出),土壤类别为三类土,采用人工开挖,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宽度为300mm,放坡系数为1:0.33。试计算该基础土方开挖工程量。
(附:假设基础为条形基础,基础垫层宽1000mm,垫层厚100mm,基础深1.5m,基坑长度30m。)
考点解析:
本题是典型的土石方工程计量考题,综合考查了基坑土方量的计算,涉及工作面、放坡等概念。
解题步骤:
- 确定开挖底宽:基础垫层宽度 + 工作面宽度×2。即 1.0m + 0.3m×2 = 1.6m。
- 确定开挖深度:题目给定为1.5m。
- 确定放坡宽度:开挖深度 × 放坡系数。即 1.5m × 0.33 = 0.495m。
- 计算开挖断面面积:由于放坡,开挖截面为梯形。
- 梯形上底宽(坑底宽): 1.6m
- 梯形下底宽(坑口宽): 坑底宽 + 放坡宽度×2 = 1.6m + 0.495m×2 = 2.59m
- 梯形面积:(上底 + 下底) × 高 ÷ 2 = (1.6 + 2.59) × 1.5 ÷ 2 = 3.1425 m²
- 计算土方体积:断面面积 × 基坑长度 = 3.1425 m² × 30m = 94.275 m³。
因此,该基础土方开挖工程量为94.28 m³(通常保留两位小数)。
关键点: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中关于工作面、放坡的条件规定,并能正确应用棱台或梯形体积公式。在实际考试中,图形可能更复杂,如独立基础、混合基础等,原理相通。
例题4:计算题(钢筋混凝土工程)某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截面尺寸为250mm×500mm,梁净跨长为6m,梁端支承长度为370mm,采用C25混凝土。试计算该梁的混凝土工程量及模板工程量。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梁的计量规则。
1.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 计算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 梁长确定: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本题给定梁净跨6m,支承长度0.37m,则梁全长(即设计图示长度)为 6m + 0.37m = 6.37m?这里需要明确:工程量计算规则通常按图示尺寸,图示中心线长度可能为6m + 0.37/2 + 0.37/2 = 6.37m,但具体需看题目表述。若明确“净跨”并给出支承长度,通常梁长为净跨+两端支承长度的一半?更常见的简化计算是直接使用中心线长度。假设图示梁中心线长度为6.37m。
- 梁截面面积:0.25m × 0.5m = 0.125 m²。
- 混凝土工程量:体积 = 截面面积 × 长度 = 0.125 m² × 6.37m = 0.796 m³。
2.模板工程量计算:
- 计算规则:现浇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按混凝土与模板的接触面积计算。
- 接触面积计算:梁模板接触面积为底面积和两个侧面积之和,但不包括端头面积。
- 底面积:梁宽 × 梁长 = 0.25m × 6.37m = 1.5925 m²
- 侧面积(两个):梁高 × 梁长 × 2 = 0.5m × 6.37m × 2 = 6.37 m²
- 模板总面积:1.5925 + 6.37 = 7.9625 m² ≈ 7.96 m²
关键点:严格区分混凝土体积和模板接触面积的计算规则。梁长的确定是易错点,需根据支座情况判断。模板工程量不计算梁端头与支座接触的部分。
三、 工程计价实务真题例题及解析该部分综合性强,考查考生在准确计量的基础上,套用定额、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直至形成完整投标报价或结算价的能力。
例题5:综合应用题(工程量清单计价)根据给定的某项目部分工程量清单(含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工程量)、当地建设工程计价定额以及当期市场价格信息,完成以下任务:
- (1)为清单中的“实心砖墙”项目组价,计算其综合单价。
- (2)已知本项目的措施项目费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基数,费率为5%,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为不可竞争费用,费率为3%。计算措施项目费。
- (3)暂列金额为10万元,规费以人工费为基数,费率为20%,增值税税率为9%。试计算该部分项目的总报价。
考点解析:
本题是工程量清单计价全流程的模拟,几乎涵盖了计价实务的所有核心环节。
任务(1)综合单价计算:
- 分析项目特征:仔细阅读“实心砖墙”的项目特征描述,包括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墙体厚度等。这是套用定额子目的根本依据。
- 套用定额:根据项目特征,在计价定额中找到最匹配的砖砌体定额子目。
- 计算定额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是给定的。但定额子目的计量单位可能与清单单位一致(如m³),则直接使用。若不一致需换算。
- 计算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用定额子目中的消耗量乘以(定额工程量/清单工程量)得到完成单位清单工程量所需的各种消耗量。
- 计算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用上述消耗量分别乘以当期的人工工日单价、材料预算单价、机械台班单价。
- 计算管理费和利润:通常以人工费+机械费或人工费为取费基数,乘以给定的费率。
- 计算综合单价: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相加,即得到该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公式:综合单价 = (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 / 清单工程量(当计算的是总费用时)或直接由单位清单量的费用构成。
任务(2)措施项目费计算:
- 计算已完成组价的所有分部分项工程费之和(∑(清单工程量×综合单价))。
- 然后,计算总措施项目费(不含安全文明施工费):分部分项工程费 × (5% - 3%) = 分部分项工程费 × 2%。
- 接着,计算安全文明施工费:分部分项工程费 × 3%。
- 措施项目费总额 = 总措施项目费(2%部分)+ 安全文明施工费(3%部分)= 分部分项工程费 × 5%。本题中费率设计使得计算简化,但清晰地分离了可竞争与不可竞争费用。
任务(3)总报价计算:
- 分部分项工程费:已知。
- 措施项目费:由任务(2)算出。
- 其他项目费:包括暂列金额10万元,可能还有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等(本题未提及则默认为0)。
- 规费:计算基数是人工费(需要从分部分项工程费和措施项目费中的人工费汇总得出),乘以费率20%。
- 税金:计算基数是分部分项工程费 + 措施项目费 + 其他项目费 + 规费。税金 = 计算基数 × 9%。
- 总报价 = 分部分项工程费 + 措施项目费 + 其他项目费 + 规费 + 税金。
关键点:此题型要求考生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和计算程序有全局把握,每一步计算都需准确,并且理解各项费用的计算基数和方法(尤其是规费和税金)。熟练应用当地计价定额和费用定额是前提。
四、 备考策略与常见误区分析基于对以上真题例题的分析,可以为考生总结出有效的备考策略,并提醒注意常见的错误。
备考策略:- 1.紧扣大纲,系统复习:以考试大纲为纲领,通读指定教材,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切忌盲目刷题而忽视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 2.精研真题,把握规律:将历年真题作为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反复练习,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分析高频考点、题型分布、难易程度。
- 3.强化计算,熟练规则:工程计量与计价部分计算量大,规则性强。必须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对常用公式(如土方、混凝土、钢筋等)做到信手拈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 4.理论联系实际:造价工作实践性强。在复习时,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程图纸、施工工艺、合同条款联系起来思考,加深理解。
- 5.关注地方政策与信息:新余考生需特别关注江西省住建厅发布的工程造价相关政策性文件、调整通知、以及当地的人工、材料价格信息。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必然会体现。
- 1.混淆费用构成:如将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等混淆。必须清晰记忆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组成的详细划分。
- 2.计量规则理解偏差:如计算混凝土体积时扣除了钢筋体积;计算模板面积时忽略了某些接触面或多算了不应计算的面积。必须严格按《计量规范》执行。
- 3.定额套用不当:不看项目特征描述,随意套用定额;对定额子目包含的工作内容不熟悉,导致重复计算或漏算。
- 4.计算过程粗心:单位换算错误(如mm与m)、小数点位错、计算基数取错等低级错误,在考试中应力求避免。
- 5.忽视答题技巧:对于案例分析或综合应用题,答题步骤要清晰,计算过程要完整,即使最终结果有误,步骤分也可能拿到。字迹工整也很重要。
备战新余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大量练习特别是真题演练,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理解考点的内涵与外延,规避常见错误,方能在考场上从容应对,取得理想成绩。
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对造价管理专业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这张证书不仅是从业的敲门砖,更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阶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