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江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浙江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衡量专业技术人员在安装工程领域造价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尺,其试题设置紧密围绕实际工作需求,深度结合浙江省建筑市场特点与行业发展趋势。考试内容不仅考查考生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等核心法规文件的掌握程度,更侧重于检验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真题的典型特征表现为:一是实践性强,大量题目以真实的工程图纸、合同条款、施工方案为背景,要求考生进行工程量计算、综合单价分析、费用编制等实操性运算;二是考点综合,一道题目往往横跨识图、计量、计价、合同管理等多个知识模块,旨在打破知识壁垒,考查系统化思维;三是紧跟政策,试题内容会及时反映最新的计价政策、税费调整、材料价格信息等动态变化,要求考生具备持续学习与更新知识的能力。对历年真题进行深入剖析,是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通过研究真题,考生可以精准把握高频考点、理解命题思路、熟悉题型结构,从而有针对性地弥补知识短板,提升应试技巧与解题效率。
下面呢将结合典型例题,对核心考点进行详细解析,为备考提供清晰的路径指引。
浙江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
一、 安装工程识图与工程量计算

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础与核心,几乎贯穿所有实务题型。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识读给排水、消防、暖通、电气等专业的施工图纸,并依据《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及其浙江省补充规定,进行规范、准确的工程量计算。

例题示例: 根据提供的某办公楼局部给排水施工图(平面图、系统图),计算某一卫生间内(包含蹲式大便器、洗脸盆、地漏等)的DN50排水管道(UPVC)的铺设长度,并列出主要计算过程。

考点解析:

  • 考点1:管道工程量计算规则:本题核心考查管道长度的计算。必须明确,安装工程中管道长度按设计图示管道中心线长度以“延长米”计算,不扣除阀门、管件(包括减压器、疏水器、水表、伸缩器等组成安装)及各种井类所占的长度。计算时需结合平面图与系统图,根据轴线尺寸、标高差,通过比例尺换算和几何关系(如直角三角形斜边计算)确定水平段和垂直段的长度,最后汇总。极易出现的错误是直接按平面图比例量取而忽略标高变化,或错误扣除了管件长度。
  • 考点2:图纸信息提取能力:需要从系统图中准确读取管道的标高信息(如排水横管标高、立管标高)、管径变化位置;从平面图中读取管道与墙体的距离、卫生器具的中心位置等。对图例、符号、标注的熟悉程度直接关系到数据提取的准确性。
  • 考点3:规范细节把握:需注意排水管道是否包含管卡、支架等附件的制作安装(通常已综合在管道安装定额内,但需明确),以及管道材质(UPVC)对后续套用定额子目的影响。

备考策略: 考生应大量练习基于施工图的工程量计算,特别是电气线路的垂直段与水平段计算、风管展开面积计算、设备基础与支架计算等。务必做到“图量合一”,即计算过程有据可依,全部来自图纸信息。


二、 工程量清单编制与综合单价组价

此部分是考核造价工程师核心业务能力的关键,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计算出的工程量,正确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并依据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如《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规则》、《浙江省通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等)进行综合单价的分析与组价。

例题示例: 针对上述计算出的DN50 UPVC排水管道,进行工程量清单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描述,并已知相关条件(人工单价、材料价格、管理费率、利润率等),计算其综合单价。

考点解析:

  • 考点1:清单项目特征描述:项目特征是确定综合单价的关键,描述必须准确、完整、清晰。对于本题中的排水管道,应描述包括:安装部位(室内)、介质(污水)、材质(UPVC)、规格(DN50)、连接方式(粘接)、压力试验及吹扫设计要求、警示带铺设等。特征描述不全或错误,会导致组价偏差或结算纠纷,是阅卷重点扣分点。
  • 考点2:综合单价的构成与计算: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管理费 + 利润) / 清单工程量。其中:
    • 人工费、材料费、机具使用费(简称“人材机”)需套用相应定额子目,并注意定额消耗量的调整(如实际与定额不同)。
    • 材料费需区分计价材料与未计价材料。UPVC管材、管件等通常是未计价材料,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价或市场价另行计算填入。
    • 管理费和利润则以人工费与施工机具使用费之和(或仅人工费,根据浙江省最新计价规定)为取费基数,乘以给定的费率计算。
  • 考点3:定额套用与换算:必须准确选择与清单项目特征相匹配的定额子目。
    例如,UPVC排水管道安装应套用《浙江省通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第十册《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中的相应子目。若题目条件与定额条件不同(如管道安装高度超过定额范围),还需进行定额换算。

备考策略: 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规范》中的项目划分和编码规则。精读定额的总说明、册说明、章节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反复练习综合单价计算表(费表)的填写,特别是对未计价材料费、费率计算等易错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三、 工程费用构成与计价程序

此部分考查考生对建设项目总造价构成的全局把握,要求能够按照浙江省的建设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及计算程序,计算单位工程的招标控制价或投标报价。

例题示例: 已知某安装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费为100万元,其中人工费为25万元,施工机具使用费为5万元;措施项目费(按费率计算部分)按规定计算;其他项目费仅暂列金额为10万元;规费以人工费为基数,费率为25%;增值税税率为9%。试计算该工程的招标控制价。

考点解析:

  • 考点1: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必须清晰记忆费用构成的五大板块: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每个大项下又包含若干子项,如措施项目费分为单价措施项目(如脚手架、垂直运输)和总价措施项目(安全文明施工费、夜间施工增加费等)。
  • 考点2:浙江省计价程序的应用:需严格按照“(分部分项工程费 + 措施项目费 + 其他项目费 + 规费)×(1 + 增值税税率)”的基本公式进行计算。关键在于:
    • 措施项目费的计算:需区分哪些是按项目工程量乘以综合单价计算(单价措施费),哪些是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中的人工费与施工机具使用费之和(或其中一项)为基数乘以费率计算(总价措施费)。安全文明施工费是不可竞争费用,必须按规定足额计取。
    • 规费的计算:规费通常以人工费(或人工费+机具费)为取费基数,具体基数和费率需遵循浙江省最新规定。
    • 税金的计算:需注意计税基础是税前造价(即分部分项+措施+其他+规费),税率需根据最新政策确定。
  • 考点3:各项费用的关联性:措施项目费、规费的计算基数往往与分部分项工程费中的人材机费用相关联,因此前一步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后续结果。

备考策略: 绘制费用计算流程图,熟记计算顺序和取费基数。通过大量计算题练习,固化计算步骤,避免顺序错误或基数取用错误。密切关注浙江省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计价规则和费率调整文件。


四、 合同价款约定与调整

此部分涉及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考查考生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相关条款,以及价款约定、调整、支付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题示例: 某固定单价合同,约定当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价格涨跌超过合同基准价±5%时,超过部分按实调整。合同中标时Φ20螺纹钢的基准价为4000元/吨,施工期间某月信息价为4500元/吨。当期工程使用该钢筋50吨。试计算该材料价差应调整的金额。

考点解析:

  • 考点1:价格调整公式的应用:本题考核的是价格调整中的“价格指数调整法”或“价格差额调整法”。计算步骤为:
    • 判断是否调整:价格波动幅度 = (4500 - 4000) / 4000 = 12.5% > 5%,故需要调整。
    • 计算调整范围:仅对超出±5%的部分进行调整。允许的风险范围是4000 × (1±5%),即3800元至4200元。当前价格4500元已超过上限4200元。
    • 计算调整金额:调整金额 = 实际用量 × [当期价格 - 基准价格 × (1 + 风险系数)] = 50吨 × [4500 - 4000 × (1 + 5%)] = 50吨 × (4500 - 4200) = 15000元。或者理解为:超出5%的部分是(12.5% - 5%)= 7.5%,调整金额 = 50吨 × 4000元/吨 × 7.5% = 15000元。
  • 考点2:合同类型与风险分担:需理解固定单价合同的特点,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由发承包双方按合同约定分担(本例中是±5%以内由承包人承担,超出部分由发包人承担)。这与固定总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的风险分担方式不同。
  • 考点3:工程变更与索赔:可能结合考查因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增减时,综合单价的确定原则(已有适用、类似、无适用单价时的处理方法),以及工期延误、不可抗力等事件引发的费用索赔计算。

备考策略: 深入学习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关于计量与支付、价格调整、变更、索赔的条款。掌握各种价款调整情景下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调值公式法、工程量偏差超过15%时的单价调整规则等。


五、 案例分析综合题

这是试卷中分值最高、综合性最强的题型,通常以一个中小型安装工程为背景,提供较为完整的图纸、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等资料,要求考生完成从识图算量、清单编制、组价到费用汇总、价款调整等一系列任务。

例题特点: 题目背景复杂,信息量大,问题环环相扣。可能要求:

  • 计算多个专业(如电气、给排水)的工程量。
  • 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措施项目清单。
  • 计算部分主要项目的综合单价。
  • 计算单位工程总造价。
  • 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或索赔事件,计算相关费用。

考点解析:

  • 考点1:信息整合与问题分解能力:面对庞杂的题目信息,首要能力是快速浏览,提取关键数据,并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在上述第一至第四部分中已练习过的独立小问题。
    例如,先解决工程量计算,再解决清单编制,最后解决费用计算。
  • 考点2:时间管理与答题策略:综合题耗时较长,需合理分配时间。建议先做有把握、步骤清晰的部分,确保基础分数。计算过程要清晰、条理分明,即使最终结果有误,正确的计算步骤也能获得部分分数。
  • 考点3:知识点的交叉运用:可能将计价与合同管理结合,如计算变更后的价款;将计量与施工技术结合,如根据施工方案判断是否需要计算特殊的措施费用。要求考生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

备考策略: 进行全真模拟考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套综合题的解答。平时练习时,注重书写工整、步骤清晰,养成好的答题习惯。对模拟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总结,是知识盲点则回归教材定额,是计算粗心则加强复核练习。

通过对以上五大核心板块的真题例题与考点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出浙江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对考生的要求是全面且深入的。备考过程没有捷径,唯有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扎实记忆、大量练习和系统总结,才能最终在考场上从容应对,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生应结合最新的考试大纲和计价依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