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关于南昌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南昌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江西省建设工程造价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资格认证的重要环节,其考试内容紧密围绕安装工程造价的实务操作与专业理论,旨在检验考生是否具备独立承担中小型安装工程项目造价工作的能力。考试真题不仅是对考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试金石,更是洞察行业动态和考核重点的风向标。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深入剖析,可以发现考试呈现出几个显著特点:理论与实践并重,考题不仅要求考生熟记定额、清单等规范性文件,更强调在具体工程场景下的灵活应用与计算能力;考点覆盖全面且重点突出,涉及给排水、消防、暖通、电气、智能化等多个专业,其中工程量清单编制与计价、工程结算与索赔、施工图预算等核心内容几乎是每年必考;再次,紧扣政策与规范更新,新颁布的计价规范、定额标准等内容会迅速反映在考题中,要求考生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真题例题的解析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有助于考生梳理知识体系,明确复习方向,掌握答题技巧。
因此,对南昌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进行系统性的例题归纳与考点解析,对于考生高效备考、提升应试通过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呢将结合考试的主要模块,通过典型例题展开详细阐述。一、 安装工程识图与工程量计算
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础,也是分值占比较高的模块。它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并依据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及其配套的安装工程计算规范)进行工程量的统计。
典型例题示例:
根据提供的某办公楼卫生间给排水施工图(平面图、系统图),请计算:
- 1.DN15镀锌钢管(螺纹连接)的工程量;
- 2.陶瓷洗手盆(带龙头)的安装工程量;
- 3.PPR塑料排水管(de50,热熔连接)的工程量。
考点解析:
- 考点一:管道工程量计算规则。 管道安装工程量按设计图示管道中心线长度以“米”计算,不扣除阀门、管件(包括减压器、疏水器、水表、伸缩器等组成安装)及各种井类所占的长度。方形补偿器以其所占长度按管道安装工程量计算。关键点在于区分不同连接方式(螺纹、法兰、焊接、热熔等)和压力等级,以及明确计算范围是延长米。考生需根据系统图标注的标高和平面图的尺寸,通过比例尺换算或直接读取数据,逐段累加。
- 考点二:卫生器具工程量计算规则。 卫生器具安装按设计图示数量以“组”或“套”计算。需注意成组安装的内容,例如洗手盆安装是否已包含龙头、存水弯、角阀等配件的安装费,这需要查阅定额子目的工作内容,避免重复计算或漏项。
- 考点三:管材与管径的识别。 题目中同时出现了镀锌钢管(DN表示公称直径)和PPR塑料管(de表示公称外径),考生需要清晰理解这两种标注方式的区别,并能正确对应到定额子目。
于此同时呢,要关注管道变径点的位置,正确划分不同管径的工程量。 - 应试技巧: 识图题时间消耗大,建议先浏览全图,了解系统走向,再按系统或区域逐一计算,做到有条不紊。计算过程清晰,必要时可列出计算式,便于检查和核对。
本模块是考试的核心,综合性强,难度大。它考查考生运用计价依据(定额、信息价等)将工程量转化为工程费用的能力,以及编制完整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的能力。
典型例题示例:
某车间照明工程,需安装50套工厂灯(吊管式,吸顶安装),每套灯具价格为180元(含光源)。已知相关定额基价及主材单价表,试计算该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及合价。(要求列出计算过程,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等费用均按题目给定费率计算)。
考点解析:
- 考点一:综合单价的组成与计算。 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企业管理费 + 利润 + 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其计算基础通常是定额基价。考生必须熟练掌握费用构成的公式:
- 人工费 = 定额人工工日 × 人工单价
- 材料费 = Σ(定额材料消耗量 × 材料单价) + 未计价材料费(主材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 × 机械台班单价
- 企业管理费 = 计费基数 × 企业管理费率
- 利润 = 计费基数 × 利润率
- 考点二:定额的套用与换算。 正确套用定额是计价的前提。考生需要根据项目特征(工厂灯、吊管式、吸顶安装)找到最匹配的定额子目。有时会遇到定额子目工作内容与实际情况不完全一致的情况,需要进行定额换算,例如人工、材料、机械的乘系数调整。
- 考点三:清单编制与项目特征描述。 虽然本题直接要求计算综合单价,但其背后隐含了对工程量清单编制的理解。项目特征描述是确定综合单价的关键,描述不准确会导致报价偏差。考生需要理解清单项目编码、名称、单位、项目特征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这“五统一”原则。
- 应试技巧: 计价计算题步骤繁多,务必细心。建议分步计算,先算清直接费(人、材、机),再计算间接费(管理费、利润),最后汇总成综合单价。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统一(如定额基价可能是“元/10套”,而工程量是“50套”,需要进行数量转换)。
此部分考查考生在工程实施阶段处理价款支付、变更、索赔、价差调整等问题的能力,贴近工程实际,实践性极强。
典型例题示例:
某安装工程施工合同约定,主要材料价格波动超过±5%时,超出部分按实调整。投标报价时电缆价格为120元/米,施工期间因建设单位原因导致工期延误2个月,延误期间电缆信息价为150元/米。工程实际使用时电缆信息价为140元/米。请问,在办理工程结算时,电缆单价应如何调整?并说明理由。
考点解析:
- 考点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下的价款调整原则。 重点掌握《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关于物价变化的合同价款调整方法,尤其是价格指数调整法和造价信息调整法。本题属于造价信息调整法,核心是确定基准单价和风险幅度。
- 考点二:不可抗力与发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责任划分。 这是本题的难点和关键。根据规范,因发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计划进度日期后续工程的价格,应采用计划进度日期与实际进度日期两者的较高者。因承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则采用较低者。
- 考点三:具体计算逻辑。
- 正常情况下的价差调整:基准价120元/米,风险幅度±5%即±6元。施工期间信息价140元/米,价差为20元,超过6元的部分为14元。理论上可调整单价为120 + 14 = 134元/米。
- 考虑发包人延误:延误期间信息价150元/米,高于实际使用时的140元/米。由于是发包人原因延误,应取计划进度日期(若无延误,本应在此时间采购)的价格150元/米与实际进度日期价格140元/米中的较高者,即150元/米作为调整基准。
- 最终调整:以150元/米为基准,与投标价120元/米比较,价差30元,超出风险幅度6元的部分为24元。
因此,结算单价应为120 + 24 = 144元/米。
- 应试技巧: 此类问题需先定性(是谁的责任),再定量(如何计算)。答题时理由陈述要清晰,引用相关规则要点,计算过程要完整。
此部分考查考生对项目建设前期不同阶段造价文件编制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造价文件进行审查、发现问题的能力。
典型例题示例:
试述施工图预算与设计概算的主要区别(从编制阶段、编制依据、精度要求、作用等方面进行比较)。
考点解析:
- 考点一:基本概念辨析。 设计概算是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初步设计图纸、概算定额或指标等编制的工程造价文件,是项目投资控制的最高限额。施工图预算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根据施工图纸、预算定额等编制的更为精确的造价文件,是招标控制价的基础。
- 考点二:区别对比。
- 编制阶段: 设计概算对应于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预算对应于施工图设计阶段。
- 编制依据: 设计概算依据初步设计图纸、概算定额/指标、概算费用标准等;施工图预算依据完整的施工图纸、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施工组织设计等。
- 精度要求: 设计概算相对粗略,允许有一定的误差范围;施工图预算要求更为精确,误差范围更小。
- 作用: 设计概算主要用于项目决策、控制项目总投资、作为制定招标控制价的依据;施工图预算主要用于招标、投标、签订合同、工程结算等。
- 考点三:审查要点。 预算/概算审查的内容包括: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定额套用是否合理、费用计取是否符合规定、材料价格是否准确等。审查方法有全面审查法、标准预算审查法、分组计算审查法、对比审查法等。
- 应试技巧: 对于此类简答或论述题,回答要条理清晰,要点全面。采用对比表格或分点叙述的方式能让答案更直观、易得高分。
基于以上对真题例题和考点的分析,为有效备考南昌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提出以下建议:
- 夯实基础,精通规范: 必须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及其安装工程计量规范、江西省现行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单位估价表、费用定额等核心法规文件做到熟练掌握。这是正确解题的根本。
- 强化识图,提升算量能力: 识图是安装造价的基础。应多找不同类型的安装工程施工图纸(给排水、电气、暖通等)进行练习,做到快速识读、准确计算工程量。可以结合CAD软件或手算方式进行强化训练。
- 精练计价,掌握计算流程: 计价部分公式多、逻辑性强。要通过大量练习,固化综合单价的计算流程,熟悉各种费用(如高层建筑增加费、脚手架搭拆费、系统调试费等)的计取方法和规则。
- 关注真题,模拟实战: 历年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应反复研究真题,了解出题风格、高频考点和难度水平。在备考后期,进行全真模拟考试,严格控制时间,锻炼应试心态和答题速度。
- 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政策动态: 造价行业政策更新较快,要随时关注江西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最新文件、调价信息、定额解释等,确保所学知识不与现行规定脱节。
南昌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考试,需要考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复习。通过深入理解考纲、精准把握考点、进行针对性训练,方能顺利通过考试,为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