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关于哈密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哈密地区作为新疆乃至全国水资源战略要地,其水利工程建设关乎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是选拔具备独立承担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及成本控制能力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该考试紧密结合哈密地区水利工程特点,如干旱区水资源调配、节水灌溉、防洪抗旱等工程类型,重点考查考生对造价管理全过程、水利工程专业技术知识以及相关法规政策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真题例题通常源于哈密本地或相似地质气候条件下的典型工程案例,旨在检验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点解析不仅局限于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更深入剖析题目背后的原理、规范依据和易错点,引导考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和严谨的职业思维。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梳理可以发现,考试内容覆盖广泛,从基础的工程识图与计量,到复杂的单价分析、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再到宏观层面的项目融资与财务评价,均有所涉猎。
因此,备考过程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刻理解《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等核心规范,并熟练运用相关软件工具,方能从容应对考试,为未来投身哈密水利事业奠定坚实基础。水利工程造价构成与计算基础
水利工程总造价由工程部分、移民与环境部分、专项部分等构成。工程部分投资是造价计算的核心,其费用项目划分是考试的基础考点。
例题1:某哈密地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根据设计文件,其工程部分投资包括建筑及安装工程费、设备费、独立费用等。已知基本直接费为2500万元,其他直接费费率为5%,间接费费率为8%,企业利润率为7%(以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为基数),税金率为9%。试计算该工程的建筑安装工程费。
考点解析:
- 考点1:建筑安装工程费的计算程序。此题考查对建安工程费组成及其计算逻辑的掌握。必须严格按照“直接费 → 间接费 → 利润 → 税金”的顺序进行计算,前一项的计算结果是后一项的计算基数。
- 考点2:费用基数的准确判断。“其他直接费”以“基本直接费”为基数;“间接费”通常以“直接费”(基本直接费与其他直接费之和)为基数;“企业利润”的基数题目已明确为“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税金”的基数为“直接费、间接费与利润之和”。任何一步基数判断错误都会导致全盘错误。
- 计算过程:
- 直接费 = 基本直接费 + 其他直接费 = 2500 + 2500 × 5% = 2625万元。
- 间接费 = 直接费 × 间接费率 = 2625 × 8% = 210万元。
- 利润 = (直接费 + 间接费) × 利润率 = (2625 + 210) × 7% = 198.45万元。
- 税金 = (直接费 + 间接费 + 利润) × 税率 = (2625 + 210 + 198.45) × 9% = 3033.45 × 9% ≈ 273.01万元。
- 建筑安装工程费 = 直接费 + 间接费 + 利润 + 税金 = 2625 + 210 + 198.45 + 273.01 = 3306.46万元。
- 易错点:混淆不同费用的计算基数;计算过程中四舍五入过早导致累计误差增大。建议分步计算,保留足够小数位数,最后结果再按要求取舍。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核心。考生必须熟悉《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相应的计量规则。
例题2:某哈密灌区渠道衬砌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其中一项清单项目为“现浇C25混凝土渠坡衬砌”,项目编码为500201002001,项目特征描述:厚度15cm,一级配混凝土,含表面抹光压痕。根据招标图纸测算,该项工程量为8500平方米。投标人根据自身施工方案、定额消耗及市场信息价进行综合单价分析。已知完成每平方米衬砌需消耗:C25混凝土0.153m³,人工1.2工日,水0.5m³;材料价格:C25混凝土为450元/m³,水为5元/m³;人工单价为120元/工日;管理费率和利润率按人工费的30%和15%计取,风险费用暂不考虑。试计算该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考点解析:
- 考点1:综合单价的组成。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管理费 + 利润) / 清单工程量。此题简化了机具使用费,重点考查人工、材料、管理费、利润的计算。
- 考点2:各项费用的计算。
- 人工费 = 人工消耗量 × 人工单价 = 1.2工日/㎡ × 120元/工日 = 144元/㎡。
- 材料费 = Σ(材料消耗量 × 材料单价) = (0.153m³/㎡ × 450元/m³) + (0.5m³/㎡ × 5元/m³) = 68.85 + 2.5 = 71.35元/㎡。
- 施工机具使用费:本题未给出,按0计。
- 管理费 = 人工费 × 管理费率 = 144 × 30% = 43.2元/㎡。
- 利润 = 人工费 × 利润率 = 144 × 15% = 21.6元/㎡。
- 考点3:综合单价汇总。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管理费 + 利润 = 144 + 71.35 + 43.2 + 21.6 = 280.15元/平方米。此单价即为投标时报出的价格,工程量8500平方米为计价基数,二者相乘得出合价。
- 易错点:管理费和利润的计费基数判断错误(此题明确为人工费);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时未考虑施工损耗(题目给出的0.153m³已包含损耗);单位统一问题。
定额是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哈密地区水利工程需使用水利行业专用定额,并注意地区调整系数。
例题3:采用《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计算某堤防工程土方开挖(三类土)的机械台时费及挖运直接费。已知:1m³液压挖掘机装车,定额编号01075,单位100m³自然方。定额消耗:人工1.5工日,挖掘机1.01台时,推土机0.5台时。基础单价:人工单价为150元/工日,1m³液压挖掘机台时费为280元,75kW推土机台时费为180元。不计其他直接费。试计算该定额项目的基价(直接费)。
考点解析:
- 考点1:定额基价的计算。定额基价(预算单价)= Σ(定额人工消耗量×人工预算单价) + Σ(定额材料消耗量×材料预算价格) + Σ(定额机械台时消耗量×机械台时费)。此题主要涉及人工和机械。
- 考点2:定额单位的注意。定额单位是“100m³自然方”,因此计算出的基价是完成100m³工程量的直接费。
- 计算过程:
- 人工费 = 1.5工日 × 150元/工日 = 225元。
- 机械费 = (1.01台时 × 280元/台时) + (0.5台时 × 180元/台时) = 282.8 + 90 = 372.8元。
- 定额基价(直接费) = 人工费 + 机械费 = 225 + 372.8 = 597.8元/100m³自然方。
- 折算为每立方米直接费 = 597.8 / 100 = 5.978元/m³。
- 考点3:定额的套用与调整。在实际应用中,若施工条件与定额条件不同(如哈密地区的特殊气候、运距变化等),需根据定额说明进行系数调整。
例如,超运距需增加运输机械台班,高海拔地区可能对机械效率有影响系数。 - 易错点:忽略定额单位,直接按每立方米计算;混淆自然方、松方、实方等计量单位;未根据实际情况对定额进行必要调整。
此部分考查对《招标投标法》、《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及水利工程专用合同条款的理解,特别是价款支付、变更、索赔等环节。
例题4:某水利工程项目采用单价合同。施工过程中,发包人因功能需求变化,发出工程变更指令,要求增加一项原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的细部结构工程。承包人就该项变更提交了报价,其中管理费和利润的计取方式引发了争议。请问,对于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或类似子目的变更工程项目,其单价应如何确定?管理费和利润应如何计取?
考点解析:
- 考点1:合同价款变更的估价原则。此考点直接关联《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或水利专用合同条款的相关规定。核心原则是:①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单价,按已有单价;②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单价,可参照类似单价;③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单价,由承包人提出适当单价,报发包人确认后执行。
- 考点2:新单价的构成。当采用第③种情况时,新单价应按照成本加利润的原则商定或确定。其成本应参考现行的计价依据(如定额、造价信息),利润则通常参考承包人在投标报价时所依据的利润率水平。管理费作为成本的组成部分,应包含在成本中。
- 考点3:计价依据的优先级。合同中通常约定,变更工程的计价优先采用合同中已有的价格,其次才是定额等外部依据。这体现了合同的首要地位。管理费和利润的计取基数,合同中若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时,可参照投标报价的计算方式或行业惯例,例如以直接工程费(或人工费)为基数按一定费率计取。
- 易错点:混淆三种估价原则的适用顺序;认为变更工程可以随意报价,忽略“成本加利润”的基本商业原则;未能将变更估价与合同具体条款相联系。
竣工结算是对项目实际造价的最终确认,竣工决算是项目从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全过程实际支付的全部建设费用。
例题5:某哈密水利工程项目已完工,进入竣工结算阶段。原合同价为8000万元。施工过程中,经确认的工程变更增加金额为200万元,发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索赔金额为50万元。合同约定有5%的工程质量保证金,待保修期满后支付。本次结算应支付至合同总价的95%。试计算本次竣工结算时,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结算总价款和本次实际应支付的金额。
考点解析:
- 考点1:竣工结算总价的构成。竣工结算总价款 = 合同价 + 调整金额(包括变更、索赔、价差调整等)。
- 计算过程:
- 竣工结算总价款 = 8000万元(合同价) + 200万元(变更) + 50万元(索赔) = 8250万元。
- 考点2:质量保证金的计算与扣留。质量保证金 = 竣工结算总价款 × 保证金比例 = 8250 × 5% = 412.5万元。这笔钱需扣留至保修期满。
- 考点3:本次支付金额的计算。“支付至合同总价的95%”是常见的误解点。正确的理解是:累计支付总额(含本次)应达到竣工结算总价款的约定比例(如95%),剩余部分(含质量保证金)后续支付。但更常见的条款是直接约定质量保证金的扣留比例。若按“支付至95%”理解,且假设此前已按合同约定比例支付了进度款,则:
- 本次结算应支付总额 = 竣工结算总价款 - 质量保证金 = 8250 - 412.5 = 7837.5万元。
- 本次实际应支付金额 = 本次结算应支付总额 - 截至本次结算前已累计支付的工程款。
- 易错点:将“合同总价的95%”作为计算基数,而正确基数应为“竣工结算总价款的95%”;混淆结算总价款、应支付总额、本次支付金额的概念;忽略已支付进度款的扣除。
对于经营性水利项目,需进行财务评价以判断其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
例题6:某小型水力发电站项目,总投资为12000万元,建设期2年,运营期20年。预计运营期年均发电收入为1800万元,年均经营成本(不含折旧摊销)为400万元。项目资本金比例为30%,长期贷款利率为6%。采用直线法折旧,残值为0。不考虑税费优惠。试计算项目运营期年均净利润,并判断该项目从盈利能力角度看是否可行(设定基准投资净利润率不低于8%)。
考点解析:
- 考点1: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区别。财务评价中,利润是评价盈利能力的指标,不同于现金流量。利润计算需考虑折旧摊销等非付现成本。
- 计算过程:
- 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投资 / 折旧年限。为简化,假设总投资12000万元均为形成固定资产的原值,折旧年限按运营期20年计,则年折旧额 = 12000 / 20 = 600万元。
- 年均总成本费用 = 经营成本 + 折旧摊销 + 财务费用。需先计算贷款利息。贷款总额 = 12000 × (1-30%) = 8400万元。建设期利息需资本化计入总投资,运营期利息计入成本。为简化,假设运营期初贷款本息和为P,按等额还本付息计算年还本付息额A。此处可简化估算年均利息支出,或直接计算息税前利润。
- 简便算法(忽略详细还款计划,关注盈利能力):年均息税前利润(EBIT) = 营业收入 - 经营成本 - 折旧 = 1800 - 400 - 600 = 800万元。
- 净利润 = (EBIT - 利息) × (1 - 所得税率)。为简化比较,可先计算总投资收益率(ROI) = EBIT / 总投资 = 800 / 12000 ≈ 6.67%。
- 考点2:财务评价指标的应用。将计算出的指标(如总投资收益率6.67%)与基准指标(8%)比较。6.67% < 8%,因此从全部投资的角度看,该项目盈利能力未达到基准要求,财务上不可行。
- 易错点:将经营成本误作总成本;忽略折旧在利润计算中的作用;混淆投资利润率、资本金净利润率等不同指标;对基准收益率的理解不到位。
于此同时呢,务必关注水利行业的最新政策、规范和定额标准,并结合哈密地区的水利工程实践,提升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计算技能以及对合同、法规的深刻理解,是顺利通过考试并在未来职业道路上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