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关于盘锦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盘锦市作为辽宁省重要的沿海城市,其水利工程体系,特别是与辽河三角洲地区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相关的工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因此,盘锦地区的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在遵循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其真题例题往往会更侧重于反映本地区水利工程的实际特点与造价管理难点。对考生而言,深入理解这些真题例题及其背后的考点,是成功通过考试的关键。综合来看,盘锦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的真题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考题紧密贴合盘锦地区常见的水利工程类型,如河道整治工程、堤防加固工程、排灌站工程以及涉及软土地基处理的工程造价问题,要求考生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本地实践的能力。考点覆盖全面但重点突出,工程造价构成、工程量清单计价、水利工程定额的应用、施工图预算与设计概算的编制与审查、工程计量与支付、合同价款调整等核心内容构成了考试的主干。再次,考题注重综合性与实操性,不再是简单的概念记忆或单一计算,而是常常以案例分析题的形式出现,需要考生综合运用多章节知识解决复杂的造价问题,这对考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随着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深入,考题也越来越重视对行业新规、新计价模式(如增值税计算)以及计算机辅助造价软件应用的理解。
下面呢将结合典型的例题形式,对核心考点进行深入解析,以帮助考生系统性地进行备考。一、 工程造价构成与计算基础此部分是整个考试的理论基石,几乎所有后续的计价活动都建立在对工程费用构成的清晰理解之上。考点解析: 该部分核心在于准确掌握水利工程总投资的构成划分,即工程费、独立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融资利息等。其中,工程费又包括建筑及安装工程费、设备费。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的成本构成是重中之重,考生必须熟练掌握直接费(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的计算逻辑与相互关系。特别是针对盘锦地区可能出现的特殊材料(如特定的防渗材料)或特殊工艺(如软基处理)的费用计算,需要灵活应用。典型例题方向:1. 费用构成选择题: 给定一个具体的费用项目,要求考生判断其属于总投资中的哪一部分。
例题:在编制某盘锦地区排涝泵站工程的设计概算时,下列费用中,应计入“独立费用”的是( )。
- A. 泵站厂房的主体结构混凝土费用
- B. 水泵机组的设备购置费
- C. 项目建设管理费
- D. 基本预备费
解析:此题考查工程造价的构成。A选项属于建筑安装工程费,B选项属于设备费,D选项属于预备费,三者均不属于独立费用。C选项“项目建设管理费”是典型的独立费用项目。
也是因为这些吧,正确答案为C。
例题:某河道护坡工程,根据定额计算得出直接工程费为500万元,措施费费率为5%,间接费费率为8%,利润率为7%,综合税率为9%(简化计算)。试计算该护坡工程的建筑安装工程费。
解析:此题考查建筑安装工程费的逐项计算。
- 直接费 = 直接工程费 + 措施费 = 500 + 500 × 5% = 525万元。
- 间接费 = 直接费 × 间接费率 = 525 × 8% = 42万元。
- 利润 = (直接费 + 间接费) × 利润率 = (525 + 42) × 7% = 39.69万元。
- 税金 = (直接费 + 间接费 + 利润) × 税率 = (525 + 42 + 39.69) × 9% ≈ 54.60万元。
- 建筑安装工程费 = 直接费 + 间接费 + 利润 + 税金 = 525 + 42 + 39.69 + 54.60 ≈ 661.29万元。
考生需注意各项费用的取费基数,不同地区或不同定额可能略有差异,备考时应以考试指定或盘锦地区常用的计价依据为准。
二、 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应用这是造价工程师的核心技能,也是考试中分值最重、题型最灵活的部分。考点解析: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及相关水利工程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关键考点包括:工程量计算规则的理解与应用、定额子目的正确套用、定额消耗量的调整(如配合比换算)、定额基价的换算、以及清单计价模式下综合单价的分析与计算。盘锦地区的水利工程可能涉及大量的土方工程、砌石工程、混凝土工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地基处理(如桩基、换填)等,这些工程的定额应用是考查重点。典型例题方向:1. 定额套用与换算题: 给出一个具体的施工项目描述,要求考生套用合适的定额子目,并可能需要进行必要的换算。例题:某盘锦地区堤防加固工程,需现浇C25混凝土防浪墙,采用普通施工方法,试套用相关定额并计算其预算单价(给定人工、材料、机械台班预算价格)。
解析:此题首先需要根据项目特征(堤防工程、现浇C25混凝土、防浪墙)在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中找到对应的章节(如混凝土工程章节)和合适的子目。然后,检查定额子目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是否为C25,若不是,则需要根据定额附录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换算。用给定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预算价格替换定额中的基价,计算出该子目的预算单价。这个过程完整地模拟了实际工作的流程。
2. 综合单价分析题: 给出工程量清单项目,以及其组价的各项定额子目和资源价格,要求计算该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例题:“土方开挖”清单项目,其施工方案包括:机械挖土、自卸汽车运土1km。已知相关定额子目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及当地预算价格,管理费率和利润率。试计算该土方开挖的综合单价。
解析:此题是清单计价的核心。
- 第一步:分别计算“机械挖土”和“自卸汽车运土1km”两个定额子目的单价。
- 第二步:将两个定额子目的单价相加,得到完成该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
- 第三步:以此和为基数,计算管理费和利润。
- 第四步: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汇总,得出综合单价。
- 第五步:还需考虑风险费用(如有约定)。
此题综合考查了定额应用、费用构成和清单计价原理。
三、 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该部分考查考生对不同设计阶段造价文件编制的能力,以及对造价成果文件进行审核、发现问题的能力。考点解析: 需要清晰区分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在作用、编制依据、精度要求等方面的不同。考点集中于:概预算文件的组成内容、编制方法(单价法、实物量法)、工程量计算、各项费用的计取标准、以及概预算审查的要点(如工程量是否准确、定额套用是否合理、费用计取是否符合规定等)。对于盘锦地区,可能需要特别关注因地质条件(如软土)或气候条件(如冬季施工)引起的额外费用在概预算中的合理体现。典型例题方向:1. 编制方法选择题/判断题: 考查对概预算编制基本概念的掌握。例题:下列关于水利工程设计概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设计概算是项目投资者控制建设投资的最高限额
- B. 设计概算的精度高于施工图预算
- C. 设计概算一般依据施工图纸进行编制
- D. 设计概算的编制只能采用单价法
解析:B选项错误,施工图预算的精度高于设计概算。C选项错误,设计概算依据初步设计图纸,施工图预算依据施工图纸。D选项错误,设计概算也可采用实物量法。A选项正确,描述了设计概算的主要作用之一。
2. 审查要点案例分析题: 给出一段概算或预算的编制说明或部分表格,要求考生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合理之处。例题:审查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概算时,发现其“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部分,未计取基本预备费。此做法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解析:此题为审查类题目。不合理。理由:根据相关规定,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应以工程费与独立费用之和为基数,按规定的费率计算。预备费是针对整个工程项目计取的,其目的是为了弥补在编制概算时难以预见的工程支出。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作为工程费的组成部分,其费用自然应参与预备费的计算。将其排除在外,会导致预备费计提不足,无法真实反映项目的总投资风险。
四、 工程计量与价款支付此部分考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作为造价工程师如何根据合同约定和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工程价款的中间结算和最终结算。考点解析: 重点包括:工程计量的规则与方法、工程预付款的支付与扣回、进度款的计算与支付、质量保证金的扣留与返还、合同价款的调整因素(如工程变更、价格波动、索赔等)及调整方法。考题常结合合同条款和实际工程进度情况,要求考生进行计算或判断。典型例题方向:1. 进度款计算题: 给出合同价、预付款支付比例和扣回方式、每月完成工程量、材料预付款等条件,要求计算某月应支付的工程进度款。例题:某合同总价1000万元,工程预付款为合同价的20%,主要材料及构配件比重为60%。预付款起扣点为工程进度款累计达到合同价的60%。本月完成工程款100万元。试计算本月应结算的工程进度款(假设无其他扣款)。
解析:此题需分步计算。
- 判断预付款是否达到起扣点。累计完成工程款需达到1000×60%=600万元时才起扣。假设此前累计完成500万元,则本月尚未达到起扣点,故不扣预付款。
- 因此,本月应结算进度款即为本月完成工程款100万元。
- 若累计已完成650万元,则已达到起扣点。本月应扣回预付款 = (累计完成工程款 - 起扣点合同金额) × 主要材料比重 = (650 - 600) × 60% = 30万元。则本月应结算进度款 = 100 - 30 = 70万元。
此题综合考查了预付款的起扣点计算和进度款支付流程。
2. 合同价款调整分析题: 给出一个工程变更或材料价格上涨的 scenario,要求分析是否应调整合同价款以及如何调整。例题:施工期间,由于设计变更,导致某项工作的工程量增加了20%。合同约定,工程量增加超过15%时,超出部分的综合单价应予调低。原综合单价为200元/m³,变更后双方协商确定的超出部分综合单价为180元/m³。原清单工程量为1000m³,变更后实际完成1200m³。试计算此项变更导致的合同价款增加额。
解析:
- 工程量增加幅度:(1200-1000)/1000 = 20% > 15%,故需要调整。
- 不调整部分工程量:1000 × (1+15%) = 1150 m³。这部分按原单价200元/m³计算。
- 调整部分工程量:1200 - 1150 = 50 m³。这部分按新单价180元/m³计算。
- 价款增加额 = (1150 × 200 + 50 × 180) - (1000 × 200) = (230,000 + 9,000) - 200,000 = 39,000元。
此题考查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和价款调整的具体计算。
五、 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此部分考查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和合同签订阶段,造价工程师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考点解析: 考点包括:招标标底的编制与审查、投标报价的策略与技巧、投标文件(特别是商务标)的编制要求、评标方法(如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的应用、合同类型的选择(如单价合同、总价合同)、以及合同条款中与价款相关的主要内容(如付款方式、调整条件、违约责任等)。典型例题方向:1. 评标方法应用题: 给出几个投标单位的报价及其他评审因素,要求根据给定的评标方法计算最终得分或确定中标候选人。例题:某项目采用综合评估法,商务标满分70分,技术标满分30分。评标基准价为所有有效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投标报价每高于基准价1%扣2分,每低于基准价1%扣1分(不足1%按内插法计算)。现有A、B、C三家有效投标,报价分别为980万元、1010万元、1050万元。A单位技术标得分25分,B单位28分,C单位22分。试计算各单位的综合得分并推荐中标候选人。
解析:
- 首先计算评标基准价:(980+1010+1050)/3 = 1013.33万元。
- 计算各单位商务标得分:
- A单位:低于基准价 (1013.33-980)/1013.33 ≈ 3.29%,扣分=3.29×1=3.29分,得分=70-3.29=66.71分。
- B单位:低于基准价 (1013.33-1010)/1013.33 ≈ 0.33%,扣分=0.33×1=0.33分,得分=70-0.33=69.67分。
- C单位:高于基准价 (1050-1013.33)/1013.33 ≈ 3.62%,扣分=3.62×2=7.24分,得分=70-7.24=62.76分。
- 计算综合得分:
- A: 66.71 + 25 = 91.71分
- B: 69.67 + 28 = 97.67分
- C: 62.76 + 22 = 84.76分
- 因此,B单位综合得分最高,应推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 夯实基础理论: 务必精读官方指定的考试教材,特别是《水利工程造价》和《水利工程施工》等核心科目,对工程造价构成、计价依据、计价流程等基本概念做到透彻理解。
- 熟练掌握定额与规范: 对《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关键工具书,不仅要熟悉其内容,更要通过大量练习掌握其应用方法,特别是定额的套用、换算和补充。
- 强化计算能力: 造价考试计算量大,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重点练习建筑安装工程费计算、综合单价分析、工程价款结算、投标报价计算等题型。
- 关注地方特色与行业动态: 了解盘锦地区水利工程的常见类型、地质特点、常用施工工艺及可能涉及的特殊费用规定。
于此同时呢,关注国家及水利行业最新的造价管理政策、法规和计价依据的更新。 - 善用历年真题与模拟题: 历年真题是了解考试风格、题型和重点的最佳途径。通过模拟测试,可以检验学习成果,找出薄弱环节,并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 仔细审题:案例分析题信息量大,务必仔细阅读题目背景和问题要求,避免因误解题意而失分。
- 答题规范:计算题要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不仅便于检查,也能在答案最终结果有误时获得步骤分。
- 时间管理:考试时间紧张,遇到难题不要过分纠缠,先做好标记,完成所有题目后再回头思考。
- 保持卷面整洁:清晰的书写和条理分明的作答能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印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