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呼和浩特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近年来城市建设与土木工程发展迅速,对专业造价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是评估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其命题紧密结合地区实际与行业规范,旨在检验考生在工程计量、计价、成本控制及法律法规应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考试真题通常涵盖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经济、法律法规及项目管理等核心模块,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对地区性材料价格、定额应用及民族地区特殊政策的考察尤为突出。
例如,真题中常出现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工程量计算题,要求考生熟悉本地工料机价格水平及调整方法。
除了这些以外呢,试题设计强调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如合同纠纷处理、变更签证计价等场景题,需考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考点解析不仅需关注计算精度,更需理解背后逻辑,如清单计价规范与定额规则的差异应用、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趋势等。总体而言,该考试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以适应呼和浩特乃至整个自治区工程建设领域的高质量发展需求。考试概述与核心模块分析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主要分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和《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两个科目。其中,实务科目是考核重点,涉及大量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呼和浩特地区的考试在命题时会充分考虑本地特点,如气候条件对施工措施费的影响、地区材料(如砂石、钢材)的价格波动规律以及民族建筑特色元素的计价处理等。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例题1:建筑工程量清单编制与计价
某呼和浩特市住宅楼项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6层。请根据施工图纸及以下信息,计算标准层某轴线的矩形柱混凝土工程量,并列出综合单价组价过程(暂不考虑钢筋)。
已知条件: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层高3.0m,板厚120mm。采用现浇C30混凝土。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现浇混凝土矩形柱定额编号为A2-15,基价为3500.12元/10m³。其中,人工费为800.25元,材料费为2600.15元,机械费为99.72元。当前市场人工单价较定额基期上涨20%,主要材料(混凝土)价格信息价为450元/m³(定额中混凝土价格为300元/m³),机械台班费用波动忽略不计。管理费费率取20%,利润费率取15%,均以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为取费基础。
考点解析本题核心考点为工程量计算与综合单价的组价,这是造价工程师最基础的技能。
- 考点一:工程量的准确计算。计算混凝土柱工程量时,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但柱高计算有明确规定。本题中,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即层高减去板厚。故单根柱工程量V = 柱截面面积 × 柱高 = 0.4m × 0.4m × (3.0m - 0.12m) = 0.4 × 0.4 × 2.88 = 0.4608 m³。
- 考点二:综合单价的组成与调整。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并需考虑价差调整。本题要求根据市场价对定额基价进行动态调整。
计算过程:
- 计算未调整的定额基价费用(每10m³):
- 人工费:800.25元
- 材料费:2600.15元
- 机械费:99.72元
- 价差调整:
- 人工费价差:人工费 × 调整系数 = 800.25 × 20% = 160.05元
- 材料费价差:本题材料费价差主要体现在混凝土上。需先计算定额中每10m³柱子所含的混凝土消耗量。定额基价中的材料费2600.15元包含了混凝土、水、模板等所有材料费用。通常,定额附录或章节说明中会给出主要材料的消耗量。假设定额A2-15中每10m³混凝土柱需消耗10.15m³的C30混凝土(此为常见损耗率,实际需查定额本)。
- 定额混凝土材料费:10.15m³ × 300元/m³ = 3045元(此值与原材料费2600.15元有出入,说明材料费还包含其他内容。为简化解析,我们通常直接调整主要材料价差,其他辅助材料费假定不变)。
- 混凝土市场价与定额价的价差:(450 - 300)元/m³ = 150元/m³
- 每10m³定额计量单位的混凝土价差:150元/m³ × 10.15m³ = 1522.5元
- 调整后定额费用(每10m³):
- 人工费:800.25 + 160.05 = 960.30元
- 材料费:2600.15 + 1522.5 = 4122.65元(此处仅调整了混凝土价差,严谨做法需根据定额明细逐一调整)
- 机械费:99.72元(未调整)
- 小计:960.30 + 4122.65 + 99.72 = 5182.67元
- 计算管理费和利润:
- 取费基础:人工费 + 机械费 = 960.30 + 99.72 = 1060.02元
- 管理费:1060.02 × 20% = 212.00元
- 利润:1060.02 × 15% = 159.00元
- 调整后的综合单价(每10m³):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 = 960.30 + 4122.65 + 99.72 + 212.00 + 159.00 = 5553.67元/10m³
- 调整后的综合单价(每m³):5553.67 / 10 = 555.37元/m³
因此,该矩形柱的综合单价为555.37元/m³。
例题2:工程合同价款调整与结算某呼和浩特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合同约定采用单价合同,清单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可能存在差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导致某项抹灰工程的工程量由清单中的1000m²增加至1500m²。合同约定,当工程量增加超过15%时,超过部分的综合单价应予以调低,调价系数为0.9。已知该项抹灰工程的原综合单价为60元/m²。试计算该项设计变更后,抹灰工程的总结算价款。
考点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单价合同条件下,因工程量偏差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这是造价管理和结算中的常见问题,核心是掌握《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关于工程量偏差的调价规定。
- 考点一:工程量偏差的界限判断。合同通常约定一个工程量变化的风险幅度(本题为15%),需先计算工程量增加的比例。(1500-1000)/1000 = 50% > 15%,因此触发了调价条款。
- 考点二:分段计算工程价款。需将工程量分为两部分:原风险幅度以内的部分和超出风险幅度的部分,并分别适用不同的单价。
计算过程:
- 计算不予调价的工程量上限:1000m² × (1 + 15%) = 1150m²
- 计算超出部分的工程量:1500m² - 1150m² = 350m²
- 分段计算工程价款:
- 原工程量及幅度内部分(1150m²):执行原综合单价。价款 = 1150m² × 60元/m² = 69,000元
- 超出幅度部分(350m²):执行调整后的综合单价。调整后单价 = 60元/m² × 0.9 = 54元/m²。价款 = 350m² × 54元/m² = 18,900元
- 抹灰工程总结算价款:69,000元 + 18,900元 = 87,900元
某项目位于呼和浩特,合同约定施工期间水泥、钢材、商品混凝土等主要材料价格波动超过±5%时,应根据合同约定的公式进行价款调整。已知某型号钢材投标报价期为基准日,基准价格为4000元/吨。施工期间某月的信息价为4600元/吨。合同约定价差只计取税金,不计取管理费和利润。试计算每吨钢材的价差调整金额(增值税税率为9%)。
考点解析本题针对的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分担问题。呼和浩特作为北方城市,施工期受季节影响大,材料价格波动显著,此考点尤为重要。
- 考点一:价格波动风险的触发条件判断。计算波动幅度:(4600-4000)/4000 = 15% > 5%,因此需要调整。
- 考点二:价差计算与计取原则。价差调整通常只调整超出风险幅度的部分,并且本题约定价差部分只计取税金,这意味着调整金额仅为(价差×数量)×(1+税率)。
计算过程:
- 计算风险幅度范围:4000元/吨 × 5% = 200元/吨
- 计算可调整的价差:施工期价格 - (基准价格 + 风险幅度) = 4600 - (4000 + 200) = 400元/吨。(另一种常见约定是:涨幅以基准价(1+风险幅度)为上限,跌幅以基准价(1-风险幅度)为下限,超出部分均可调。本题属于此种情况。)
- 计算每吨钢材应调整的金额(含税):可调整价差 × (1 + 增值税税率) = 400元/吨 × (1 + 9%) = 436元/吨
因此,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支付每吨436元的材料价差款项。
例题4:招投标与法律法规(案例分析题)呼和浩特某学校教学楼招标,招标文件规定投标报价不得高于招标控制价500万元,且不得低于其85%。甲投标人递交的投标报价为450万元。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发现其投标函中大写金额为“肆佰伍拾万元整”,而小写金额为4500000元。请问评标委员会应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考点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招投标法律法规中关于投标文件有效性判断的细节。这是《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中的常见考点,要求考生对程序性规定有清晰的理解。
- 考点一:投标文件中的细微偏差处理。根据规定,投标文件的大写金额和小写金额不一致的,以大写金额为准。这属于细微偏差,而非重大偏差(如低于成本价竞标或高于招标控制价)。
- 考点二:评标委员会的处置权限与程序。评标委员会不能直接否决投标,而是应当书面要求投标人作必要的澄清、说明或者补正。投标人有权进行确认和澄清。
处理方式及理由:
评标委员会应以书面形式要求甲投标人对投标报价进行澄清。因为根据相关法规,投标文件中的大写金额和小写金额不一致时,应以大写金额“肆佰伍拾万元整”(即450万元)为准。该报价仍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有效报价范围内(500万×85%=425万元至500万元之间),不构成重大偏差,不属于否决投标的情形。
因此,评标委员会不能直接否决其投标,而应给予其澄清的机会。甲投标人澄清确认其报价为450万元后,其投标应被视为有效投标。
针对呼和浩特地区的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考生应在掌握全国通用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地方特性。
- 深入研读地方定额:对《内蒙古自治区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内蒙古自治区装饰装修工程预算定额》等的计算规则、工作内容、消耗量标准要做到非常熟悉,特别是涉及地区性材料(如当地的砂石、保温材料)和特殊工艺的部分。
- 关注地方造价信息:定期查阅呼和浩特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发布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市场信息价,理解价格走势和调价方法。
- 强化实操软件能力:考试虽为笔试,但实务源于操作。熟练使用广联达、斯维尔等造价软件进行图形算量、钢筋抽样和清单计价,能极大加深对计算规则和组价过程的理解。
- 紧扣历年真题:反复练习和分析内蒙古地区以往的真题,是把握命题风格、高频考点和难易程度的最有效途径。通过真题演练,查漏补缺,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
成为一名合格的造价工程师,需要将理论规范、地方实践和软件工具三者有机结合,培养严谨细致的职业习惯和解决复杂工程造价问题的能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