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合肥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合肥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是安徽省针对建设工程造价领域专业人员设立的重要职业资格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在土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考试内容紧密结合安徽省及合肥市的工程实践特点,涵盖工程造价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建设法规及相关知识等多个核心领域。真题例题通常反映出对考生计算能力、规范理解深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考查,考点分布广泛且重点突出,尤其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施工图预算编制、合同价款调整、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处理等实务操作环节设有大量题目。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显示,考试不仅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核心法规,更注重其对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等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在新政策、新规范下的适应与应变能力。深入剖析这些真题及考点,对于考生把握命题规律、明确复习方向、提升应试技巧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考题剖析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是考试的基石,涉及基本概念、原理和程序方法。一道典型真题可能如下:
例题: 下列关于工程造价管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覆盖项目决策、设计、发承包、施工、竣工各阶段
- B. 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静态控制,无需动态调整
- C.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寻求最低寿命周期成本
- D. 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需由注册造价工程师签字并加盖执业专用章
考点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对工程造价管理基本内涵和原则的理解深度。选项A正确表述了全过程管理理念;选项C准确描述了价值工程的核心思想;选项D符合行业管理规定,强调了执业责任。错误选项为B,因为工程造价控制强调主动、动态的控制,需随时纠偏,并考虑各种动态因素(如价格波动、变更等)的影响,绝非静态过程。此考点要求考生不仅记忆定义,更要理解其动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精髓。
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考题深度解读此部分是考试的重中之重,综合性强,计算量大,紧密联系实际工程。
例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现浇混凝土矩形柱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所占体积
- B.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扣除构件内预埋铁件所占面积
- C.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应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 D. 柱高自柱基上表面算至楼板上表面
考点解析: 本题直接考查对国家级规范《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中核心计量规则的熟悉程度。正确答案是A。根据规范,现浇混凝土工程的工程量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墙、板中单个面积≤0.3m²的孔洞所占体积。选项B和C在计算单位和扣除内容上均错误。选项D描述的柱高计算规则不完整且不准确,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算至柱帽下表面,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对计算规范的具体条款有精准的记忆和理解。
另一道综合计算题可能涉及土方工程和清单计价:
例题: 某基坑底长10m,宽6m,深度4m,四边放坡,边坡坡度1:0.5。试计算该基坑的土方开挖工程量。
考点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土方工程量计算题,考查考生对放坡开挖土方量计算公式的应用能力。首先需计算上口尺寸,每边放坡宽度为深度乘以放坡系数,即4m 0.5 = 2m。
因此,上口长 = 10m + 22m = 14m,上口宽 = 6m + 22m = 10m。然后利用棱台体积公式 V = (H/6) [AB + ab + (A+a)(B+b)] 进行计算,其中H=4m,A=14m,B=10m,a=10m,b=6m。将数值代入公式即可求得精确开挖方量。此考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常见工程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准确理解放坡、工作面等施工工艺对工程量的影响。
本部分考查法律法规在工程招投标和合同履行中的具体应用。
例题: 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除专用合同条款另有约定外,发包人应在监理人收到承包人提交的竣工付款申请单后的( )天内完成审批。
- A. 7
- B. 14
- C. 28
- D. 56
考点解析: 本题直接考查对《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通用合同条款关于付款时间节点的记忆。正确答案是B,14天。这是发包人审批竣工付款申请单的法定期限。此类题目看似简单,但要求考生对合同条款中的关键数字(如时限、比例等)有清晰的记忆,这些数字是处理合同纠纷、进行价款支付与结算的重要依据。
例题: 某固定单价合同项目,施工期间水泥的市场价格涨幅超过了合同约定的风险幅度。根据相关规定,超出部分价款的处理方式应由( )承担。
- A. 发包人
- B. 承包人
- C. 发承包双方按约定比例分担
- D. 监理工程师确定
考点解析: 本题紧扣工程实践中的价格调整问题,考查对合同风险分担原则和价款调整规定的理解。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常见的合同范本,主要材料、工程设备价格波动超出合同约定风险幅度时,超出部分的价格损失(或收益)原则上应由发包人承担。
因此,正确答案是A。这体现了公平原则,防止因承包人无法控制的市场价格剧烈波动而使其承受过大的风险。考生需掌握物价变化合同价款的调整方法,包括公式法和价格指数调整法等。
此部分虽非绝对核心,但作为专业基础,其知识渗透在计量、计价等多个环节。
例题: 常用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如地下室)的水泥品种是( )。
- A. 硅酸盐水泥
- B. 矿渣硅酸盐水泥
- C.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 D.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对常见水泥特性及适用范围的掌握。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水性,特别适用于有抗渗要求的工程。而矿渣水泥和粉煤灰水泥泌水性较大,抗渗性相对较差。硅酸盐水泥水化热高,收缩较大,用于大体积抗渗结构时需谨慎。正确答案是C。掌握这些材料特性,有助于在计价时更准确地考虑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从而做出合理的报价。
法律法规与工程项目管理考题辨析本部分考查与工程造价密切相关的建设法规和项目管理知识。
例题: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 A. 建设单位
- B. 监理单位
- C. 施工总承包单位
- D. 各专业分包单位
考点解析: 本题直接考查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核心责任制度的记忆。条例明确规定,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因此,正确答案是C。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造价工程师虽不直接管理安全,但安全文明施工费是工程造价的组成部分,理解安全责任主体有助于在处理相关费用时保持清晰的逻辑。
例题: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用来表示项目进度计划的关键路径法(CPM)中,关键工作是指( )。
- A. 持续时间最长的工作
- B. 自由时差为零的工作
- C. 总时差最小的工作
- D. 资源消耗最大的工作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管理中进度控制的核心概念。在关键路径法中,关键工作指的是总时差最小(通常为零)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延迟将直接导致总工期的延迟。选项A不正确,持续时间最长的工作不一定在关键路径上;选项B不准确,关键工作的自由时差一定为零,但自由时差为零的工作不一定是关键工作(可能存在总时差);选项D与关键路径的定义无关。正确答案是C。理解进度计划对于处理工程中的工期索赔、价款调整等至关重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