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综合评述河北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河北省内土木建筑领域一项重要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其核心目标是选拔和认定具备独立从事中小型土木建筑工程造价编制、审核与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考试内容紧密围绕工程造价实践,深度结合河北省地方建设特点及相关政策法规,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地域针对性。对真题例题及考点的深入剖析,对于考生把握考试方向、理解命题思路、巩固专业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考试命题呈现出几个显著特点:注重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单纯记忆性题目比例下降,转而更多地考查考生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造价问题的能力。考点覆盖全面,涉及工程造价的各个阶段,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到竣工决算,均有涉及,但重点突出施工图预算阶段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再次,地方性特征明显,考题中时常会融入河北省现行的定额标准、计价规则、费用构成以及地方性材料价格信息等,要求考生对省内规定有深入了解。计算题和应用分析题占据主导地位,这不仅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更考验其逻辑思维、审题细致度以及对造价文件编制流程的熟悉程度。
因此,备考过程中,考生必须在扎实掌握《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河北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等核心法规和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练习真题和模拟题,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应试技巧,方能顺利通过考试。河北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一、 工程造价构成与计算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础,贯穿于所有题型之中,要求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建设工程总投资的构成要素及其计算方法。
例题1:某住宅楼项目,其静态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费为5000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为15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800万元(其中建设用地费为4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5%,价差预备费暂不计。试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总额和基本预备费。
考点解析:
- 考点1:静态投资构成。静态投资通常由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构成。考生需清晰记忆此公式:静态投资 = 工程费用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基本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 = 建筑安装工程费 +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 考点2:基本预备费计算基数。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基数是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需要特别注意,部分地区规定中,建设用地费可能作为单独计算项或包含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本题已明确包含,故直接相加。
- 解题步骤:
- 第一步:计算工程费用。工程费用 = 5000万元(建安费) + 1500万元(设备费) = 6500万元。
- 第二步:计算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基数。基数 = 工程费用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6500万元 + 800万元 = 7300万元。
- 第三步:计算基本预备费。基本预备费 = 7300万元 × 5% = 365万元。
- 第四步:计算静态投资总额。静态投资 = 工程费用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基本预备费 = 6500万元 + 800万元 + 365万元 = 7665万元。
此题考查的是对投资构成最基本概念的掌握,难度较低,但要求计算准确无误。混淆工程费用与静态投资、记错基本预备费计算基数是常见的失分点。
二、 工程量清单计价这是考试的重中之重,涉及工程量计算规则的掌握、综合单价的组价、各项费用的计取等,题型包括选择题、计算题和案例题。例题2: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计算下图所示砖基础工程量。已知基础墙厚240mm,基础高度1.2m,大放脚为等高式,层数为3层,基础长度为50m。(可附简单示意图,此处用文字描述:基础自下而上,每层大放脚高度为126mm,伸出宽度为62.5mm)。
考点解析:
- 考点1:砖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砖基础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基础大放脚T形接头处的重叠部分,嵌入基础内的钢筋、铁件、管道、基础砂浆防潮层和单个面积≤0.3m²的孔洞所占体积。
- 考点2:大放脚增加断面面积的计算。对于等高式大放脚,其增加断面面积有标准计算公式或查表法。等高式大放脚增加断面面积 = 墙厚 × 大放脚折加高度。或者,可以直接计算大放脚部分的面积。本题中,大放脚为三层,每层高126mm,宽62.5mm。
- 方法一(折加高度法):需记忆或查得三层等高式大放脚的折加高度值。
- 方法二(直接计算法):大放脚增加断面面积 = (0.0625×0.126) × (3×4) 。解释:一个台阶的面积为宽×高,三层大放脚每层有两个台阶(墙两侧),共3×2=6个台阶,但计算断面时需考虑对称性,通常公式为层数×(层数+1)×台阶宽×台阶高。对于三层:3×4×0.0625×0.126 = 12 × 0.007875 = 0.0945 m²。
- 考点3:砖基础体积计算。砖基础体积 = (基础墙厚度 × 基础高度 + 大放脚增加断面面积)× 基础长度。
- 基础墙身部分断面面积 = 0.24m × 1.2m = 0.288 m²。
- 大放脚增加断面面积 = 0.0945 m²。
- 基础总断面面积 = 0.288 m² + 0.0945 m² = 0.3825 m²。
- 砖基础工程量 = 0.3825 m² × 50m = 19.125 m³。
此题综合考查了对计算规范的熟悉程度和空间想象能力。准确记忆大放脚断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关键,同时要确保单位统一和计算过程清晰。
例题3:某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根据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测算出完成该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费为120元,材料费为580元,施工机具使用费为90元。管理费以人工费和施工机具使用费之和为基数,费率为15%;利润以人工费为基数,费率为10%。不考虑风险费用,求该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考点解析:
- 考点1:综合单价的组成。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管理费 + 利润。
- 考点2:管理费和利润的计算基数与费率。这是考题中极易变化的点。题干会明确给出计算基数和费率,考生必须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计算,不能套用习惯性做法。本题中:
- 管理费计算基数 = 人工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120元 + 90元 = 210元。
- 管理费 = 210元 × 15% = 31.5元。
- 利润计算基数 = 人工费 = 120元。
- 利润 = 120元 × 10% = 12元。
- 考点3:综合单价计算。综合单价 = 120元 (人) + 580元 (材) + 90元 (机) + 31.5元 (管) + 12元 (利) = 833.5元。
此题考查的是综合单价组价的核心过程。难点在于审题,必须准确识别题目中给出的管理费和利润的计取基础。不同项目、不同地区的规定可能存在差异,以题设为唯一标准。
三、 工程定额的应用定额是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考试中会考查对定额说明、计算规则、定额套用及换算的理解。例题4:某现浇混凝土矩形柱,设计截面尺寸为400mm×500mm,柱高4.5m,采用商品混凝土(碎石粒径20mm)C30。试根据《河北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计算该混凝土柱的定额工程量,并说明在套用定额子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考点解析:
- 考点1:混凝土构件工程量的计算。现浇混凝土柱的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 工程量 = 截面面积 × 高度 = 0.4m × 0.5m × 4.5m = 0.9 m³。
- 考点2:定额套用的注意事项。这是简答题或案例题中常见的考点。
- 根据构件类型(矩形柱)、施工工艺(现浇)找到正确的定额章节和子目。
- 核对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定额子目通常以一个常用强度等级为基准,若设计强度与定额不同,需要进行混凝土强度等级换算。
- 第三,注意混凝土的供应方式(商品混凝土)。定额中可能区分了现场搅拌混凝土和商品混凝土,应套用对应的子目。若定额子目为现场搅拌,采用商品混凝土时需进行换算,扣除搅拌机械台班费和人工费,并调整材料费。
- 第四,注意定额的计量单位,确保工程量计算单位与定额单位一致。
- 第五,关注定额的工作内容,避免重复计费或漏项。
此题将工程量计算与定额应用相结合,要求考生不仅会算量,更要理解定额的内涵和使用方法。对河北省定额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答题的准确性。
四、 招投标与合同价款约定此部分内容常以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对招投标程序、合同类型、价款调整等知识的应用。例题5:(案例分析题)某国有资金投资的办公楼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文件中公布的招标控制价为8500万元。现有A、B、C、D、E五家投标单位递交了投标文件,其投标报价分别为:8380万元、8450万元、8480万元、8200万元、8520万元。经过评标委员会评审,所有投标人的技术标均合格。请问:
- 哪些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为无效报价?为什么?
- 如果招标文件未规定评标基准价计算方法,通常应推荐哪家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其报价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考点解析:
- 考点1:投标报价的有效性(否决投标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实施条例,投标报价高于招标控制价或低于成本(且无法证明其合理性)的,应作为废标处理。
- E投标人的报价8520万元 > 招标控制价8500万元,属于无效报价。
- D投标人的报价8200万元,远低于其他有效报价(8380万,8450万,8480万)和招标控制价,可能被视为低于成本价。评标委员会应要求D投标人进行书面说明并提供证明材料。若其无法合理说明或不能提供相关证明,则其投标也应作为无效报价处理。本题中,通常需要重点分析D报价的有效性。
- A、B、C三家投标人的报价均低于招标控制价,且无明显低于成本的迹象,为有效报价。
- 考点2: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对于技术标合格的投标人,通常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确定中标候选人。即在所有有效投标中,选择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人,但其投标价格不得低于成本。
- 假设D投标人的报价经评审后被认定为有效,则有效报价排序为:D(8200万)< A(8380万)< B(8450万)< C(8480万)。那么中标候选人应为D。
- 假设D投标人的报价被认定为无效(低于成本),则有效报价排序为:A(8380万)< B(8450万)< C(8480万)。那么中标候选人应为A。
- 其报价(A或D)只要被认定为有效,且是经评审的最低报价,就符合相关规定。
此案例分析题考查了对招投标法律法规和评标原则的深入理解。考生需要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对具体情境进行分析判断,特别是对“低于成本”的认定需要有清晰的认识。
五、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包括工程计量、价款支付、变更与索赔、价格调整等内容,是案例题的高频出题区域。例题6:某工程施工合同约定,月度进度款按当月完成工程价值的90%支付。已知7月份完成工程价值为200万元,其中含甲供材料费50万元。截止6月底累计已支付工程款为1000万元。合同总价为5000万元。计算7月份应支付的工程进度款和累计支付工程款占合同总价的比例。
考点解析:
- 考点1:工程进度款支付计算。进度款支付基数通常是当月完成的工程价值,但需注意合同中对甲供材料、预付款抵扣等的特殊约定。
- 计算支付基数:当月完成工程价值200万元中包含了甲供材料费50万元。甲供材料费由建设单位供应,其价值不应包含在施工单位申报的工程款中,或者应在支付时扣除。
因此,计算进度款的基数应为 200万元 - 50万元 = 150万元。 - 计算7月份应支付进度款:150万元 × 90% = 135万元。
- 计算支付基数:当月完成工程价值200万元中包含了甲供材料费50万元。甲供材料费由建设单位供应,其价值不应包含在施工单位申报的工程款中,或者应在支付时扣除。
- 考点2:累计支付比例计算。
- 7月份支付后累计支付工程款 = 截止6月底累计支付款 + 7月份支付款 = 1000万元 + 135万元 = 1135万元。
- 累计支付工程款占合同总价比例 = 1135万元 / 5000万元 × 100% = 22.7%。
此题看似简单,但设置了“甲供材料费”这一陷阱。许多考生会直接用200万乘以支付比例,导致错误。这提醒考生在计算工程款时,必须仔细审题,充分考虑合同条款的所有细节。
六、 竣工决算此部分主要考查竣工决算的内容、编制依据、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等。例题7:简述建设工程竣工决算的主要内容。
考点解析:
- 考点:竣工决算的构成。竣工决算是综合反映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全部实际支出费用的经济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
- 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是竣工决算的核心文件,全面分析工程建设的成果和经验,说明决算数据的来源和编制依据,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
- 竣工财务决算报表:主要包括竣工决算审批表、项目概况表、竣工财务决算表、交付使用资产总表及明细表等。这些表格系统地反映了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占用情况以及形成的资产价值。
- 竣工工程平面示意图:形象地展示竣工工程的实际情况。
- 工程造价比较分析:将竣工决算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为未来项目积累经验数据。
此类简答题要求考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要准确、完整。答全要点是关键,同时对每个要点能有简要的解释则更能获得高分。
通过对以上几个核心章节的典型例题和考点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河北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侧重于对考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备考者不应满足于死记硬背公式和条文,而应深入理解工程造价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全过程,并密切关注河北省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最新政策、定额和计价规定。结合历年真题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练习,不断总结归纳,是提升应试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