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
请先选择证书类型
不能为空

江北区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江北区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在土木建筑工程造价领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其命题紧密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和地方实践需求。考试内容不仅要求考生掌握扎实的工程造价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等核心理论知识,更强调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考试题型全面,涵盖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等多种形式,旨在多维度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考点分布上,工程造价的构成与计算、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应用、施工图预算与竣工结算的编制与审核、建设工程合同价款调整、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的经济性选择等是反复出现的核心内容。特别是案例分析题,通常模拟真实的工程场景,如处理工程变更、应对材料价格波动、进行索赔费用计算等,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计算能力和法规理解深度提出了较高要求。
因此,备考者不能仅停留在死记硬背层面,而应深入理解计价依据、熟悉计算规则、关注行业政策动态,并通过大量练习真题来提升实战应变能力。
下面呢将结合典型例题,对高频考点进行详细解析,为考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复习方向。工程造价的构成与计算

工程造价的构成是造价工作的基础,也是考试中的必考知识点。考生必须熟练掌握我国现行建设工程造价构成的具体项目及其内涵。

例题:某住宅楼建设项目,其静态投资中,属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是( )。

A. 建筑安装工程费

B.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C. 建设期贷款利息

D. 建设单位管理费

考点解析:本题考察对工程造价构成的精确理解。我国建设工程总投资(或称全生命周期费用)通常由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构成。其中,建设投资又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部分。

  • 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因此,选项A和B属于工程费用,而非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是指建设期发生的与土地使用权取得、整个工程建设以及未来生产经营有关的,但不包括在工程费用中的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选项D)是典型的一项,此外还包括可行性研究费、勘察设计费、环境影响评价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研究试验费等。
  • 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
  • 建设期利息(选项C):属于动态投资部分,不属于静态投资,更不属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备考时,考生需要能够清晰区分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等不同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避免混淆。

例题:某工程项目,材料原价为3500元/吨,运杂费为50元/吨,运输损耗率为2%,采购及保管费率为3%。则该材料的单价为( )元/吨。

考点解析:本题考察材料单价的计算。材料单价通常由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四部分构成。计算公式为:

材料单价 = [(材料原价 + 运杂费)× (1 + 运输损耗率%)] × (1 + 采购及保管费率%)

套用本题数据:

材料单价 = [(3500 + 50) × (1 + 2%)] × (1 + 3%) = [3550 × 1.02] × 1.03 = 3621 × 1.03 ≈ 3729.63 元/吨

计算时需注意运算顺序,先计算原价与运杂费之和,再乘以运输损耗率系数,最后乘以采购保管费率系数。此类计算题要求考生对公式记忆准确,计算细心。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应用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是造价工程师工作的核心依据,其相关规定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尤其在案例分析中。

例题: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关于工程量清单编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的项目名称应按附录中的项目名称结合拟建工程的实际确定

B. 项目编码应根据拟建工程的工程量由清单编制人自行设置

C. 暂估价是指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提供的用于支付必然发生但暂时不能确定价格的材料、工程设备的单价

D. 计日工适用于合同约定之外的或者因变更而产生的、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相应项目的额外工作

考点解析:本题综合考察清单编制的基本规定。

  • 选项A:正确。规范规定,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的项目名称应结合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在附录所列项目名称的基础上进行细化或补充,使其能够准确反映所包含的工程内容。
  • 选项B:错误。项目编码采用十二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一至九位应按附录的规定设置,十至十二位应根据拟建工程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名称和项目特征设置,由清单编制人自001起顺序编制,而非完全自行设置。
  • 选项C:正确。暂估价是招标阶段暂时不能确定价格,但必然要发生的费用,包括材料、工程设备暂估价和专业工程暂估价。
  • 选项D:正确。计日工是为了解决施工现场发生的零星工作或变更而设立的计价方式。

本题为多选题,正确答案为A、C、D。考生需要对清单的构成(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规费、税金)以及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和编制要求有透彻的理解。

例题(案例分析片段):某招标工程,招标文件中提供的土方开挖工程量清单量为10000m³。投标人根据施工方案测算,实际开挖量预计为12000m³,但投标报价时仍按10000m³进行报价。施工过程中,经双方确认的实际完成工程量为11800m³。合同约定,工程量偏差超过15%时,超出部分的综合单价应予调低。

问题:结算时,应如何计算该土方开挖工程的价款?

考点解析:此题为典型的工程量偏差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问题。解题步骤如下:

  • 第一步:判断是否超出偏差范围。 合同约定工程量偏差超过15%时调整。偏差幅度计算:(11800 - 10000)/ 10000 = 18% > 15%,因此需要调整。
  • 第二步:计算不予调价部分的工程量。 上限为:10000 × (1 + 15%) = 11500 m³。这部分工程量仍按投标报价的综合单价计算。
  • 第三步:计算需要调价部分的工程量。 超出部分:11800 - 11500 = 300 m³。这部分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按合同约定进行调整(通常是调低,具体调整方法需看题目给出的条件,如参照投标报价时的成本或重新组价等)。
  • 第四步:计算总价款。 总价款 = 11500 × 原综合单价 + 300 × 调整后的综合单价。

此考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量偏差、计日工、现场签证、物价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原则和方法。

施工图预算与竣工结算的编制与审核

施工图预算和竣工结算是造价管理在不同阶段的重要成果,其编制方法和审核要点是实务操作和考试的核心。

例题:在施工图预算审查方法中,适用于住宅工程或不具备全面审查条件的工程的方法是( )。

A. 全面审查法

B. 标准预算审查法

C. 分组计算审查法

D. 筛选审查法

考点解析:本题考察施工图预算不同审查方法的适用范围。

  • 全面审查法:逐项审查,质量高,但工作量大,时间慢,适用于工程量较小、工艺比较简单的工程。
  • 标准预算审查法:对利用标准图纸或通用图纸施工的工程,先编制标准预算,以此为标准进行审查。适用于采用标准图纸的工程。
  • 分组计算审查法:将预算中有关项目按类别划分为若干组,利用同组中一个数据审查分项工程量。可以加快审查速度。
  • 筛选审查法:通过制定基本值(如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工程量、价格、用工等单方基本指标),对不符合条件的进行详细审查。优点是简单易懂,便于掌握,审查速度快,适用于住宅工程不具备全面审查条件的工程。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考生需要理解各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例题(案例分析片段):某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时,施工单位报送的结算书中包含一项因设计变更增加的墙面抹灰费用。变更指令明确增加了抹灰面积,但结算书中该项费用的计算,除了增加部分的直接费外,还计取了相应的企业管理费、利润和税金。请问,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考点解析:此题考察对费用构成和计价程序的理解。

  • 合理性判断: 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合理的。
  • 原因分析: 根据建设工程造价构成及计价程序,分部分项工程费(或措施项目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和利润组成。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增加,其费用应视为新增的分部分项工程费。
    因此,在计算变更费用时,不仅应计算其直接工程成本(人、材、机),还应按照合同约定的计价基础(如以直接费为取费基础,或以人工费为取费基础)计取相应的企业管理费利润。所有费用(包括变更费用)均应作为计算基础,计取税金。如果合同没有特殊约定,不计取管理费和利润则是不合理的,因为变更工作同样消耗了施工企业的管理资源和带来了利润诉求。

此类问题要求考生不仅会计算,更要理解费用构成的逻辑关系,能够根据合同条款和计价规范判断费用计取的合规性。

建设工程合同价款调整

工程建设周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变化,导致合同价款需要调整。掌握价款调整的原则和方法是造价工程师必备的技能。

例题:某施工合同采用价格指数进行价格调整,各项费用权重和价格指数如下表所示。已知本月完成合同价款为100万元,暂不考虑付款延迟等因素,请计算本月需要调整的价款差额。

(表格假设:固定要素权重0.2,钢材权重0.3,基准日指数100,现行指数120;水泥权重0.2,基准日指数110,现行指数105;人工权重0.3,基准日指数108,现行指数115。)

考点解析:本题考察采用价格调整公式法进行动态结算。

价格调整公式一般形式为:

△P = P0 [A + (B1×Ft1/F01 + B2×Ft2/F02 + ... + Bn×Ftn/F0n) - 1]

其中:

  • △P:需调整的价格差额;
  • P0:本月完成合同价款(100万元);
  • A:定值权重(不调部分,0.2);
  • B1, B2, ... Bn:各可调因子的变值权重(钢材0.3,水泥0.2,人工0.3),且A + ΣBi = 1;
  • Ft1, Ft2, ... Ftn:各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
  • F01, F02, ... F0n:各可调因子的基本价格指数。

代入数据计算:

△P = 100 × [0.2 + (0.3×120/100 + 0.2×105/110 + 0.3×115/108) - 1]

= 100 × [0.2 + (0.3×1.2 + 0.2×0.9545 + 0.3×1.0648) - 1]

= 100 × [0.2 + (0.36 + 0.1909 + 0.3194) - 1]

= 100 × [0.2 + 0.8703 - 1]

= 100 × [1.0703 - 1]

= 100 × 0.0703

= 7.03 万元

因此,本月应调增价款7.03万元。此计算要求考生熟悉公式,计算准确,特别是各指数比值的计算。

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的经济性选择

造价工程师不仅要会算账,还要懂技术,能够从经济和技术的结合点上进行方案比选,实现成本优化。

例题(案例分析片段):某工程基础施工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 方案一:大开挖放坡,土方量15000m³,单价35元/m³,工期30天。
  • 方案二:采用支护桩加锚杆支护,土方量12000m³,单价38元/m³,另需支护及锚杆费用80万元,工期25天。

已知项目间接费用为每天5000元。试从经济角度分析应选择哪种方案。

考点解析:此题考察技术方案的经济比选,需考虑直接费和间接费(时间成本)。

  • 方案一总费用计算:
    • 直接费:15000 m³ × 35 元/m³ = 525,000 元
    • 间接费:30 天 × 5000 元/天 = 150,000 元
    • 总费用:525,000 + 150,000 = 675,000 元
  • 方案二总费用计算:
    • 土方直接费:12000 m³ × 38 元/m³ = 456,000 元
    • 支护及锚杆费:800,000 元
    • 直接费合计:456,000 + 800,000 = 1,256,000 元
    • 间接费:25 天 × 5000 元/天 = 125,000 元
    • 总费用:1,256,000 + 125,000 = 1,381,000 元
  • 方案比选: 方案一总费用为67.5万元,方案二总费用为138.1万元。显然,从纯经济角度(不考虑场地限制、安全风险等其他因素),方案一更经济。

此考点要求考生建立全寿命周期成本或总成本的概念,能够将工期、质量、安全等因素转化为经济指标进行综合比选。

通过对以上几个核心考点的例题解析可以看出,江北区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结合。备考者应在理解基本原理和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练习,特别是案例分析题的练习,来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我要报名
返回
顶部

课程咨询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