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考试重点
造价工程师考试,特别是专业方向性极强的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衡量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与实务能力的关键标尺。南京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与科教重镇,其考试命题往往紧密结合区域交通建设特点,深度与广度并重,对考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此类考试的核心重点不仅在于对造价管理通用知识的掌握,更在于对交通运输工程特有技术规范、计价依据以及复杂施工现场成本管控的深刻理解与灵活应用。真题是洞察命题趋势、把握核心考点的最宝贵资源,通过对其深入解析,考生能够精准定位复习方向,从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中抓住主干,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提升应试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水准。
对于志在通过南京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的考生而言,系统梳理考核重点,并结合历年真题进行针对性训练,是成功通关的不二法门。
一、 考试整体框架与核心能力要求
南京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通常涵盖两大模块:《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 和 《交通运输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 。前者是通用基础,后者是专业核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考试旨在考核考生是否具备以下核心能力:
- 熟练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的构成:能准确理解并计算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等各项费用。
- 精准进行工程计量:熟悉交通运输工程(如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能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正确计算工程量。
- 熟练运用计价依据: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江苏省现行的交通运输工程预算定额、概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相关计价文件和政策法规。
- 独立编制与审查工程概预算:具备独立完成项目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以及投标报价的能力,并能对上述造价文件进行审查和误差分析。
- 处理工程造价纠纷与合同价款管理:掌握工程变更、价格调整、工程索赔、工程结算等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原则与方法。
二、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重点解析
此部分虽为基础知识,但涉及面广,是实务部分的理论基石。其主要考点集中在:
- 工程造价构成:重点是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和按造价形成划分两种方式),要求考生能清晰区分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的具体内容与计算方法。
-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包括工程定额的概念、分类、作用,特别是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消耗量指标的确定。工时研究、材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是潜在难点。
- 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预测: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如生产能力指数法、系数估算法)、设计概算的编制与审查,以及价值工程原理在设计方案优化中的应用。
- 发承包阶段合同价款的约定:招标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招标控制价与投标报价的编制,不同合同类型(单价合同、总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的风险分担特点。
- 施工阶段合同价款的调整与结算:这是重中之重。包括工程变更引起的价款调整、物价波动引起的价格调整(尤其是价格指数调整法)、工程索赔的处理原则与费用计算、预付款、进度款、竣工结算款的支付计算。
- 竣工决算的编制和新增资产价值的确定:了解竣工决算的内容,掌握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新增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
三、 《交通运输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核心考点与真题例题解析
此部分是考试的重中之重,直接考查专业实操能力,难度最大。考点与南京及江苏省的交通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1.路基工程计量与计价
考点聚焦:土石方工程的挖、运、填、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不同土壤岩石类别的划分与定额套用;路基排水、防护与支挡工程的计量(如浆砌片石护坡、挡土墙的工程量计算)。需特别注意清表土、路基挖方(是否利用)、借土填方或弃方等项目的区分和运距计算。
真题例题示例及解析:
【例题】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需进行借土填方。借土场为天然密实方,工程量10000m³,采用8t自卸汽车运输,运距5km。试计算需要多少借土方量(自然方)?并计算其运输工程量(压实方)和所需机械台班。(已知:路基土方压实后的压实系数为0.93,土方运输损耗系数为1.03,8t自卸汽车运土(第一个1km)的定额台班量为0.68台班/100m³自然方,每增运1km台班增加量为0.05台班/100m³自然方)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土方体积换算、运输损耗及机械台班计算。
- 第一步:计算所需借土场自然方数量。
借土方量(自然方) = 压实方工程量 × (压实系数 / 运输损耗系数)
压实方工程量 = 10000 m³(题目给定为需方量,即压实方)
因此,借土方量(自然方) = 10000 × (0.93 / 1.03) ≈ 10000 × 0.903 ≈ 9030 m³
- 第二步:计算运输工程量。运输通常按天然密实方计算,故运输工程量即为9030 m³(自然方)。
- 第三步:计算8t自卸汽车台班量。
总台班量 = 运输工程量 / 100 × [基本运距台班 + (实际运距 - 1) × 增运台班]
= (9030 / 100) × [0.68 + (5 - 1) × 0.05]
= 90.3 × [0.68 + 0.2]
= 90.3 × 0.88 ≈ 79.46 台班
此题的易错点在于混淆天然密实方、压实方和虚方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忽略运输损耗。考生必须牢记本省定额中规定的各种换算系数。
2.路面工程计量与计价
考点聚焦:各类基层、底基层、面层的工程量按顶面面积计算,不扣除各种井位所占面积,但需扣除桥梁、隧道所占长度。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的拌和、运输、铺筑的定额套用与调整是高频考点。需注意厚度调整、油石比调整等定额换算。
真题例题示例及解析:
【例题】某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设计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施工采用160t/h以内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拌和,12t自卸汽车运输(平均运距8km),机械摊铺。已知定额中AC-20的油石比为4.5%,实际施工油石比为4.8%。试问在计算AC-20沥青混合料费用时,应对定额中的沥青消耗量如何调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路面工程定额材料消耗量的调整计算。
- 根据定额规定,当设计油石比与定额不同时,沥青消耗量可按以下公式调整:
调整后沥青消耗量 = 定额沥青消耗量 + (设计油石比 - 定额油石比) × 定额中的矿料消耗量
- 或者,更常见的方法是理解其原理:沥青混合料的总质量中,沥青和矿料的质量比发生了变化,但矿料总质量不变(假设压实密度不变),因此只需调整沥青的用量。
- 具体计算需查阅定额手册中AC-20对应的“沥青”和“矿料”的定额消耗量,假设定额中矿料消耗量为115.000t/1000m²(示例值),则:
沥青调整量 = (4.8% - 4.5%) × 115.000 = 0.3% × 115.000 = 0.345 t/1000m²
- 因此,在套用定额时,应将沥青的消耗量在定额基础上增加0.345 t/1000m²。
此题要求考生不仅会套定额,更要理解定额子目中人、材、机消耗量的内在逻辑和调整方法。
3.桥涵工程计量与计价
考点聚焦:这是实务考试的难点。重点包括:基础工程(如钻孔灌注桩、承台)的计量;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如墩台、盖梁、箱梁)的计量,需区分现浇和预制安装;钢筋、钢绞线工程量的计算(按净用量加损耗);支架、模板、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等辅助工程的考虑。钻孔灌注桩的桩长计算(从护筒顶到桩底)、钢护筒和钢套箱的计量规则需特别注意。
真题例题示例及解析:
【例题】某桥梁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设计桩径1.2m,桩长30m(从桩底到设计桩顶标高),地质条件需使用钢护筒,护筒长度按3m计。已知该桩成孔深度为33m(从自然地面算起),设计桩顶标高距自然地面2m。试计算该桩的成孔工程量、混凝土灌注工程量及钢护筒工程量。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钻孔灌注桩多项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 成孔工程量:按设计入土深度计算,即从自然地面至桩底深度。题目已给出为33m。工程量V=π×(1.2/2)²×33。
- 混凝土灌注工程量:按设计桩径截面积乘设计桩长(含桩尖)再加预留长度计算。设计桩长为30m。预留长度(凿除桩头部分)通常按0.5m~1m计,具体依据定额规定。假设预留0.5m,则灌注桩长=30+0.5=30.5m。工程量V=π×(1.2/2)²×30.5。注意,此工程量与成孔工程量不同。
- 钢护筒工程量:按护筒的设计重量计算。其长度应根据地质情况、施工方案等确定,本题给定为3m。需根据护筒直径、壁厚、材质计算其理论重量,或者直接套用定额中相应的吨位消耗。
此题极易出错的地方是将成孔深度与设计桩长混淆,以及忽略混凝土灌注的预留长度。
4.隧道工程计量与计价
考点聚焦:洞身开挖的工程量按设计断面轮廓线计算,需考虑超挖部分(通常允许超挖量已综合在定额内);衬砌混凝土(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的计量;洞门、防水排水、通风照明等工程的计量。新奥法(NATM)施工的相关工序和计价是常考点。
5.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计量与计价
考点聚焦:此部分内容繁杂但分值相对分散。包括安全设施(护栏、标志、标线)、监控系统、通信系统、收费系统、供电照明系统等。计量单位多为“个”、“块”、“m”、“套”、“处”等。关键是要熟悉各种设施的设计图例和施工流程,能正确区分不同规格型号的设备材料,并套用相应的定额。
四、 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
面对内容庞杂的考试,科学的备考策略至关重要。
- 以教材和定额为本:精读官方指定的考试教材和江苏省最新的交通运输工程预算定额及编制办法。对定额说明、计算规则、工作内容要逐字逐句理解,这是做题的根基。
- 真题为镜,反复演练:收集近5-8年的南京或江苏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第一遍模拟考试,检验水平;第二遍逐题分析,搞懂每一个选项和计算步骤;第三遍归纳总结,将真题对应的考点标注在教材和定额上,形成自己的重点手册。
- 强化计算能力:实务考试计算量大,时间紧。平时练习就要动笔算,熟练使用计算器,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对常见的工程量计算公式、换算系数要烂熟于心。
- 关注地方政策与行业动态:造价行业政策性强,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等机构发布的最新计价文件、补充定额、调整系数等很可能成为考试内容,务必密切关注。
- 构建知识体系:切忌碎片化学习。要能够将基础知识的理论与实务操作的具体案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从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知识框架。
南京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对考生专业知识、实操技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验。它要求考生不仅是一名能熟练进行计算的造价员,更是一名懂技术、会管理、知合同的复合型人才。深入理解考试大纲的精神,牢牢把握历年真题所揭示的命题规律,系统性地掌握从路基、路面到桥涵、隧道的计量与计价要点,并辅以持之以恒的练习和总结,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唯有将知识的碎片串联成网,将书本的理论应用于虚拟的工程实践,才能在考场上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最终顺利通过考试,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增添一份沉甸甸的资质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