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考点解析

对于准备参加兴安盟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的考生而言,深入理解考试的核心考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真题演练,是成功通过考试的关键。该考试不仅考查考生对土木建筑工程造价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更侧重于评估其在工程计量与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控制与分析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考试内容紧密贴合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工程建设的特点与现行规范,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
因此,单纯的死记硬背难以应对,必须通过系统梳理高频考点、剖析典型真题,才能洞悉命题规律,构建起清晰的知识框架和解题思路。本文旨在通过对核心考点的深度解析和经典例题的详细拆解,为考生提供一份实用的备考指南,帮助大家高效复习,精准把握考试命脉。

在工程造价领域,精准的工程计量是后续一切计价工作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考试中,这部分内容通常以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细致程度和综合性都非常高。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要点

建筑工程量的计算必须严格遵循《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及相关的国家工程量计算规范。考生需要熟练掌握以下核心部分的计算规则:

  • 土石方工程:重点区分挖沟槽、挖基坑、挖一般土方、回填土、余土外运等的计算规则。需注意土壤类别的划分、放坡系数、工作面宽度的确定,以及挖土深度是否需考虑放坡。常考根据给定基础平面图、剖面图计算土方开挖量。
  • 砌筑工程:主要考查砖基础、砖墙的计算。需掌握扣除门窗洞口、嵌入墙身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如圈梁、构造柱)体积,以及不扣除梁头、板头等的规定。构造柱的马牙槎体积是易错点,需按出槎宽度的一半并入柱身体积计算。
  •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此为绝对重点。梁、板、柱等现浇构件的工程量按体积计算,需熟练掌握其断面尺寸和长度的取值。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是难点和必考点,包括纵筋(通长筋、支座负筋)、箍筋、拉筋的计算,必须理解并会应用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弯钩增加长度等概念。平法识图是基础,必须能看懂标准构造详图。
  • 屋面及防水、保温工程:通常按面积计算,需注意卷边、女儿墙弯起部分面积的并入规则。不同部位的坡度系数也可能影响实际面积的计算。

装饰装修工程量计算

装饰装修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与建筑工程略有不同,更多地按面积或长度计算。

  • 楼地面工程:整体面层、块料面层按主墙间净空面积计算,需扣除凸出地面的构筑物、设备基础等所占面积,不扣除间壁墙和面积较小的孔洞。
  • 墙、柱面工程:抹灰、镶贴块料等按面积计算。内墙抹灰需区分是否扣除门窗洞口;外墙抹灰需计算至女儿墙压顶下表面,并入门窗洞口侧壁面积。
  • 天棚工程:天棚抹灰按主墙间净空面积计算,不扣除间壁墙、垛、柱、附墙烟囱等所占面积,但需注意带梁天棚的梁两侧抹灰面积并入天棚面积内。

掌握这些规则后,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真题例题解析:土方与钢筋计算

例题1(土方工程):某矩形基坑,底面尺寸为20m×30m,深度为4.5m。已知土壤类别为二类土,采用人工开挖,试计算该基坑的土方开挖量(考虑放坡和工作面,放坡系数k=0.5,每边工作面宽度c=0.3m)。

考点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基坑土方量的计算,需运用棱台体积公式。解题关键在于确定基坑上口尺寸。

  • 计算下口尺寸:a = 20m + 2×0.3m = 20.6m;b = 30m + 2×0.3m = 30.6m。
  • 计算上口尺寸:A = a + 2kH = 20.6 + 2×0.5×4.5 = 25.1m;B = b + 2kH = 30.6 + 2×0.5×4.5 = 35.1m。
  • 应用棱台体积公式:V = H/6 × [a×b + A×B + (a+A)×(b+B)]。
  • 代入数值计算:V = 4.5/6 × [20.6×30.6 + 25.1×35.1 + (20.6+25.1)×(30.6+35.1)]。

最终计算结果即为开挖量。此题要求考生必须牢记公式并理解每个参数的含义。

例题2(钢筋工程):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净跨Ln=6000mm,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上部通长筋为2Φ25,支座负筋为2Φ22/4Φ25(第一排2Φ22,第二排4Φ25,其中2根为通长筋),箍筋为Φ8@100/200(2)。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震等级三级,保护层厚度25mm。试计算一根通长筋(Φ25)和一支座负筋(Φ22)的下料长度,并计算该梁的箍筋数量。

考点解析:本题是钢筋计算的典型题,难度较大,综合了平法知识、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加密区等多个考点。

  • 通长筋长度计算:长度 = 通跨净长Ln + 左支座锚固长度 + 右支座锚固长度。首先查表确定LabE(抗震基本锚固长度),再根据支座情况(柱)判断是直锚(支座宽-保护层>=LabE)还是弯锚(需加弯折段15d)。
  • 支座负筋长度计算:第一排负筋长度 = Ln/3 + 支座锚固长度(算法同上)。
  • 箍筋数量计算:首先确定加密区长度(max(1.5hb, 500)),然后分段计算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根数,最后加上起步距离的根数。

此题要求考生对G101平法图集非常熟悉,并能够灵活应用各种构造要求。

工程计价原理与费用构成

工程计价是造价工程师的核心工作,考试中会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考查。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

考生必须熟练掌握按照《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文划分的费用构成,并能清晰区分:

  • 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要理解每一项的具体内涵,例如,企业管理费包含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检验试验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财产保险费、财务费、税金(指企业缴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等)等。
  • 按造价形成划分: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这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划分方式。尤其要掌握措施项目费的构成,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费、夜间施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工程定位复测费等,并能区分哪些是总价措施项目,哪些是单价措施项目。

两种划分方式的角度不同,但其最终构成的建筑安装工程总造价是相同的。考试中常给出一些具体费用,要求考生判断其属于哪一类费用。

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

这是两种核心的计价模式,考生需理解其区别与联系。

  • 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综合单价法。综合单价包含了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综合单价乘以招标工程量清单中给出的工程量,得到分部分项工程费和可以计算工程量的措施项目费。这种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国际接轨的主流模式,强调“量价分离”,招标人承担量的风险,投标人承担价的风险。
  • 定额计价:一般采用工料单价法(也可用综合单价法)。工料单价仅包括人工、材料、机具的使用费。计算出的直接工程费后,再依次计取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等,汇总得到总造价。这种模式更多依赖于政府发布的预算定额,过去应用较多。

考试中,可能会要求根据给定的定额子目和人工、材料、机械的市场价格,计算某一项目的综合单价或总价。

真题例题解析:综合单价计算

例题3:根据某地区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完成1m³ M7.5水泥砂浆砌筑标准砖一砖厚混水墙所需消耗量为:综合工日1.218工日,标准砖5.35千块,M7.5水泥砂浆0.225m³,水1.06m³。已知市场信息价:人工单价为120元/工日,标准砖为400元/千块,M7.5水泥砂浆为280元/m³,水价为5元/m³。若企业管理费费率为20%(以人工费为计费基础),利润率为15%(以人工费+机械费为计费基础,本题无机械费),不考虑风险因素。试计算该砌筑项目的综合单价。

考点解析:本题是典型的综合单价计算题,考查对费用构成和计算基数的掌握。

  • 第一步:计算人、材、机费用。
    • 人工费 = 1.218工日/m³ × 120元/工日
    • 材料费 = (5.35千块 × 400元/千块) + (0.225m³ × 280元/m³) + (1.06m³ × 5元/m³)
    • 机具费 = 0(本题未给出)
  • 第二步:计算管理费和利润。
    • 企业管理费 = 人工费 × 20%
    • 利润 = (人工费 + 机具费) × 15%
  • 第三步:计算综合单价。
    • 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企业管理费 + 利润

将各项数值代入计算即可。此题的关键是准确识别各项费用的计算基数,管理费基数是人工费,利润基数是人工费加机械费,而不是材料费。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此部分内容考查考生对工程建设程序、招投标法律法规以及合同条款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多以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形式出现。

招投标程序与相关规定

考生需要熟悉从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到中标的全过程,并掌握《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中的关键规定:

  • 必须招标的范围: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项目;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具体规模标准也需掌握。
  • 招标方式: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区别及适用条件。
  • 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有效期应与投标有效期一致。
  • 联合体投标:联合体各方应共同签订协议,明确各方权责,并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 废标情形:投标文件未经单位盖章和单位负责人签字;投标联合体没有提交共同投标协议;投标人不符合国家或者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同一投标人提交两个以上不同的投标文件或者投标报价(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备选投标的除外);投标报价低于成本或者高于招标文件设定的最高投标限价;等。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造价控制的重要依据,重点掌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的核心内容:

  • 合同价格形式:单价合同、总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需理解每种合同形式的适用条件、特点以及承发包双方的风险分担情况。
  • 工程变更:变更的提出、指令、估价原则(有适用按适用,无适用按类似,无适用无类似由承包人提出发包人确认)。
  • 价格调整:法律法规变化、工程量清单缺项、工程量偏差、物价变化等引起的合同价格调整规定。特别是物价变化合同履行期间,当人工、材料、工程设备价格波动超出约定范围时,应采用价格指数调整法或造价信息调整法计算价差。
  • 工程索赔:索赔的程序(28天内发出索赔意向通知书,持续递交中间报告,最终28天内递交最终索赔报告)、索赔的计算(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费用索赔包括人工费、设备费、材料费、管理费、利润等。
  • 工程计量与支付:计量周期、程序,进度款支付申请的内容、支付时间(签发付款证书后14天内支付)。
  • 竣工结算:承包人提交竣工结算文件的时间(竣工验收合格后28天内),发包人核对的时间(28天内),发包人逾期未完成核对的后果(视为认可承包人报送的结算金额)。

真题例题解析:合同价款调整

例题4:某工程项目采用单价合同,在施工期间,由于发包人原因导致某项工作的工程量由清单中的2000m³增加至3000m³。该工作的综合单价为400元/m³。合同约定,当工程量增加超过15%时,超过部分的综合单价调整系数为0.9。试计算该项工作调整后的合同价款。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工程量偏差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

  • 第一步:判断是否调整。工程量偏差 = (3000 - 2000) / 2000 = 50% > 15%,因此需要调整。
  • 第二步:计算调整工程量。上限工程量 = 2000 × (1+15%) = 2300m³。
    因此,超过上限的工程量 = 3000 - 2300 = 700m³。
  • 第三步:计算调整后价款。
    • 原工程量及15%以内部分:2300m³ × 400元/m³
    • 超过15%的部分:700m³ × (400元/m³ × 0.9)
    • 调整后总价款 = 上述两部分之和

此题要求考生准确理解合同条款中关于工程量偏差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调整范围的界定。

工程造价控制与案例分析

本部分是考试的综合应用环节,通常以大型案例题的形式出现,贯穿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等全过程,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决策与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虽然考试重点在后端,但前端控制的思想是重要的考点。

  • 投资估算: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文件,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需了解其编制方法和精度要求。
  • 设计概算: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文件,是控制投资和编制建设计划的依据。需掌握单位工程概算、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建设项目总概算的编制方法(概算定额法、概算指标法、类似工程预算法)。
  • 施工图预算: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造价文件,比设计概算更精确,是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基础。
  • 价值工程:通过功能与成本的分析,寻求以最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价值(V=F/C)。在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对控制造价效果最为显著。

施工与竣工阶段造价控制

这是造价工程师日常工作的核心,也是案例题的主要素材来源。

  • 资金使用计划:按时间进度或工程分项编制,为施工过程中造价控制提供目标基准。
  • 工程变更控制:严格按程序进行变更的论证、评审和审批,分析变更对工程造价和工期的影响。
  • 工程索赔管理:如前所述,能够准确判断索赔事件的责任方,计算合理的索赔费用和工期。
  • 工程价款结算:熟练掌握预付款、进度款、竣工结算款的支付计算,包括预付款的扣回、质量保证金的扣留与返还等。
  • 竣工决算:项目竣工后,由建设单位编制的反映项目从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全过程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的文件。包括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工程竣工图和工程造价对比分析等四部分。

真题例题解析:综合案例(进度款支付)

例题5:某工程施工合同总价5000万元,合同约定:(1) 工程预付款为合同总价的20%,从未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及构配件价值相当于工程预付款数额时起扣,每月以抵充工程款的方式平均扣回。主要材料及设备比重为60%。(2) 工程进度款按月支付。(3) 工程质量保证金为进度款的3%,逐月扣留。(4) 各月实际完成产值如下表所示: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完成产值(万元): 600, 800, 1000, 1200, 1400试计算:①工程预付款;②起扣点;③每月应支付的工程进度款。

考点解析:本题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经典题型,综合了预付款、起扣点、进度款、质量保证金等多个知识点。

  • 第一步:计算预付款。预付款 = 5000 × 20% = 1000万元。
  • 第二步:计算起扣点。起扣点 T = P - M/N = 5000 - 1000/60% ≈ 5000 - 1666.67 = 3333.33万元。(P:合同总价,M:预付款,N:主要材料比重)
  • 第三步:按月计算累计产值,判断开始扣回预付款的时点。
    • 1月:累计产值600万 < 3333.33万,不扣预付款。应扣质保金=600×3%=18万。应付进度款=600-18=582万。
    • 2月:累计产值=600+800=1400万 < 3333.33万,不扣预付款。应扣质保金=800×3%=24万。应付进度款=800-24=776万。
    • 3月:累计产值=1400+1000=2400万 < 3333.33万,不扣预付款。应扣质保金=1000×3%=30万。应付进度款=1000-30=970万。
    • 4月:累计产值=2400+1200=3600万 > 3333.33万,本月开始扣预付款。
      • 应扣还预付款 = (累计产值 - T) × N = (3600 - 3333.33) × 60% ≈ 266.67 × 0.6 ≈ 160万元。(注意:通常是在超过起扣点的当月,按当月完成产值中的材料部分来扣回,但本题约定“平均扣回”,此计算是常见方法之一,具体需视题目约定)
      • 应扣质保金 = 1200 × 3% = 36万元。
      • 应付进度款 = 本月完成产值 - 本月应扣预付款 - 本月应扣质保金 = 1200 - 160 - 36 = 1004万元。
    • 5月:累计产值=3600+1400=5000万。
      • 应扣还预付款 = 本月完成产值中的材料费 = 1400 × 60% = 840万元。(但需注意总预付款扣回额不能超过1000万,前4月已扣160万,本月最多扣840万)
      • 应扣质保金 = 1400 × 3% = 42万元。
      • 应付进度款 = 1400 - 840 - 42 = 518万元。

此案例计算步骤繁琐,要求考生细心且对概念理解透彻,特别是起扣点的计算和预付款的扣回方式。

备考兴安盟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是一场对知识、能力和毅力的综合考验。通过对工程计量、工程计价、招投标合同管理与造价控制四大核心模块的系统复习,特别是对历年真题的反复研磨和深度剖析,考生能够有效地将分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系统性的解题思维。切记,理解远胜于死记,实践方能出真知。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回归基础规范,梳理易错点,进行限时模拟训练,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保定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

综合评述保定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节点城市,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的需求持续旺盛。该考试是衡量专业人才技术水平的关键标尺,其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对于考生备考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综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