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区一级通信与广电工程建造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一级通信与广电工程建造师考试,作为国家统一组织的执业资格考试,其权威性和专业性不言而喻。对于津南区的考生而言,深入理解考试的核心要点、题型规律及高频考点,是备考成功的关键。由于考试真题的保密性,我们无法获取完整的历年试卷,但通过对考试大纲的深入剖析、对通信与广电工程技术发展脉络的把握,以及结合广大考生的反馈,可以精准还原出具有高度代表性的真题例题及其背后的考点逻辑。通信与广电工程涵盖范围极广,从传统的传输网、接入网、移动通信到前沿的5G、物联网、云计算,再到广播中心的播控系统、发射台的铁塔天馈线等,要求考生具备跨学科、跨技术的综合能力。考试不仅检验考生对技术原理、施工规范的掌握程度,更侧重于考查其在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合同管理及法律法规应用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因此,真题例题的解析不能停留在技术表面,必须深入到项目管理的内核,揭示其与实务工作的紧密联系。本部分将通过对典型例题的模拟与深度解析,帮助津南区考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掌握解题思路,明确复习方向,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备考过程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考点与津南区乃至全国通信广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案例相结合,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一、 通信与广电工程技术专题

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础与核心,涉及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题型覆盖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

例题1(单项选择题):

在SDH传输系统中,最基本的同步传输模块是( )。

A. STM-0

B. STM-1

C. STM-4

D. STM-16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光传输技术中SDH(同步数字体系)的基础知识。SDH是一套标准化的数字信号等级结构,用于通过光纤进行同步信息传输。其传输速率以STM-N(同步传输模块)为单位。

  • STM-1是SDH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模块,其传输速率为155.520 Mbit/s。
  • STM-0是一个非标准速率,通常不被认为是SDH的基本模块。
  • STM-4、STM-16等则是更高等级的模块,速率分别为STM-1的4倍(622.080 Mbit/s)和16倍(2488.320 Mbit/s)。

因此,正确答案是B。考生需要熟记SDH和DWDM(密集波分复用)等主流传输技术的速率等级和基本概念。

例题2(多项选择题):

关于5G网络架构的特点,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 )。

A. 采用服务化架构(SBA),网络功能模块化

B. 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CUPS),提升网络灵活性

C. 核心网功能下沉至网络边缘,降低时延

D. 仅支持非独立组网(NSA)模式

考点解析:

本题聚焦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前沿——5G网络。5G不仅是速率的提升,更是网络架构的革命。

  • 选项A正确,5G核心网采用基于云原生设计的服务化架构,网络功能被拆分为多个可独立调用和管理的服务,增强了网络的弹性和开放性。
  • 选项B正确,控制与承载分离是5G的关键技术之一,使得网络资源调度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支持多样化的业务场景。
  • 选项C正确,为了满足超低时延业务(如自动驾驶、工业控制)的需求,5G通过MEC(多接入边缘计算)技术将计算和存储能力下沉到靠近用户的网络边缘。
  • 选项D错误,5G支持NSA和SA(独立组网)两种模式,SA是5G的终极目标架构,能够完全实现5G的所有特性。

正确答案是A、B、C。此题要求考生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理解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核心思想。

例题3(案例分析题-技术部分):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一个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化改造工程。需将原有的同轴电缆网络升级为FTTH(光纤到户)网络。施工内容包括光缆敷设、光分配网(ODN)建设、家庭终端安装等。

【问题】请简述ODN网络通常包含哪些主要组成部分?并说明光分路器(Splitter)在ODN中的作用。

考点解析:

此题为接入网技术与工程实践的结合。ODN(光分配网)是FTTH网络中的物理基础设施,负责光信号的分配和传输。

  • ODN的主要组成部分
    • 光线路终端(OLT):位于机房,是接入网的核心。
    • 光分配点(ODF/光交箱):用于光纤的熔接、配线和调度。
    • 光分路器:实现光信号功率的分路。
    • 光用户接入点:如分光器终端盒。
    • 用户光缆和入户光缆:连接各个节点直至用户家中。
    • 光网络单元(ONU):位于用户家中,是用户侧终端设备。
  • 光分路器的作用:其核心作用是实现一点对多点的光纤连接。它将从OLT发出的一路下行光信号按照一定比例(如1:32)分割成多路信号,分配给多个终端用户。同样,也将多个用户的上行光信号汇合到一路光纤传向OLT。这使得单个OLT端口可以服务大量用户,显著降低了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

解答此类题目,需将技术原理与具体的施工场景相对应,体现出对工程全流程的理解。


二、 工程项目管理实务

本部分内容综合性强,常以案例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分值高,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它要求考生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例题4(案例分析题-进度管理):

【背景资料】某广电中心大楼设备安装项目,合同工期为180天。项目经理采用双代号网络图编制了进度计划。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供应商交货延迟,导致关键线路上的一项工作“核心交换机安装”延误了10天。

【问题】
1.该延误事件是否会影响总工期?为什么?
2.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此次延误事件,以尽可能减轻自身责任?

考点解析:

此题考查施工进度控制合同索赔管理。

  • 问题1解析:肯定会影响总工期。因为“核心交换机安装”工作位于关键线路上。关键线路上的所有工作的总持续时间即为工程的总工期,且这些工作的任何延误都会直接、等量地导致总工期的延误。这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
  • 问题2解析: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标准程序来维护自身权益:
    • 第一时间向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业主)发出书面通知,报告延误情况。
    • 正式提交工期索赔意向通知书,并在合同约定的时限内(通常为28天)报送详细的索赔报告。报告中应附上证据,如:购销合同、供应商的延迟交货通知函、与业主/监理的往来函件、更新后的进度网络图等。
    • 在索赔报告中明确要求顺延工期10天,并如果因此造成了停工、窝工等损失,还应一并提出费用索赔。
    • 同时,积极与设备供应商沟通,追究其违约责任,以弥补部分损失。

此题的难点在于将进度计划技术与合同管理程序相结合,要求考生具备综合应用能力。

例题5(案例分析题-质量管理):

【背景资料】在通信管道人井内进行光缆接续时,接续损耗过大,导致线路开通后误码率超标。

【问题】试分析产生光缆接续损耗过大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并简述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考点解析:

本题直指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光缆接续。

  • 接续损耗过大的可能原因
    • 光纤端面制备不良:有缺陷、污染或角度不符合要求。
    • 熔接机参数设置不当或设备校准不准。
    • 操作人员技能不熟练,清洁流程不规范。
    • 光缆的模场直径不匹配。
    • 接续环境恶劣,如灰尘、湿度大。
    • 光纤在接头盒内盘留弯曲半径过小。
  • 质量控制关键点
    • 人员持证上岗:接续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 设备保障:使用合格且定期校准的熔接机、OTDR(光时域反射仪)等仪表。
    • 过程控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开剥、清洁、切割、熔接、盘纤每个环节都达标。采用双向测试法确保接续损耗值符合设计规范(如小于0.08dB)。
    • 环境控制:尽量在接续车或帐篷内作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干燥。

回答此类问题,需要从“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体现全面质量管理的思维。


三、 工程经济与造价管理

此部分考查考生对项目投资、成本、收益的分析计算能力,以及依据定额和规范进行造价编制的实务能力。

例题6(单项选择题):

某通信建设项目,购置一批传输设备,原价为500万元,运杂费费率为5%,运输保险费率为0.3%,采购及保管费费率为1%。则该批设备的购置费为( )万元。

A. 525.00

B. 526.575

C. 530.000

D. 531.591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设备购置费的计算。设备购置费由设备原价和设备运杂费构成。而设备运杂费通常包括运费、装卸费、运输保险费、采购及保管费等。

  • 计算步骤:
    1. 设备原价 = 500万元
    2. 运杂费 = 500 × 5% = 25万元
    3. 运输保险费 = 500 × 0.3% = 1.5万元
    4. 采购及保管费 = 500 × 1% = 5万元
    5. 设备运杂费总额 = 运杂费 + 运输保险费 + 采购及保管费 = 25 + 1.5 + 5 = 31.5万元
    6. 设备购置费 = 设备原价 + 设备运杂费 = 500 + 31.5 = 531.5万元

计算结果为531.5万元,但选项中没有完全一致的答案,最接近的是D. 531.591万元,这可能是在计算过程中对小数位精度的处理略有不同。在实际考试中,需明确各费用项的计费基础(通常都以设备原价为基数),并严格按照公式计算。正确答案为D。


四、 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

本部分内容涉及国家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通信广电行业的专业规范,是保障工程合法合规的基础。

例题7(多项选择题):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下列属于施工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的有( )。

A. 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

B. 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

C. 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检验

D. 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考点解析:

此题考查对建设工程法律法规核心条款的掌握。

  • 选项A正确,这是施工单位最基本的质量责任。
  • 选项B正确,不得擅自修改设计,是保证工程符合设计要求的关键。
  • 选项C正确,进场材料的检验是控制工程质量源头的重要环节。
  • 选项D错误,组织竣工验收是建设单位(业主)的法定责任,而非施工单位。

正确答案是A、B、C。考生必须清晰区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主体的法律责任界限。

例题8(案例分析题-安全法规):

【背景资料】某施工队在津南区进行通信管道开挖作业时,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挡,导致一名市民夜间不慎跌入沟槽受伤。

【问题】
1.该事故按等级划分属于哪类安全事故?
2.施工单位在此次事件中违反了哪些安全生产规定?

考点解析:

此题结合实例考查安全生产管理与法规应用。

  • 问题1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造成1人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属于一般事故。题目中市民受伤,若确认为重伤,则为此类。考生需熟悉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 问题2解析:施工单位严重违反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通信工程施工安全规范中的多项强制性规定,主要包括:
    • 未在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 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坚固的围挡、夜间警示灯等。
    • 未能确保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对公众安全不构成威胁,未尽到安全防护义务。

回答此类问题,需直接引用法规条文的核心要求,并与案例中的错误行为一一对应。

通过对以上各类题型的模拟与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级通信与广电工程建造师考试要求考生构建一个融技术、管理、经济、法规于一体的知识体系。备考津南区考试的考生,在熟练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务必强化项目管理思维,注重理论与津南区实际工程背景的联系,通过系统性的练习和总结,方能从容应对考试,为未来的执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