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综合评述遵义作为贵州省的重要城市,其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通信与广电工程领域,正随着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的发展而不断推进。一级通信与广电工程建造师是此领域项目管理的关键人才,其执业资格考试不仅是对考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检验,更是对其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考核。该考试涵盖内容广泛,技术性与综合性极强,要求考生不仅精通通信传输、交换、数据、移动通信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输覆盖、发射接收等核心专业技术,还需深刻理解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经济成本控制及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等通用管理知识。真题例题是考生洞察命题趋势、把握核心考点、检验复习成效的最佳途径。通过对典型真题的深入解析,考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考试并非简单的概念记忆,而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考查在特定工程场景下,运用规范、标准和管理方法进行决策、优化和风险控制的能力。
因此,备考过程必须脱离死记硬背的窠臼,转向对知识体系的系统构建、对技术规范的理解应用以及对案例分析的逻辑思维训练。
下面呢将结合考试大纲与常见命题思路,对几个关键领域的真题例题及考点进行模拟解析,以期为备考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一、 通信管道与线路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
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础与重点,涉及通信网络物理层构建的关键技术和管理要点。
真题例题模拟:
某市需新建一条长度为15公里的主干通信管道,途径城区、河流及高速公路。设计文件要求采用硅芯管管群结构,埋深需满足相关规范。施工过程中,发现一段约200米的路由地下存在未知的市政排水管网,与设计图纸严重不符。
问题:
- 1.作为项目经理,面对此地下管线冲突问题,应立即采取哪些具体步骤?
- 2.在进行管道沟开挖和回填作业时,需重点控制哪些质量关键点?
- 3.试述硅芯管的主要优点及其在敷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考点解析:
- 考点一:施工变更与应急处理能力。 第一问考查的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正确的步骤应包括:①立即暂停冲突区域的施工;②保护现场,设置警示标志;③书面报告监理方和建设方,并附上现场影像资料;④联系设计单位,协同勘察单位对现场进行复测;⑤根据复测结果,由设计单位出具正式的设计变更或工程洽商文件;⑥变更文件经监理和建设单位审批后,方可按新方案组织施工。此过程强调了程序的合规性、沟通的及时性和文件的严谨性。
- 考点二: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第二问聚焦于具体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关键点包括:①沟槽深度、宽度和坡度的严格控制,确保埋深符合《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要求;②沟底平整与夯实,铺设细沙或细土垫层;③管道敷设的平直度、接口处理(如采用承插式连接需确保密封性);④人(手)孔的位置、规格和建筑质量;⑤回填土的分层夯实,严禁用机械直接推土入沟,并按要求设置警示带。这些内容要求考生对施工规范有细致的了解。
- 考点三:新材料特性与施工要求。 第三问考查对特定材料的技术认知。硅芯管的内壁预置有永久性固体润滑层(硅芯层),其优点是摩擦系数小,便于后续光缆的吹放,施工效率高,且对光缆保护性好。敷设注意事项包括:①硅芯管端口应严密封堵,防止泥沙、水分进入管内;②敷设时不得扭曲、压扁,弯曲半径应符合厂家规定;③管道敷设后应尽快连接密封,并按要求进行气闭性测试。这要求考生跟上技术发展,熟悉新材料的应用特性。
5G时代的到来使得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愈发重要,其考点集成土建、铁塔、天馈线、主设备及配套等多个子系统。
真题例题模拟:
在某高层建筑物楼顶新建一个5G基站,包括铁塔安装、AAU(有源天线单元)和BBU(基带处理单元)设备安装、电源系统及传输设备安装等。楼顶可用面积有限,且周边已有其他运营商的设施。
问题:
- 1.在基站正式开工前,项目经理应组织完成哪些主要的准备工作?(至少列出五项)
- 2.天馈线系统安装中,天线安装的方位角、下倾角(包括机械下倾和电下倾)的调整目的是什么?其精度控制有何要求?
- 3.基站防雷接地系统通常包括哪几个部分?简述其重要性。
考点解析:
- 考点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面性。 第一问考查施工前的策划与准备。准备工作包括:①现场勘查与技术交底,明确施工界面和条件;②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报审;③办理施工许可证等各项报建手续;④物资采购与进场检验,确保设备材料合格;⑤施工队伍的组织与安全技术培训;⑥与物业方协调,落实进场时间、通道、水电等事宜。这体现了建造师对项目全局的掌控能力。
- 考点二:天馈线系统优化与精准安装。 第二问深入技术细节。方位角调整是为了控制基站的覆盖方向;下倾角调整是为了控制覆盖距离,避免信号越区覆盖产生干扰,其中机械下倾改变天线物理朝向,电下倾通过调整天线阵列的相位来实现,后者更灵活精准。精度控制要求通常为方位角误差≤±5°,下倾角误差≤±0.5°,这直接关系到网络质量,是工程验收的关键指标。
- 考点三:通信局站安全生命线——防雷接地。 第三问关乎基站的安全稳定运行。防雷接地系统通常包括:①铁塔或抱杆的避雷针及引下线;②机房(或机柜)的建筑防雷;③电源系统的三级防雷保护;④信号线路的防雷保护器(SPD);⑤联合接地体,即所有接地共用一个接地网。其重要性在于保护昂贵的通信设备免受雷电浪涌损坏,保障人员安全,并确保信号参考电位的稳定,是通信工程中强制性要求极高的部分。
广电工程建造师需熟悉从节目制作到播出、传输的全流程技术系统。
真题例题模拟:
某电视台拟建设一个高清电视演播厅系统,要求实现多讯道录制、现场直播、虚拟演播室等功能。系统需集成摄像机、切换台、录像机、音频系统、灯光系统、同步系统等。
问题:
- 1.请简述电视演播厅视频系统信号流程的基本组成。
- 2.在系统集成过程中,如何保证各设备之间的同步?同步信号中断可能导致何种问题?
- 3.演播厅工艺系统验收时,应对哪些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测试?
考点解析:
- 考点一:系统架构的理解。 第一问考查对核心系统原理的掌握。基本信号流程为:摄像机采集图像信号→经摄像机控制单元(CCU)进行信号处理和分配→进入视频切换台进行信号选择、混合和特效处理→输出PGM(节目)信号→送至录像机记录和/或传输设备进行播出。
于此同时呢,切换台还会输出PVW(预监)信号等辅助信号。清晰理解此流程是进行系统设计、调试和故障排查的基础。 - 考点二:系统同步的重要性。 第二问是关键技术点。为保证同步,整个系统需由一台同步信号发生器提供统一的基准同步信号(如黑场信号BB),通过分配放大器分发至切换台、摄像机、录像机等所有需要同步的设备。同步信号中断会导致画面切换时出现滚动、闪烁、撕裂等现象,严重时整个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直播事故风险极高。这要求系统布线可靠,并有备份措施。
- 考点三:验收标准与质量控制。 第三问关联工程验收规范。主要测试指标包括:①视频指标:幅度、信噪比、微分增益、微分相位、色度/亮度增益差、时延差等;②音频指标:电平、频率响应、总谐波失真、信噪比、声道相位等;③系统指标:同步性能、通道失真、接地与屏蔽效果等。这些指标的测试需使用专业仪器,并严格对照设计文件和行业标准(如GY/T系列标准),确保系统达到播出级质量要求。
长途干线是通信网络的主动脉,其技术和管理要求极高。
真题例题模拟:
一项国家一级干线的扩容工程,需要在现有SDH/MSTP网络上新增数个10Gbit/s光通道。工程涉及沿线多个中继站的设备安装与调测。
问题:
- 1.在进行系统调测时,主要包含哪些单项测试和系统测试?
- 2.什么是SDH的指针调整机制?其作用是什么?
- 3.在光缆线路维护中,OTDR(光时域反射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何利用OTDR曲线判断光纤故障点?
考点解析:
- 考点一:系统调测的规范性流程。 第一问考查工程实施的关键环节。单项测试主要指设备单机测试,如光发射机/接收机的光功率、消光比;SDH设备的接口指标、功能测试等。系统测试则包括:①光缆线路的衰减测试(用光源光功率计)和OTDR测试;②系统误码性能测试(如24小时误码率测试);③系统保护倒换功能测试;④网管功能测试。严格的测试是保障干线网络高可靠性的前提。
- 考点二:SDH核心原理的理解。 第二问触及技术深层。指针调整是SDH为解决准同步数字体系(PDH)支路信号在同步的SDH净荷中定位和速率适配而引入的机制。通过指针值指示净荷在STM-N帧中的起始位置,并可进行正/负调整以补偿速率差。其作用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相位信号的灵活复用和同步传输,是SDH技术的一大特色。
- 考点三:线路维护的关键工具应用。 第三问侧重于实践技能。OTDR通过向光纤发射光脉冲并检测背向散射光和菲涅尔反射光来评估光纤特性。其主要作用是测量光纤长度、衰减系数、接头损耗,并定位断点、宏弯等故障点。判断方法:在OTDR曲线上,正常的熔接点表现为一个小的台阶(损耗),活动连接器表现为一个负峰(增益)后紧跟一个正峰(损耗),光纤末端或断点则表现为一个巨大的菲涅尔反射峰,其前沿对应的距离即为故障点位置。这是建造师应具备的基本故障诊断能力。
此部分贯穿所有专业工程,考查建造师作为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真题例题模拟:
某大型通信广电综合项目,合同金额巨大,工期紧张,涉及多家分包单位。在项目实施中期,因主要设备到货延迟,可能导致关键路径上的工作延误,进而影响总工期。
问题:
- 1.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经理可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此种工期延误风险?
- 2.在项目成本控制中,“挣值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通过BCWP(已完成工作预算费用)、ACWP(已完成工作实际费用)和BCWS(计划工作预算费用)三个参数分析项目成本和进度绩效?
- 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铁塔吊装)的安全管理有哪些特别规定?
考点解析:
- 考点一:风险应对与进度控制。 第一问考查合同与进度管理知识。措施包括:①技术措施: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施工方法;②组织措施:增加资源投入(如人力、机具),调整工作顺序,实行平行作业或交叉作业;③经济措施:实施经济激励政策,如赶工奖;④合同措施:依据合同条款,及时向建设方或设备供应商提出索赔,并保存好相关证据。这需要综合运用管理手段。
- 考点二:成本进度综合监控工具。 第二问考查高级管理工具。挣值法通过引入BCWP(挣值)将进度和成本联系起来。分析公式:成本偏差CV=BCWP-ACWP,CV<0表示成本超支;进度偏差SV=BCWP-BCWS,SV<0表示进度滞后。
除了这些以外呢,成本绩效指数CPI=BCWP/ACWP,进度绩效指数SPI=BCWP/BCWS。通过动态监控这些指标,可对项目趋势进行预测和预警。 - 考点三:安全生产法规的落实。 第三问紧扣安全红线。对于危大工程,规定非常严格:①必须在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②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专项方案需组织专家论证;③方案实施前,需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④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进行现场监督和监测;⑤按规定进行验收。建造师必须对此类工程保持高度警惕,严格履行法定程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