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浮一级通信与广电工程建造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一级通信与广电工程建造师考试作为国家统一组织的执业资格考试,其目的在于选拔具备扎实专业技术知识、精通工程项目管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对于云浮地区的考生而言,深入理解该考试的命题规律、核心考点及解题思路,是成功通过考试的关键。需要明确的是,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因此并不存在针对云浮地区的特定真题,但云浮考生在备考时,除了掌握全国通用的知识体系外,亦需关注广东省及云浮市在通信与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地方性政策、常见地质条件及工程特点,这些背景知识可能间接影响案例分析题的作答视角。真题例题是洞察考试动态最直接的窗口,它们不仅反映了考试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深度,更凸显了对考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视。考点解析则如同导航图,能帮助考生在繁复的教材内容中抓住主干,明确复习方向与重点。本解析将围绕考试的核心科目,即《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以及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通信与广电工程),通过模拟典型真题例题的形式,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考点、易错点及答题策略,旨在为云浮及全国考生构建一个系统、实用、高效的备考框架,提升应试能力与专业素养。一、 考试整体框架与科目特点分析
一级建造师考试包含四个科目,成绩实行两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考生需要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可取得资格证书。
《建设工程经济》:此科目主要考查工程经济学基础原理,侧重于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财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以及价值工程的应用。对于通信与广电工程专业的考生,需特别注意通信网络项目特有的投资构成、收益模式(如用户ARPU值、带宽出租收益等)在计算题中的体现。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此科目涵盖建设工程领域的基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考点广泛,要求考生具备系统的法律知识框架,并能够将法规条款应用于实际工程场景中进行判断和分析。环保、安全生产、招标投标、合同管理是永恒的重点。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此科目是建造师知识体系的核心,综合性强,涉及项目全过程(决策、设计、施工、验收)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合同、信息管理以及沟通协调是主要考查内容,与实务科目联系极为紧密。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通信与广电工程):此科目是区分专业方向的关键,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它不仅考查通信与广电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如传输、接入、核心网、移动通信、广播电视中心、发射、覆盖网络等),更侧重于考查考生运用项目管理知识解决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案例分析题,往往需要结合技术、管理、经济、法规等多方面知识进行作答。
二、 《建设工程经济》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例题1(单项选择题):
某通信工程公司拟投资建设一个数据中心项目,预计初期投资额为5000万元,项目运营期每年净收益为800万元,运营期为10年。若基准收益率为8%,则该项目的净现值(NPV)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已知:(P/A, 8%, 10) = 6.7101)
A. 360万元
B. 536万元
C. -360万元
D. -536万元
考点解析:
本题核心考查净现值(NPV)的计算及其经济含义。净现值是评价项目盈利能力的绝对指标,计算公式为:NPV = ∑(CI - CO)_t (1 + i_c)^{-t},其中CI为现金流入,CO为现金流出,(CI-CO)_t为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i_c为基准收益率。
对于本题,初期投资5000万元视为第0年的现金流出(CO),运营期每年800万元净收益视为现金流入(CI)。计算时,可将运营期每年等额净收益折现到第0年,再减去初始投资。
计算过程:NPV = -5000 + 800 × (P/A, 8%, 10) = -5000 + 800 × 6.7101 = -5000 + 5368.08 = 368.08万元。
因此,最接近的选项是A. 360万元。
易错点提醒:考生容易忽略初始投资为负值(流出),或混淆现值系数(P/A)与终值系数(F/A)的应用场景。净现值大于零,说明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例题2(多项选择题):
在进行通信设备购置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时,需要考虑的经营成本主要包括( )。
A. 设备折旧费
B. 设备维修费
C. 能源消耗费
D. 人工工资及福利费
E. 贷款利息支出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对经营成本概念的理解。经营成本是项目现金流量表中运营期现金流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计算公式为:经营成本 = 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 + 工资及福利费 + 修理费 + 其他费用。
- B. 设备维修费 和 C. 能源消耗费 是典型的经营成本。
- D. 人工工资及福利费 也属于经营成本。
- A. 设备折旧费 是建设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属于非付现成本,不属于经营成本。
- E. 贷款利息支出 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中,通常从总成本费用中剔除,不作为经营成本的一部分,因为现金流量分析是站在项目全部投资的角度,利息支出属于融资现金流量。
因此,正确答案是B、C、D。
三、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例题1(单项选择题):
根据《招标投标法》,下列项目中,属于必须进行招标的是( )。
A. 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为350万元人民币的通信管道工程
B. 使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自有资金且该资金占控股地位的项目
C. 需要采用不可替代的专利技术的广电中心设备采购
D. 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应急通信工程
考点解析:
本题直接考查法定必须招标的项目范围。根据《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招标:
- 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400万元人民币以上;
- 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
- 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
选项A中350万元 < 400万元,不属于必须招标的范围。选项B,资金来源(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和性质(占控股地位)符合必须招标的“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的规定。选项C和D属于《招标投标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可以不进行招标的特殊情况(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抢险救灾或者属于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等;需要采用不可替代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
因此,正确答案是B。
例题2(多项选择题):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关于工程监理单位安全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B. 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
C.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D. 工程监理单位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E. 采用新技术的工程,监理单位可不必审查专项施工方案
考点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
- A选项正确,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是监理的法定职责。
- B选项错误,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首先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才要求暂停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不能直接要求停工。
- C选项正确,监理单位有权对安全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 D选项正确,这是条例明确规定的总原则。
- E选项错误,对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工程,相关的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经过监理单位审查。
因此,正确答案是A、C、D。
四、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例题1(单项选择题):
某广电传输网络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导致某项工作的持续时间增加了5天,该工作原不在关键线路上。关于此次变更对总工期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总工期必定延长5天
B. 总工期可能延长,但延长天数小于5天
C. 总工期不受影响
D. 总工期可能延长,且延长天数不超过5天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计划技术中关键线路的判断和工作总时差的理解。总时差(TF)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题干明确指出“该工作原不在关键线路上”,这意味着该工作拥有正的总时差(TF > 0)。
设该工作的总时差为X天(X > 0)。
- 如果增加的持续时间(5天)≤ X,则总工期不受影响(TF足够消化这5天的延迟)。
- 如果增加的持续时间(5天)> X,则总工期将延长(5 - X)天。
因此,总工期可能延长,但延长的天数最大为5天(当X=0时,但题干说原不在关键线路,故X>0,所以实际延长天数小于5天),最小为0天。选项D“总工期可能延长,且延长天数不超过5天”最全面和准确。选项A、B、C的表述都过于绝对。
例题2(案例分析题背景节选与问题):
背景:某通信工程公司中标一城市光缆敷设项目。项目经理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获得了监理单位的批准。施工过程中,遭遇连续暴雨,导致已开挖的部分管沟坍塌,造成工期延误和费用损失。施工单位随即向建设单位提交了索赔意向通知。
问题:1.施工单位就工期和费用损失进行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2.施工单位提交索赔意向通知后,还应完成哪些索赔程序?
考点解析:
此题为典型的施工索赔问题,综合考查索赔成立的条件和索赔程序。
问题1解析:
- 工期索赔: 可能成立。连续暴雨通常属于不可抗力事件或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需根据合同具体条款界定)。如果该事件是承包商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并且直接导致了工期延误,则工期索赔可能成立。
- 费用索赔: 通常不成立或部分成立。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通用条款,因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费用增加和(或)工期延误等后果,由合同当事人按以下原则承担:
- 永久工程、已运至施工现场的材料和工程设备的损坏,以及因工程损坏造成的第三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发包人承担;
- 承包人施工设备的损坏由承包人承担;
- 发包人和承包人承担各自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 因不可抗力影响承包人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已经引起或将引起工期延误的,应当顺延工期,由此导致承包人停工的费用损失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合理分担,但停工期间必须支付的工人工资由发包人承担;
- 承包人在停工期间按照发包人要求照管、清理和修复工程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因此,对于已开挖管沟坍塌的修复费用、清理费用等,若合同约定由发包人承担,则可索赔。但承包人的机械闲置、人员窝工等费用,通常需要根据合同约定由双方合理分担,而非全部由发包人承担。
问题2解析: 提交索赔意向通知后,施工单位还应:
- 继续收集索赔证据(如气象资料、现场照片、会议纪要、监理指令、费用票据等)。
- 在索赔事件影响结束后28天内(或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向监理人正式递交详细的索赔报告,说明索赔理由和金额/工期,并附具证明材料。
- 如索赔事件具有持续性,应每隔一段时间提交中间索赔报告,并在事件影响结束后提交最终索赔报告。
- 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谈判协商。
- 若协商不成,按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处理。
例题1(单项选择题):
在SDH传输网中,用于实现同步数字交叉连接功能的网元是( )。
A. TM(终端复用器)
B. ADM(分插复用器)
C. REG(再生中继器)
D. DXC(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SDH传输网元的基本功能,属于专业技术基础考点。
- A. TM:位于网络终端,将支路信号复用成线路信号,或反之。
- B. ADM:是SDH中最富特色的网元,主要功能是实现支路信号在STM-N信号中的分插(上下电路),具有一定的交叉连接能力,但其核心功能是分插。
- C. REG:功能最简单,负责对光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再生,延长传输距离。
- D. DXC:主要功能是实现同步数字信号的交叉连接(相当于一个交换机),具有强大的交叉连接和调度能力,常用于骨干网枢纽或复杂的网络保护恢复。
题目问的是“实现同步数字交叉连接功能”,因此最准确的答案是D。
例题2(案例分析题背景节选与问题):
背景: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室内分布系统项目,需要对一大型商业综合体进行移动信号覆盖。施工内容包括信源引入、干线放大器安装、天线布放及线缆敷设等。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人员在吊顶内敷设馈线时,未按设计图纸要求保持与强电线缆的间距,部分路段与强电线缆并行敷设且间距过近。
事件二:监理工程师在测试中发现,部分区域的信号覆盖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存在信号盲区。
问题:1.针对事件一,指出施工人员的不当之处,并说明可能造成的后果。2.针对事件二,分析可能导致信号覆盖不达标的主要原因(至少列出四点)。
考点解析:
此题为典型的通信工程施工质量与技术管理案例分析。
问题1解析:
- 不当之处: 未按设计图纸施工,违反了馈线与强电线缆的最小间距要求。
- 可能后果:
- 电磁干扰: 强电线缆产生的电磁场会干扰馈线中传输的微弱射频信号,导致信号质量下降,误码率增高,影响通话和数据业务质量。
- 安全隐患: 如果强电线缆绝缘损坏,可能对通信馈线及设备造成高压击穿,引发设备损坏甚至人身安全事故。
- 不符合验收规范: 违反了《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无法通过工程验收。
问题2解析: 导致室内分布系统信号覆盖不达标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从设计、设备、施工、环境等多个维度分析:
- 设计原因: 前期勘测不充分,对建筑结构(如墙体厚度、材质)、空间布局估计不足,导致天线布放点或功率预算不合理。
- 设备原因: 信源设备输出功率不足;干线放大器、耦合器、功分器等无源器件性能劣化或指标不符合要求;天线本身增益不足或损坏。
- 施工原因:
- 天线安装位置不当,未在预定覆盖区域的中心或最佳位置。
- 馈线及跳线连接头制作工艺差,存在驻波比过大问题,导致信号能量在接头处损耗严重。
- 馈线弯曲半径过小,造成额外的信号衰减。
- 功分器、耦合器等接反或连接错误。
- 环境变化原因: 装修格局改变,新增了屏蔽性强的隔断或家具;人流密度突然增大,对信号吸收加剧。
通过对以上各科目典型例题的解析可以看出,一级通信与广电工程建造师考试不仅要求考生记忆知识点,更强调在理解基础上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实务科目的案例分析,往往需要将技术规范、项目管理流程、经济评价和法律法规融会贯通。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做高质量的模拟题和历年真题,勤于总结归纳,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和解题思维模型,方能在考试中从容应对,取得理想成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