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虹口区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国家级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其权威性和专业性备受认可。需要明确的是,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原则。
因此,并不存在单独针对虹口区或其他特定行政区域命制的“虹口区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考生所接触和备考的,均是面向全国考生的统一考试真题。本评述及后续解析将基于这一基本原则,结合交通运输造价行业的通用实践和考试大纲的核心要求,对典型的真题例题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所有备考者,包括虹口区的考生,提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复习方向。纵观历年考试真题,其命题风格突出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考试不仅要求考生牢固掌握《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交通运输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等科目的基本理论、法律法规和计价规范,更注重考查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考点覆盖广泛,从宏观的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到微观的工程量清单编制、投标报价、工程结算与决算,几乎贯穿了交通运输工程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特别是《案例分析》科目,综合性强,计算量大,往往以真实的工程背景为依托,设置多个关联问题,全面检验考生的逻辑思维、计算分析和文字表述能力。对于考生而言,备考的关键在于深刻理解考试大纲,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大量练习历年真题和高质量模拟题,来熟悉题型、掌握解题技巧、提升应试速度。
下面呢内容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真题例题,进行分科目、分考点的详细解析,揭示命题规律和答题要点,希望能为考生的备考之路提供切实的帮助。《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典型例题与考点解析例题1:关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原则

题目:下列不属于全面造价管理核心思想的是( )。

A. 全寿命期造价管理

B. 全过程造价管理

C. 全要素造价管理

D. 全方位造价管理

(选项可能略有不同,但核心考点一致)

考点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对工程造价管理基本理论和核心思想的掌握程度。全面造价管理是一个集成概念,其核心思想通常被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全寿命期造价管理:指从项目构思、建设、运营直至报废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所发生总费用的管理。
  • 全过程造价管理:覆盖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发承包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的整个建设过程。
  • 全要素造价管理:指对影响造价的工期、质量、成本、安全、环境等要素进行集成管理。
  • 全方位造价管理:涉及业主、设计方、承包商、供应商、监理方等所有项目参与方的造价管理。

解题时,需要仔细辨别选项表述的准确性。有时题目会设置“全员造价管理”或“全风险造价管理”等近似选项作为干扰。考生需牢固记忆经典理论框架,并能识别出偏离该框架的表述。

例题2:关于工程造价咨询管理

题目:根据《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甲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技术负责人已取得一级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并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 )年以上。

A. 10

B. 12

C. 15

D. 20

考点解析

本题属于对部门规章具体条文的记忆性考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对《建筑法》、《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以及《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等重要法律法规中的关键数字、时限、资质条件等有清晰的记忆。备考时,建议将相关数字、比例、年限等制成表格进行对比记忆,例如不同资质等级咨询企业的注册资金、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技术负责人工作年限等。此题正确答案为C,15年。此类考点虽看似简单,但因涉及文件多、数字杂,容易混淆,是必须拿分的题目。

《建设工程计价》典型例题与考点解析例题1:关于材料单价的计算

题目:某材料原价为每吨3500元,运杂费为80元/吨,运输损耗率为1%,采购及保管费率为2.5%。则该材料的单价为( )元/吨。

考点解析

本题是《建设工程计价》科目中的基础计算题,考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材料单价的构成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材料单价 = [(材料原价 + 运杂费)× (1 + 运输损耗率%)] × (1 + 采购保管费率%)

解题步骤如下:

  • 第一步:计算材料原价与运杂费之和。3500 + 80 = 3580元/吨。
  • 第二步:计算包含运输损耗的费用。3580 × (1 + 1%) = 3580 × 1.01 = 3615.8元/吨。
  • 第三步:计算最终包含采购保管费的的材料单价。3615.8 × (1 + 2.5%) = 3615.8 × 1.025 ≈ 3706.20元/吨。

此考点是后续进行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组价的基础,务必做到计算准确、熟练。需要注意百分比的换算,以及计算顺序不能颠倒。

例题2:关于招标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题目: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关于招标工程量清单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招标工程量清单必须由招标人自行编制

B. 招标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投标人负责

C. 暂估价中的材料、工程设备单价不属于投标报价竞争的范围

D. 计日工表适用于合同约定之外的零星工作费用估算,投标人无需报价

考点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对清单计价规范核心规定的理解。

  • 选项A错误:招标人可以自行编制工程量清单,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编制。
  • 选项B错误:招标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应由招标人负责。这是清单计价的基本原则之一,投标人依据招标人提供的清单进行报价,对清单的缺项、漏量不承担责任。
  • 选项C正确:暂估价是指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提供的用于支付必然发生但暂时不能确定价格的材料、工程设备的单价以及专业工程的金额。这部分价格在招标阶段是不竞争的,最终需通过招标或甲方认价等方式确定后,用以调整合同价款。
  • 选项D错误:计日工表是投标人报价的一部分,用于未来可能发生的零星工作。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不仅要记住规定,更要理解规定背后的逻辑和权责关系。

《交通运输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典型例题与考点解析例题1:路基土石方工程计量与计价

题目背景: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根据设计图纸,某断面挖方区面积为850㎡,填方区面积为720㎡,相邻断面间距为50米。已知本桩利用方(挖方直接用于填方)为30000m³(天然密实方),远运利用方需换算,压实方与天然密实方的换算系数为0.92。挖方为普通土。问题:
1.计算该路段路基的挖方体积和填方体积(压实方)。
2.计算借方和弃方数量。
3.已知挖方综合单价为25元/m³(天然密实方),填方综合单价为15元/m³(压实方),远运利用运费为8元/m³(天然密实方),试计算该路段土石方工程的总费用。

考点解析

这是《案例分析》中非常经典的题型,综合考查工程计量、土方换算和费用计算。

问题1:计量计算

  • 挖方体积(天然密实方V挖天):采用平均断面法。V挖天 = (A1 + A2)/2 L。由于题目只给了一个断面,通常暗示该断面代表整个路段,或需假设前后断面面积相近。此处可简化为 V挖天 = 850㎡ 50m = 42500 m³(天然密实方)。
  • 填方体积(压实方V填压):V填压 = 720㎡ 50m = 36000 m³(压实方)。

问题2:土方平衡计算

  • 本桩利用方(压实方V本压):题目给出天然密实方为30000m³,需换算为压实方。V本压 = 30000 m³ 0.92 = 27600 m³。
  • 填方所需总方量(压实方)为36000 m³。除本桩利用外,还需远运利用或借方。
  • 远运利用方(天然密实方V远天):假设远运利用方来源于挖方中剩余的部分。总挖方42500 m³,本桩利用30000 m³,则剩余挖方(即可用于远运利用或废弃的)为 42500 - 30000 = 12500 m³(天然密实方)。
  • 远运利用方(压实方V远压):V远压 = V远天 0.92 = 12500 0.92 = 11500 m³。但填方缺口为 36000 - 27600 = 8400 m³(压实方)。
    因此,实际需要的远运利用方(压实方)仅为8400 m³。其对应的天然密实方为 8400 / 0.92 ≈ 9130.43 m³。
  • 弃方数量:总挖方 - 本桩利用 - 实际远运利用(天然密实方) = 42500 - 30000 - 9130.43 = 3369.57 m³(天然密实方)。
  • 借方数量:填方总量 - 本桩利用 - 实际远运利用(压实方) = 36000 - 27600 - 8400 = 0 m³。说明土方平衡,无需借方。

问题3:费用计算

  • 挖方费用:42500 m³ 25元/m³ = 1,062,500元。
  • 填方费用(仅计填筑工序费):36000 m³ 15元/m³ = 540,000元。注意,此单价通常已包含利用土方的摊平、压实等费用,但不含土方来源的费用(挖和运已单独计)。
  • 远运利用运输费:实际远运利用天然密实方 9130.43 m³ 8元/m³ ≈ 73,043.44元。
  • 总费用 = 挖方费 + 填方费 + 远运费 = 1,062,500 + 540,000 + 73,043.44 = 1,675,543.44元。

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天然密实方、压实方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理清“利用方”在不同形态下的数量关系。

例题2:桥梁工程预算与工程量清单编制

题目背景:某桥梁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1.5m,桩长30m,共20根。地质条件显示需穿越2m厚钢护筒护壁的流沙层。施工方案为:使用回旋钻机成孔,混凝土采用灌注桩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问题:
1.请列出该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可能涉及的主要工程量清单子目。
2.若测得成孔长度为32m(含桩尖虚长),混凝土灌注顶面高出设计桩顶标高0.8m,已知设计桩径截面积为1.767㎡,计算该分项工程的混凝土灌注工程量。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对桥梁施工工艺和清单计量规则的熟悉程度。

问题1:清单列项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交通运输行业补充规定,可能涉及的子目包括:

  • 钢护筒制作、安装、拆除(根据情况,有时安装拆除单独列项)。
  • 钻孔灌注桩成孔(按不同桩径、土石类别分列)。
  • 灌注桩混凝土(按设计桩身横截面面积乘以桩长以体积计算)。
  • 钢筋笼制作、安装。
  • 桩基检测管(若有)。
  • 声测管(若需超声波检测)。
  • 泥浆制作、循环、废弃处理。

此题要求考生熟悉施工工序,并能将工序转化为对应的清单项目。

问题2: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灌注桩混凝土的计量规则一般是:按设计桩身截面积乘以设计桩长(从桩顶到桩底)再加一个预留长度(保证桩头质量)以体积计算。

  • 设计桩长:30m。
  • 设计截面积:π(1.5/2)² = 3.14160.5625 ≈ 1.767㎡(题目已给出)。
  • 设计桩身体积:1.767 ㎡ 30 m = 53.01 m³/根。
  • 灌注工程量:根据计量规则,灌注体积应包括预留部分的体积。预留长度一般为0.5~1.0m,具体依规范或合同约定。题目中给出“混凝土灌注顶面高出设计桩顶标高0.8m”,这0.8m即为预留长度。
  • 单根桩混凝土灌注工程量 = 设计截面积 (设计桩长 + 预留长度) = 1.767 ㎡ (30m + 0.8m) = 1.767 30.8 ≈ 54.42 m³/根。
  • 总工程量(20根):54.42 m³/根 20根 = 1088.4 m³。

需要注意的是,“成孔长度32m”可能包含了桩尖虚长等因素,但混凝土工程量通常按设计桩长加预留长度计算,与成孔长度不完全一致。准确理解计量规则是解题核心。

备考策略与重点方向

构建知识体系

备考的首要任务是精读官方指定的考试教材和考试大纲,建立覆盖所有考核点的知识框架。将《造价管理》、《工程计价》、《交通运输工程技术与计量》以及《案例分析》四本教材的内容融会贯通,理解不同科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计价》中的费用构成是《案例分析》中计算工程款的基础;《管理》中的合同条款是处理《案例分析》中索赔问题的依据。

强化计算能力

《案例分析》科目对计算能力和速度要求极高。考生必须熟练掌握以下核心计算类型:

  • 工程经济: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现值、终值、年金)、方案经济比选、不确定性分析。
  • 计量与计价:土石方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等主要工程的工程量计算与综合单价分析。
  • 合同价款管理:预付款、进度款、质量保证金、价格调整、工程变更、索赔费用的计算。
  • 决算与审计:项目总投资构成、新增资产价值确定。

建议配备功能强大的计算器,并熟练使用其编程或存储功能,以节省考试时间。

关注政策动态与行业实践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内容与国家最新政策、规范紧密相关。备考期间,应关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等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法律法规、计价依据和标准规范。
于此同时呢,了解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这些都可能成为案例题的背景材料。将理论知识与行业实际发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应对灵活多变的考题。

大量练习与模拟

“熟能生巧”是应对此考试的不二法门。除了反复练习近5-8年的历年真题,深刻体会命题思路和难度外,还应进行全真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作答《案例分析》试卷,训练时间分配能力和在压力下解题的能力。做完题目后,不仅要核对答案,更要复盘解题过程,思考有无更优的解法,总结易错点,形成自己的答题模板和技巧。

通过系统性的复习、针对性的练习和持续性的总结,考生完全有能力攻克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的各项难点,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备考过程虽然艰辛,但这也是一个系统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宝贵机会。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