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贵阳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贵阳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贵州省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证的重要环节,其考试内容紧密围绕土木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全面考查考生在工程计量、计价、招投标、合同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考试真题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实践性特点,不仅注重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强调对贵州省及贵阳市地方定额、计价规范以及行业政策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考点分布广泛且重点突出,工程计量与计价部分占比最大,其次是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也是必考内容。真题题型多样,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等,其中案例分析题是难点和拉分关键,它要求考生具备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深入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核心原则,熟练掌握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及工程量计算规范,并对贵州省的最新计价依据、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信息保持高度敏感。
于此同时呢,结合贵阳地区多山地、喀斯特地貌等工程特点,真题中常涉及土石方、地基处理、边坡支护等特殊工程的计量与计价问题,这要求考生具备更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深入研习真题、精准把握考点、理论联系实际,是成功通过该项考试的不二法门。贵阳二级土木建筑造价考试核心科目与考点体系贵阳二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主要涵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两大基础科目,以及结合专业的《土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科目。其考点体系构建于国家统一大纲之上,深度融合了贵州省的地方特色和行业实践。《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考点聚焦此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对工程造价管理基本理论和相关法规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 工程造价构成:重点掌握建设项目总投资的构成,特别是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组成(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和按造价形成划分两种方式),以及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计算。
-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深入理解定额的作用、分类及其编制原理,特别是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的应用。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基本内容,包括清单的构成、编制方法和计价原理。
- 决策和设计阶段造价管理:考查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和审核要点,理解不同精度造价文件的作用和关系。
- 招投标阶段合同价确定:这是重中之重。必须熟练掌握招标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规定,各类合同类型(如单价合同、总价合同)的特点及适用条件,以及投标报价的策略和技巧。
-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涉及工程价款结算(预付款、进度款、竣工结算)、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处理、价格调整和工程索赔的计算原则与程序。
- 竣工验收及后评价:了解竣工决算的编制和新增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
题目节选:某贵阳地区办公楼基础平面图及详图如下(略)。基础类型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土壤类别为三类土,采用人工挖土。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及贵州省相关计价定额,请:
1.计算人工挖基础土方的工程量;
2.编制该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清单项目;
3.若管理费费率取20%,利润费率取15%(以人工费与施工机具使用费之和为基数),不考虑风险费用,试计算其综合单价。
考点解析:
1.土方工程量计算:此题考查工程量计算规范的应用。首先需根据图纸确定挖土深度、工作面宽度和放坡系数(需根据贵州省定额规定确定三类土的放坡起点和系数)。工程量计算需注意,规范中土方体积均按开挖前的天然密实体积计算。计算公式为V = (A+2C+KH)(B+2C+KH)H + 1/3K²H³,其中A、B为基础底宽,C为工作面宽度,K为放坡系数,H为挖土深度。考生常错点在于忽略放坡或工作面的增加,或错误采用压实后的体积。
2.清单编制:需准确填写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描述、计量单位和工程量。项目特征描述至关重要,必须详细说明土壤类别、挖土深度、弃土运距等,这直接影响后续报价。
例如,“挖基础土方,三类土,挖土深度4.2m,弃土运距1km内”。
3.综合单价计算:此问考查清单计价的组价过程。首先需根据项目特征,在贵州省计价定额中套用相应的人工挖土方子目,得出完成单位清单工程量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然后计算基价:基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再计算管理费和利润:管理费和利润 = (人工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费率1 + 费率2)。综合单价 = 基价 + 管理费和利润。此过程要求考生对定额的套用和费用计算规则极为熟练。
例题二:钢筋工程量计算题目节选:某框架梁集中标注为KL1(2) 300×700,箍筋φ10@100/200(2)。已知梁净跨长为7200mm,保护层厚度25mm。请计算该梁的箍筋长度及根数。
考点解析:
此题纯粹考查对平法图集和工程量计算规范的掌握程度,是必考考点。
1.箍筋长度计算:箍筋通常按中心线长度计算。计算公式为:L = 2×(b+h) - 8c + 2×11.9d(对于抗震结构,135°弯钩)。其中b、h为梁截面宽和高,c为保护层厚度,d为箍筋直径。代入数据:L = 2×(300+700) - 8×25 + 2×11.9×10 = 2000 - 200 + 238 = 2038mm。考生需牢记弯钩增加长度的取值。
2.箍筋根数计算:首先确定加密区和非加密区范围。根据抗震要求,一级抗震加密区长度为max(2h, 500),二至四级为max(1.5h, 500)。本题未明确抗震等级,通常按常规考虑。假设为二级抗震,则加密区长度 = max(1.5×700, 500) = 1050mm。梁有两端,故总加密区长度 = 2×1050 = 2100mm。加密区根数 = (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 + 1,即(1050/100 + 1)×2端 ≈ (10.5+1)×2 = 23根(向上取整)。非加密区长度 = 净跨长 - 总加密区长度 = 7200 - 2100 = 5100mm。非加密区根数 =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 - 1 = (5100/200) - 1 = 25.5 - 1 = 24.5,取25根(有争议,部分规则首根箍筋距支座边50mm开始布置,则计算公式不同,需根据题目要求或常规做法确定)。总根数 = 加密区根数 + 非加密区根数。此部分计算逻辑性强,极易出错,是区分考生水平的关键。
例题三:工程价款调整与索赔题目节选:某项目在贵阳施工,承发包双方签订了固定单价合同。施工期间,因建设单位要求对部分装修材料标准进行变更,导致该项工作的工程量由清单中的500m²增加至800m²。合同约定,当工程量增加超过15%时,超过部分的综合单价应予以调低,调价系数为0.9。已知原综合单价为300元/m²。
除了这些以外呢,因罕见连续暴雨(气象资料可证)导致工地停工5天,造成承包方一台租赁机械(台班费800元/天,闲置时仅计折旧费300元/天)闲置和5名工人(人工工日单价150元/工日)窝工。承包方按规定程序提出了索赔要求。请分别计算:
1.因工程量变更调整后的该项工作总价款;
2.承包方可获得的费用索赔额。
考点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合同价款调整和索赔计算,是案例分析的高频题。
1.工程量变更价款计算:第一步,判断是否调价。工程量增加比例 = (800-500)/500 = 60% > 15%,故需调价。第二步,计算调价部分工程量。超过15%的工程量临界点 = 500 × (1+15%) = 575m²。故,575m²以内的部分仍执行原单价300元/m²。超过部分工程量 = 800 - 575 = 225m²,执行新单价 = 300 × 0.9 = 270元/m²。第三步,计算总价款 = 575 × 300 + 225 × 270 = 172,500 + 60,750 = 233,250元。考生需清晰掌握“量变超限”的调价模型。
2.费用索赔计算:索赔原则是补偿实际损失。首先判断责任:罕见连续暴雨属于不可抗力事件。根据2017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不可抗力导致的损失,发包人和承包人各自承担自身的人员和机械设备损失。本题中,承包方的机械闲置和工人窝工损失应由承包方自行承担。
因此,承包方可获得的费用索赔额为0元。这是一个典型的陷阱题,考查考生对不可抗力风险分担原则的准确理解,而非单纯的计算。许多考生会误计算机械台班费和人工窝工费,导致失分。
于此同时呢,要紧跟行业动态,关注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发布的最新政策文件、人工费调整系数、材料信息价等,这些往往是考题中隐含的背景信息或直接考点。对于贵阳地区常见的深基坑、边坡治理等特殊工程,也应补充学习相应的施工工艺和计价知识。备考过程是一个将理论规范、地方定额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的过程,需要考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反复的演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