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
请先选择证书类型
不能为空

关于日照一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日照市作为山东省重要的港口城市和临港产业基地,其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和海洋经济项目方兴未艾,对具备专业能力的一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需求持续旺盛。该考试是国家一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在安装工程专业方向的具体体现,其难度和专业性均处于较高水平。考试内容不仅要求考生掌握扎实的工程造价管理、工程计价、工程技术等基础知识,更强调对安装工程特定领域,如给排水、消防、暖通空调、建筑电气、工业管道、智能化等专业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是备考过程中最具价值的参考资料,通过对真题例题的剖析和考点的深度解析,考生可以精准把握命题规律、高频考点以及能力考查的侧重点。本文旨在结合考试大纲与实际应用,对日照一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中的典型真题例题进行模拟呈现与解析,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核心考点,为考生梳理知识体系、明确复习方向、提升解题技巧提供实质性帮助。需要明确的是,考试真题通常不对外公开,下文所述例题均为基于考试大纲、命题趋势和常见知识点的模拟题,但其考查意图和难度与真实考试高度契合。
一、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此科目是考试的理论基础,侧重于法律法规、项目管理流程和造价构成原理的考查。虽然不直接涉及复杂的安装工程计算,但其概念是后续科目应用的前提。

例题模拟: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安装工程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在招标过程中,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与施工图纸存在细微不一致。请问,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投标人应如何处理?若中标并签订合同后才发现此问题,又应依据何种原则进行价款调整?

考点解析:

  • 考点一:工程量清单的计价风险分担原则。该考点核心是理解“量”与“价”的风险划分。根据规范,招标人(建设单位)对其提供的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承担工程量误差的风险;投标人(施工单位)则基于自身实力对综合单价负责,承担价格风险。
    因此,当清单项目特征与图纸不符时,本质是招标人提供的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准确。
  • 考点二:招投标阶段与合同履行阶段的争议处理。此题分两个阶段考查:
    • 投标阶段:投标人应在投标截止时间前,依据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限和程序,向招标人提出书面疑问,要求澄清。招标人应以书面形式或补遗文件的方式对所有投标人进行统一澄清。投标人应以澄清后的内容为准进行报价。若招标人未予澄清,投标人可自行判断,但需承担判断失误的风险,或可在报价中考虑此不确定性因素。
    • 合同履行阶段:若问题在签约后才被发现,则应依据合同约定处理。通常遵循“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规范”的原则。根据计价规范,由于项目特征描述不符属于招标人责任,若导致工程量增减,应按承包人中标时的综合单价计算调整合同价款;若项目特征变化导致施工条件或工艺发生实质性变更,从而需要重新确定单价时,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变更估价原则处理(如参照类似项目单价或重新组价)。

此例题考查了考生对招投标程序、合同价款调整以及清单计价规范核心精神的深刻理解,是管理科目中的高频考点。


二、 建设工程计价

此科目是考试的核心与难点,直接考查造价计算能力,内容涵盖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竣工结算等全过程计价活动。

例题模拟:某办公楼通风空调工程,需安装一批矩形风管(规格为1200mm×400mm),风管为薄钢板法兰连接形式,设计要求风管外壁包覆50mm厚离心玻璃棉保温层(带铝箔防潮贴面)。根据《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6),请计算:(1)该风管的工程量应以何种计量单位计算?(2)风管的展开面积应如何计算?(3)保温层的工程量应如何计算?(需列出计算式或说明计算规则)

考点解析:

  • 考点一:安装工程计量规则与计量单位。这是计价科目的基础。根据规范,通风空调工程中的风管制作安装,区分材质、形状、周长或直径、板材厚度等,按设计图示内径尺寸以展开面积计算,计量单位为“平方米”。明确计量单位是正确计算工程量的第一步。
  • 考点二:风管展开面积的计算。规则明确规定:风管展开面积不扣除检查孔、测定孔、送风口、吸风口等所占面积;不增加咬口重叠部分面积。风管长度以设计图示中心线长度为准,包括弯头、三通、变径管、天圆地方等管件的长度。计算公式为:风管展开面积 = 风管断面周长 × 风管中心线长度。对于矩形风管,断面周长 = 2 × (长边 + 短边)。本例中,风管规格为外径尺寸还是内径尺寸至关重要,规范要求按内径尺寸计算,若题目未明确,通常按图示尺寸理解,但需注意板材厚度的影响,在精确计算时,应以内径为准。本题给定规格,可视为内径尺寸进行计算:周长 = 2 × (1.2 + 0.4) = 3.2m。
  • 考点三:绝热保温层工程量的计算。管道、设备的保温绝热工程按不同保温材料品种、厚度、管道直径等,以保温层实体的体积计算,计量单位为“立方米”。计算风管保温层体积时,公式为:保温层体积 = 保温层厚度 × 保温层中心线长度 × 保温层展开周长。其中,保温层展开周长需根据风管外形和保温层厚度计算。对于矩形风管,保温后的外形仍为矩形,其保温层展开周长 = 2 × [(A + 2δ + B + 2δ)] = 2 × (A + B + 4δ),其中A、B为风管边长,δ为保温层厚度。然后乘以保温层中心线长度(可近似取风管中心线长度)和保温层厚度δ,即可得出体积。本例中,δ=0.05m。

此题综合考查了考生对计算规范的熟悉程度、对不同分部工程计量规则的区分能力以及实际计算能力,是典型的实操型考点。


三、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

此科目知识面广、专业性强,要求考生熟悉安装工程各专业的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系统组成等。

例题模拟:在建筑消防工程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湿式系统和干式系统是两种常见类型。请详细说明:(1)湿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适用条件。(2)干式系统与湿式系统在组成和工作原理上的主要区别。(3)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适用场合。

考点解析:

  • 考点一:消防系统工作原理与构成。这是安装工程技术科目的重中之重。湿式系统由闭式喷头、水流指示器、湿式报警阀组、管道和供水设施等组成,管道内始终充满有压水。火灾时,火场温度使喷头热敏元件动作喷水,水流指示器报警,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动作直接启动水泵。其优点是灭火及时扑救效率高,缺点是适用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场所,以防冻结或汽化。
  • 考点二:相似系统的对比分析。干式系统与湿式系统的核心区别在于报警阀后的管道内充填的是有压气体(通常是空气或氮气),而非水。报警阀采用干式报警阀。火灾时喷头开启先排出管道气体,随后管道压力下降,干式报警阀开启,水流入管道并从喷头喷出。其优点是适用于环境温度低于4℃或高于70℃的场所,解决了湿式系统的怕冻怕热问题。缺点是灭火速度慢于湿式系统,因为需要先排气再充水。
  • 考点三:高级系统的原理与应用。预作用系统综合了湿式、干式系统的特点,并引入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系统管道内平时无水,呈干式状态,充有压气体或无压气体。当火灾探测器(如烟感、温感)报警后,控制系统会自动开启预作用报警阀后的电磁阀,向管网充水,使系统转变为湿式系统。当火场温度继续升高使喷头动作时,即刻喷水灭火。它适用于严禁管道漏水、严禁系统误喷的场所(如档案馆、图书馆、计算机房等),以及替代干式系统用于低温场所。其双重控制机制大大降低了误喷和水渍损失的风险。

此题要求考生不仅记忆单个系统的特点,更要能横向比较不同系统的异同点,理解其设计初衷和适用性,是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综合考查。


四、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安装工程)

此科目是前三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大型案例题的形式出现,难度最大,要求考生具备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模拟:某工业厂房工艺管道安装项目,合同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固定单价合同。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由于业主提供的工程地质资料与实际不符,原设计管道基础需进行变更,增加了“钢筋混凝土支墩”项目。事件二:业主指令增加一套设备配套的蒸汽吹扫系统。事件三:招标工程量清单中“碳钢管道电弧焊安装(DN300)”项目量为500米,但实际施工完成量为520米。已知:合同约定,新增项目的综合单价按以下原则确定:(1)合同中已有适用单价,按已有单价;(2)有类似单价,可参照调整;(3)无适用或类似,由承包人提出综合单价,报发包人确认。问题:
1.针对事件一,该新增的“钢筋混凝土支墩”项目应如何确定其综合单价?请说明理由和程序。
2.针对事件二,新增的“蒸汽吹扫”系统应如何计价?
3.针对事件三,管道工程量偏差超出合同约定范围(假定约定范围为±15%)时,应如何调整该部分工程价款?

考点解析:

  • 考点一:工程变更估价原则。这是案例分析的绝对核心考点。事件一中,“钢筋混凝土支墩”属于因业主原因(地质资料不符)导致的新增分项工程。首先应判断合同中是否有完全相同的项目单价。通常,管道安装合同中的单价表不包含土建支墩项目,故属于“合同中没有适用单价”。判断是否有“类似项目单价”,例如是否有其他规格的混凝土基础单价可供参照调整。若仍没有,则应按合同约定的“无适用或类似”情况处理,即由施工单位(承包人)根据现行计价依据、市场价格水平、施工方案等提出一个包含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利润、风险的综合单价,报送建设单位(发包人)审核确认。此过程强调程序的合规性和计价依据的合理性。
  • 考点二:新增措施项目或系统性工作的计价。事件二中,新增“蒸汽吹扫系统”不是单一清单项,可能涉及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及安装调试等一系列工作。其计价方式需视合同约定。若合同约定此类新增可按实结算,则应将其分解为各个可计量的清单项目,分别确定单价;若无法分解,则可按计日工或双方协商的包干价处理。关键在于区分它是属于分部分项工程变更还是措施项目或其他费用的变更。
  • 考点三:工程量偏差的合同价款调整。对于工程量清单项数量的偏差,合同通常约定一个风险幅度(如±15%)。对于事件三,需分两部分计算:
    • 风险幅度内(即500米×115%=575米以内)的工程量(本例中为500米至575米部分),执行原合同单价。
    • 超出风险幅度部分(即575米至520米,但实际520米小于575米,故本例中工程量未超出上限,仅需考虑减少的情况。若实际完成量少于500×85%=425米,则对超出幅度范围的减少部分,其综合单价应予以调高,以防承包方因工程量锐减导致固定成本无法分摊而亏损。若实际完成量超出575米,则对超出部分,其综合单价应调低。具体调整方法需依据合同详细约定。此题考查了对工程量偏差调整模型的熟练掌握程度。

案例分析题将管理、计价、技术三门课的知识点熔于一炉,要求考生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准确的合同理解能力和熟练的造价计算技能,是检验考生是否具备独立处理复杂造价问题能力的试金石。

备考日照一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考生需在掌握宏大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注重对细节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上述各类典型例题和考点的深入研习,不断总结归纳,方能在考试中做到游刃有余,顺利通过考核,为日后在日照乃至更广阔区域的安装工程造价领域施展才华奠定坚实基础。复习过程中,务必紧密结合最新的法律法规、计价规范和技术标准,关注行业动态,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升综合职业素养。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我要报名
返回
顶部

课程咨询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