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综合评述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其城市建设与发展正处在高速推进阶段,对高水平土木建筑造价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一级造价工程师(土木建筑工程)考试是衡量专业人才技术水平的关键标尺,对于拉萨地区的考生而言,深入理解考试真题的命题规律与考点精髓,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拉萨地区的工程项目因其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特殊的气候条件、相对较高的材料运输成本以及特定的抗震设防要求,使得造价管理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全国通用教材知识点的掌握,更需具备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高原特殊工程背景下的能力。真题是洞察考试动态、把握命题方向最直接的窗口。通过对历年真题,尤其是近五年真题的系统分析,可以发现考试内容始终紧扣《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以及《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四门科目的大纲要求,但考查方式越来越倾向于综合性、实践性和前沿性。计算题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公式套用,而是嵌入复杂的工程背景中,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识图能力、施工工艺理解能力和成本分析能力。法规与实务的结合也更加紧密,考查考生对最新政策、规范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对于拉萨考生,尤其需要关注涉及特殊地基处理、高原施工降效、材料长途运输、节能保温特殊要求等可能影响造价的区域性因素在案例题中的体现。本解析旨在通过对典型真题例题的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梳理核心考点,掌握解题思路,并引导考生结合拉萨实际工程情况,构建起系统、灵活且具地域适应性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应试能力和未来的执业水平。一、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科目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
该科目是考试的理论基础,侧重于对法律法规、管理制度、项目管理流程等宏观知识的考查。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但理解深度要求高。
例题示例:
根据《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下列关于中标通知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
- B. 招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后,可以自行改变中标结果
- C. 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 D.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只需与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订立合同
考点解析:
本题核心考点是中标通知书的法律效力及其后续程序。根据规定,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即对招标人和中标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双方均应依法在30日内签订书面合同。选项A正确描述了这一核心效力。选项B错误,因为一旦发出中标通知书,招标人不得擅自改变中标结果。选项C错误,中标人无正当理由放弃中标项目,需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常表现为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选项D具有迷惑性,虽然通常情况下是与第一中标候选人签约,但若第一候选人因不可抗力或自身原因无法履行合同,或被发现违法违规等情形,招标人可以按序选择后续候选人,而非“只需”与第一候选人订立合同。
因此,唯一正确答案是A。
备考策略与拉萨实际联系:
对于拉萨考生,除了掌握通用法规,还需特别关注西藏自治区及拉萨市关于工程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
例如,在招投标管理中,可能涉及对本地企业、少数民族企业的扶持政策,以及在高原特殊环境下对投标人施工经验、技术方案的特定评审要求。这些地方性规定可能在考题中以背景信息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并理解其潜在影响。
此科目是考试的计算核心,涉及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等全过程计价原理与方法。
例题示例(计算题):
某拉萨地区办公楼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其中一项清单项目为“M7.5水泥砂浆砌筑MU15混凝土实心砖墙”,根据拉萨地区现行计价依据,已知综合单价为550元/m³。经现场核实,由于高原人工降效,实际完成该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工日消耗量比定额标准增加了15%。若人工费占综合单价的比例为30%,在不考虑其他费用变动的前提下,该项目因高原人工降效应调整的结算价款是多少?
考点解析:
本题巧妙地将清单计价与高原施工降效这一拉萨地区典型问题相结合。解题关键在于理解综合单价的构成以及如何因施工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 步骤一:分析综合单价构成。 已知人工费占比30%,则每立方米墙体的人工费 = 550元/m³ × 30% = 165元/m³。
- 步骤二:计算人工费调整额。 因人工降效,人工工日消耗量增加15%,意味着人工费也相应增加15%。调整后的人工费 = 165元/m³ × (1 + 15%) = 189.75元/m³。人工费增加额 = 189.75 - 165 = 24.75元/m³。
- 步骤三:确定价款调整额。 题目假设仅人工费变动,因此结算时,该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应调整为 550 + 24.75 = 574.75元/m³。应调整的结算价款即为人工费的增加额(24.75元/m³)乘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本题未给出工程量,故答案通常以单位调整额或调整比例形式表示,即每立方米墙体因高原降效需增加费用24.75元。
此考点提醒拉萨考生,必须熟练掌握费用构成分析,并特别关注合同条款中关于高原特殊费用的约定,如人工降效、机械降效、特殊保健费等是否已包含在投标报价中,若未包含,应如何依据合同或相关文件进行价款调整。
三、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科目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本科目知识面广,涵盖工程构造、工程材料、施工技术等多个方面,是做好造价工作的技术基础。
例题示例:
在拉萨地区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时,针对冻土地基,下列哪种处理措施通常是不适宜的?( )
- A. 增加基础埋深,使基础底面置于稳定冻土层以下
- B. 采用桩基础,让桩尖穿透冻土层进入稳定持力层
- C. 在基础底部铺设碎石垫层,加强排水
- D. 对冻土进行大面积换填,用粗颗粒土替换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是特殊地基处理,特别是冻土地基的处理原则。拉萨部分地区属于季节性冻土或多年冻土区,地基处理不当会因冻胀和融沉导致建筑物破坏。处理冻土地基的核心原则是“保护冻土”或“破坏冻土”(即使其融化并稳定)。
- 选项A(增加埋深)和选项B(采用桩基础)是“保护冻土”原则的典型应用,避免基础受到冻胀影响,是适宜的措施。
- 选项D(换填)是“破坏冻土”原则的应用,用非冻胀性材料替换冻胀性土,也是常用且有效的措施。
- 选项C(铺设碎石垫层加强排水)对于一般软弱地基是好方法,但对于冻土地基,如果排水措施不当,水分可能会在垫层中聚集并冻结,反而加剧冻胀危害。
因此,在冻土区采用此类措施需要非常谨慎的设计,通常不能作为主要或单一措施,故被认为“通常不适宜”。正确答案是C。
这要求拉萨考生对高原特有的工程地质问题有深刻认识,并能将施工技术与造价计量联系起来,例如,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会直接导致工程量清单项目、施工措施费和材料费的巨大差异。
四、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科目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这是考试的难点和重点,综合性强,通常以大型案例题的形式出现,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例题背景(简化):
某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位于拉萨市,建设单位委托造价咨询企业编制招标控制价。背景资料包括完整的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提示存在轻微湿陷性黄土)、招标文件、拉萨地区最新的建设工程计价定额及费用标准等。招标文件规定,材料价格风险由承包人承担5%以内的波动,超过部分由发包人承担。主要材料(如钢筋、水泥)暂按招标期信息价计入。
考查问题可能包括:
- 1.根据图纸计算主要工程量(如土方、混凝土、钢筋等),并编制部分项目的工程量清单。
- 2.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提出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并估算该方案的措施项目费用。
- 3.考虑拉萨地区高原施工特点,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应在哪些费用项目上予以特别考虑?如何计取?
- 4.试分析材料价格风险条款在结算时可能的应用场景。
考点解析:
本案例几乎涵盖了造价工作的全流程,并紧密结合了拉萨的地域特点。
- 问题1 考查识图与计量的基本功,这是造价人员的核心能力。
- 问题2 将技术与计价深度融合。考生需要先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如土桩挤密、强夯等),再根据方案计算相应的工程量,套用定额计算费用。这要求考生不仅会算,还要懂技术。
- 问题3 直接指向高原费用计取。考生需清晰指出高原特殊费用可能体现在:人工降效增加费、施工机械降效增加费、特殊保健津贴、材料运输损耗及运距增加费、由于空气含氧量低可能导致的特殊施工措施费(如氧吧车)等。并需说明这些费用是根据定额规定按系数计取,还是通过独立的措施项目清单列项。
- 问题4 考查合同价款调整。考生需模拟在施工期间,若钢筋价格大幅上涨(如上涨10%),应如何应用风险条款:计算超出5%的部分(即10%-5%=5%),这5%的价差应由建设单位承担,并在结算时调整合同价款。
应对此类综合案例,拉萨考生必须建立系统思维,将管理、计价、技术、法规四门科目的知识融会贯通,并时刻保有“地域意识”,能够敏锐地识别出高原工程项目的特殊成本动因。
五、 结合拉萨实际的备考重点与应试技巧基于以上分析,拉萨考生在备考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时,应有针对性地强化以下方面:
- 1.强化地域特色知识储备: 主动学习西藏自治区及拉萨市发布的与工程建设相关的计价定额、费用标准、补充规定等地方性文件。重点掌握高原人工、机械降效系数的应用方法,特殊材料运输费用的计算规则,以及针对高烈度抗震设防、强紫外线、大温差等环境因素的特殊构造要求和施工措施所对应的计价方式。
- 2.注重理论与本地实践的结合: 在复习技术、计量和案例科目时,多思考“如果这个项目在拉萨建,会有什么不同?”例如,在复习混凝土工程时,要联想到高原环境下混凝土的配比、养护的特殊要求及其对成本的影响;在复习钢结构时,要考虑到运输、吊装以及耐候性处理方面的额外成本。
- 3.提升综合案例分析能力: 多做高质量的案例题,特别是那些背景复杂、涉及多知识点交叉的题目。训练自己快速从冗长的背景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如工程地点、地质条件、合同条款等)的能力,并形成清晰的解题步骤:先理解题意,再关联知识点,然后分步计算,最后规范作答。
- 4.关注行业动态与政策变化: 造价行业政策更新较快,如增值税税率调整、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修订、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等。考生需确保自己掌握的是最新、最权威的信息,避免因知识陈旧而失分。
- 5.模拟实战与时间管理: 尤其是《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科目考试时间长、题量大。平时练习就要严格控制时间,模拟考场环境,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对于计算题,要保证步骤清晰、结果准确;对于论述题,要要点明确、言简意赅。
攻克拉萨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不仅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通用专业知识,更需要其具备将知识应用于高原特殊环境下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入研习真题,把握命题规律,并结合拉萨地区工程实践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考生定能显著提升备考效率与应试成功率,为未来在雪域高原的建设事业中贡献专业力量奠定坚实基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